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光滑表面

非光滑表面

非光滑表面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4104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生物物理学报、自然科学进展、农机化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流体机械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等;非光滑表面的相关文献由495位作者贡献,包括任露泉、谷云庆、赵刚等。

非光滑表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1043 占比:99.97%

总计:341156篇

非光滑表面—发文趋势图

非光滑表面

-研究学者

  • 任露泉
  • 谷云庆
  • 赵刚
  • 牟介刚
  • 李芳
  • 郑水华
  • 丛茜
  • 刘维新
  • 孙壮志
  • 高殿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秦立果; 龚朝永; 孙红江; 席奂; Fagla Jules Mawignon; 郭飞飞; 董光能
    • 摘要: 基于仿生学研究发展的非光滑表面减阻技术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而备受学者关注。对非光滑表面减阻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概述了沟槽、凹坑和自适应3种非光滑表面的相关研究进展:(1)沟槽表面的减阻机理以及沟槽结构的几何参数、形状和排布等对减阻性能的影响;(2)凹坑表面应用于旋成体及平板上的减阻效果和湍流流动中凹坑表面上的流动结构和减阻性能;(3)自适应表面的理论模型,自适应表面的减阻机理,以及壁面运动对流动转捩和湍流结构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这3种非光滑表面的减阻效果以及相关减阻机理的研究趋势,并指出非光滑表面减阻在未来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部分应用成果来看,非光滑表面具有巨大的工程价值和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旨在更具体、全面地了解非光滑表面减阻,从而为改进当前的减阻节能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 朱海燕; 胡华涛; 尹必超; 邬平波; 曾京
    • 摘要: 为减少高速列车在运行中的空气阻力,提高列车运行效率、节约能耗,提出凸包非光滑表面减阻技术应用于高速列车领域.文中以CRH3型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车体的头部和尾部加设凸包来控制湍流特性,以达到减阻效果.首先利用PRO/Engineer建立非光滑表面CRH3型头车+中间车+尾车的简化模型,将模型导入ICEM CFD软件并根据计算精度的需要划分不同网格区域,得到较高质量的非结构网格,再应用FLUENT软件中的k-ε湍流模型对稳态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的列车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列车空气阻力,对比分析凸包的阵列距离、半径和高度对减阻性能的影响.并从头车、尾部的压力图和附近速度矢量图两方面来反映凸包非光滑表面对高速列车压差阻力的影响;从湍流动能和湍流强度角度解释凸包非光滑表面对高速列车黏性阻力变化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列车的气动阻力随凸包阵列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凸包半径的减小而减小、随凸包高度的减小而先减小后又增大;当凸包半径为40 mm,阵列距离为460 mm,凸包高度为10 mm时,列车具有最好的减阻效果;相对于光滑表面列车,在头车加设凸包而尾车不加设时,头车阻力可小至1239 N,头车减阻率为10.67%,总阻力为3591 N,总减阻率为3.80%.可见,通过在头车加设凸包可以改变边界层湍流特性达到减小列车气动阻力的效果.期望文中的研究为高速列车后期减阻方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郐楚婷; 王卫强; 吴玉良; 王博; 杜胜男; 王国付
    • 摘要: 对于管道输送,减小输送阻力消耗十分重要。对于减小输送阻力消耗,应用非光滑表面减阻技术尤为关键。利用流体力学知识,通过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凹坑理论模型,以RNG k-ε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模拟计算了光滑表面和矩阵排布的凹坑表面。将两种表面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的减阻效果。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出,在不同速度下,发现h=0.05 mm的凹坑表面的减阻效果较好;针对12 m·s-1工况下的凹坑表面进行分析,其平均剪切力小于光滑表面,说明凹坑内部的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产生低速旋流气体,促进主流区域流动,进而减小总阻力。
    • 王鹤銮; 景然; 王靖宇; 刘昂; 于佳馨; 李美佳
    • 摘要: 通过对鲨鱼盾鳞进行仿生,建成三维模型,以MIRA阶梯背模型为基础模型,将"盾鳞"模型安装在汽车的车头前部、轮胎前部、发动机盖与前锋窗玻璃连接处等不同位置,通过控制变量法,应用STARCCM+软件进行仿真,得出当数量、尺度一定时,三种位置均可使整车气动阻力降低,其中轮胎前部位置减阻效果最明显.计算和分析的结论可以为汽车的减阻研究、造型优化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徐琰; 张臣; 汪子轩
    • 摘要: 随着仿生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表面微织构的减阻特性被越来越多地研究,但其应用却受到物体复杂的表面形状等条件限制,单一的微织构并不适用于全局,进行整体分析计算成本较大.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离散的思想,将复杂曲面分成局部近似平面考虑,探究微织构在局部近似平面上的减阻特性.基于边界层理论提出一套微织构的高度和位置设计方法,并在近似平面表面布置不同形状、深度、宽度、间距的V型沟槽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近似平板表面的气流流动,探究各种特征参数对于V型沟槽在近似平面上减阻效果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在流速为25m/s时,得到深度0.2mm、宽度0.3mm的三角形微织构沟槽具有最佳减阻效果,达到5.51%,最佳无量纲参数y+=13.86.在进行微织构设计时,无量纲参数保持在14左右具有最佳的减阻效果.减阻微织构的宽深比必须小于1.5,且间距越小,其减阻效果越明显.
    • 朱海燕; 胡华涛; 尹必超
    • 摘要: 为减少高速列车在运行中的气动阻力及噪声,提高列车运行效率、节约能耗,提升旅客乘坐舒适度,提出凸包非光滑表面减阻技术应用于高速列车领域.以CRH3型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车体的头部和尾部加设凸包来控制湍流特性,以达到减阻、降噪效果.首先,利用PRO/Engineer建立非光滑表面CRH3高速列车简化模型,采用ICEM CFD软件对模型划分非结构网格;其次,应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基于标准模型对稳态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的列车进行仿真计算空气阻力;最后,利用宽频带噪声模拟气动性能良好的列车外表面噪声.结果 显示:将间距为460 mm、半径为40 mm、高度为10 mm的凸包阵列结构布设在前挡风玻璃周围对减小气动阻力有积极作用,阻力值为3715 N,减阻率为1.77%,而此参数凸包非光滑对列车裙板上缘有普遍降噪效果,最大降噪率为1.72%,而对车鼻处及车顶部则会增加噪声.研究表明,通过在头车加设凸包可以改变边界层湍流特性达到减小列车气动阻力及降低部分位置气动噪声的效果.
    • 朱海燕; 胡华涛; 尹必超; 朱志和; 王超文
    • 摘要: 为减少高速列车在运行时的气动阻力及噪声,提高列车运行效率,改善列车乘坐舒适性,研究高速列车球窝非光滑表面减阻降噪技术.以CRH3型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车体的头部和尾部加设球窝控制湍流特性,以起到减阻降噪效果.建立非光滑表面CRH3型头车+中间车+尾车的简化仿真模型,应用k-ε湍流模型对稳态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的列车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列车运行时的空气阻力和噪声,对比分析球窝不同的半径、深度和阵列距离等参数对减阻及降噪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参数适当的球窝非光滑表面能够显著降低列车高速行驶时的黏性阻力,进而产生良好的减阻效应.另外,参数适当的球窝非光滑表面有助于降低涡脱落量,减少气动噪声.这能为高速列车后期减阻降噪方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李兴山; 衣军任; 吕玉山
    • 摘要: 为获得工件凹槽型非光滑表面形貌,使用金刚石笔将砂轮修整成双螺旋槽表面,建立双螺旋槽砂轮磨削非光滑表面形貌的数学模型,分析双螺旋槽砂轮磨削工件表面的成形机理.基于Matlab仿真平台,获得不同磨削参数对凹槽型非光滑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工件进给方向上,非光滑表面凹槽间距与砂轮速度成反比关系,与工件进给速度成正比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