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凹叶厚朴

凹叶厚朴

凹叶厚朴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作物、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758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致富向导、中国现代中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全国菌物教学科研学术研讨会、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等;凹叶厚朴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金桃、叶功富、林照授等。

凹叶厚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583 占比:99.79%

总计:67726篇

凹叶厚朴—发文趋势图

凹叶厚朴

-研究学者

  • 黄金桃
  • 叶功富
  • 林照授
  • 涂育合
  • 田有圳
  • 王晓明
  • 郑郁善
  • 李永欣
  • 曾慧杰
  • 蔡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慧; 王湘莹; 王晓明; 乔中全; 曾慧杰; 李永欣; 蔡能; 陈艺; 刘思思
    • 摘要: 为了研究施肥对中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生长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中肥力区凹叶厚朴良种“洪塘营7号”的5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测定与统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凹叶厚朴幼树的生长量及其树皮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并建立树高生长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施氮、磷、钾肥对中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的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幼树树皮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的含量。施氮、磷、钾肥对中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树高、地径生长量影响的排序分别为氮肥>磷肥>钾肥和磷肥>氮肥>钾肥,对树皮药用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含量影响的排序分别为磷肥>钾肥>氮肥、钾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氮肥>磷肥。在中肥力区的凹叶厚朴幼树树高最大生长量为122.02cm,对应的施肥量为N190.80g·株^(-1)、P_(2)O_(5)126.40g·株^(-1)、K_(2)O79.69g·株^(-1)。
    • 张敏; 尹彦棚; 周罗静; 任波; 王丽; 时小东; 侯飞侠; 彭成; 高继海
    • 摘要: 为了深入发掘日本厚朴、厚朴、凹叶厚朴叶绿体基因组差异,筛选厚朴优良性状候选基因,开展三种厚朴的分子遗传研究,该文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首次对日本厚朴叶绿体进行测序、组装,并与已有的厚朴、凹叶厚朴叶绿体基因组共同注释,获得三个物种叶绿体基因图谱,筛选出三个基因组中的差异基因,又与同科中11个亲缘物种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比对,构建NJ遗传树。结果表明:(1)日本厚朴叶绿体基因组的Clean Reads为19791019,Q30为91.33%,组装后基因组全长160051 bp,GC含量为39.2%,含tRNA 37个,rRNA 8个。(2)比对分析发现三种厚朴具有相似的IR、LSC和SSC结构,以及GC含量和tRNA数量,但编码基因种类和数量、内含子和外显子的数量和结构等存在差异。(3)日本厚朴的功能基因数目较厚朴、凹叶厚朴分别多6个和4个,主要分布于LSC区和IR区,涉及核糖体大亚基、核糖体小亚基和未知功能基因类群。(4)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日本厚朴与凹叶厚朴亲缘关系较近,其次是厚朴。该研究表明日本厚朴具有更丰富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组成和变异特征,是其适应高纬度地区弱光、低温环境的分子机制,这为厚朴类优良品种的分子选育提供有力的指导。
    • 王湘莹; 王晓明; 乔中全; 李永欣; 蔡能; 曾慧杰; 刘思思; 陈艺
    • 摘要: [目的]为探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凹叶厚朴低肥力区幼树生长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推荐氮磷钾肥最优配比和施肥量.[方法]以低肥力区凹叶厚朴良种'洪塘营7号'的幼树(5a)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氮磷钾3因子配方施肥试验,对生长量和药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建立了树高生长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采用频次分析方法优化肥料效应方程模型,得到优化施肥量.[结果]氮磷钾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凹叶厚朴低肥力区幼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且不同程度的提高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的含量.氮、磷、钾肥对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顺序分别是K>N>P、N>P>K,对树皮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含量的影响顺序分别是N>P>K、N>K>P和K>P>N.氮肥、磷肥、钾肥对凹叶厚朴幼树树高的单因子影响表现出相似的效应,树高生长量分别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抛物线曲线.任意两个肥料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当二者过量时又表现出拮抗作用.磷肥、氮肥、钾肥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为正效应.氮与磷、磷与钾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氮与钾之间则存在负交互作用.[结论]推荐低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树高最大生长量的施肥量为氮肥125.44 g/株、磷肥71.13 g/株、钾肥40.22 g/株,树高最大生长量为113.56 cm;最优施肥量为:氮肥85.29~118.56 g/株、磷肥51.17~71.13 g/株、钾肥32.56~45.88 g/株,用这3种施肥量进行组合,容易获得树高的较大生长量.
    • 熊宇珍
    • 摘要: 本文开展了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引种凹叶厚朴栽培材药两用林示范基地中凹叶厚朴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闽西地区海拔800~1300 m的气候条件适宜凹叶厚朴生长,海拔800 m以上引种栽培,不同海拔的凹叶厚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有显著差异,坡位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凹叶厚朴在山坡下部生长较好;立地好的地块对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都非常有利;不同造林密度对凹叶厚朴生长有显著影响,二十三年生凹叶厚朴以造林密度1110株/hm2较好,平均树高达12.0 m,平均胸径达15 cm,蓄积量达105.6 m3/hm2,生长量指标达到福建省阔叶树Ⅱ类林分丰产指标.
    • 王湘莹; 王晓明; 乔中全; 李永欣; 蔡能; 曾慧杰; 刘思思; 陈艺
    • 摘要: 【目的】为探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凹叶厚朴低肥力区幼树生长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推荐氮磷钾肥最优配比和施肥量。【方法】以低肥力区凹叶厚朴良种‘洪塘营7号’的幼树(5 a)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氮磷钾3因子配方施肥试验,对生长量和药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建立了树高生长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采用频次分析方法优化肥料效应方程模型,得到优化施肥量。【结果】氮磷钾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凹叶厚朴低肥力区幼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且不同程度的提高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的含量。氮、磷、钾肥对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顺序分别是K>N>P、N>P>K,对树皮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含量的影响顺序分别是N>P>K、N>K>P和K>P>N。氮肥、磷肥、钾肥对凹叶厚朴幼树树高的单因子影响表现出相似的效应,树高生长量分别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抛物线曲线。任意两个肥料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当二者过量时又表现出拮抗作用。磷肥、氮肥、钾肥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为正效应。氮与磷、磷与钾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氮与钾之间则存在负交互作用。【结论】推荐低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树高最大生长量的施肥量为氮肥125.44 g/株、磷肥71.13 g/株、钾肥40.22 g/株,树高最大生长量为113.56 cm;最优施肥量为:氮肥85.29~118.56 g/株、磷肥51.17~71.13 g/株、钾肥32.56~45.88 g/株,用这3种施肥量进行组合,容易获得树高的较大生长量。
    • 韩君; 李厚聪; 张志锋; 王晓彤; 张志强
    • 摘要: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手段研究并比较厚朴与凹叶厚朴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 500Ⅲ型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测试两者1H-NMR、13C-qNMR、DOSY谱.1H-NMR的工作频率为500.13 MHz,谱宽为50000.50 Hz.13C-qNMR采集条件:反转门控去耦脉冲序列zgig,扫描次数NS=8192,谱宽SW=230 ppm.DOSY采用标准脉冲程序LEDBPG2S采集,采样温度为298 K,时域点数为4096,采样延迟时间为1.5 s,扫描次数为8,空扫次数为4,梯度持续时间为1.6 ms,线性梯度变化区间为2%~95%.测试溶剂:氘代甲醇.结果:厚朴醇提物的主要成分是厚朴酚,根据氢信号积分值估测含量在90%以上.微量的次要成分为和厚朴酚.凹叶厚朴醇提物的主要成分是和厚朴酚与厚朴酚,前者占比稍多,根据氢信号积分值,估测它们的相对含量约为60%:40%.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厚朴醇提物有所不同,凹叶厚朴醇提物的核磁图谱中还可见微量的酚苷类成分.结论:厚朴、凹叶厚朴主要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对厚朴、凹叶厚朴进行鉴别和区分.
    • 胡士英; 李小平; 周洪岩; 易善军
    • 摘要: 厚朴是传统中药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等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保护与调节神经、消化系统等功效,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厚朴被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形成了"川朴"、"永道"、"温朴"3大传统主产区及一些新兴产区.其中,"川朴"主产区以种植厚朴为主,种植面积最大,质量最好;"永道"和"温朴"主产区以种植凹叶厚朴为主,"永道"主产区产量最高,但质量不及"川朴"和"温朴".厚朴类产品被广泛利用于药材、保健品等行业,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厚朴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 石磊; 王众宽; 赵雨; 胡志刚; 杨红兵
    •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厚朴与凹叶厚朴在湖北地区的种植状况;采集45个野生分布点的海拔、经纬度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各样点生境适宜度值,分析厚朴与凹叶厚朴在湖北地区的生长适宜性,为确定湖北区域内厚朴的适宜种植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湖北西南部位于武陵山区的恩施地区及其周边适宜厚朴生长,适宜度值0.4~0.9;湖北东部位于大别山区的黄冈地区适宜凹叶厚朴生长,适宜度值0.8以上;湖北西北部位于武当山区的十堰地区,厚朴与凹叶厚朴均不适宜生长.
    • 陈海平
    • 摘要: 用HPLC法测定出道县凹叶厚朴的药性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并与其它产地厚朴的药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道县凹叶厚朴的根皮、干皮、花的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产地.所以,道县凹叶厚朴的根皮、干皮、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