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专利文献1000482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喻娟、张庆生、张燕等。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00482 占比:99.99%

总计:1000560篇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发文趋势图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研究学者

  • 喻娟
  • 张庆生
  • 张燕
  • 王林
  • 陈世豪
  • 刘伟民
  • 刘文韬
  • 吴玲玲
  • 唐瑜
  • 姜文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明丽
    • 摘要: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患者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围手术期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347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标准作业流程护理,n=174)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173),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较高;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7.70%)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9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屈光不正时,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能提高依从性,从而减少不舒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得到患者的好评,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崇。
    • 朱兰芳; 何惠红; 王继红
    • 摘要: 目的探究标准作业流程护理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入院时的病历号末位数进行筛选,均将末位为奇数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护理照护,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标准作业流程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消极情感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知识、用药常识的掌握程度及回院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2/43),低于对照组的25.6%(1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3 h,观察组的SAS评分(50.4±3.2)分低于对照组的(58.9±4.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引入标准作业流程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张永烨
    • 摘要: 目的:评价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大龄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满意度.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大龄近视患者(≥40岁)60例,120眼,依据随机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28例56眼,按Monovision法则,主视眼全矫,非主视眼欠矫-0.75D~-1.00D,非主视眼进行Q值优化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简称SBK);B组32例,64眼,进行常规SBK手术.A组患者在术前按照Monovision法则,进行角膜接触镜适配,精确预计近视附加度数,检查正负相对调节及调节幅度,得出A组精确的近附加值,设计合理的非主视眼预留屈光度.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双眼远视力及近视力、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及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A组双眼远视力1.0±0.15,双眼近视力0.8±0.11,术后近距离工作视觉疲劳症状表调查满意率为96.4%;B组患者双眼远视力1.0±0.18,双眼近视力0.5±0.35,满意率78.1%.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评分分别为3.31±2.11、5.49±2.9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大龄近视患者,能有效改善大龄近视患者近距离工作、阅读的舒适性,缓解视疲劳症状,且手术安全有效.
    • 汪国飞
    • 摘要: 目的 探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屈光不正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2月在该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158例屈光不正患者,按照术前等效球镜度的不同分为A组(-1~-5 D,98例)与B组(-5.25~-10 D,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裸眼视力分别为(4.95±0.31)、(4.93±0.30)、(4.92±0.27),而B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分别为(4.85±0.24)、(4.84±0.21)、(4.84±0.19),可见A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t术后3个月=2.136,P术后3个月=0.034;t术后6个月=2.037,P术后6个月=0.043;t术后1年=2.010,P术后1年=0.046);A组患者在术后1~3个月、术后3~6个月、术后6个月~1年的屈光回退度分别为(0.24±0.32)、(0.39±0.28)、(0.24±0.31),而B组患者的屈光回退度分别为(0.32±0.35)、(0.47±0.38)、(0.33±0.42),可见B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屈光回退度略大于A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个月=1.471,P1~3个月=0.143;t3~6个月=1.518,P3~6个月=0.131;t6个月~1年=1.544,P6个月~1年=0.125);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0.5,且屈光度也均在预定矫正度±1.00 D以内;其中,B组裸眼视力≥1.0的患者略小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09,P=0.069);此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Haze、角膜瓣相关并发症、DLK以及感染等不良情况,仅在B组中出现1例屈光回退情况,其不良风险较低.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屈光不正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萨楚拉
    •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内46例近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研究组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统计两组疗效.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度程度均低于参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远期疗效显著.
    • 李祖丹; 张艳; 闫莎
    • 摘要: 目的 探讨视觉学习疗法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在该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3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术后给予视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近视屈光度变化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裸视力及屈光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学习疗法能有效促进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汤雯; 王瑞娟; 李艳
    • 摘要: 目的:探究不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之后视觉质量比较。方法:选取150例患有眼疾需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一组应用角膜表层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进行手术治疗矫正,二组应用基质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进行治疗矫正,三组应用飞秒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进行治疗矫正。比较手术之后患者的视觉质量评分。结果:经过角膜激光屈光手术之后三组的视觉质量评分大于一组和二组,一组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评分大于二组。结论: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视觉质量高于基质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表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值得推广。
    • 李芳; 施建红
    • 摘要: 目的观察标准作业流程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中是否行标准作业流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与实验组(32例: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依从性量表(Morisky)以及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标准作业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未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而行常规护理干预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