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态分区

动态分区

动态分区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7322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物流技术与应用、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等;动态分区的相关文献由589位作者贡献,包括汤奕、任先成、徐泰山等。

动态分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7322 占比:99.94%

总计:127397篇

动态分区—发文趋势图

动态分区

-研究学者

  • 汤奕
  • 任先成
  • 徐泰山
  • 刘福锁
  • 崔晓丹
  • 李兆伟
  • 李威
  • 王燕君
  • 刘丽军
  • 吴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桐; 刘丽军; 林钰芳; 郑文迪
    • 摘要: 为了提高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实现配电网分层分区调度,提出了基于MOEA/D的多目标蚁群动态分区算法和基于动态分区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利用潮流追踪算法与复杂网络理论中的二分模块度,提出了量化分区间能量耦合程度的能量二分模块度指标。基于电力系统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推导蚁群算法中的启发式信息,结合预测场景集以分区的能量二分模块度与功率储备为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蚁群算法生成动态分区方案。建立以联络线功率、灵活性不足率以及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基于动态分区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利用NSGA-II算法求解Pareto最优解集。最后基于IEEE33节点网络对所提模型与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动态分区与日前调度可有效提高系统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能力,为就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奠定基础。
    • 张敏讷; 赵伟霞; 李久生; 栗岩峰
    • 摘要: 【目的】选择合理的基于冠层温度的水分亏缺指标空间分布插值方法。【方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的插值模块,研究10种插值方法对冠层温度和归一化相对冠层温度(NRCT)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冠层温度分布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②利用局部多项式法和泛克里金法插值时,冠层温度会出现异常值。③利用全局多项式法插值时,冠层温度和NRCT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标准均方根误差最高,分别为6%和29%,且预测值与实测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仅为0.33。④利用普通克里金法插值时,冠层温度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值的差异小于0.5°C,冠层温度和NRCT的标准均方根误差最低,分别为4%和18%,Pearson相关系数为0.80。⑤不同插值方法下生成的冠层温度及NRCT空间分布图趋势基本相同,采用简单克里金法、析取克里金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插值时,生成的空间分布图与普通克里金法生成的分布图更为相似,重叠部分面积均大于90%。【结论】综合冠层温度和NRCT的插值精度和空间分布图绘制效果,插值方法排序为普通克里金法>简单克里金法=析取克里金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径向基函数法(张力样条函数)>径向基函数法(规则样条函数)>反距离权重法。建议优先选择普通克里金法进行基于冠层温度水分亏缺指标的变量灌溉动态分区管理。
    • 谭文忠; 王启盛; 梅红兴; 谢昊; 张思远
    • 摘要: 针对当前交直流混联新型电网亟需新的调度控制手段,在静态分区和在线系统辅助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优动态分区与最小低电压负荷损失相结合的省地一体化控制策略,分别构建了基于动态分区与切负荷协调优化的省调层级代价控制目标函数、基于断面灵敏度的地调层级低压控制目标函数,阐明了两个控制层级的具体内涵和协调优化决策流程,并结合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 周强; 张良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新能源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发展与之相适应多主体、分时段的电能交易模式可促进电力能源结构的优化.在分析能源区块链结构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微网P2P电能交易特征设计了一种多链式能源区块链工作模式,可保证整个过程完整、可监督和真实,进而针对该工作模式提出了动态分区算法优化电能交易过程.设置四组算例仿真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通过设置初始分区数、依据电能交易频率调整分区能够优化微网P2P电能交易过程,并给出区块大小和节点数目对单个区块链传播时间的影响.
    • 摘要: 近期,旷视利用领先的AI技术,推出智能圆形播种机MegSorter。该产品具有三大创新颠覆传统模式,实现播种自动化,引领作业模式变革,降本增效。三大创新分别是:(1)拣选创新:动态分区,提总拣选,行走距离降至90~110m,拣选效率提升至1110 pcs/h;(2)播种创新:自动播种,产能4000+件/小时,设备换箱产能1500箱/小时。
    • 史爱武; 尹杰; 范平
    • 摘要: DBSCAN算法是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可在有噪声点的数据集中发现任意形状类簇,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存在大规模磁盘I/O导致计算速度慢,密度不均匀类簇和人工干预确定阈值导致聚类偏差等缺陷,基于此提出Spark内存迭代并行化SDKB-DBSCAN(Spark Density Divisi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Boundary Stategy-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改进算法,设计Spark缓存机制结合不规则动态分区和边界合并以及核密度估计并行化.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一般适用不同形状类簇和较大规模数据聚类,在准确率和计算速率上有一定提升.
    • 俞文帅; 黄蔓云; 卫志农; 孙国强; 段方维; 刘芮彤
    • 摘要: 随着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愈发复杂,对状态估计的鲁棒性和实时性也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分区和多估计准则的电力系统自适应鲁棒状态估计.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筛选出系统中的可疑量测集,进而根据可疑量测的空间分布实现系统动态分区.考虑到不同估计器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性,针对可疑量测区域和正常量测区域自适应选取不同的估计准则,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同时兼顾计算效率.为了保证边界节点信息和联络线传输功率的一致性,引入边界协调信息作为等式约束,并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通过IEEE标准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估计精度和鲁棒性,并且其估计效率较加权最小绝对值估计法有明显提升.
    • 刘紫航; 任巧巧
    • 摘要: 耕地质量和数量的逐年降低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国着手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对耕地保护主体进行补偿,以缓解耕地质量和数量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分区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必要前提.本文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2013及2017年三个研究时点,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湖北省13个市(州)进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在数量变动上基本保持稳定,耕地盈余区主要分布在鄂中和鄂西南地区,耕地平衡区和赤字区分布在鄂东地区.
    • 刘紫航; 任巧巧
    • 摘要: 耕地质量和数量的逐年降低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国着手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对耕地保护主体进行补偿,以缓解耕地质量和数量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分区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必要前提。本文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2013及2017年三个研究时点,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湖北省13个市(州)进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在数量变动上基本保持稳定,耕地盈余区主要分布在鄂中和鄂西南地区,耕地平衡区和赤字区分布在鄂东地区。
    • 刘丽军; 吴桐; 翁涵迪; 郑文迪; 徐启峰
    • 摘要: 为实现接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RDG)的配电网分区在结构与能量层面上的区内强耦合、区间弱耦合以及分区内部功率储备充足的目标,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分区的模块度指标外,引入复杂网络理论中的标签传播算法和稳定度指标.为降低分区后各分区在能量与结构上的耦合程度,提高分区后各区内部电源的控制能力,定义了适用于配电网分区的标签传播算法;利用潮流追踪算法得出配电网电源供能和负荷吸能网络,基于此定义稳定度指标以量化节点与节点、节点与分区在能量上的紧密程度.并结合以灵敏度矩阵为基础的模块度指标,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推演出标签传播的判断依据:增益函数与损失函数.最后,考虑RDG接入配电网对分区的影响,将标签传播算法与RDG出力预测场景构建方法相结合,并以动态分区的形式提高分区应对RDG不确定性的能力,为分层分区调控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