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1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6995篇;相关期刊462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开发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与农牧区土地流转、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等;区域政策的相关文献由73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栋生、魏后凯、张可云等。

区域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7 占比:1.46%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6995 占比:98.50%

总计:47710篇

区域政策—发文趋势图

区域政策

-研究学者

  • 陈栋生
  • 魏后凯
  • 张可云
  • 范恒山
  • 安树伟
  • 王一鸣
  • 吴解生
  • 樊杰
  • 刘乃全
  • 刘可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尊国; 顾金鑫; 陈颖
    • 摘要: "倾斜性"政策对各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于这些区域政策,地方政府会更积极地介入经济活动,其对生产部门结构变迁的冲击具有时空异质性,这为讨论南北发展分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因此,文章构建了"倾斜性"政策、两部门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均衡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2003?2018年277座城市高维特征分阶段开展实证分析,并使用因果森林估计了"倾斜性"政策的异质性处理效果,经由省份聚类解决算法的"过拟合"问题以及用岭回归和社会网络分析等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旨在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政策在南方地区的效果优于北方,尤其在2012年以后,效果更明显.(2)"倾斜性"政策会提高欠发达地区不可贸易部门的份额,引致长期生产率提升速度比可贸易部门更缓慢,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但北方城市相对更严重,这是南北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考虑到传统区域政策的异质性和不可持续特征,未来区域政策的重心应侧重于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企业的贸易参与度.
    • 王怡颖; 赵子萌
    • 摘要: 文章以要素错配为研究视角,旨在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三大区域政策对缓解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理,找出抑制区域政策效果的内在诱因,证明我国“空间干预”与“空间中性”政策兼容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区域政策对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异质性,而地区异质性背后存在同一的作用机制,要素错配在区域政策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中介效应,适度的要素错配有利于缓解发展不平衡,过度的要素错配则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依赖于“空间干预”与“空间中性”政策的良性互动。
    • 庞玉萍; 何琳
    • 摘要: 通过比较中外区域发展中经济活动空间的集聚和分散、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老工业区的改造和区域政策等方面,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与其他国家相比,既遵循共同的区域集聚分散发展规律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地区竞争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强政府”和“全国一盘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区域政策的典型特征。文章的意义在于通过国际比较,了解各国区域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及中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的特征,为下一步区域发展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 孙志燕
    • 摘要: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发达地区对技术要素的“虹吸效应”不断加剧,技术要素的扩散空间呈现持续收窄的趋势,部分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转型困难地区的技术活跃度降低。这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突出矛盾之一。从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和新技术要素的经济特性来看,我国在推动高质量经济布局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技术产业生态圈”的建设来优化政策供给,实施更加“区域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转型困难地区创造广泛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以需求带动技术要素向这些地区流动与渗透。加快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技术援助制度的改革创新,推动技术要素“下沉”。更好地发挥中央政府对技术要素均衡布局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大对地区间技术竞争的协调力度;基于地区间的技术互补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内构建技术“大循环”,为所有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胡尊国; 熊云晖; 邓理婕; 彭新宇
    • 摘要: 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双重机制下,尽管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在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经济仍能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由于抑制空间自由分工可能会引发资源错配,其结果可能是牺牲经济效率换取区域平衡发展;因此,各界对旨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协调政策的效果争议颇大。有鉴于此,本文首次利用因果森林为主的机器学习方法评估了2003年以来区域政策对各城市生产效率和相对公共福利的影响,并通过岭回归、lasso估计和正则化分析了因果森林平均处理效应(ATE)和条件平均处理效应(CATE)的稳健性,结果发现:(1)2003—2017年,区域政策对缩小地区之间相对公共福利差距的作用不明显,但是显著提升了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发展速度,每年贡献度达2.2%;(2)区域政策对提升欠发达地区生产效率的作用在不断下降,目前很多城市“阶段性”下降至“零”效果的附近;(3)倾斜性政策对促进南方城市生产效率提升的效果大于北方;(4)区域政策干预并不能弱化港口因素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南方地区尤其明显。
    • 李婷; 张灿
    • 摘要: 基于比较视角对中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与探讨,同时比较了中国与日韩等国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区域发展形态、人口流动与乡村城镇化、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政策干预。结果表明: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始终以各国所遵循的共同规律为基础,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不仅要符合中国特有的国情,更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 马涛; 黄印; 谭乃榕
    • 摘要: 中国"十四五"时期的国土空间布局目标是推动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而地区发展类型划分体系科学性不足成为约束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构建的重要因素.对此,通过总结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总体性布局战略和新时期的规律性转变,并通过空间多源数据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多层次性进行了定量刻画,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在此基础上,从围绕中长期目标的整体性政策体系、突出发展类型的重点区域政策区域政策工具包和跨区协调发展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十四五"时期多层次高质量区域经济格局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 刘应杰
    • 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与此同时,国家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成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之一,区域政策也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政策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区域发展主要有以下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梯度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此外,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具体来说主要有4项:区域发展先行先试政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政策、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和跨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未来,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有以下4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改革的问题,区域政策精准化、精细化的问题,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问题,区域发展中出现新的分化差距问题.
    • 高珂娟; 党凯琳; 戴健雨
    • 摘要: 文章的研究以邓恩的"公共政策五维度模型"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从多个维度对广州市现有的特殊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目前,广州市的特殊教育政策体系较为完善、对融合教育发展指引清晰、政策研发能力较强.同时,也存在融合教育发展政策支撑不足、特殊教育的专业发展政策结构不完整、质量监测体系不完善、支持保障体系政策存在缺位等有待发展之处.据此,建议下一步应考虑以推动特殊教育地方立法、加强特殊学生转介安置等综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夯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加大特殊教育发展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为着眼点进行政策研制.
    • 张占仓
    • 摘要: 根据我们对河南省11个市30多个县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及政策支持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七个政策建议:加大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供给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工商资本有序下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