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KP结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6h】

PKP结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3.随访计划

4.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5.统计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1.中西医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2.中医特色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防治中的意义

3.针灸治疗OVCF的优势及选穴依据

4.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附录1 VAS评分表

附录2 椎体丢失高度

附录3 cobb角

附录4 ODI问卷

附录5 SF-36健康生活调查表

附录6 PKP手术过程

附录7典型病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PKP与PKP结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差异,以探讨PKP结合针灸治疗的优越性,为选择最合适的OVCF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自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OVCF患者6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5例。年龄63岁~85岁,平均74岁。损伤椎体主要集中在T11~L4,其中T117例,T1224例,L120例,L28例,L31例,L42例。综合患者的病情和自身的诉求分为两组:①对照组32例:PKP手术组。②治疗组30例:PKP手术配合针灸治疗组。治疗组在PKP术后按照术后早期,中期,后期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评估手术的风险,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术者完成。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抗骨质疏松治疗及相关康复指导。术后3天,1、3及6个月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被用来评估腰背部痛,ODI指数被用作评估恢复情况,健康调查简表(SF-36)被用来评估生活质量。最后分别从VAS评分,ODI指数,SF-36得分,骨密度,骨水泥推注量,cobb角及椎体前缘丢失率等7个方面进行疗效差异性的比较,对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PKP结合针灸治疗OVCF的优越性。
  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性别、年龄、受伤椎体分布、术前VAS评分,术前ODI指数,术前骨密度及椎体前缘丢失率,cobb角等方面,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在术后3天的VAS评分和术后1月的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说明了PKP手术的止痛效果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上快速且显著,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和6月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在生理功能、疼痛、健康自评、活力、社会功能等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能提示针灸联合PKP手术在患者远期的疼痛管理及生活质量上有积极的作用。PKP术后3月两组的骨密度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提示两组短期内未能在骨质疏松原发症上有效治疗,直到术后6月,两组才出现骨密度的有效提升,这可能与长期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关,并且术后6个月,治疗组骨密度T值比对照组骨密度T值减小,且减小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灸治疗联合PKP对骨质疏松症远期疗效优于行PKP手术。PKP术后1,3及6个月,两组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丢失率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但组间无明显差异。且随着术后时间的推进这两个值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提示针灸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影像学改变上意义不大。
  结论:PKP手术可以快速且明显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状况及生活质量,PKP手术联合针灸治疗在患者术后远期的疼痛管理、生活质量及对骨质疏松症的远期治疗效果均优于一般的PKP治疗,但对cobb角及椎体高度丢失率影响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