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
【6h】

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引 言

第一章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1.1阅读理解能力的构成

1.1.1传统的子技能模型与研究方法

1.1.2阅读理解过程

1.1.3阅读理解背景

1.1.4阅读理解的定义

1.2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

1.2.1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模式

1.2.2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模式

1.2.3以社会建构主义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模式

1.2.4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

1.3与阅读能力发展和阅读教学有关的诸因素

1.3.1阅读动机

1.3.2阅读兴趣

1.3.3阅读文本

1.3.4工作记忆

1.3.5社会因素

第二章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综述

2.1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的教学内容

2.1.1激活先前知识

2.1.2使用文章结构策略

2.1.3推理策略

2.1.4理解监控策略

2.1.5自我提问策略

2.1.6总结策略

2.1.7想象策略

2.2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的教学方法

2.3西方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课程

2.3.1外生模型或逐步模式

2.3.2辩证模式

2.3.3内生模式

2.4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的教师培训

2.5关于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的争议

2.5.1.直接教学还是间接教学的争议

2.5.2同时传授策略的数量争议

2.5.3教学对象争议

第三章研究的构想

3.1研究思路

3.2研究框架

3.2.1研究一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阅读教学:小学阅读教学调查研究

3.2.2研究二研究者眼中的阅读教学:小学阅读教学课堂分析

3.2.3研究三阅读动机、阅读策略、工作记忆、家庭阅读情况与阅读成 绩关系研究

3.2.4研究四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干预研究

第四章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阅读教学:小学阅读教学调查研究

4.1小学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

4.1.1问题的提出

4.1.2研究方法

4.1.3研究结果与分析

4.1.4结论与启示

4.2小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

4.2.1问题的提出

4.2.2研究方法

4.2.3研究结果与分析

4.2.4讨论

第五章研究者眼中的阅读教学:小学阅读教学课堂分析

5.1问题提出

5.2研究方法

5.3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教学内容分析

5.3.2教学方法分析

5.3.3提问的问题类型分析

5.4讨论

第六章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动机、阅读策略使用状况、工作记忆、家庭阅读情况与阅读成绩关系的研究

6.1问题的提出

6.2研究方法

6.2.1被试

6.2.2研究工具

6.2.3研究程序

6.2.4数据处理

6.3研究结果

6.3.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动机情况

6.3.2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策略运用频率情况

6.3.3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力的情况

6.3.4小学三年级学生工作记忆的表现情况

6.3.5小学三年级学生家庭阅读情况

6.3.6阅读量、工作记忆、阅读动机、阅读策略使用频率、各种阅读策略 使用能力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关系

6.4讨论

6.4.1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动机发展特点及其教学含义

6.4.2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策略发展情况

6.4.3小学三年级学生工作记忆发展水平及其教学含义

6.4.4小学三年级学生家庭阅读情况

6.4.5阅读动机、阅读策略、阅读量、工作记忆与阅读成绩的关系

第七章阅读理解教学干预研究:第一次实验

7.1叙述文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干预研究

7.1.1问题的提出

7.1.2研究方法

7.1.3研究结果

7.1.4讨论

7.2说明文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干预研究

7.2.1问题的提出

7.2.2研究方法

7.2.3研究结果

7.2.4讨论

第八章阅读理解教学干预研究:第二次实验

8.1叙述文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干预研究

8.1.1本研究的目的

8.1.2研究方法

8.1.3研究结果

8.1.4讨论

8.2说明文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干预研究

8.2.1本研究的目的

8.2.2研究方法

8.2.3研究结果

8.2.4 讨论

第九章总 结

9.1总讨论

9.1.1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总体分析

9.1.2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9.2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3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1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小学生阅读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4小学生阅读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5小学生阅读策略测验

附录6小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测验

附录7小学生家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8间接理解策略教学设计的课堂提问

附录9干预教学使用的阅读材料(样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西方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理念为视角,探究目前我国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小学生为被试验证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课程对于提高我国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小学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小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结果表明:教师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忽视理解策略教学;教师主要采用分析课文和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体现新理念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行为迟滞于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的理念;教师的阅读教学效能感偏低。 其次,采用的课堂观察(录像分析)的方法探究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在阅读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基本技能训练和分析课文,缺乏阅读方法的教学;在阅读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学生练习和提问-回答的方式,缺乏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以推理性问题、知识性问题、字面性问题为主,缺乏元认知问题;课堂观察的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比例与教师自我报告的结果有差距,在教学内容上表现为教师报告的阅读方法的比例较高,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教师报告的课堂活动的比例较高。 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验的方法探究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策略、工作记忆、家庭阅读活动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内外在动机、掌握接近目标、对成功行为的努力归因与阅读理解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小学三年级学生不能有效地使用阅读策略;字词推理能力、文章内容整合能力、使用文章结构能力、理解监控能力与阅读理解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短时记忆、两种任务条件下的工作记忆水平与阅读理解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阅读活动是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量、工作记忆、阅读动机、阅读策略运用频率、字词推理能力、文章内容整合能力、使用文章结构能力、理解监控能力一共能够解释62.7%阅读理解成绩的来源,其中,工作记忆、字词推理能力、文章内容整合能力、使用文章结构能力是影响小学生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 最后,综合国外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的研究成果设计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方案,实施干预教学。结果表明: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能够促进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叙述文和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成绩;能够提高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力;能够使学生将习得的策略迁移到其它类型的文本阅读中;能够对各种阅读能力的学生有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