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三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8-16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了做好古籍数字化工作,笔者不仅踏踏实实地做,也一直想在理论上得到证明,集思广益。程先生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古籍数字化须以古籍整理为基础”,但以研发数字产品的实际经验而言,“古籍数字化应以技术为突破口”。古籍数字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是给现代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创新工程,是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工程。这是传统的古籍整理不能替代的,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这就如同传世文献从手抄本向印刷本转变的过程一样,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数据库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库结构、数据关联、搜索引擎等,还涉及到版本学、目录学、文字学、文史工具书等。
  • 摘要:古籍就是古代的典籍,它先是"书于竹帛"(《墨子》),后来则是以纸为载体(偶有以石者,如石经)的古代书籍.所谓"简化字古籍"是指用今天规范的汉字书写、印刷、整理的古籍.古籍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古籍的字体同样与时俱进,笔者认为,简化字古籍的字形应统一使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的字形;《简化字总表》以外的生僻字,应按照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一般不作偏旁简化和类推简化,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 摘要:古籍数字化资源存在着资源分散、建置单位多元、数据格式多样的特点.古籍数字化资源整合宜采用基于导航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古籍数字化资源导航库的建设可从数据库类型、建置单位和数据库主题三种途径进行导航设计.
  • 摘要:文章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20多所高校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方案和本科专业课程,提出"二分一联"法人才培养,借鉴费孝通"五脏六腑"说和汉斯·贝尔廷等人观点,分析了数字古籍学科的八个特征,探索化解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组织困境的有效路径:从多学科、跨学科到超学科.
  • 摘要:在文史研究对计算机检索功能要求愈高的今天,计算机辅助研究将转向面对学科本体和研究者需求的"智能化"角色.“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的研究经验表明,在拥有大量的知识概念库和关系模库后,计算机简单模拟人脑综合分析诗歌文本的情感语境也可成为事实。如计算机分析唐诗中的意象组合,送别诗中的“柳”、“桥”、“水”、“草”意象,边塞诗中的“征衣”、“陇头”、“玉门关”意象,爱情诗中的“柳”、“燕子”、“水”、“月”、“梧桐”、“凤凰”意象,都组成了诗歌的某一类型语境。单意象如“竹”或表达某种情感(如咏竹诗),或多与泉水、小径、风、寺庙、人等组合,描画出幽静恬淡的意境。大量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有法则可循的,通过分析名家代表诗作中意象的组合,提取其诗歌风格所属下意象间的组合关系甚至是规律,计算机统计的这类诗歌越多,提取相关意象组合的记忆知识就越多,进而组成关于诗歌意象的知识概念库。同理,计算机储存的各类代表诗作越多,拥有的各类诗歌语言组合知识和风格审美经验就越多,由此建成各种关系模库和“审美经验”模库。计算机的诗歌审美便是在这些知识概念库和模库中寻找与阅读诗歌相同或近似的匹配项。尤其是近体诗的相似句计算更易辨别,因为每句字数不超过七字,所以一般单句只要含有四字以上的相同诗歌词汇,句与句间即构成语言相似关系。
  • 摘要:本文梳理、分析了中国古籍数字化研究中涉及到的分类概念,区别了古籍文献分类与数字化过程中学科分类的概念,阐述了二者各自的内涵和意义,从理论探索和实践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古籍专题库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 摘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原名《高宗系年要录》或《高宗系年录》,又作《高宗要录》、《系年要记》,是专记南宋高宗一朝事迹的编年体史书.本文参考前人成果,以许函度《三朝北盟会编》刻本为参照,主要探讨《系年要录》四库全书本与广雅书局本的版本比对问题,以期对此这部重要史书的数字化有所帮助。
  • 摘要:随着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开发古籍版本数据库成为重要选题之一.文章以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分析了当前建设古籍版本数据库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古籍版本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及建设原则,并列举了相关古籍版本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成果.
  • 摘要:所谓古典文学研究,实质就是对有关古典文学的多种信息综合、占有、整理、分析的过程。今天有了更先进的手段,很多重要典籍逐渐被整理成电子文献,一些大型的文史资料信息库也陆续建立起来,再辅以速度快、覆盖广的互联网络,各位同仁开发出许多很好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人们建立契合自己研究领域的资料库提供了便利。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相信大家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研究习惯的方式和方法,让数不胜数的信息为我所用,以提高古典文学研究的质量。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水浒传》版本数字化的情况,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版本分析.然后介绍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在前人的分析基础上,对《京本忠义传》上海残页再进行了分析研究.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前人对其研究基本正确.《京本忠义传》是《水浒传》早期版本中略加删节的繁本,从第50回文字看,《京本忠义传》文字上更接近繁本,和简本差异很大,因而《京本忠义传》不应归类于简本.从形式看,《京本忠义传》似乎是简繁过渡本;但从"来路"一词在《京本忠义传》和《水浒传》繁简本中出现的情况来看,《水浒传》简本不太可能来自《京本忠义传》,《京本忠义传》不太可能是真正的简繁过渡本.《京本忠义传》可能只是一种略加删节的早期繁本,但推出后可能销路并不好,因此印刷量很少,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淘汰了.
  • 摘要:2003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和香港商务印书馆联合推出了《汉语大词典》光盘版2.0.光盘版2.0版在大陆非常流行,使用者众多,但使用者大都不清楚光盘版和纸质版有什么区别,不少人误以为二者完全一致.其实光盘版和纸质版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包括光盘版所收字头及词条比纸质版少,光盘版2.0在所收字头及词条下对纸质版所引证的文献用例大量删略,光盘版在转换纸质本内容的过程中内容有差错,光盘版在制作中增加了纸质版没有的内容。
  • 摘要:通过对当前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联合相关数字人文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我国浩瀚的、静态的、分散的纸质文学史料,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集成、发布和地图展示,建立多功能的中国文学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以深度开发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多元文化价值,适应和满足数字化时代文化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深度需求。
  • 摘要: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是以古代文本为依据,涉及版本、目录、校勘、典藏四个方面内容,其宗旨是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由于中国古籍浩如烟海,研究者都需要极大的精力力和毅力,"皓首穷经",历十数年或数十年才能有所成就.古籍数字化的兴起和应用,弥补了传统文献学检索方式的不足,已经成为古籍整理和文献研究的必要方式和途径,为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起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数字化古籍是中国古典文献能够得到充分和广泛应用的手段和途径,也是新时期整理和研究文献的必要的式,并为文献学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和观念,必然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文献学不是检索学,古籍数字化只是一种利用古籍的技术和手段,不能取代原始文本的研究,需要研究者扎实的文献基本功和渊博的知识,数字化古籍并没有脱离传统文献学研究的范畴。
  • 摘要:古籍数字化是基于保护和利用古籍的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古籍文献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本文仅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对当前的古籍数据库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可以通过查考各种文献进行独立的版本研究,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颇为不易。有一些古籍,或因为重要性不足,或因为较为稀见,前人涉及较少。因此若数据库中包含此类内容,就需要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对其版本源流进行考察。这个过程或许还要依靠选择性的校勘才能解决,因为如果想把一部典籍的版本源流系统说清楚,仅靠一点版本知识或借鉴前人粗略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可以择取其中的数卷,进行认真的校勘,从文字、内容的异同之处,理出版本源流,分清版本系统。
  • 摘要:今存辑本《永乐大典》直接或间接引《国语》23条,这些条目有的转引自前代类书,有的为《永乐大典》引自《国语》传世本.这些引例和今传《国语》有些异同,今以存世《国语》之宋刻宋元递修本、金李本、张一鲲本、穆文熙《国语评苑》、闵齐汲《国语裁注》、秦鼎《国语定本》等公序本各本以及黄刊明道本等明道本各本与《永乐大典》引《国语》前16例进行对校,对其异文所牵涉到的文字以及语义进行辨析,以有益于《国语》之研究.
  • 摘要:历史经验表明,技术革新必将导致学术变异.古籍数字化对现代学术进程产生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或可导致学术异化.以下三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知识被遮蔽伪化研究论断,二是数字鸿沟拉大区域学术落差,三是技术伪装学问使伪学术加剧.本文认为:积极开发语义检索系统,加大研发主体公益性与商业性协作力度,正确使用数字化成果,应是去除信息时代学术异化的有效途径.
  • 摘要:本文以笔者研究词学理论某一课题为例,探讨资讯科技店词学理论研究之间的问题,探究了资讯科技与词学理论研究的关系,研究表明资讯科技与词学理论研究的关系密切,尤其在搜集资料,如古籍、参考书籍、作品、期刊、论文各方面;以及利用学术研究机构的电子文献资料库、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网页、中国古典词学理论研究专门网页等网站,查阅各项原始资料的出处、原文、典故等等,可说方便快捷。而查阅期刊、论文等,更有助学者厘定研究方向,不会出现研究项目雷同的情况。同时,学者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把研究资料和心得化为文字,成为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或利用统计软件来统计和分析研究资料,更可通过论文检测系统,防止别人抄袭。
  • 摘要:根据现代知识体系形成和管理方面的理论,人类的智慧是通过由数据而信息而智慧这样一种层级递进的方式产生的.数字化文献的大量出现和数据库的广泛应用,对于人文科学的深入发展、对现代知识体系的形成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只会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发展而不会逆转.古籍数字化任重而道远,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和数据库建设及其广泛的利用是大势所趋。在文献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文科学研究,应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推动古籍数字化和文献数据库建设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人文科学才能与时俱进,也才能在当代人文精神重建过程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 摘要:敦煌文献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对其进行全面数字化非常必要.我国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已经有较多的数字化产品,而且形成了研发团队和技术平台.但是,目前的敦煌文献数字化大多局限在图象扫描、编写文献索引和对比字型等方面,尚难以满足学界的需要.本着包含全部数据、原始图象和文字相配合、检索功能完善的原则,本文认为古籍电子定本工程所依赖的古籍整理平台具有诸多的优点,能够满足敦煌文献数字化的需求.因此,可筹划建立由政府主导,由国家图书馆提供资料和学术支持,由具有经验的社会力量进行开发的敦煌文献数字化机制,全面有序地开展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将对保存传播敦煌文献,推动敦煌学研究起到巨大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