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16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病情交流SBAR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

病情交流SBAR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

摘要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研究,沟通障碍已成为60%以上简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病情交流交接班没有详细的流程和内容规定,自由性大、主观性强,交班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对患者的基本病情、重点病情变化及连续性护理措施交接不清,不利于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影响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自从采用了SBAR模式进行床头交接班,规范了交班的程序,内容以及流程,要求交班者充分掌握患者病情,根据交班表单项目顺序进行交接,内容清晰、更有条理、重点突出。接班者护士可在短时间内逐项了解病情、治疗、后续的护理重点。从而更好地避免交接不到位的发生。本科室实施SBAR模式交接后,因交接不良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投诉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AR模式病情交流模板应用交班迎合了当前医疗安全管理模式。交接班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控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我科重症监护室是无陪模式进行管理,每天患者家属有半小时的探视时间,他们渴望了解患者病情,渴望得到良好的治疗与护理,对医护人员给予莫大的期望。在半小时探视的时间内间,患者家属不断的询问病情、有关护理情况,以往护士未充分了解病情,不敢与家属沟通,家属只能等医生进行沟通,在这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护士在病人家属心中的地位。应用了SBAR模式表单进行逐项病情交接,病情掌握从平均分。同时也明确了上下班护士的责任,促进了护士更好地去掌握病情,去落实措施,提搞了护理质量。同时也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满意度从实施前67.42分提高到了9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监护室住着全院最危重的病人,技术风险高。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科低年资护士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应用SBAR模式之初,尤其在A与R方面,准确的评估、护理风险以及后续护理重点的提出,对低年护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促使低年资护士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对病人的评估能够综合分析病人目前所潜在的风险,作出预见性的观察,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预警能及时予以干预。同时把护理重点列入交班的内容,能使接班者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护理病人。现在我科把SBAR沟通模式列入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