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召开年: 2016
  • 召开地: 桂林
  • 会议文集: 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出版时间: 2016-09-23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6/8>
150条结果
    • 作者:张纯刚,于琛琛,程兰,李学涛,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目的:本实验以黄连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黄连总生物碱的最优提取方法,为黄连的生物碱含量测定与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以黄连总生物碱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黄连总生物碱提取及纯化工艺.结果:黄连提取最优的条件是:黄连饮片,加8倍量1.5%的硫酸溶液,煎煮3次,每次40min.黄连总生物碱纯化最佳工艺为:黄连提取液用Ca(OH)2调节pH5-6,滤液加盐酸调节pH1-2,加5%NaCl溶液使之溶解,冰箱中静置过夜,沉淀物干燥.结论:所建立的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 摘要: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中药鸡血藤和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乳腺癌活性,并且无明显毒性.但其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无靶向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发展与应用.该研究则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脂质聚合物纳米体系,以增强ISL的抗乳腺癌活性和靶向性.rn 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将ISL装载于用PLGA-COOH,卵磷脂和DSPE-PEG-Mal-2000形成的基本骨架中,然后将纳米与肿瘤细胞穿透肽iRGD共同孵育,将iRGD修饰于纳米表面,形成ISL-iRGDNPs纳米脂质聚合物纳米体系,该体系的体内外药效和靶向性被系统评价.rn 结果:ISL-iRGD NPs结构完整稳定,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与未包载的ISL和未被iRGD修饰的ISL-NPs比较,ISL-iRGD NPs能够更好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同时体内研究表明,ISL-iRGD NPs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ISL-iRGD NPs展现出更好的细胞摄取能力,具有时间、剂量和能量依赖性,其对肿瘤的靶向性也在活体成像系统研究中得以证实.rn 结论:ISL-iRGD NPs脂质聚合物纳米体系能够提高ISL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 作者:陈笑南,杜守颖,陆洋,白洁,李鹏跃,黎丹奇,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科技引领潮流,科技带动发展,科技也同样带动着中药产业发展.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所占比例逐年增高,临床应用需求增加,为实现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契机,促进了中药的发展,现代技术与中药应用也逐步结合.各种提取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相比于传统提取方法,具有节约药材,能源,省时的优势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大量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这四种提取技术进行了综述,为这些提取技术的应用扩大化提供文献材料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取参考.
    • 作者:DU Li,杜丽,LOU DeBao,漏德宝,LI FengQian,李凤前,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中药挥发油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并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本文对不同抑菌作用的挥发油以及采用环糊精包合抑菌挥发油研究进行综述。中药挥发油成分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制剂应用于临床抗感染疗效突出,临床证实正确联合使用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和抗生素能够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有助于缓解抗生素滥用产生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式.然而挥发油化学成分复杂、化学性质不稳定、难溶解、易氧化、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挥发性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开发生物利用度高的挥发油制剂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多采用内疏水外亲水的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提高其稳定性,并以此作为中间体继续制备更多满足临床不同需求的药物制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挥发油的抑菌作用以及优化挥发油包合技术,进而开发更多含抑菌挥发油成分的药物制剂提供参考.
    • 作者:李方飞,刘韶,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目的:简化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卡介菌原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步骤,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卡介菌原粉中水分、多糖、核酸、蛋白质、乙醇和乙醚六种理化指标含量的方法.rn 方法: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SG一阶微分(SG1)和标准正态变换(SNV)两种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竞争自适应加权采样(CARS)筛选出最优波长变量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交叉验证法建立卡介菌原粉中六种理化指标的定标模型.rn 结果:通过验证发现这六个校正模型对卡介菌原粉中水分、多糖、核酸、蛋白质、乙醇和乙醚六种理化指标含量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rn 结论:所建立近红外分析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高,适合快速测定卡介菌原粉中六种理化指标的含量,因此该方法可简化近红外技术在卡介菌原粉定量分析中的步骤.
  • 摘要:目的:优选抗瘤增效方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以HPLC和UV法测定提取物溶液中黄芪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以两者的转移率和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中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抗瘤增效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
  • 摘要:本文对超声波提取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热效应等能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提高药材有效成分浸出率,具有省时、节能、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分别叙述了超声波提取法在黄酮、多糖、皂苷、生物碱、蒽醌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总结了超声波提取法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超声提取法的现存问题并展望超声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 作者:高菁,李强,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提取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质量与疗效.本文总结了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传统提取法包括水提取、有机溶剂提取、碱溶酸沉法。随着技术进步,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新技术逐渐在中药提取领域得到应用。此外还有闪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超高压提取等技术。本研究为开发利用银杏黄酮提供了依据。
    • 作者:郝文艳,朱文静,李万忠,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式以方法阐述及数学原理为主,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发现、新药评价、新药临床用药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药物动力学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多学科间综合讨论及信息反馈机制应贯穿于药物研发的全过程,药物动力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可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保障,并且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了解新药研发以及药物作用,指导正确用药有重要帮助。
  • 摘要:中药川芎是历代用来治疗头痛之要药,常常作为引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一方面发挥自身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血脑屏障(BBB)促进配伍药物入脑.目前,川芎与BBB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川芎中的活性成分自由透过BBB发挥自身的药效,降低已损伤脑组织的BBB通透性,提高正常BBB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入脑,以及抑制BBB上外排蛋白的表达和功能.但是这些作用机制大多集中在川芎中的川芎嗪及阿魏酸,而对于川芎中的其他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川芎中的入脑成分还包括蒿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内酯H,提示研究者可以关注这些成分对BBB的影响.川芎中的非入脑成分也可能通过其他作用机制发挥引药上行的作用,因此,川芎“引药上行”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探讨.
    • 作者:HUANG Rui-xue,黄瑞雪,LIU Le-huan,刘乐环,DAI Jun-dong,戴俊东,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槲皮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槲皮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具有治疗作用.槲皮素治疗UC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槲皮素对UC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槲皮素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of transcription-1,STAT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信号通路等,降低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等.提高参与炎症、免疫反应调节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 e ro xi s o 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减少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使亚硝酸盐回到基础水平,从而对UC起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等作用.除此之外,槲皮素具有抗凝血、保护血管等作用.
  • 摘要:白花蛇舌草在我国中医临床用药中使用广泛,历史悠久.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苯丙素和香豆素类、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多糖、挥发性成分等。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在抗癌中成药中应用频率较高.此外还有抗氧化作用、抗炎抗菌作用、调节免疫作用等作用。另外,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其没有毒性。本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以一测多评法建立香加皮提取物中间体中7种C21甾体皂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n 方法:以杠柳苷A(periploside C,PSA)为内参物,建立其与杠柳苷K(periploside K,PSK)、杠柳苷R(periploside R,WJ53)、杠柳苷E(periploside E,WJ521)、杠柳苷D(periploside D,PSD)、杠柳苷Q(periploside Q,WJ33)和杠柳苷O(periploside O,WJ32)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并将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对比,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rn 结果:PSA PSK、WJ53、WJ521、PSD、WJ33和WJ32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0.867、0.867、0.847、0.994、0.922和1.029.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rn 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行,可作为香加皮提取物中间体多指标成分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 摘要:中药挥发油(volatile oils,VO),作为中药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具有分布广泛、成分复杂和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本文就多种中药挥发油提取技术进行剖析与比较,水蒸气蒸馏法等中药挥发油传统提取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成本低等优点;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新型提取方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但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之处,且不同提取方法适用条件各异.本研究为正确选择适宜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提高中药挥发油提取率及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
    • 作者:李文姣,陶叶琴,唐闻汉,王韧,贺福元,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黄花菜(Hemerocallis fulva)又名金针菜,俗名金针花、忘忧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菜被列为常用食疗食品之一.中医认为黄花菜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脾、肾经,具有平肝养血、消肿利尿、抗菌消炎、止血、镇痛、通乳、健胃和安神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花菜在生物学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具有显著地降低血清胆固醇、抗衰老、增强大脑机能和防癌等作用.由于黄花菜的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几年来学术界对黄花菜各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笔者就黄花菜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主要成分提取工艺、贮藏保鲜、杀青方法及加工工艺以及毒性等方面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药理研究发现,黄花菜具有抗炎、冶疗黄疸、抗癌、镇静等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与应用价值,因此,需要加强黄花菜的物质基础研究和黄花菜提取及干燥工艺的研究.
  • 摘要:葛根素葡萄糖普上有4个醇羟基,黄酮母核上两个酚羟基,由于酚羟基与苯环已形成了共轭体系,很难像醇羟基一样发生亲核取代的酯化反应,故酚羟基上链接PEG的可能性较小。从葡萄糖普上的4个醇羟基位置分析,C6"-OH位于环外,且为伯羟基,比其他位置上的仲羟基要活泼,故优先被结合上;从实验过程中发现,葡萄糖环上的C3"-OH处于C6"-OH的对位,空间阻力小,链接PEG的几率也很高,经紫外、红外、氢核磁、碳核磁四大光谱联用技术对PEG化葛根素的化学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发现2个PEG高分子(分子量:4700 Da)分别与葛根素葡萄糖基上的3"-OH和6"-OH仲羟基酯键结合。
  • 摘要:目的:研究桂枝蒸馏液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新工艺及表征.方法:采用β-环糊精直接加入桂枝蒸馏液中,保温搅拌的方法进行包合,4℃冷藏24小时沉淀分离,并采用扫描电镜法、X射线衍射法对新工艺制备的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以桂皮醛包合率及包合物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考察桂枝蒸馏液最佳包合工艺.结果:优化的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为:桂枝蒸馏液中加入桂皮醛总质量8倍量的β-环糊精,60℃包合3h.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法结果均证明此工艺下包合物的形成.结论:本法用于β-环糊精包合桂枝蒸馏液具有简单快速、稳定可靠、包合效率高、挥发油损失小等特点,适合工艺化大生产.
    • 作者:LIU Le-haun,刘乐环,DAI Jun-dong,戴俊东,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措施,并因其治疗过程中药物产生的严重毒副作用,使得病人生活质量较低,属于消化系统顽症.结肠靶向给药一直是治疗结肠局部病变的最佳方法.本文将针对达到炎症靶向的不同机理,对结肠炎症靶向给药系统做一综述,即根据结肠炎症部位的生理病理特点发展的结肠炎症靶向给药系统,通过最大化增加药物在炎症部位的浓度,最小化药物在全身的血药浓度,降低了毒副反应.本研究为以后炎症靶向给药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大量中药中含有特定疗效多糖,其主要活性多糖近年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做了大量实验研究.由于首过作用,多糖常被制成脂质体等新型剂型以达到特定的靶向、缓释等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二次研究,就中药多糖,多糖脂质体以及申请专利情况进行综述.目前真正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多糖并不多。菌类多糖具有天然药物活性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己成为生物学、食品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就目前而言菌类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日趋成熟,但是存在溶剂、能源消耗大,多糖提取率不高,多糖活性难以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真菌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我国尚无较成熟的脂质体制备技术,也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中药脂质体的研究和应用更是处在初级阶段,中药的一些自身缺陷。如:成分复杂,提取、精制困难;相对载药量小,有时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关于中药类多糖脂质体相关的文献报道以及所申请的专利相对而言就比较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中药分离、提取技术的逐渐改进,将会促进中药脂质体的深入研制,中药脂质体也有望在临床上得到充分的应用。
    • 作者:LU Jing,鲁静,
    • 会议名称: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
    • 2016年
    摘要:淫羊藿多糖是传统中药淫羊藿中的活性成分之一.本文通过检索数据库,对近几年国内关于淫羊藿多糖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其研究进展.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回流法、热水浸提法、超声法、微波法、酶法等,淫羊藿多糖在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诸多方面均显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极具研究价值.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