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型

化学型

化学型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专利文献1018945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资源科学、菌物学报、生态学报等; 化学型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北红、肖祖飞、金志农等。

化学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18945 占比:99.99%

总计:1019017篇

化学型—发文趋势图

化学型

-研究学者

  • 张北红
  • 肖祖飞
  • 金志农
  • 黄璐琦
  • 李凤
  • 王颜波
  • 郭兰萍
  • 刘星星
  • 周荣汉
  • 庞广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晓华; 罗可可; 邓文静; 张众生; 刘小华; 严寒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化学型广藿香组培苗生长过程中指标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探究广藿香化学型的成因。方法 采用广藿香组培快繁技术获得醇型和酮型广藿香组培再生植株,分别置于培养条件一致的培养瓶内和自然环境中生长,定期取样,采用GC-MS法检测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 2种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广藿香酮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着生长时间延长,醇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的百秋李醇含量均低于广藿香酮。移栽自然环境生长后,百秋李醇含量呈上升趋势,广藿香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从210 d开始,百秋李醇含量高于广藿香酮。酮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移栽前后的广藿香酮含量均高于百秋李醇,并且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广藿香化学型的形成为种质主导型,2种化学型甲基化水平不同导致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含量发生变化。
    • 肖祖飞; 李凤; 张北红; 王颜波; 金志农
    • 摘要: 樟科樟属樟组植物为常绿阔叶树种,广泛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份,是常见的园林绿化及重要的木本香料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于本组植物往往同一树种有不同化学型、不同树种具有相同化学型、同一树种各地俗名不同等原因,给科学研究、生产和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对樟组常见的8种主要香料用树种制订了分种检索表,综述了樟组植物主要化学型,并根据已有文献和参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提出了樟组8种主要香料用树种化学型的规范命名建议,可以为其他物种不同化学型香料用植物的命名提供借鉴。
    • 刘靓; 陈品品; 马晓娟; 庄卫东; 汤红玲
    • 摘要: 对泉州地区种植的4种迷迭香精油含油率、化学成分和化学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迷迭香精油含油率介于5.92~8.71 mL/kg,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叶迷迭香精油含油率最高;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显示,在这4种精油中共鉴定出72种化合物,其中1,8-桉叶素(20.21%~29.84%)、α-蒎烯(5.42%~15.79%)、莰烯(4.18%~5.87%)、β-蒎烯(2.88%~4.8%)、樟脑(3.65%~16.62%)、乙酸龙脑酯(3.57%~8.94%)、龙脑(5.02%~7.99%)、马鞭草烯酮(1.33%~11.35%)8种化合物含量较丰富,为主要成分,但4种迷迭香精油化合物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主要特征含量和次要特征含量相结合的方式,可定义泉州产迷迭香精油化学型分别是针叶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α-蒎烯/马鞭草烯酮型,大叶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α-蒎烯/樟脑型,宽叶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樟脑型,匍匐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樟脑/乙酸龙脑酯型。
    • 杨素华; 黎贵卿; 陆顺忠; 苏骊华; 党中广
    • 摘要: 为探究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挥发油和纯露的抑菌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醇型(左旋、右旋)、柠檬醛型、油樟型和龙脑型樟树叶挥发油和纯露,使用试管法和纸片法比较挥发油和纯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芳樟醇型樟树叶出油率较高,分别为2.02%(左旋)和1.95%(右旋);油樟型樟树叶纯露得率最高(0.52%);芳樟醇型(右旋)和油樟型挥发油抑菌效果最好,对试验所检验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1.25μL/mL;油樟型挥发油的杀菌效果最好,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5μL/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脓假单孢菌的MBC均为250μL/mL。芳樟醇型(右旋)纯露有抑菌效果,对所有试验菌的MIC为500μL/mL;其他纯露只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所有纯露均未发现有杀菌作用。
    • 杨雪冰; 董上; 夏海涛; 山小淞; 梅雪松; 魏晓雪
    •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兴安百里香(Thymus dahuricus Serg.)、显脉百里香(Thymus nervulosus Klok.)、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êlak.)茎叶挥发油的含油率与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百里香含油率介于0.29%~1.72%,其中兴安百里香的含油率最高。在这4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包括16种萜烯类、9种醇类、5种酚类、2种酯类、1种酮类、1种醚类、1种醛类等。其中,百里香酚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2.86%~79.04%),4种百里香都归类为百里香酚型;不同种百里香挥发油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此结果可为黑龙江地区百里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王婷婷; 戴仕林; 刘潺潺; 蒋征; 吴啟南
    • 摘要: 目的分析2种化学型黄花蒿萜类代谢物及其转录组数据信息,探讨2种化学型黄花蒿差异代谢物及其可能形成原因。方法采集江苏盱眙县、河南中牟县两地黄花蒿种子于同一条件下种植,通过顶空-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S-GC-QQQ-MS/MS)分析黄花蒿的挥发性成分,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 TOF-MS/MS)非靶向分析2种化学型黄花蒿的代谢物,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挥发性成分相关萜类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结果依据挥发性主成分类别分型,江苏盱眙县种源黄花蒿为蒿酮型,河南中牟县种源黄花蒿为樟脑型。UFLC-Triple TOF-MS/MS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可知蒿酮型和樟脑型黄花蒿分别在倍半萜、三萜生物合成和二萜生物合成路径显著上调。转录组数据中通向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的甲基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和甲羟戊酸(MVA)途径注释到11个关键酶的23个候选基因具有显著差异。单萜合成路径中,1,8-桉树脑合酶(TPS-Cin)共检测到10个候选基因。此外,还发现2个冰片脱氢酶候选基因在樟脑型黄花蒿中高表达,3个黄花蒿醇脱氢酶2(ADH2)候选基因在蒿酮型黄花蒿中高表达。结论该研究为揭示黄花蒿化学型形成分子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 徐海宁; 舒长泉; 颜聪; 符潮; 刘倩; 张洪亮; 刘新亮
    • 摘要: 以贵州地区猴樟鲜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合GC-MS分析方法对猴樟叶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按猴樟叶精油主成分相对含量进行化学型划分,初步分为5个化学型,即柠檬醛型(42.50%~61.26%)、芳樟醇型(83.77%~90.82%)、甲基丁香酚型(55.25%~59.67%)、樟脑型(85.92%~89.55%)、桉叶油素型(34.52%~37.46%)。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化学型猴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发现,猴樟叶精油成分种类主要以单萜类为主,5种化学型猴樟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具有较大差异,柠檬醛型特有化学成分数量最多,有13种,主要为β-松油醇、3-酮基-异甜菊醇等;桉叶油素型特有化学成分数量为9种,主要为顺式-β-萜品醇、桧稀等;樟脑型特有化学型成分最少,仅有5种,主要为4-侧柏醇、水合莰烯等。
    • 欧晓华; 刘晓莹; 李嘉慧; 李成梅; 胡琬儿; 严寒静
    • 摘要: 以6个不同产地的2种化学型广藿香叶片为试材,采用数码显微系统对叶片的多种显微特征进行观察比较,采用SPSS 21.0、MEGA 7、SIMCA 14.1软件进行脉岛数、栅表比、气孔指数、非腺毛数、头状腺毛数、盾状腺毛数显微常数的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试验,以期为广藿香叶片显微特征与化学型分型的研究及广藿香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种化学型广藿香叶表皮细胞形状、表皮细胞长宽比、气孔大小及类型相近;叶缘、叶长宽比、垂周壁形状、表皮细胞大小、栅表比、脉岛数、气孔指数、非腺毛数、头状腺毛数、盾状腺毛数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区分广藿香不同化学型的评判指标;四会、高州、雷州、阳春4个产地的广藿香归为一类,均为醇型,莲塘、龙洞产地归为一类,均为酮型.
    • 陈家宝; 郭龙; 温春秀; 齐琳琳; 温赛群; 郑玉光; 王蕾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化学型,并探讨其种质、叶片颜色与化学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以P4峰为参照,绘制30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同一GC-MS法测定紫苏叶挥发性成分;采用Qualitative Navigator(B.08.00)软件分析并与NIST 17标准质谱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对,分析各色谱峰对应的化合物;采用Origin 2018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13~1.00.从30批不同种质紫苏叶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批样品可聚为三大类,其中SCY-1、YNT-9、YNX-17、YN-28为一类,以榄香素(PP-e)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PP-e型;GS-4、GS-7、GS-11、GS-19、HBA-14、HBA-20、GZZ-8、LN-39、GSL-27、GSQ-32、GSQ-33、GST-31、YNW-12、LN-38为一类,除LN-38外均以紫苏酮(PK)含量最高,为PK型[LN-38中芹菜脑(PP-a)含量高于紫苏酮,为PP-a型];HBS-2、HBS-3、HBS-6、HBS-15、HBS-16、HBS-24、HBS-25、GX-26、SXS-30、SCC-36、RB-37、SC-29为一类,以紫苏醛(PA)含量较高,为PA型;不同种质紫苏叶颜色特征结果显示,叶片颜色两面绿的白苏均为PK型,而叶片单面或两面紫的紫苏大多为PA型,耳齿紫苏多为PP-e型.结论: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与其叶片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叶片单面或两面紫的紫苏叶大多为PA型;叶片颜色为两面绿的野生紫苏、耳齿紫苏、白苏均不属于PA型,其中白苏均为PK型;耳齿紫苏多为PP-e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