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减阻

减阻

减阻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375篇,主要集中在力学、航空、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9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78186篇;相关期刊402种,包括农机化研究、农业机械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流体机械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等;减阻的相关文献由7352位作者贡献,包括谷云庆、胡海豹、赵刚等。

减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9 占比:1.17%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78186 占比:98.78%

总计:79153篇

减阻—发文趋势图

减阻

-研究学者

  • 谷云庆
  • 胡海豹
  • 赵刚
  • 李芳
  • 任露泉
  • 高丽瑾
  • 陈少峰
  • 恽秋琴
  • 牟介刚
  • 韩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汪家道
    • 摘要: 冬奥会绝大多数项目为竞速项目,竞速项目成绩的提高对冬奥会整体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开展了冬季项目运动减阻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项目,基于体育风洞、气动及摩擦阻力测评装备等建设,形成国际一流竞速类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研究与支持平台。此外,面向冬季竞速项目气动及冰雪表面摩擦减阻开展研究,在实现姿态优化、装备减阻、摩擦调控等领域获得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发展雪车、头盔、滑板等减阻装备和用蜡,实现冬奥竞速项目大幅减阻,助力运动员实现“更快”“更高”目标。
    • 胡齐; 李波; 柯鹏; 沈梦; 洪平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编队位置对核心运动员气动阻力的影响以及与单人竞走情况相比的气动减阻效果,并量化评估不同编队策略对竞走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由不同国家队竞走运动员人数组成的编队模拟不同竞走场景,通过风洞试验获取不同编队位置核心运动员的气动阻力。风洞试验内容包括核心运动员单人测试、双人编队测试、3人编队测试、4人编队测试。结果与单人竞走情况相比,双人编队中核心运动员位于辅助运动员的正后方时气动阻力减小最为明显,减阻率可达64.9%,此编队站位为相对最佳双人编队;3人编队中核心运动员位于其他2名辅助运动员沿着运动方向连线的中间时气动阻力减小最为明显,减阻率可达79.9%,此编队站位为相对最佳3人编队;4人编队中核心运动员位于其他3名辅助运动员组成的V型编队的正后方时气动阻力减小最为明显,减阻率可达83.8%,此编队站位为相对最佳4人编队。在50 km竞走比赛中,与单人竞走成绩相比,若采用相对最佳双人编队策略,比赛成绩将至少提升约3.89%;若采用相对最佳3人编队策略,比赛成绩将至少提升约4.79%;若采用相对最佳4人编队策略,比赛成绩将至少提升约5.03%。结论不同编队位置下竞走项目核心运动员的气动减阻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研究不同编队的气动减阻效应能为减小核心运动员气动阻力、优化能量分配、改进团队协作策略、提高运动成绩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
    • 燕永钊; 许向红; 王烯州; 耿浩森; 黄思俊
    • 摘要: 随着绿色环保的现代轨道交通设计理念发展,受电弓减阻成为制约高速列车提速的关键问题之一。高速列车运行时,受电弓暴露于流线型车体之外,是列车气动阻力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受电弓的减阻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某型高速受电弓,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分析了整弓气动阻力分布,确定滑板与底座的压差阻力是气动阻力的主要来源,提出了滑板流线型减阻外壳与底座包裹流线型减阻外壳的优化方案,并与原模型对比验证了减阻效果。计算表明,减阻模型在350 km/h运行时,整弓气动阻力在开口、闭口时分别降低25.13%与24.19%。
    • 黄其; 章晓敏; 宓霄凌; 周楷; 钟英杰
    • 摘要: 以水为工质对三角槽道低Reynolds数脉动流与柔性壁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传热与流动实验,分析了脉动频率(W)、脉动振幅(A)、柔性壁特性对脉动流传热及流动的影响。同时,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了柔性壁与脉动流之间的响应特性,解析了柔性壁形变与振频对脉动流传热及流动的作用机制及分离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流道脉动流可以实现强化传热与流动减阻双重效果,但强化传热效果相对较弱(传热效率提升0~50%),适用于以减阻为主要目的的换热场合;柔性壁减阻与削弱强化传热效率,源于柔性壁形变造成时均流通截面积增大(流体流速下降)、W与A的增大减弱脉动能量;W的增加将使得柔性壁振动对脉动流强化传热效率的削减逐步趋于主导地位,而A的增加将使得柔性壁变形对脉动流强化传热效率的削减逐步趋于主导地位;脉动流阻力的削减主要来自于柔性壁的变形(D1>70%),而柔性壁振频对于脉动流能量耗散的抑制作用较为次要。
    • 张昕; 代晓东; 刘飞; 李雷; 辛艳萍; 刘坤; 杜以华; 于睿
    • 摘要: 高分子湍流减阻现象的发现距今已有七十余年,但还有许多关于高分子湍流减阻及降解方面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为总结高分子湍流减阻研究现状并展望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从高分子湍流减阻的发展历史、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理论模型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抗剪切高分子减阻剂的制备、多相流湍流减阻、高分子减阻与表面减阻的耦合等有价值的高分子湍流减阻研究方向。
    • 李磊
    • 摘要: 良好的矿井通风质量是煤矿高效生产的基础保障。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通风阻力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制约了矿井通风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影响到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了减少通风阻力带给矿井通风系统的威胁并提高通风效率,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通风阻力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增加的原因,并探讨了矿井通风系统减阻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 胡紫婷; 王兰敏; 张鸣雯; 任佳艺; 刘莉
    • 摘要: 现代竞技体育尤其是冬季项目,不仅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争,更是比赛背后各国科技力量和科技水平的比拼。文章围绕冰雪运动服装及装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从“快”“护”“暖”“美”4个维度阐明了训练竞赛服的性能要求,并分别对多效耦合减阻织物和服装、防护性装备、保暖性服装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阐述,以期为我国冰雪训练竞赛服的研究发展提供理论和应用价值。
    • 李国栋; 刘凯凯
    • 摘要: 在通风空调管道系统中,三通等局部构件的阻力引起的能耗显著。采用数值模拟和全尺寸试验的方法对3种分流三通进行了结构优化研究,提出将直通管壁面优化为弧面,得到最优量纲一弧面高度。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三通能够降低直通管方向局部阻力,与传统分流三通相比,减阻率最大为24.20%。通过全尺寸试验验证了优化后分流三通的减阻效果。
    • 唐俊; 刘岩岩; 闫一天
    • 摘要: 为节约能源和制造高性能的航行器,基于虎鲸皮肤结构设计一种可显著降低水下航行器阻力的新型仿生非光滑表面。通过数值模拟评估不同形状参数下非光滑表面的减阻性能,讨论仿生非光滑表面对近壁面流场和湍流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生非光滑表面在较大速度范围可以增加湍流边界层厚度,降低流场湍流强度,减少表面摩擦阻力;在0.5~15 m/s速度范围内,应用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平板摩擦阻力减少9%以上,最大总阻力减阻率达到7.57%;将该仿生非光滑表面应用于无附体SUBOFF潜艇模型表面进行减阻优化设计,潜艇最大总阻力减阻率达到11.31%;新型仿生非光滑表面适用范围较广,可有效降低水下航行器的总阻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郭永刚; 罗冰鹏; 朱亚超; 张鑫; 张新瑞
    • 摘要: 表面超疏水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极端润湿现象。一般认为,表面超疏水是由表面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共同决定的。超疏水表面由于独特的非润湿性能,在润湿性变化、减阻、液滴弹跳、传热、蒸发、冷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总结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超疏水表面润湿性变化、减阻、液滴弹跳、传热、蒸发、冷凝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情况,归纳了在超疏水性能研究中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超疏水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应该关注的重点和研究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