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1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2011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2011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1-05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会议文集:2011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产业特征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关系,结果发现:自1999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地理集中度最高,高度地方化产业地理集中度最低;从全国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样本看,FDI的进入会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根据外资比重进行产业细分后,外资对高外资比重产业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依然明显,而对低外资比重行业的作用不显著;即使在高外资比重产业中,FDI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也不存在着倒U型关系,而在低外资比重产业中,只有当FDI比重超过一个临界值时,FDI对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才会显现.
  • 摘要: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特定要素约束是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衰退的一个不利的直接外在因素,通过引入创新机制可以打破特定要素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约束.然而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区域创新功能老化约束成为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衰退的根本内在原因.最后本文以我国26个样本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资源枯竭是这些城市迫切要求转型的外在压力,而转型的困难则来自于长期形成的特定要素束缚下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改变。约束是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衰退的一个不利的直接外在因素,而真正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创新功能老化。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度相关,并且解释了大部分的经济增长因素。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实证分析表明科学与教育支出解释了一部分的经济增长因素,但是科学与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高且绝对投人数值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进步与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 摘要:在DS框架下,把广义运输成本和规模报酬递增原理纳入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以后,空间经济学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便产生了诸多根本的差异.为廓清这种差异,本文从空间经济学对空间概念的不同理解,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以及空间经济学的历史沿革等方面,阐述了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特点.rn 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空间经济学中的“空间”是指这样的一个“非匀质”、“非平滑”和“非中性”的块状经济区域,在这个经济区域里,市场结构形态是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的)的,因而产品是差异化的,不同区位之间是非平滑的,区位之间的贸易括动存在着冰山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使用具有非规模报酬不变性的特点。rn 资本或产业聚集区不仅名义收入高于无资本聚集区,价格指数也低于无资本聚集区,两者的结合使得资本或产业聚集区的收人水平大大高于无资本聚集区的收入水平。产业集聚对产业集聚地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积极效应,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再是中性的,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这与新古典经济学把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人口增长,把长期均衡时的收入分配归结为要素价格(收入)均等化的命题是完全不同的。空间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遵循了一个从突破到完善,从特殊到一般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在DS框架下沿着同一脉络进行,并明显地呈现出放射状的演化结构,相对而言,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于其综合和包容了各种不同流派和不同层面的经济理论,有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相关理论内容,在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上,显然没有空间经济学来得系统和填密,更为显著的是,二者对现实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 摘要:无空间维度的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离现实太远,因而在多数情况下其结论与事实不一致.有空间维度的传统区位理论,是在某些特定区位因素条件下,为了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静态区位选择理论,一定程度上趋近了现实,但其静态性决定了理论不足;然而新兴动态区位选择理论,是在区位因素动态变化条件下,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区位选择理论.rn 本文回顾了动态区位理论发展历程,理清了区位力的循环累积机制,总结了动态区位选择机理.区位力是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市场拥挤效应之和,前两项之和称为聚集力,后一项称为扩散力,聚集力和扩散力的大小决定要素的流动方向。这种聚集力大于扩散力时,区位主体进入该区位;反之退出该区位。人们对区位选择从表面上来看,仅表现为进入和退出两种结果。然而其内在机理则是市场引力、竞争斥力和降价吸力或者说本地市场效应、企业竞争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相互作用循环累积的结果。聚集性循环累积因果链促使企业区位自强,而扩散性循环累积因果链则促使企业区位转移。
  • 摘要:本文从卢卡斯的思想实验开始,回顾了经济理论界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主要理论,重点介绍了马丁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集聚)间的关系的模型.可以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研究出现了多种流派,从最初的只关注地理"第一性"的外生理论,到关注地理"第二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结合,从最初的经验观察和假设(威廉姆森假说),到较完整的理论模型的建立.但要达成一致意见尚需进一步的理论创新。
  • 摘要: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空间问题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两门学科.空间经济学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以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形成的自组织机制分析为主线、以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为分析框架,追求最优的经济活动空间配置,是理论经济学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以具体区域、具体问题的分析为主线,建立在完全竞争和收益不变的分析框架上,探寻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两门学科又可追溯到共同的理论渊源,学科研究方法具有互补性,表现出较强的学科融合可能性.rn 空间经济学在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差异明显,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缺失,仅是将经济学其他学科的发展成果收纳进来,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缺失对空间因素的深人研究,因此,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夯实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两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性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应用性比较优势的发挥与互相借鉴,将促进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
  •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经济体的地理形状对引力模型估计贸易量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将经济体看为质点的点-点估计是会与更为现实的面—面估计产生较大偏差的,这一偏差会因面与面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引力模型中加入反映经济体地理形状的变量或对经济体的地理形状进行预先处理.rn 本文只选择计算中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东亚国家这四个经济体贸易量估计值的偏差系数。其具体操作与点-面估计大致类似,只是中国与经济体的点-点距离需找寻北京与经济体的地理重心的球面距离。因为经济体被简单理解成仅有这些代表性国家,所以地理重心可以采用代表性国家首都的地理坐标乘以经济权重(即该国的经济总量在其所在的经济体中的比值)求得。点-面与面-面估计算得的偏差系数结果可以发现各个国家的点-点估计还是与面-面估计有较大偏差的,一些与我国贸易量较大的国家的偏差也非常大。绝大多数数值都大于1说明点-点估计法高估了贸易量,即相对低估了距离,只有中国香港与东盟的数据说明了点-点方法是高估了距离。这是与现实相符的,因为选择北京为中国代表点确实比大量与中国香港、东南亚国家发生贸易的实际地区(广东、广西等地)要远不少。对偏差系数的估计还可以通过对“代表距离”的估计来实现,通过“代表距离”的差异可以求出另一种定义的偏差系数。
  • 摘要: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模型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在时空两个纬度上的宏观效应——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减少在创新区域创新的相对成本来促进产业集聚——此为空间效应;(2)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增加创新收益直接地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3)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增长的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4)在一些条件下,有限的专利保护宽度最大化社会福利,而在另一些条件下,无限的专利保护宽度最大化社会福利.rn 增加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减少创新企业的私人护租成本投入,对于产业集聚,研发以及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地促进效应,因此应当从法制层面上实施严格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效应依赖于宏观环境。政府不仅要关注法制层面的保护,还应当考虑如何建设一个更有利于创新与竞争的环境,以便更好地利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用。
  • 摘要: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日益呈现出蔓延现象.城市蔓延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从根本上看,在市场体制下,城市蔓延是由市场自发的力量——集聚力和扩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城市蔓延是由于城市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聚集力弱化而分散力强化所引起的,这是城市蔓延的根本机理.交通模式、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只是城市蔓延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城市蔓延现象.
  •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贸易研究越来越多,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金融学,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融入"空间"概念的研究相对少很多.目前,包含"空间"概念的金融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深入到金融地理学领域,研究尚处于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地理学中所体现的"核心—边缘"模型特征和金融活动空间集聚的特征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实属相同,而研究方法也有类似之处.rn 笔者提出可以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而深化金融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地理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区域金融学的异同和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李小建(2006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构建,如高印朝、姚洪心(2007);区域金融发展上的研究与应用,如田霖(2006),卢佳和金雪军(2007)。rn 金融地理学更侧重研究金融空间活动的内在形成机制,其中不仅包含了宏观金融的研究,还包含了微观金融的分析。核心-边缘模型是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而在金融地理理论中所提到的空间“自组织”,其自我演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核心辐射边缘、边缘支持核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区位、地缘上的中心和周边之间的关系如同空间经济理论一样,只是空间经济学中的物质资源变成了金融资源。金融资源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其产生的金融区位变动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由于金融资源的流动性大,所以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效应更为强烈,其分散效应主要体现在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金融资源的流动由于不受地域时空限制,只有在受到国家政策、政治、军事、民族等因素影响时,其分散效应才会比较明显。
  •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2000~2009年期间民族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演变与2009年现状进行了Zipf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城市体系分布呈低水平序列分布类型,薄弱环节在等级序列的两头:一是缺乏位序最高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和规模有限;二是位序最低的系列小城市力量薄弱.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集聚度不够.民族地区城市体系优化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发展低位序的小城市,发挥其在城乡统筹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晋级,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群,增强城市集聚能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
  • 摘要:传统的有关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的研究采用的单向方程模型往往会产生内生性偏差,本文尝试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并非单向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纠正了内生性偏差,提高了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作用量化的准确性,使结果更加符合理论预期;知识溢出、劳动力汇集、人口和投入变量与产业集聚正相关.
  • 摘要:本文利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Levinsohn和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生产函数,并结合BHC方法和偏额份额的生产率分解方法,分析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外资的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在区域制造业生产率变动中的作用.本文发现,东部与西部外资对内资产生的挤出效应大干其溢出效应,中部外资对内资的溢出效应大于其挤出效应,提出了以投入项目对区域内资企业的溢出贡献的大小来调整外资地区分布结构和项目投入结构的建议.要对外资的项目所含的技术含量以及对内资的关联溢出效果做出适当的动态评估。要求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方面要慎用财政资源,合理选择引资标准与方向。要鼓励内资企业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提升内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意内外资比例和进入退出的节奏的合理搭配,以防止外资退出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
  • 摘要:梅里兹(Melitz,2003)模型确立了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并迅速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围绕着梅里兹模型,产生了一批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研究成果,从而完善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梅里兹模型的基本内容,然后介绍在梅里兹模型基础上产生的五个扩展模型,以及一些最新的实证研究成果,最后对新新贸易理论的贡献做出了评价。 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事实上,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生产率、组织结构、工人技能等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证研究成果表明:在行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出口业务,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规模都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梅里兹针对上述贸易现象,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其理论的基础来源有两个:Hopenhayn (1992a)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和克鲁格曼(Krugman,1980)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异质企业模型运用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动态产业分析方法扩展了克鲁格曼(1980)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从而成功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到克鲁格曼模型中,将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扩展到企业层面。rn 新新贸易理论告诉人们,扩大对外开放应该是长期不变的战略,政府应通过有效措施鼓励企业进人国际市场,并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应该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和协助降低企业出口的额外成本,这不但可以突破因为国内消费不足和市场饱和带来的发展瓶颈,还可以提高我国整体生产率水平,让那些具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异质企业模型还表明,对外开放和贸易并不会降低人均财富,反而会因为产品种类和生产率的提高而增进人均财富。该模型体现了自由贸易的好处,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合理选择有助于自由贸易的政策,以避免出现本国企业生产率严重偏低导致的大量企业退出,当生存下来的高生产率企业从自由贸易中获得的好处不足以弥补本国大量企业退出带来的损失时,异质企业模型的贸易政策启示就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部门产业的发展。
  • 摘要:与本土市场效应不同,经济全球化对低工资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与城市成长具有世界市场效应.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低工资是出口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出口增长能促进出口企业的空间集聚并产生规模效应,这又进一步使最终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出口规模扩大和企业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带动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产品的出口数量愈大,中间产品生产企业的集聚数量就愈多,城市的成长就愈快。通过对一些开放型城市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动态面板分析,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尤其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好的深圳、珠海、汕头、东莞和苏州.
  •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广义产业链的定义出发,着重分析了产业链的四大关联结构——断链结构、单链结构、复链结构和网络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然后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产业链网络倍增效应公式,分析了这种效应的传导运行机制,随后进一步推出该公式的各种变式,并指出产业的群聚度和产业链的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产业链的关联结构和关联方式才是迅速提高产业的群聚水平的重要原因.产业链的主要关联方式有价值链、技术链和供需链。rn 产业处在何种关联结构类型及其以何种方式来相互联系,是让产业链加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和提升产业的群聚度水平的关键。在具体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优化产业关联结构,由低层结构向高层结构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网络发展程度。第二,对产业进行布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产业内部的有效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产业间或者企业间的频繁联系来创设丰富的联系方式,促使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服务流等各要素单元的不断运动,让产业链网络化发展程度得以迅速倍增,从而快速提升产业的群聚水平形成产业集群。第三,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产业联动机制,形成规范的产业联络方式,鼓励建立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以加强企业之间的非政府联系和民间交流。第四,加强产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 摘要:目前,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以坚实的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它提供了一个优美均衡的分析方法,探讨区域的内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问题,模型的参数值决定了区域的不同发展方式.本文重构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模型,在坚持新经济地理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例如贸易自由度与产业集聚的关系,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关系,发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观点,以新的思想认识了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品的替代弹性与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关系,自我实现预期的可能性与区域的内生均衡的关系,分析了土地成本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产业空间流动是经济发展空间上存在梯度差异的结果,产业空间流动是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举措。rn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第一,要考虑促进发达地区适宜产业与技术向落后地区的转移,这也有利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加大区内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包括提高本地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培训、R&D投入水平,推动以大学为代表的公共研究机构与当地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第三,要考虑空间交易成本的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降低,除了考虑改善基础设施、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外,更多的是要求政府通过对正式规则的改进和对非正式规则的培育来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公共环境;第四,适当保护落后地区的市场和创造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区际间贸易自由度的设计针对某些产业应有所差异,为落后地区集聚经济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推动力;第五,地方政府不能沦为“土地贩子”,不能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坚强后盾,应该督促政府转变职能,从制度上改变目前的“土地财政”制度,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满足民众的基本住房需求,这相当于增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也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创造人才、产业集聚的环境。
  • 摘要: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指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区际间交易成本,保证全国市场统一性和市场竞争有效性,又能协调自由竞争条件下区域冲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均表明:秩序的构建仅靠地方政府博弈或中央政府强制的单方面力量均不可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关系的合理安排就成为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构建的关节点.中央过度集权意味着用"政治市场"替代"经济市场",导致地方政府运用其在政治市场上的话语权主导资源配置,造成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和区域发展机会事实上的不平等;过度集权也意味着由中央垄断制度供给权,造成地方政府制度试验和制度试错的缺失,制度改进无从谈起.过度分权则意味着把构建区际关系的主导权交给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往往形成壁垒森严的市场分割局面,导致市场运行无效率.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的构建关键是要厘清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运行边界.中央需要逐步弱化其经济资源配置权力和制度供给垄断,强化其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协调区域利益冲突的核心作用;地方政府则需要一个受宪法确认的权力领域,从而在制度试验和制度供给上能够更加贴近于区域实际,并通过区际间的制度竞争为社会整体制度的良性演进提供条件.
  • 摘要:本研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新经济地理因素,特别是农民工流动对地区工资的影响,以及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的差异,以寻找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决策依据和政策良方。使用2005~2007年全国地级市数据,估计从标准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导出的工资方程,并引入外来人口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变量对区域城市工资存在正向影响,说明外来人口引致市场潜能增加并导致区域工资上升的价格效应在全国研究层次得到证实,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外来人口跨区流动平抑市场潜能的数量效应暂时还没有显现.与东部和全国情况不同,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潜能低、经济聚集度小因而对区域工资影响不显著.在这种形势下,鼓励外来人口在当地就业,以及加强中西部地区市场潜能和经济集聚度对平衡地区差距是有益的选择.
  • 摘要:现实世界中的区域经济是具有非连续和突发性特征的块状经济,由于不同的块状经济之间存在着非均衡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如果一味地实行全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必会提高区际贸易自由度,生产关系要素的流动不受到任何限制,则区际之间聚集租金的存在会使得企业选择区位时更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而区域收入差距会随着产业空间集中度的过度提高而加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区际贸易自由度高于东部地区,这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保有适度规模的产业份额,从而不利干控制区域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态势.因此当前在我国,全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利于缩小区域收入差距,适度的区域差别化政策才有利于控制区域收入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摘要:本文对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演进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基于我国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农业部发布的地理标志数据,对地理标志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可视化分布图显示了我国地理标志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变异系数、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集聚程度指标测算结果表明地理标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集聚特征.我国省际截面数据计量模型经验估计表明,地理标志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均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
  • 摘要:"十二五"期间,在内外部条件约束变化背景下,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走向呈现出新的特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进一步延续;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始启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化进程将相对放缓,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破除.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走向相比以前将实现五个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外需拉动向内需和技术创新共同拉动转变;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向地方政府自下而上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区域发展动力由优惠政策外生驱动向制度创新内生驱动转变;区域会更加开放,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地方性区域规划还会陆续推出,但是效应会呈递减趋势.
  • 摘要: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研究依旧单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产业协同定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彼此间的垂直关联,构建了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分布为例,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关系,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逆影响的大小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产业发展顺序的差异,大城市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首先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而中小城市则首先要推动制造业的集群,才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交易成本也对协同定位效应产生重要作用,降低该成本,将促进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和升级.
  • 摘要: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围绕产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聚这条主线,建立一个两国四区域的扩展的NEG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和国内/国际贸易成本对区位选择和贸易方式决定的相对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在开放经济下产业集聚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得到一些新的结论: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产业更趋向集中而非分散,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大小与市场规模有非线性相关关系.在同样的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小区域比大区域更容易发生内部经济活动的集聚.在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其他国家贸易成本的降低会促使本国制造业分散布局。
  • 摘要: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了非对称的三地区空间模型,以此来研究贸易自由化、产业规模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关系..贸易自由化对区域收人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的影响(β为负号),这一点在新经济地理的模型中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研究也发现在中国加人WTO之后贸易自由化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相比之前更大,但是对区域间的影响趋近。此外,贸易自由化对产业份额比较小的地区影响更大,贸易自由化和产业规模具有互为促进区域收入水平的作用。rn 贸易自由化可能会扩大或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这主要取决于地区相对其他地区的产业份额以及本地与国外市场接近程度.当本地接近于国外市场并且产业份额相对较小时,贸易自由化与区域间收入差距呈倒"U"形关系;否则,贸易自由化扩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使用1992~2008年全国27省份面板数据证实了该假说,这也解释了Egger et al.(2005)与Redding和Sturm (2008)研究结论迥异的原因.此外,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各区域工资水平的提高,对产业份额较小地区尤为明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