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价值
【6h】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就诊,根据临床表现、支镜检查等确诊为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患者22例。其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30岁,无耐药,未有气管、支气管软化,无其他系统疾病及除肺结核外其他肺部疾病等合并症。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球囊扩张治疗,每次扩张时间1~3min,压力3~6个大气压,一次效果不满意可行多次扩张。分别于术前、术后和最后一次球囊扩张治疗后当天对狭窄段气道直径、气促评分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定,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患者进行2~6月随访。
   结果:22例患者分别接受气管镜球囊扩张术1-8次,平均3.22±1.24次。气道直径治疗前3.38±1.59mm,治疗后6.72±1.18mm,狭窄段直径明显增大(P<0.01)。94.45%(21/22)扩张术后气道直径即刻增大。两者比较明显增加(P<0.01)。其中充血水肿型,糜烂坏死型及瘢痕型扩张后均为100%(5/5,5/5,8/8)气道直径即刻增大,肉芽增生型扩张后75%(1/4)气道直径即刻增大。扩张后气促评分治疗前1.25±0.55,治疗后0.71±0.29,两者比较明显降低(P<0.01)。减少1级18.18%(4/22),减少2级72.72%(16/22)。FEV1治疗前1.80±0.21 L,治疗后2.36±0.31 L。两者比较明显增加(P<0.01)。经过6-12月随访,7例出现再次狭窄,再狭窄率为31.81%(7/22),远期疗效达63.63%(14/22)。其中充血水肿型及糜烂坏死型再狭窄率均为40%,肉芽增生型再狭窄率为50%(2/4),瘢痕型再狭窄率为12.5%(1/8)。主要并发症胸痛发生率为0.9%(2/22),创面出血发生率为27.27%(2/22),咳嗽加重发生率为22.72%,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各并发症均无特殊处理。
   结论: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对以纤维瘢痕为主的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疗效较好,而对非瘢痕性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远期疗效不佳。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