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阳城市空间“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研究
【6h】

贵阳城市空间“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3.3研究述评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2.1核心概念

2.1.1城市空间治理

2.1.2空间规划体系

2.1.3“多规合一”

2.2基础理论

2.2.1协同治理理论

2.2.2整体性政府理论

2.3“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理性构建

2.3.1“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

2.3.2 “多规”的价值导向协同

2.3.3“多规”的战略目标协同

2.3.4“多规”的编制协同

2.3.5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2.3.6“多规合一”的协同治理目的

3 贵阳市“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

3.1贵阳城市空间治理中的“多规”冲突

3.1.1空间规划体系的“多规”冲突

3.1.2规划目标的差异

3.1.3规划编审制度及法律依据的不一致

3.1.4规划技术工具的不统一

3.1.5“多规”编制成果的冲突比对

3.2贵阳市“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实践背景

3.2.1中央工作会议及全国试点工作开展的初探

3.2.2省市两级“多规合一”改革工作的引领

3.2.3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迫切需求

3.2.4当前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时代要求

3.3贵阳市“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实践做法

3.3.1建立市级政府主导机制

3.3.2明确规划引领的核心作用

3.3.3规划编制内容的协同调整

3.3.4划定“三线”控制城市空间发展规模

3.3.5规划技术工具的协同

3.3.6建立贵阳市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平台

3.3.7建立“多规合一”项目策划生成业务协同平台

3.4贵阳市“多规合一”协同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4.1存在跨部门协同惰性

3.4.2用运动型治理替代常态化的部门协同

3.4.3空间事权中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

3.4.4信息和技术存在协同壁垒

3.4.5空间治理的人文转向不足

4 国内其他城市“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经验借鉴

4.1上海市的经验借鉴

4.1.1整体性政府部门的构建

4.1.2建立城乡发展战略数据平台

4.2厦门市的经验借鉴

4.2.1战略规划协同部门共识

4.2.2强调战略规划治理成果的共享性

4.3广西贺州市的经验借鉴

4.3.1“一本规划”合“多规”

4.3.2市县两级联动协同空间事权

5 贵阳城市空间“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完善建议

5.1完善协同治理的理性构建,提升协同积极性

5.1.1空间战略规划引导部门目标协同

5.1.2部门利益协同促进内生协同动力

5.1.3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协同信任

5.1.4空间规划委员会有利于化解府际间协同困难

5.2稳定的协同治理机制,实现协同治理的常态化

5.2.1治理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协同成员身份

5.2.2内外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治理目标的实现

5.2.3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完善保障规划的法定地位

5.3合理划分空间事权,调和利益冲突

5.3.1横向的空间事权划分

5.3.2纵向的空间事权划分

5.3.3空间事权应回应空间发展权

5.4构建信息技术共享机制,打通协同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5.4.1加深数据信息共享程度

5.4.2实现技术工具的协同

5.4.3提升块数据的“破壁”能力

5.4.4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决策平台

5.5空间治理的人文转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5.5.1提高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度

5.5.2建立共建共享的空间权益机制

5.5.3加强政府部门空间治理意识的转向

5.5.4回归城市空间治理的正义价值取向

6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城市空间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物理场所,它具有社会生产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当下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城市的更新速度和增长规模都远超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为了解决中国规划体系长期存在的“多规”冲突,2014年中国开始了一场由市县地区开展的自下而上的“多规合一”试点探索,“多规合一”也成为中国重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政府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贵阳城市空间“多规合一”协同治理的研究分析,可看到贵阳市虽然未被列为全国28个试点城市之一,但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立足地方实际自主开展“多规合一”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结合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依据,仍可看到贵阳市的“多规合一”协同治理还存在协同惰性、用运动型治理替代常态化的协同治理,信息技术壁垒和空间事权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也是贵阳市“多规合一”协同治理推进中的主要障碍。同时,基于空间治理的人文意识转向不足,政府部门的治理意识还停留在工具理性和政府管制层面,且空间治理中政府部门以外其他治理主体存在缺位,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治理成果难以体现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整体性政府理论以及中国部分城市的经验借鉴,为优化完善贵阳市的“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提供不同于城市规划学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写作时也正值中国空间规划改革之时,由上而下传导的规划体系改革势必在未来将助推贵阳市城市空间的“多规合一”协同治理,而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转型、人本空间意识的崛起也将使这个站在学科交叉点上的课题在未来长时间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