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召开年: 2018
  • 召开地: 哈尔滨
  • 会议文集: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
  • 出版时间: 2018-05-23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7/14>
265条结果
  • 摘要:智慧停车是一种通过停车大数据描绘城市停车需求、交通拥堵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未来趋势的重要手段.城市区域级智慧停车对于辅助地方政府出台管理政策、缓解城市拥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位置服务的城市区域级智慧停车针对城市区域不同停车场景设计前端采集手段,实现了车辆位置数据的管理、查询和利用,将车辆位置数据应用于停车引导、智能识别、车辆进出场控制及车位监测等智能化服务中,让停车位置服务能够真正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 摘要: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以其无源的工作方式,广泛应用于舰船,飞机等设备.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定位误差随其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需要对惯性系统进行性能测试,以确定其参数特性以及是否满足性能需求.目前惯性导航系统的测试主要以火箭橇和转台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正是以团队正在研究的专用惯导小车测试轨道的项目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利用RTK技术监测测试轨道形变情况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的原理,设计了轨道形变监测系统的框架,并根据设计的精度要求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 摘要:采用RTK技术实现载体航向角监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的情况下,航向角初始化可靠性会随之降低.对恶劣场景下的航向角初始化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航向角初始化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向角以及俯仰角的二维空间网格概率统计的优化方法,通过仿真以及实际场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提高RTK产品在恶劣场景下的航向角初始化可靠性.
  • 摘要:针对目前各地区雾霾频发,传统的雾霾监测方法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本文基于GNSS对流层与雾霾水汽共有的因素,利用GNS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反演对流层延迟并用于雾霾监测研究.以北京、长春地区雾霾严重的冬季为研究背景,利用IGS发布数据反演高时间分辨率对流层延迟并结合气象数据PR、TD、HR,用于AQI、PM2.5质量浓度探究,研究AQI、PM2.5质量浓度与GNSS对流层延迟、PR、TD和HR的相关性以及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发生时,GNSS对流层延迟明显上升,对流层变化趋势与雾霾PM2.5质量浓度整体趋势呈一致性,相关系数大于0.5,并利用相关性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用于AQI、PM2.5质量浓度的监测和预报.
  • 摘要:目前,ad hoc网络由于其动态拓扑、组网迅速、不依赖基础设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卫星定位技术存在定位盲区,依赖于固定基站、接收机等设备,其定位能力受环境影响较大.本文利用ad hoc技术优势,依托SimpleLink CC1350硬件平台搭建了一套ad hoc自组织定位系统,从最底层开始,实现了网络时间自同步,搭建分级的动静态结合网络路由协议,构建以星型网络为底层子网的分级无线自组织网络.并且采用基于网络测距的相对定位算法,在亚米级初步形成了定位能力,为下一步的研究开拓了道路.
  • 摘要: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不断发展,导航信号频段日益拥挤,新的信号调制方式不断呈现.现代化的GPS和Galileo系统在L1/E1频点增加了使用复合二进制偏移载波(MBOC)调制的民用信号,新体制信号在提高导航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由多峰特性引起的捕获模糊度问题.本文选用GPS L1C和Galileo E1B信号作为研究对象,就GNSS新体制信号多模捕获技术展开讨论.通过对GPS和Galileo信号体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二者的捕获策略.特别是GPS L1C信号,其信号中加入了导频通道,本文对其采用了数据与导频通道联合捕获的策略.此外,本文选用的是自相关函数边峰消除技术(ASPeCT)来实现信号的无模糊度捕获.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兼备处理GPS L1C信号和Galileo E1B信号的多模捕获方案.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本文选用的算法以及提出的新体制信号多捕获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摘要: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GGOS)提供的GPT2_1w模型可以生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数据(Tm).本文利用中国地区88个无线电探空站的气象资料计算Tm对GPT2_1w生成的Tm(GPT2_1w Tm)进行精度的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GPT2_1w模型生成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在中国区域具有很高的精度,与无线电探空数据相比,3年的年均RMS值为4.41K,GPT2_1w Tm昼夜精度稳定,但呈现随着纬度的增大其精度呈明显降低的趋势,日均MAE的变化受到季节变迁和气候系统的共同影响.
  • 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展至今,已有五颗GEO卫星在轨运行.利用北斗GEO卫星相对地面几乎静止不动以及可视时间长的特点,可以很方便的利用GEO卫星数据分析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而不会受到电离层TEC空间变化因素的影响.本文联合使用双频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获得电离层TEC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我国中纬度、低纬度地区电离层的周年变化和半年变化,并对这些地区的电离层中尺度扰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电离层周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的振幅相位分析,充分揭示了中国及周边区域的电离层长期变化特征,为空间天气预报及电离层精细化建模提供重要参考.
  • 摘要:本文对无需实测气压数据的气象经验模型GPT2_5w估算的气压进行了精度检验与分析,并就其对反演GNSS/PWV的精度影响进行研究.利用GPT2_5w、经验干延迟模型与中国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供的天顶对流层延迟转化为GNSS/PWV,分别从年均精度、季节性分析、经纬度及高程对其精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精度检验与分析,并与探空大气可降雨量(RS PWV)作对比,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于GPT2_5w估算气压计算的GPS/PWV均方根误差在2~3mm,说明基于GPT2_5w估算气压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应用于无实测气象数据的GNSS反演PWV.
  • 摘要:电离层是空间环境中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媒介,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应用于民航领域中一个最大的误差源.当电离层中由于电子密度不均匀发生强闪烁时,可能会导致穿越其中的GNSS信号深衰落,甚至造成GNSS接收机载波跟踪环路失锁及信道丢失.电离层强闪烁通常发生在高纬和低纬地区,太阳活动较高时,甚至出现在中纬地区,由于强闪烁可能会严重降低GNSS航空可用性,所以对其特性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采用福尔摩沙卫星-3号/COSMIC LEO卫星闪烁数据分析中国区域电离层闪烁特性,但由于LEO和GNSS卫星随时空相对运动,导致COSMIC LEO卫星无法实现单点连续性监测电离层闪烁,因此本文还采用一种可同时收集GPS和北斗导航系统(BDS)测量值的电离层闪烁和TEC监测接收机来监测中国区域电离层闪烁.同时,还将结合全球电离层闪烁模型(GISM),进一步验证其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总之,本文研究对于未来利用有效的闪烁模型实现中国区域强闪烁预报,满足民用航空基于性能导航要求(PBN)及保障民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对于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导航与定位应用,分析其误差原理有利于提高MEMS-IMU传感器精度,通过对误差模型与标定实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讨论,从原理上分析确定性误差、随机误差与温度误差的形成机理,建立了确定性误差和温度误差补偿模型,通过高精度三轴转台与单轴带温箱转台进行六位置标定实验、温度测试实验,并结合标定参数对MEMS惯性测量单元进行校准,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的温度误差补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MEMS惯性测量单元能够有效地抑制漂移误差达76%,进一步提高了导航与定位的精度.
  • 摘要:本文以城镇危旧房屋建筑为监测与研究对象,基于多模卫星融合的高精度定位结果,采用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再结合裂缝、倾斜等传感器,建立了危旧房屋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一系列试验分析和实地应用案例的验证,将多模卫星融合高精度定位应用于危旧房屋监测是可行的,在实现实时自动化监测的同时,降低了传统监测设备的频繁使用,也有效减少了传统人工检测方法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和疏漏,从而可以科学规范、有效准确地跟踪危旧房屋变形发展趋势,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大大减少房屋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MEMS陀螺随机误差是制约器件精度重要因素,也是微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误差源.针对MEMS陀螺随机误差具有非确定性、时变性,以及难以采用精确数学模型进行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与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相结合的MEMS陀螺随机误差补偿方案.利用小波函数作为网络中隐含层的激励函数,使得小波变换在时频域内既可对信号局部特征进行描述又兼顾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自主学习和自适应等优点.通过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性寻优特点可弥补小波函数的局部分析特性,将两者进行统一,进而得到具有全局寻优并兼顾局部寻优特点的一种学习训练方法.采用实验室现有的MEMS陀螺进行实验,将静态环境下的MEMS陀螺仪输出作为数据样本,对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利用WNN和GA-WNN方法对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开展预测.实验结果表明,GA-WNN方法不仅具有小波变换的局部分析特性和神经网络自主学习、自适应能力,而且还兼顾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性、适应性和鲁棒性,使得网络收敛速度快且预测更加准确,弥补了单一WNN方法存在的不足.
  • 摘要:作为定位与导航领域最具研究前途的方向之一,协同定位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用户间相互测距是协同定位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单边往返测距(SS-TWR)和双边往返测距(DS-TWR)的测量偏差,理论分析表明,在两用户相对静止或者处于低速相对运动状态时,由上述两种方法得出的测距偏差可以忽略不计,当两者存在高速相对运动时,由运动引入的偏差不能忽略,并且速度不同,两种方法得出的偏差亦不相同.基于对相对运动所引入的偏差的分析,本文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条件的偏差补偿方法.分析表明,在不增加传感器的条件下对相对运动产生的偏差进行补偿是可行的,这也为系统的简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 摘要:GNSS RTK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实时性的优点,在高精度测绘、航空航天、交通、城市、旅游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软硬件技术的成熟,BDS/GPS单频RTK接收机模块以其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首选使用,其中,单频RTK技术为其提供高精度动态定位.本文基于kalman滤波的相对定位方法,对BDS/GPS双系统单频RTK定位的一些参数和定位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本文通过静态场景、人行场景、车载场景的实际单频数据测试,分别对比分析了BDS、GPS、BDS+GPS三种模式下单频RTK定位性能和定位精度.实验证明,双系统联合单频RTK定位比单系统初始化时间短,固定率高,能够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对于实际动态应用,GNSS多系统联合单频RTK定位比单系统单频RTK更适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BDS/GP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的原理和模型,自编程序实现了组合单点定位算法,对比了BDS、GPS及BDS/GP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的可见卫星数、PDOP值及定位精度,分析比较了等权、高度角定权、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定权以及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与高度角联合定权四种定权方案.结果表明:BDS/GPS组合定位可见卫星数、卫星几何分布、定位精度较单系统明显改善;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与高度角联合定权方法是BDS/GPS组合定位更优的定权方案;BDS/GPS组合定位观测值分三类定权可得到更优的定位结果.
  • 摘要:自动识别系统(AIS)借助甚高频(VHF)不仅实现船舶航行状态的信息交互,而且提供位置、导航、时间(PNT)等数据.随着近年来海运产业的井喷式增长,船舶容量骤增,航道趋于拥挤,AIS作为一种助航设备,凭借其诸多优势广泛地应用于船舶航运领域,为保护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助力.海事监控部门借助AIS数据实现船舶监控,评估海上交通态势,并对其进行合理管控,而船舶利用AIS数据避碰.船舶完整轨迹追踪取决于船舶AIS数据的连续性,由于AIS数据交互基于时分多址(TDMA)协议,船舶成功发送AIS电文取决于发送时刻的时隙状态,导致船舶AIS数据存在缺失.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技术实现船舶完整轨迹追踪.相比较基于EKF技术的传统船舶轨迹估计方法仅考虑船舶的单一状态,本文采用交互多模(IMM)算法构建了船舶的匀加速和匀转向的混合状态,并结合EKF技术,实现船舶AIS数据较准确、完整地估计船舶航行轨迹.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结合IMM的EKF方法所估计的船舶完整轨迹精度优于仅结合匀加速或匀转向的EKF方法.
  • 摘要:无人车高精度定位是是无人驾驶核心的技术之一.为了实现车道级的定位,在无人车行车环境中,寻求多定位源并进行多源融合定位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车载传感器和射频信号等定位源,综述了现有满足车道级定位需求的各种定位方案,比较了各种定位方案的优缺点,并讨论了无人车高精度定位的未来发展.
  • 摘要:在复杂的地貌环境中,BDS信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遮挡产生多径效应,进而降低BD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为了有效抑制多径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3D-MAP和CNMC(Code Noise and Multipath Correction)结合的多径抑制算法.首先,在3D地图模型中使用射线跟踪技术分析BDS信号的传输特性,结合群智感知的思想确定自身在3D地图中的备选位置点,然后利用CNMC算法来对备选位置点的三维坐标误差进行估计和筛选;其次,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计算备选位置点的权值,将备选位置点加权平均后对定位目标的位置进行修正,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最后,分别以定位精度和计算量作为该算法的衡量指标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多径抑制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定位目标的三维坐标精度,定位精度提高了5%,计算量降低了15.1%.
  • 摘要:传统的贝叶斯定位算法是一种将参考点从接入点(AP,Access Point)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概率分布近似作为高斯分布的指纹概率方法,但是单高斯模型不能描述所有AP信号强度的概率分布,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方法估计参考点从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概率密度,并提出确定分模型个数的策略.在离线阶段,通过指纹采集计算分析得到分模型个数和各分模型的估计参数.为了避免贝叶斯算法进行全局搜索计算,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σ准则聚类的方法,利用正态分布的3σ准则,针对每个AP,将所有参考点划分为相邻的簇,相邻的簇之间间隔若干参考点,且各簇之间信号强度区间不重叠,以此来确定每个AP所在的簇从而将待定位点的搜索范围缩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平均精度为1.31m,定位精度在90%范围内达到2.30m,相比与传统的贝叶斯定位法平均精度提高了27%,定位匹配时间平均减少了32%.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