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
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

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1-01-06

主办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会议文集: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碘过量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方法:在推算碘摄入量1961.0μg/天的碘过量和255.1μg/天的对照乡随机检测8-10岁甲状腺B超容积,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结果:碘过量8-10岁甲状腺容积中位数2.8ml,水平3.08±1.06,显著低于碘正常的中位数3.6ml,水平3.64±1.13。结论:所发现的重度环境碘过量使甲状腺容积显著缩小,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摘要:本空气净化器测试方法是在原GBTl880-2002标准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方法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净化效果测试的详细内容,并要求测试仪器需是现场直读测定仪器。方法与原GBTl880-2002标准比较,简化了净化寿命实验和增加了新净化器的去新实验内容。
  • 摘要:目的:评价《空气净化器》标准污染物去除试验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采用粒子计数器进行颗粒物的去除试验;采用采样后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与直读仪器法比对,分别进行气态污染物去除试验。结果:粒子计数器适用的最大允许粒子数为1.1×104个/L,不能满足0.3微米颗粒物粒子初始浓度2×106个/L的测定要求。化学法测定气态污染物浓度时,不能满足瞬时浓度的测定要求,化学法与直读仪器法测定气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存在较大的偏差,甲醛和氨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0.3%和81.0%。结论:《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8污染物去除试验方法无法执行。
  • 摘要:了解国内外温泉沐浴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了解温泉水质的特点与卫生状况,查找温泉水质的消毒处理方法,总结分析温泉沐浴行业的卫生管理情况,提出对温泉沐浴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 摘要:近百年来,全球气候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从不同的方面对人群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和气候变化对居民健康影响研究,介绍了气候变化的人群直接健康效应和间接健康效应。中国热浪和寒潮已引起居民死亡和发病人数增加;气候变化影响传染性疾病分布规律的改变,并与大气污染物产生协同作用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脆弱性研究提示中国老年人群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总之,目前已有足够的研究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风险,中国未来需要加强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
  • 摘要:重金属污染是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中国目前的污染现状已及重金属污染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分析了目前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为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提供了参考。
  • 摘要:随着内质网应激成为研究热点,作为其凋亡途径之一的caspase-12激活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Caspae-12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目前仅在鼠中得到克隆物,而人体中的caspase-12因为基因突变而丧失了调控凋亡的作用,但可能是其同源异构体的caspase-4却发挥着相同作用。目前发现有三种途径可以激活caspase-12:IRE1途径,m-calpain途径及caspase-7途径,而这三种途径的发生都与内质网发生应激有关系,caspase-12被激活后进入细胞液激活其他caspase家族成员来完成凋亡途径。Caspase-12的激活导致了很多系统的疾病:淀粉样-β蛋白毒性导致的阿尔茨海默病,视网膜变性,呼吸系统感染等。提示可以把caspase-12作为疾病防治的靶点,caspase-12的了解将对caspase-4的研究提供借鉴。
  •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发传染性疾病(SARS、禽流感等)的出现和已有传染病(流感、肺结核、脑膜炎、隐孢子虫病等)的卷土重来,以诊断为基础的传统疾病监测系统已不能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要求,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陷,症状监测是以早期察觉和调查疾病发生为主的一种对可能突发事件的察觉、评估、报告机制,是近年来为应对生物及化学恐怖袭击或者其他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危害而发展起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症状监测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方法和分析预警的应用作一综述。
  • 摘要:低浓度空气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对其进行高效采集是实现实时监测的基础。本文对液体冲击法、旋风法、静电法和虚拟浓缩法的原理、在低浓度空气微生物采集方面的新进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采样器评价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 摘要:淡水短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在21世纪面临的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日益严重。海洋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97%,用海水淡化技术向大海要淡水,无疑是解决人类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水淡化方法有十多种,以蒸馏法和反渗透法为主,而反渗透法以设备简单、耗能低、经济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就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饮水卫生安全的角度,讨论中国发展反渗透淡化海水作生活饮用水在水质监测和评价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以完善淡化海水水质监测制度和评价标准,做好涉及人群的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 摘要:江苏省与自然环境碘来源有磁的地方性疾病有两个极端,既碘来源不足所致的碘缺乏病(IDD)及碘过量所致的高碘性甲状腺肿,IDD地区占全省大部分区域(12个市),高碘地区(一个市)位于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市。本文介绍了徐州市环境碘过量和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并通过分析重点地区水碘调查后提出了建议。
  • 摘要:目的:因其卓越的抗菌性能,纳米银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纺织、空气净化、水质处理等各个行业。然而,有关纳米银的毒珲学效应和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哺乳动物细胞间普遍存在的链接,对于体内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次研究探讨了纳米银颗粒和银离子对人肺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及其部分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测定细胞缝隙连接通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缝隙连接蛋白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进行mRNA水平测定。结果:纳米银颗粒可明显促进细胞缝隙连接通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还可促进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水平升高,但是未观察到银离子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促进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纳米银颗粒可通过上调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水平而促进人肺细胞缝隙连接通讯能力,提示GJIC和Cx43可能是纳米银作用的靶位点之一。
  • 摘要:目的:建立雄激素受体(AR)介导的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试验方法,为化学物拟/抗雄激素活性的检测提供研究工具。方法:构建受雄激素反应元件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MMTV-Luc,将该质粒与表达AR的质粒AR/pcDNA3.1和阳性对照质粒phRL-tk共转染CV-1细胞,建立AR报告基因试验。以5α-双氢睾酮(5α-DHT)为阳性对照检测该方法的筛选效率。CV-1转染后用受试化学物染毒,根据Luc表达的变化,判断化学物的雄激素干扰活性。结果:5α-DHT对共转染三种质粒的CV-1的诱导作用表现为:10-10M的5α-DHT显著诱导:Luc的表达,10-7M时达最大值,诱导倍数为61.83倍,计算其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3.65nM。糖皮质激素受体(GR)激动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不诱导Luc的表达。AR拮抗剂氟他胺(flutamide)在10-7M-10-5M浓度范围内显著拮抗1nM的5α-DHT诱导的Luc的表达,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9μM。BPA在10-6M和10-5M时能拮抗1nM 5μ-DHT诱导的Luc的表达,其IC50为2.14μM。结论:本研究建立的AR报告基因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化学物BPA具有抗雄激素活性。
  • 摘要:目的:探讨氟、砷及其联合染毒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初断乳SPF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氟染毒组给予70mg/L氟化钠(NaF)水溶液、砷染毒组给予120mg/L亚砷酸钠(NaAsO2)水溶液、氟砷联合染毒组给予70mg/LNaF和120mg/L NaAsO2的水溶液,通过自由饮水途径染毒1个月,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采用后肢撑力、倒挂网格、热甩尾、智能热板仪、旷场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结果:氟组、砷组、氟砷联合组大鼠的悬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001,P=-0.0001,P=0.0001),与砷组比较,氟组、氟砷联合组大鼠悬挂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21)。氟组、砷组、氟砷联合组的旷场总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P=0.011,P=0.0001),与氟砷联合组相比,砷组旷场总得分较高(P=0.001)。大鼠的修饰次数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且氟砷联合组修饰次数高于氟组(P=0.003)。经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在本次实验染毒剂量与染毒时间下未发现氟、砷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氟、砷使大鼠前后肢运动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有所降低;氟、砷使大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主行为与探究行为能力有所降低;在本次实验的染毒剂量与染毒时间下未发现氟、砷对大鼠神经行为损伤存在交互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老年人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30户老年家庭,对夫妻俩进行为期1年(2006年1月-2007年1月)的血压、脉搏、体温和体重跟踪监测。结果:1年中体重出现低谷的月份:非高血压组是2月份;高血压组是9月份,两组体温最低出现在2、3月份,脉搏出现低谷的月份:非高血压组是3、4月份;高血压组是9月份,两组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年变化曲线均呈“V”分布,1年中低谷均出现在夏季(7、8、9月份),高峰均出现在冬季(12、1、2月份),两组冬季血压均高于夏季(P<0.05),血压的季节(冬季-夏季)平均降低值为:高血压组,(-X)=9.1,M=8.11(收缩压),(-X)=4.9,M=4.40(舒张压);非高血压组,(-X)=5.4,M=4.46(收缩压),(-X)=3.0,M=2.76(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和日平均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P<0.001)和-0.302(P<0.001)。结论:人体生理指标存在季节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高血压组人群血压随季节变化曼为明显。
  • 摘要:目的:比较室外温度(Ta)与个体暴露温度(Tp)之间的关系,探索正常老年人群耐受温度的临界值(TC)。方法:在南京玄武区和鼓楼区选择有责任心的40户老年家庭进行HOBO(自动便携式温湿度监测仪)跟踪监测。结果:夏天Ta均高于室内温度(Tr)和Tp(P<0.05),冬天Ta均低于Tr和Tp(P<0.05),二维散点图阵显示夏、冬天的Ta、Tr和Tp三者间均有线性相关,老年人群夏天热耐受的温度为31-32℃,冬天冷耐受的温度为3-4℃。结论:Ta与Tp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外界温度超过了老年人的耐受能力,人们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
  • 摘要:目的:建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消毒装置PM10净化效率的实验室评价方法。方法:以空气动力学实验风洞为研究平台,发生单分散相人工实验粒子,测定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对于不同粒径实验粒子的一次通过分级净化效率,通过典型环境PM10质量浓度和分级净化效率回归方程计算集中空调系统空气净化消毒装置PM10净化效率。结果:在风速≥4m/s时,与自然PM10尘净化效率相比,空气净化装置PM10净化效率的相对误差<10%。结论:该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为制定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装置PM10净化效率评价标准提供实验手段。
  •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城郊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暴露水平,并分析胎儿期PBDEs暴露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对上海市城郊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50名入院生产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新生儿脐带血样本。使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GC-NCI-MS)检测脐带血中7种PBDEs(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和BDE-183),计算PBDEs总浓度(∑7PBDEs)。并进一步分析新生儿脐带血中PBDEs暴露水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上海市城郊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7PBDEs均数为56.65ng/g lipid,中位数为14.06ng/g lipid,范围为(1.03-379.73)ng/g lipid。新生儿Quetelet's指数与BDE-99(r=-0.347,P<0.05)和BDE-154(r=0.292,P<0.05)浓度有负相关性,并且BDE-99在低身长组(≤50cm)和高身长组(>50cm)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32,P=0.03)。结论:上海市城郊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普遍存在PBDEs的暴露。脐带血中BDE-99和BDE-154高水平暴露可能导致新生儿Quetelet's指数降低,并且BDE-99高水平暴露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身长降低。故PBDEs暴露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 摘要:目的:探讨多种环境中嗜肺军团菌FlaA和CsrA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于2010年8月和9月随机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四家公共场所,采集集中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却塔旁土壤、风管内壁积尘和室内送风口气溶胶,喷泉水、喷泉旁土壤,淋浴水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环境样本中嗜肺军团菌FlaA和Csr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环境样本嗜肺军团菌FlaA和CsrA基因均有表达,淋浴水中Fla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调6.7984倍,CsrA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1.4837倍。结论:不同环境中嗜肺军团菌FlaA和CsrA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变化,FlaA基因的总体表达水平稍高于CsrA基因。
  •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暴露氯化消毒饮用水对孕妇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于某医院待分娩的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血浆中GSH-Px、SOD活力和MDA含量作为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尿TCAA作为难挥发性CDBPs内暴露指标,孕期手洗衣物和洗浴时间作为易挥发性CDBPs外暴露指标,应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尿TCAA(肌酐校正)与GSH-Px、SOD的活力成正相关(β=0.22,P<0.0l;β=0.26,P<0.01),洗浴时间(分钟/周)与GSH-Px呈正相关(β=0.25,95%CI:5.74~43.70,P=0.01);孕期手洗衣物与GSH-Px未见显著关联。洗浴时间(分钟/周)及孕期手洗衣物与SOD未见显著关联。MDA含量与尿TCAA含量、孕期手洗衣物和洗浴时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怀孕期间暴露氯化消毒饮用水未引起孕妇明显的氧化性损伤,但可使孕妇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
  •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评价各方法的浓缩效果,为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指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V1)加入经高压灭菌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采用钙离子法、牛肉汤洗膜法和载阳电荷滤料法对水样分别进行浓缩,灵敏度采用逆转录-PCR技术进行检测,观察指示病毒的某一特征基因片段PCR结果来确定各方法的浓缩效果,并测定回收率。结果:钙离子法和载阳电荷滤料法对含最低病毒滴度的水样浓缩后均能检测出特定基因片段,钙离子法的回收率为91.18±1.77%,牛肉汤洗膜法的回收率为85.49±5.59%,滤料法的回收率为70.20±4.94%。结论:三种方法均能浓缩水样中较低浓度的肠道病毒,钙离子法回收病毒效果最佳,牛肉汤洗膜法其次,载阳电荷滤料法回收率最低。
  • 摘要:目的:研究2009年7月-2010年6月一年间,环太湖流域微囊藻毒素MC-LR同主要污染物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环太湖流域21个监测点的微囊藻毒素Mc-LR、藻类密度、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氮磷比,叶绿素a,硝酸盐氮,总有机碳进行连续监测,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限值进行评价,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微囊藻毒素Mc-LR与主要污染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污染最严重的指标是总氮,年平均值是Ⅱ类水限制的5.84倍。微囊藻毒素Mc-LR同高锰酸盐指数,藻类密度,总有机碳呈统计学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回归方程为:微囊藻毒素Mc-LR=0.01+0.20×高锰酸盐指数+5.23×10-5×藻类密度。
  • 摘要:目的:饮用水中4-枯基酚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及4-枯基酚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建立水中4-枯基酚检测方法。以寇氏法研究4-枯基酚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经口);以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评价遗传毒性。结果:GC-MS方法检出限0.02μg/L,加标回收率81.0%~86.2%,相对标准偏差6.8%~14.8%。4-枯基酚对昆明小鼠经口LD50为1141.5mg/kg(95%可信区间:744.75-1749.62mg/kg);各剂量组(0.005-0.1mg/皿)TA97、TA98、TA100及IA102菌株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组接近;不同剂量染毒组(67.5mg/kg/d、135mg/kg/d和270mg/kg/d)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1.2‰-1.6‰,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于饮用水中4-枯基酚定性定量分析。4-枯基酚为无毒物质,无致突变性及非染色体着丝粒阻断剂。
  • 摘要:水环境中的致病菌严重影响着人类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而且其含量一般较少远远低于目前现有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水中致病菌浓集回收的方法,优化了该方法的操作参数,对可能影响该方法回收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不同量的滤料及不同的过滤速度都能保证细菌浓集回收效率,且水样的温度、pH、浊度、有机物含量对浓集回收效果影响较小,可适用于各种环境的水样。该方法与PCR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PCR技术对含有致病菌水样的检测灵敏度,能够实现水环境中含少量致病菌的快速。
  • 摘要:目的:了解淀山湖区水质富营养状态及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污染情况及综合整治后的效果。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6月-9月间,对淀山湖区东、南、西、北和中心5个监测点水样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总磷(TP)、总氮(TN)、浊度、pH值、耗氧量(COD)和微囊藻毒素-LR(Mc-LR)。结果:淀山湖湖水的pH值为7.94,呈现弱碱性,浊度20.92度,耗氧量为5.28 mg/L。淀山湖水中TP浓度、TN浓度分别早在0.06~O.31μg/ml和0.2~6.3μg/ml之间波动,均超过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TN/TP的范围在0~54/4之间,水中Mc-LR浓度为O.0085μg/L。结论:淀山湖区水体呈一定的富营养化,且存在MC-LR污染,经近年环湖综合环境治理后有所改善。
  •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应用于常规水质大肠杆菌检测的快速检测法。方法:采用常见大肠杆菌通用引物建立LAMP法,优化最佳条件,最终建立常见大肠杆菌的LAMP快速检测法。结果:优化条件后所建立的大肠杆菌LAMP快速检测法灵敏度达到了每个反应体系10cfu。而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常见大肠菌,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结论:获得一种可以应用于常规水质检测的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
  • 摘要:目的:初步评价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于每个季度对深圳市9个市政水厂水源水水样中砷(As)、铬(六价)、镉(Cd)、铅(Pb)、汞(Hg)和硒(Se)6种重金属进行检测。按照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方案建立水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深圳市水源水中As、cr6+、Cd、Pb、Hg和Se的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50、2.00、1.50、2.50、0.05和5.00μg/L。饮用水源水中致癌重金属As、Cr6+和Cd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分别为3.08×10-5、3.91×10-5和5.97×10-6/a;非致癌重金属Pb、Hg和Se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水平是8.50×10-10、7.94×10-11和1.46×10-9/a。按健康风险大小排列为Cr6+>As>Cd>Se>Pb>Hg。6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达7.58×10-5/a。结论: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主要健康风险来自于Cr6+和As。
  • 摘要:目的:检测和评价某市某自来水厂各处理单元出水中有机物的遗传毒性。方法:通过鼠伤寒沙门菌致突变试验(Ames test)检测该自来水厂各处理单元出水的致突变性及微量波动试验(microscale fluctuation test)检测自来水厂某些单元出水的致突变性,并对两种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自来水厂各处理单元出水中有机物的Ames试验结果为阳性;在检测的单元出水中,微量波动试验对于TA98,TA100在不同剂量均出现阳性结果,并且比Ames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的剂量更低。结论:某市自来水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微量波动试验可提高对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检测的灵敏度。
  • 摘要: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质量浓度与学龄儿童日均PEFR值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05年3月28日-5月2日及2006年4月27日-6月5日对内蒙古包头市2所小学225名小学生进行每日3次的PEFR的测定,同时监测和检测每日PM10及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中的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哮喘病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被动吸烟等情况。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sp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PM10及PM2.5中的Ca,Mg,Na的质量浓度与儿童日均最大呼气流速(PEFR)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1)。PM10及PM2.5中的Pb的质量浓度只与滞后一天的PEFR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1)。PM2.5中的Cr质量浓度与日均PEFR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滞后一天的效应更为明显(P<0.01)。结论:学龄儿童日均PEFR值的下降与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的升高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认知功力与环境硒水平的相关性,验证体内不同硒水平对老年人群认知功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外环境硒水平不同的淄川区和高密市为调查点,其中淄川区为适硒(硒摄入量46.73士24.36)mg·kg-1·d-1)地区,高密市为低硒(硒摄入量11.66±4.72)mg·kg-1·d-1)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终身居住于当地的≥65岁的农村老年人各500人,利用膳食摄入量调查表,对老年人进行近1年的回顾性膳食调查,计算每日硒总摄入量。采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提供的社区痴呆筛查量表(CSID)、故事记忆测试、动物流畅性测验,评定老年人群的认知能力;采用美国老年痴呆症登记联盟(CERAD)词表中提供的方法,对老年人群进行学习测试、学习记忆测试。调查采用现场采访评定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得老年人群认知功力资料,分析体内硒水平与老年人群认知能力之间的相关性。采集老年人群指甲和静脉血,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指甲硒和血硒水平。结果:适硒与低硒组老年人群硒摄入量[(46.73±24.36)、(11.66±4.72)mg·kg-1·d-1]、指甲硒[(0.605±0.163)、(0.405±0.086)]mg/kg和血硒[(147.44±17.42)、(117.38±22.48)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6、26.636、23.635,P均<0.01);硒摄入量与指甲硒和血硒、指甲硒与血硒之间存在正相关(r=0.60,0.51,0.46,P均<0.01)。老年人群体内硒水平与认知能力,除动物名词叙述测试外,CSID总计分、故事记忆、回忆测试、学习记忆测试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9.18、7.48、4.42,P<0.05);剔除可能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除学习记忆测试外,老年人群体内硒水平与CSID总计分、故事记忆、动物流畅、学习测试有明显的正相关(r=0.076、0.138、0.042、0.107,P<0.05或P<0.01)。结论:环境硒水平与老年人群的认知能力之间呈正相关;环境硒水平高的地区老年人群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环境硒水平低的地区。
  • 摘要: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通过优化前驱体溶液中CdCl2、巯基乙酸、KTeH4的比例,改变前驱体溶液的pH值和微波加热的温度及时间,快速合成了水溶性CdTe/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谱表征了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粒径和结构。利用该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标记了狗肾细胞(MDCK),并用流式细胞仪对用于标记细胞的量子点的浓度进行了选择,用荧光显微镜对标记后的细胞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在生物标记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评价实验室制备的新型饮水缓释消毒片杀灭水中大肠杆菌及控制菌落总数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有效氯的测定采用碘量法。利用悬液方式进行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杀灭控制效果评价,并研究了pH、水温、色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本试验中所用的的消毒片,当有效氯浓度达到0.3mg/L及以上时,在作用30min时能达到对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的有效杀灭和控制,且pH、水温和色度对缓释消毒片杀灭水中大肠杆菌及控制菌落总数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饮水缓释消毒片消毒后水样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要求,为生活饮水的缓释消毒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 摘要:目的:了解水源性高碘地区育龄妇女的甲状腺与垂体功能水平。方法:通过对高碘和适碘地区家庭妇女的血样进行FT3、FT4和TSH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两地区育龄妇女的FT3和FT4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高碘地区育龄妇女的TSH水平明显高于适碘地区,高碘地区甲状腺肿大妇女的亚甲减发病率(19.08%)亦显著高于适碘地区甲肿组人群(8.2%)。结论:长期摄入过量碘对人体甲状腺和垂体功能有影响。
  • 摘要:目的:观察甲基汞对大鼠脑谷氨酸代谢及氧化损伤作用,探讨MK-801、Tau和Riluzole对甲基汞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第1-3组先皮下注射0.9%的氯化钠,第4-6组分别皮下注射0.3μmol/kg MK-801、1mmol/kg Tau、21.35μmol/kgRiluzo1e。皮下注射2h后,第1组腹腔注射0.9%的氯化钠,第2、3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4μmol/kg和12μmol/kg氯化甲基汞溶液,第4-6组腹腔注射12μmol/kg氯化甲基汞。大鼠每天染毒1次,每周5次;MK-801、Tau和Rituzole隔日皮下注射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最后一次染毒后24h,将大鼠处死,分离大脑皮质,测定大脑皮质汞含量,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磷酸活化的谷氨酰胺酶(PAG)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随着染甲基汞剂量的增加,大鼠脑汞含量升高;Glu含量升高,Gln含量降低;GS活力降低,PAG活力升高;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力降低。MK-801、Tau和Ruluzole干预组大鼠脑汞含量亦显著升高;Glu含量均降低,Gln含量明显升高;Gs活力升高,PAG活力降低;MDA含量降低,SOD和GSH-Px活力升高。结论:甲基汞可引起大鼠脑谷氨酸代谢紊乱及氧化损伤。MK-801、Tau和Riluzole对甲基汞所致神经毒性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摘要:目的:对某沿海工业区部分投产期间的大气、海水水质及土壤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方法:采用功能分区法,将首钢京唐钢铁厂(简称钢厂)、华润电厂(简称电厂)、矿石码头、煤炭码头,原油码头视为污染区,发展备用地作为对照区,按照国家监测规范及标准测定方法进行大气、海水水质及土壤的监测、采样和样品测定,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计算各采样点分级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结果:(1)某沿海工业区各采样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不超标,各功能区区大气质量分级均为Ⅰ级;(2)表层海水中,矿石码头铜,煤炭码头BOD520、COD和铜,原油码头COD、铜和汞均超标,各码头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10米深处海水中,矿石码头汞、铜和无机磷,煤炭码头铜,原油码头汞和铜均超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各码头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3)土壤中As、Cr、Pb和Zn含量均未超标;钢厂、电厂、煤炭码头和原油码头土壤中的Cd、Cu、Hg和Ni的含量均超标;而矿石码头只有Cd的含量超标。结论:某沿海工业区部分投产期间各采样点空气质量状况属“清洁”;各码头近邻海水铜、汞、无机磷、BOD520、COD指标部分超标,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各采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钢厂中度污染,电厂、煤炭码头、原油码头轻度污染、矿石码头尚清洁,对照区土壤清洁。
  • 摘要:目的:了解唐山市市售化妆品的标签标注情况,为唐山市化妆品的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唐山市市区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型的商场超市、小型的超市、部分销售化妆品的个体经销商商店,于现场调查其化妆品标签的基本情况。结果:共采集1009份化妆品样本,其总体合格率为80.2%;国产普通化妆品的合格率(82.2%)高于特殊用途化妆品(66.3%)和进口化妆品(76.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型的商场超市的国产普通及特殊用途化妆品合格率(86.7%,80.6%)高于小型的超市、个体经销商商店的化妆品合格率(73.4%,38.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唐山市市售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仍是日后监督工作的主要问题。
  • 摘要:目的:了解溧阳市居民户食用盐的含碘情况及8~10岁儿童、育龄妇女的尿碘状况。方法:2008年~2010年每年重点抽取50名18~40岁育龄妇女和50名8~10岁儿童,采集尿样及盐样;同时随机抽取300户居民盐样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均>100ug/L,且<50ug/L的比例<5%;盐碘中位数为30.51mg/kg,碘盐合格率100.00%;居民盐样有碘率100%。结论:溧阳市居民户食用盐的碘含量及8~10岁儿童、育龄妇女的碘营养状况已经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要求。
  •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高砷水源分布和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情。方法:在全省重点可疑地区进行高砷水源筛查,对6个市、20个县(市、区)进行水样采集和水砷含量检测,在水砷含量≥0.05mg/L的村进行地砷病病情调查,根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地砷病诊断。结果:2004-2008年全省高砷水源筛查共调查1934个村,发现超标村37个;共采集水样40060份,检测出超标水样427份。高砷村分布在沿淮河和洪泽湖周边的淮安盱眙、金湖、洪泽、宿迁泗洪及靠近安徽的徐州睢宁5个县。2008年地砷病病情调查显示,患者总检出率7.42%,轻度及以上检出率2.70%,病情较轻。结论:江苏省的高砷区主要呈沿淮河与洪泽湖周边及靠近安徽分布,地砷病病情虽较轻,但防治工作仍不能忽视,建议进一步加强水砷筛查、病情调查、健康教育和监测工作。
  • 摘要:目的:通过现场实测,探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采用改良炉灶措施在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方面所达到的效果。方法:选择炉灶燃烧污染物PM4、SO2、CO排放浓度,炉灶燃料消耗量、燃烧热效率,室内空气污染物SO2、CO浓度和SO2个体暴露浓度等指标确定改良炉灶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家庭比较,炉灶改良的干预组家庭室内空气中SO2和CO浓度降低61.1%和37.8%,SO2个体暴露浓度降低29.9%;与传统旧炉灶相比,改良炉灶PM4、CO、SO2排放浓度降低57-90%,燃料消耗量降低36-43%,燃烧热效率提高20%以上。结论:改良炉灶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
  • 摘要:目的:分析南昌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09年枯水期、丰水期采集水样,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检测、评价、分析。结果:超标率较高的指标分别为总大肠菌群(49.71%)、耐热大肠菌群(45.35%)及菌落总数(8.43%)。以井水为源水的水样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均高于以江河水为水源的水样(P<0.05)。结论:我市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微生物污染严重,消毒工作未有效开展是其主要原因。
  • 摘要:目的:对广州市涉亚宾馆酒店生活热水的军团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第16届亚运会的卫生保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集广州市48间涉亚宾馆酒店生活热水108份,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附录A进行军团菌的检测。结果:涉亚宾馆酒店108份生活热水,10份生活热水检出11株嗜肺军团菌(阳性率9.3%);不同星级宾馆酒店生活热水军团菌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3.591,P>0.05)。结论:广州市涉亚宾馆酒店的生活热水存在嗜肺军团菌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军团菌病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近两年成都市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按不同供水方式对饮用水及源水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砷等11项指标,并采用EPA推荐的模型进行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90份,其饮用水及源水的合格率分别为69.1%、96.0%;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和锰,其合格率农村分散式供水<乡镇集中式供水<城市集中式供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以地下水为源水的山区不合格最多;饮用水中砷、六价铬等8种有害物质累计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均低于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主要致癌风险因子为砷、六价铬和铅;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为砷、镉和铅。结论:初步阐明了成都地区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水质健康风险水平,对饮用水水质改善和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 摘要: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嗜肺军团菌的感染情况并调查其认知水平及行为特征,结合公共场所污染水平及特征,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病预防干预方法。方法:搜集2009年~2010年公共场所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分析场所空气污染情况。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场所从业人群29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嗜肺军团菌抗体的测定。结果:卢湾区2009~2010年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空气细菌总数、CO2,NH3。从业人员自觉症状发生率为40.4%;场所空气质量满意率54.6%;认知水平遗乏,73.4%的从业人员认知正确率小于50%;采取不同的通风频率,自觉症状发生总频率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夏天P=0.049,冬天P=0.006 );血清学检测军团菌阳性率23.38%,主要为米克型。结论:军团菌感染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应该从场所管理层面重视,加强场所卫生学管理,及时发现空调使用误区。同时需加强场所新风供给,开展人群健康教育,改善人群健康、行为和认知水平。
  • 摘要:目的:了解A市公共场所军团菌污染和从业人员军团菌感染状况及特点。方法:采集A市10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的冷却水水样,用分离培养法检测军团菌,从军团菌阳性场所中选取20家作为暴露场所,采集冷凝水、淋浴水和喷头涂抹样检测军团菌,并采集相应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静脉血45份,用微量凝集法检测血清嗜肺军团菌抗体,对照选自类型相同但不使用集中空调的6家公共场所。结果:公共场所冷却水军团菌检出率78.0%,军团菌血清型分别为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Lp1、Lp2、Lp4、Lp5、Lp7、Lp1O、Lp1/Lp7和米克戴德军团菌(Legionella micdadei,Lm),其中Lp1型占86%;冷凝水、淋浴水和喷头的军团菌检出率分布为7.50%、42.22%和6.67%,菌株有Lp1、Lm和博杰曼军团菌(1egionella basemani,Lb);从业人员军团菌抗体阳发生率2.22%,军团菌抗体有Lp1、Lp2、Lp3、Lp5、Lp6和Lm。结论:军团菌广泛存在于A城市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且菌株多样,但以Lp1和Lp6为环境中优势菌株,从业人员存在军团菌隐性感染,抗体也呈现多样性特点。
  • 摘要:目的:评价生活饮用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的水处理效果及其对城市供水管网和饮用人群的健康安全性。方法:根据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分别对其水源地周边环境及其水源水、产品水、产品水经后处理后的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采样检测。水源水按《海水水质标准》,产品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水源水达到一类水标准;产品水硼超标,pH值1次合格,2次偏酸(分别为6.44和5.98);出厂水硼超标,pH值基本合格,其它指标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铅、镉、镍、砷、铁、锌等含量均在最低检出线以下。但水硬度在11.4~1.4mg/L之间仍属软水;管网水硼和铁含量超标,锌、镉含量接近标准限值。结论:产品水后处理装置添加矿物质的量偏低,水硬度在11.4~1.4mg/L时,淡化海水对管网的腐蚀性很大,建议出厂水硬度最高不要超过200mR/L,最低不要低于75mg/L(以CaC03计);输水管选用不宜被腐蚀的管材。
  • 摘要:目的:探讨湿度对光散射测定颗粒物浓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光散射法与滤膜称重法平行测定,计算光散射法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结合环境湿度监测,分析不同环境湿度下的K值变化;通过建立环境湿度与K值间回归方程,定量分析湿度与K值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按照样品采样期间相对湿度的中位数(69%)分组,低湿度组的K值是高湿度组的2.23倍,差别具有显著性(P
  • 摘要: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四川省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等,于2002~2010年对6所省直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连续9年监测。结果:9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6.31%,各年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意识,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 摘要:目的:提出铜冶炼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方法:通过资料查询、生产企业调研、无组织排放水平现场测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等,提出铜冶炼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结果:生产规模分别为<10万吨/年10万吨-30万吨/年和>30万吨/年的铜冶炼企业的的卫生防护距离应分别为500米、600米和700米。
  • 摘要:目的:掌握农村饮水的基本状况和水质污染情况。方法:2009年,对徐州市各县(市)和贾汪区所有的农村水厂进行水质采样监测。结果:2009年度徐州市农村饮用水枯水期水样合格率为41.11%,项次合格率94.71%;丰水期水样合格率39.55%,项次合格率94.67%。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总硬度(超标率为21.97%)、菌落总数(超标率为20.51%)和氟化物(超标率为19.92%)。结论:徐州市农村饮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总硬度、菌落总数、氟化物超标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饮水氟含量与儿童龋齿患病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预防龋齿的适宜饮水氟浓度。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江苏省某县新淮村(饮水氟含量均值和范围分别为0.18-0.76和0.36±0.11mg/L,8-13岁小学生290名)和瓦庙村(饮水氟含量均值和范围分别为2.46±0.80和O.57-4.50mg/L,8-13岁小学生222名)儿童龋齿患病率,并按照饮水氟含量不同将儿童分为不同接触组,即:<0.5mg/L、0.5-mg/L、1.0-mg/L、1.5-mg/L、2.0-mg/L、2.5-mg/L、3.0-mg/L、3.5-mg/L和≥4.0mg/L等9个组,探讨饮水氟含量与儿童龋齿患病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并计算饮水氟含量的BMDL,(BenchMark Dose LowerBound)。结果:低浓度时(饮水氟含量<2.72mg/L)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增加,儿童龋齿患病率逐渐降低;当饮水氟含量>2.7mg/L时,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增加,儿童龋齿患病率逐渐升高。饮水氟含量和儿童龋齿患病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U型曲线。根据这一剂量-效应关系,分别计算低浓度和高浓度时饮水氟含量的BMDL为:3.09mg/L和2.59mg/L。考虑到龋齿致病原因和摄氟途径的复杂性,计算所得的RfD(referenee value dose)的值1.55mg/L和1.29mg/L。结论:根据WHO的推荐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在我们研究的地区预防龋齿最佳的饮水氟浓度为1.0-1.5mg/L。
  •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日平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J00-J99)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北京市H区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和城八区气象及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单向回顾的病例交叉设计,用温度分层(15℃以下,15℃~25℃,25℃以上)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控制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及其它气象因素(相对湿度、气压、风速)的条件下,在15℃-25℃区间和大于25℃时,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发生的0R值分别增加7.3%(OR=1.073,95%CI:1.002-1.149)和25.7%(OR=1.257,95%CI:1.115-1.416),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小于15℃时,日平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地区,日平均气温大于15℃时,日平均气温升高可能是呼吸系统死亡的危险因素,且在高温范围(大于25℃)气温升高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更加明显。
  •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公众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改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状况的办法。方法:对30家使用集中空调的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并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附录c的方法检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结果:30家场所中仅有3家合格,合格率为10.00%,空调系统经过清洗后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有明显降低(t=3.576,P=0.001),但清洗和未清洗场所的合格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x2=0.54,P=0.46)。结论:集中空调管道内的清洁状况仅是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一项影响因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要改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状况,集中空调使用单位应在新风口位置和集中空调设施做一些改进。
  • 摘要:目的:通过2009年成都市小型集中式供水状况分析,为同类地区确保饮水卫生安全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全年不同季节分别监测小型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结果:该市市政供水合格率均在90%以上,乡镇供水出厂水仅为84.7%,自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最低,为64.9%。影响水质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剂余量。结论:自备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较差,应增加乡镇集中式供水净化处理方面的投入,加强对自备集中式供水尤其是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的监督管理。
  • 摘要:目的:为了解福建省各监测县水质监测能力现况,为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法。结果:38个县疾控中心从事水质监测人员共有288人,现场调查、理化和微生物检验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38.89%、31.25%、29.86%;无职称、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比例分别为8.33%、44.44%、37.85%、9.38%等;各县水质常规项目开展率为64.60%,各类仪器购置率为43.33%;国产仪器占有率为94.89%,进口仪器占有率为5.11%。结论:水质监测县从事水质监测人员较少,检验能力低下,设备不足,需加快水质监测能力建设。
  • 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145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监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进行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共采集水样5804份。结果:25个县农村总人口956.12万人,自来水人口覆盖率为23.92%;分散式供水饮用水人口占76.08%,水质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占59.61%,未处理的占40.39%(586/1451)。经消毒处理的工程仅占工程总量的20.26%(294/1451)。地下水占74.64%,地面水占25.36%,18项监测指标中,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出厂水合格率为44.69%,末梢水为40.32%),其次是菌落总数(出厂水合格率为82.84%,末梢水为76.81%)。出厂水综合评价总合格率为36.15%,末梢水综合评价总合格率为31.74%,出厂水合格率高于末梢水。其中,地面水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均高于地下水。结论: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以微生物指标超标率最高,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 摘要:目的:掌握某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后水质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探讨管理策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120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分别在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3月)按要求采集水质样品并检验,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评价。结果:2010年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细菌学指标中菌落总数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分别为44.17%、29.17%;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分别为70.83%、62.50%;总大肠菌群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分别为70.00%、65.OO%;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分别91.67%、94.17%。所有检测项目中,除肉眼可见物、臭和味、锰、氯化物和砷5项指标全部合格外,其余项目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结论:我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亟待改善;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加强监管是提高水质的关键。
  • 摘要:目的:了解卢湾区水厂改造后饮用水卫生状况,动态掌握辖区内饮用水卫生情况,为开展本区世博会期间饮用水卫生保障和进一步制定监测预警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卢湾区区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供水类型等实际情况,建立饮用水监测点网络,通过监测区内管网水、二次供水、分质供水及水库唧站饮用水卫生状况,同时开展水性疾病监测对水厂改造后卢湾区2010年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卢湾区2010年饮用水卫生状况监测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色度、铁、耗氧量和氨氮。经饮水传播的传染病监测主要病种为肝炎和痢疾。水厂改造后,水质情况有一定改善,合格率升高。结论:卢湾区饮用水水质污染主要由有机物和供水管网老化引起,水处理工艺的提高和水源水污染控制使卢湾区水质明显改善。
  • 摘要:目的:使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采样,测定不同场所二氧化氮的浓度,同时评价现场应用时采样器的平行性。方法:在实验室内,采用液体外标法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测定试剂空白,计算方法的测定下限。在现场应用中,采用二氧化氮被动式采样器采样,测定不同场所室内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并通过平行样测定,评价其采样精度。结果:在0-0.7μg/mLNO2-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5;该方法测定下限为0.54μg/25mLNO2-,采样12小时可测得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下限为0.010mg/m3;现场平行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结论:被动式二氧化氮个体采样器采样方法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室内监测使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为了规范RRK-SR-Ⅱ型定量采样机器人不确定度的评定,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本文利用定量采样机器人对风管内积尘量进行检测,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当平均积尘量为20.0080g/m2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1064g/m2(K=2);当平均积尘量为1.1060g/m2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977g/m2(K=2)。结论:结果满足相对误差≤20%,相对偏差≤10%的标准,且本研究中的检测方法和计算过程适合于评定其他RRK-SR-Ⅱ型定量采样机器人不确定度。
  •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基层灾害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分析灾害发生时主要环境卫生问题,阐明制定基层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的必要性,提出基层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 摘要:目的:比较市售二氧化氯测定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帮助工作人员正确选用合适的现场测定仪器,指导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及水质监测工作;分析二氧化氯溶液纯度对测定值的影响。方法:比较各浓度水平各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比较二氧化氯溶液纯化前后对测定值的影响。结果:DR5000、DR2800与DPD滴定法测定结果一致,X仪器与其它三法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纯化液中二氧化氯浓度明显提高。结论:市售仪器需与国标法比对后投入使用;测定极低浓度二氧化氯尚无理想方法;纯度影响二氧化氯的测定结果,自来水厂应努力提高二氧化氯消毒液纯度。
  • 摘要:目的:研究臭氧消毒饮水过程中甲醛的生成规律及控制措施。方法:水中臭氧测定采用碘量法,甲醛的测定采用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观察了臭氧浓度、有机物浓度、pH、水温、铵离子浓度等对甲醛生成的影响。结果:水中以腐殖酸为代表的有机物浓度越高,臭氧消毒中甲醛的生成量越多。在增加臭氧浓度时,副产物甲醛浓度也会提高。高水温和偏碱性条件不利于甲醛的生成,铵离子对甲醛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水中有机物浓度是影响甲醛生成的主要因素,添加铵盐可以控制甲醛的生成。
  • 摘要:目的:比较氯和臭氧灭活水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纯化后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制成悬液,臭氧消毒采用动态通入臭氧的方式,氯消毒以静态投加的方式。分别观察臭氧和氯的浓度、作用时间、水温、pH和色度对卵囊灭活效果的影响。采用DAPI和PI荧光活体染色方法进行活性评价,计算灭活率。结果:3mg/L氯消毒120min灭活率达到37.43%,60mg/L氯消毒达到99.99%灭活率也需要30min以上;相同影响因素条件下,氯浓度增加,灭活率增加;相同浓度消毒时间延长,灭活率升高;随着水温、pH值和色度增加,灭活率下降。而对于臭氧消毒,提高臭氧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利于隐孢子虫卵囊的灭活,0.3mg/L臭氧消毒60min灭活率达到99.81%,3mg/L臭氧消毒10min灭活率达到99.99%。水温、pH和色度均对臭氧灭活隐孢子虫卵囊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氯对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灭活效果不理想,目前饮水处理采用的氯消毒剂量对于保障饮水隐孢子虫安全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臭氧灭活微小隐孢子虫卵囊速度快、效果好,是灭活水中隐孢子虫卵囊较理想的消毒剂。
  • 摘要:目的:评价环境测试舱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空气净化及材料释放等相关测试的要求。方法:利用相关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对环境测试舱的温湿度、空气洁净度、泄漏率、换气量、均匀性、测试舱材料以及密封材料进行测定。结果:环境测试舱的温度范围为19.1℃-21.4℃,相对湿度范围38.4%。49.2%;净化后空气洁净度为100000级;泄漏率东舱为1.2×10-2h-1,西舱为5.4×10-2h-1;换气量东舱为1836m3/ha,西舱为2448m3/h;两舱均匀性一致;西舱有机物的释放量为128ppb。结论:环境测试舱的各项参数可以满足空气净化等相关领域的测试要求。
  • 摘要:目的:通过活性炭纤维(AcF)表面改性,提高ACF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有效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并通过对ACF吸附过程的热力学解析,探讨改性ACF的吸附机制。方法:利用硝酸对ACF进行表面酸化氧化改性,并对改性前后ACF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反应特点进行比对研究。根据改性ACF的吸附特点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并计算相关热力学参数,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改性ACF可显著提高表面酸性基团,同时可以提高吸附效率40%以上;改性前AcF对Pb2+的吸附主要依靠静电引力,与水溶液中的H+释放无关;而改性后ACF表面酸性基团可以通过H+的释放与Pb2+之间发生离子交换式吸附;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改性ACF吸附过程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改性ACF标准吸附热(△H0)均为负值,该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自发反应。结论:表面改性活性炭纤维可显著提高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效率。
  • 摘要:目的:探讨苯并[a]芘、滴滴涕联合暴露所致的小鼠肝脏蛋白差异表达,筛选苯并[a]芘和滴滴涕在单独和联合暴露条件下对肝脏损伤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成年雌性昆明种小鼠24只,体重15.5~18.O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①溶剂对照组(植物油处理);②B(a)P染毒组(50mg/kg/d);③DDT染毒组(2.5mg/kg/d);④B(a)P+DDT联合染毒组。染毒组用含B(a)P、DDT的食用油进行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21d,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随机选取B(a)P、DDT、联合作用组及食用油组的动物肝组织提取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实验,每组做3个重复,然后使用Imagemaster 2D Elit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B(a)P染毒组捕获12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1个为新出现的蛋白点,28个为消失的蛋白点,最大变化倍数为29.75倍;②与对照组相比,DDT染毒组捕获1 3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6个为新出现的蛋白点,30个为消失的蛋白点,最大变化倍数为47.44倍;③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捕获10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个为新出现的蛋白点,19个为消失的蛋白点,最大变化倍数为72.74倍。结论:苯并[a]芘和滴滴涕的单独及联合暴露,可以引起小鼠肝脏大量蛋白的差异表达,经过进一步筛选这些蛋白差异表达,尤其是与肝癌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有可能发现特异的、有诊断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 摘要:为了评价饮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及遗传毒性。z省开展了水源中176种有机物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和草甘膦农药分布广、检出率最高,是水中最为典型的有机污染物。采用US EPA推荐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水中有机物经饮水途径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提示饮用水源中有机物引起的健康风险相对较小,远低于国际权威机构推荐的可接受水平。同时,利用单细胞疑胶电泳法进行DNA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水源水中MCLR、MCRR均可以造成淋巴细胞DNA链明显损伤,草甘膦也可导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不同程度地损伤,而且DNA损伤效应可能受到水源水中其它组分的影响,显示了水中有机物遗传毒性作用的复杂性。
  • 摘要:本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通过每月监测某市市政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离子流图,建立其指纹图谱。应用该指纹图谱,成功地对一起突发性饮用水异嗅味应急事件中的致嗅物质进行了快速的鉴定。
  • 摘要:目的:研究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水平对苯并[a]芘(BaP)致细胞遗传毒性及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和polβ高表达型(polβoe)作为模型细胞,分别用克隆形、彗星实验、微核试验、HPRT基因突变实验检测不同浓度BaP(0、1.25、5、20μmol/L)对3种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DNA损伤、染色体损伤和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与polβ+/+细胞相比,在相同BaP浓度为1.25、5、20μmol/L时,polβ-/-细胞相对克隆形成率较低,BaP浓度为5和20μmol/L时,polβoe细胞相对克隆形成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彗星试验显示BaP作用后3种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在相同染毒剂量下polβ-/-细胞损伤较polβ+/+细胞严重,而polβoe细胞损伤较polβ+/+细胞轻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可诱导3种细胞微核率增加,在相同作用剂量下polβ-/-细胞的微核率最高,polβ+/+细胞次之,polβoe细胞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RT基因突变试验中,5和20μmol/L BaP染毒时,无论是polβ-/-细胞还是polβoe细胞,其基因突变频率均明显高于polβ+/+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可诱导细胞发生DNA和染色体水平的氧化损伤表现出遗传毒性效应,而polβ可以提高细胞应对氧化损伤的能力,正常表达有助于维持BaP对细胞产生遗传毒性过程中基因组的稳定性。
  • 摘要:接合供体菌为大肠杆菌HB101(RP4),受体菌为Salmonella aberdeen Kauffmann 50312(strR),供、受体菌液均为109cfu/mL(浓度比为1:3),25℃静止接合8h,检测纳米Al2O3对细菌抗氧化系统和接合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纳米Al2O3促进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的机理。5mmol/L和50mmol/L纳米Al2O3干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菌的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力都明显增加;TrbBp和TrfAp转录活性也升高。说明纳米Al2O3促进RP4结合转移的机理可能是促进了接合基因表达;同时也对细菌产生损伤,影响细菌抗氧化系统。
  • 摘要:目的:通过对毗邻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某村在建厂前后的恶性肿瘤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评价垃圾焚烧对居民癌症的影响。方法:从当地公安部门收集所在村2003-2008年的人口数、居民名册、户籍迁移登记和居民死亡资料,检索广州地区171间医院住院记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资料获得该村和白云区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对该村诊断或死因不明病例入户调查,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该村在建厂前3年居民年平均死亡率579.3、10万,建厂后3年年平均死亡率526.2/10万,差异没显著意义(x2=0.143,P=0.706)。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后分别为176.8/10万、177.0/10万,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x2<0.001,P=0.996)。该村2006-2008年恶性肿瘤平均标化发病率为119.6/10万,白云区相应的标化发病率为202.5/10万,标准化率比为0.59(95%CI=0.40-0.87),两率间比较有显著意义(X2=7.046,P=0.008)。结论:没发现垃圾焚烧发电厂致周边居民癌症高发的流行病学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空气中尘螨过敏原Derp、Derf所带的自然电荷量。方法:使用新型静电场采样器收集空气样本,通过比较不同采样距离的尘螨过敏原Derp和Derf的浓度差异来计算出两种过敏原自然带电电荷量。结果:过敏原Derp所带电荷量主要分布在0.018-0.026库伦之间,过敏原Derf所带电荷量主要分布在0.014-0.026库伦之间。结论:通过实验初步得出尘螨过敏原Derp和Derf的自然电荷量分布情况。
  • 摘要:大气细颗粒物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探索Th17/Treg细胞在大气细颗粒物致心血管系统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采集大气细颗粒物,采用气管滴注的方法对BALB/c小鼠进行染毒,染毒剂量为10mg/kg.bw,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染毒24h后,取心肌和脾脏组织。检测心肌组织中与Th17/Treg细胞亚群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分别测定脾脏组织中CD4+、CD4+Foxp3+和CD4+IL-17+细胞的含量,分析各细胞亚群占CD4+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大气细颗粒物能引起CD4+IL-17+和cD41+oxp3+细胞明显增加。同时,心肌中IL-17,TGF-β1和Foxp3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果表明Th117/Treg细胞不平衡可能是大气细颗粒物致心血管系统免疫损伤的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定量化研究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数及居民日死亡人数的急性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兰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资料,收集兰州市同期心血管疾病日住院资料及居民日死亡资料,采用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兰州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数及居民日死亡人数的回归分析。结果:兰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对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和居民总死亡人数的影响均有滞后效应,不同污染物对总心血管疾病及居民总死亡人数的影响也不相同。PM10、SO2及NO2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总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数分别增加0.21%、1.15%和1.08%,居民日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71%、1.29%、1.95%。结论:兰州市大气污染物PM10、SO2及NO2浓度与心血管疾病入院人数及居民死亡人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污染物浓度升高,心血管疾病入院及居民死亡的危险性随之增加。
  • 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胎儿期重金属暴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分娩的孕产妇共1652名。测脐带全血铅、汞、铊及脐血清锰、铜、砷、镉,同时测试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结果:1.脐带全血中铅、汞、铊平均含量分别为41.00μg/L、1.88μg/L、0.04μg/L;脐血清锰、铜、砷、镉平均含量分别为3.86μg/L、176.40μg/L、0.87μg/L、0.03μg/L,除血清铜低于正常范围外,其它重金属都在正常范围。2.脐血重金属高危影响因素为:常食用皮蛋、爆米花、海河鱼、虾、骨头汤、家禽畜肉、动物肝脏、听装饮料;牛奶或酸奶的摄入量少;家中水管材料;居住地;家庭人均收入;孕前职业;分娩年龄。3.脐血镉、铅、锰的含量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呈负相关。结论:上海市新生儿脐血七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处于安全水平。饮食是脐血中重金属主要来源。脐血镉、铅、锰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
  • 摘要:目的:建立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生长繁殖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军团菌病预防控制的快速响应并为制定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及模型模拟两部分内容。在上海市选取使用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100家,在江苏省南京、苏州、常州3座城市选取使用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148家,筛选冷却水及相关环境指标进行现场监测。通过上海市现场所测各指标数值辅以文献报道先验知识及专家经验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江苏省3座城市数据对模型预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上海市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达到了79%,江苏省三城市阳性率达到了75%,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预警模型显示,从定性关系上看,对嗜肺军团菌最具影响的因素是日照强度及浊度,其中浊度又分别与余氯、溶解性总固体、菌落总数、电导率、水温等因素存在着联系。在定量层面上,可预测出嗜肺军团菌阳性或阴性概率水平,按照预测阳性概率大于0.8,0.5-0.8,小于0.5分为高、中、低3个预警等级。模型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预测敏感性水平达到85.2%,特异性水平为8.3%。结论:本模型可以满足目前嗜肺军团菌预警的要求,阴性结果预测准确度有待提高,可通过加大监测样本量,特别是阴性结果样本量予以改进。
  • 摘要:目的:运用反距离插值法(IDW)研究地方性氟中毒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探讨其在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982-1985年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资料,建立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江苏省县界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cview软件支持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建立江苏省水氟浓度和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预测图。结果:利用IDW,得到全省水氟浓度和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预测图。通过与实际调查结果的比较表明,运用IDW得到的空间分布预测图是准确而详细的。结论:利用IDW能够较好地通过抽样调查地区的氟中毒数据推断总体的数据,对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集中空调风管内壁积尘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情况。方法:于2009年8月抽取上海市四城区集中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的公共场所,采集集中空调风管内壁积尘。巢式PCR方法扩增嗜肺军团菌种Mip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共采集空调风管内壁积尘40份,嗜肺军团菌阳性样品11份,阳性率27.5%。四城区风管内壁积尘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373,P=0.542)。当冷却塔与新风口直线距离处于0-4米范围内,风管内壁积尘中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随距离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巢式PCR方法检测积尘中嗜肺军团菌特异性较好,集中空调风管内壁积尘中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
  • 摘要:目的:采用普通PCR和巢式PCR方法调查土壤样品中军团菌的污染现况。方法:分别在集中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的冷却塔旁及距离冷却塔2km的居民区采集土壤样品。普通PCR方法扩增军团菌属5S rRNA基因,巢式PCR方法扩增嗜肺军团菌种Mip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检测20份冷却塔旁土壤,10份居民区土壤,军团菌阳性率分别是80%和70%;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分别是55%和0%。冷却塔旁土壤样品中军团菌的阳性率与居民区土壤样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3,P=0.542)。结论:环境土壤中存在非嗜肺军团菌,而集中空调冷却水污染的土壤中可检出嗜肺军团菌。
  • 摘要:目的:调查花卉培育土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09年7-9月,采集公共场所室内盆栽花盆中的花卉培育土、市售袋装花卉培育土和有机肥花卉培育土。巢式PCR方法扩增嗜肺军团菌种Mip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花卉培育土中嗜肺军团菌总阳性率为51.9%(27/52)。盆栽花卉培育土、袋装花卉培育土和有机肥花卉培育土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分别为9.1%(2/22)、75.0%(15/20)和100%(10/10)。结论:花卉培育土中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
  •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江苏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卫生现状,为提高江苏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制订改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所有57个县(市、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等共19项。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江苏省集中式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样合格率为49.45%。不同水源类型比较,地面水水样合格率高于地下水(P<0.01),地面水水样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氨氮、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不合格率高于地下水(P<0.01),地下水水样总硬度、铁、锰、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不合格率高于地面水(P<0.01)。结论:江苏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较低,水质处理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根据不同水源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水样合格率,保障广大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 摘要: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指标以阐明上海的环境健康问题,为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和提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危害(Hazard)-暴露(Exposure)-健康效应(Htealth Effect)-干预措施(Intervention)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建立上海市环境健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最终确定上海的环境健康指标体系包括9大类25项指标。结论:通过合理咨询能有效地建立上海市环境健康指标体系,为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基础。
  • 摘要:本文在总结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及分析国外生物污染物风险评估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建立生物污染物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及若干思考。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开展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生物污染物风险评估探索性研究,克服了目前生物污染物风险评估缺乏暴露-反应关系的难题,同时,该模型可获取定量风险概率数值,区分风险等级,实现风险评估向风险管理的有效过渡。
  • 摘要:医学生普遍感到卫生学枯燥难学,笔者通过将水质分析的课堂教学转移至在水厂实践中进行,与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相比较,研究比较两组学生在两中不同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的程度,结果显示实践教学优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作者认为将某些看似抽象且较难的理论教学适时转换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去,的确可以取得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散射测尘仪器的最新成果-带有PM10、PM5、PM2.5、PM1.0多种粒子分离切割器,实现了连续监测颗粒物浓度与滤膜采样兼容,具有无线发射功能的LD-5C(R)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在线监测系统,以及该系统在北京市昌平区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空气质量监测中应用的实例。
  • 摘要: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的现状,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目前采用的应对措施。
  • 摘要:中国地域辽阔,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发地区,尤以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每年因为洪涝灾害都导致大量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并由于洪涝灾害的发生,引起饮用水源污染,供水和消毒设施被不同程度破坏,可能导致人群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历史上,霍乱、伤寒、痢疾和甲、戊型肝炎都曾经因洪涝灾害引起过大流行。本文就中国洪涝灾区生活饮用水污染和肠道传染病流行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在灾害中期和灾后恢复期,保护饮用水源和及时正确的饮用水消毒处理措施,是控制灾区人群传染病流行,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 摘要:随着环境与健康工作受到重视的增加,我国环境与健康的标准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发挥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群众健康的作用的同时,现有标准体系也暴露出了相应的不足。本文介绍了中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现状,并对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高暴露人群(出租车司机)对交通相关PM2.5的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对职业高暴露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方法:以14名身体健康、不吸烟的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后3个时期开展研究,每期连续监测司机一个工作日期间(9:00~21:00)对交通相关。PM2.5的个体暴露水平和动态心电图变化。本研究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在控制各种混杂因素的条件下分析交通相关PM2.5暴露对心率变异性的短期滞后(数分钟至数小时)效应。结果:出租车司机不同时期的细颗粒物个体暴露水平在存在显著差异。合并上述3个时期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M2.5 30分钟移动平均暴露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间距(69.5μg/m3),可使5分钟SDNN降低2.2%(-3.8%,-0.6%);而PM2.5 2小时移动平均浓度每升高同样浓度,可使5分钟低频(LF)/高频(HF)功率分别下降4.2%(-9.O%,0.8%)和6.2%(-10.7%,-1.5%)。结论:交通相关PM2.5与高暴露人群心脏自主调控功能之间存在关联。
  • 摘要:目的:探讨集中空调系统嗜肺军团菌扩散传播途径。方法:2009年8月和9月选取江苏省南京市4家公共场所,采集集中空调冷却塔底泥、冷却水上清液、风管内壁积尘及塔旁和室内送风气溶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嗜肺军团菌并进行核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共检测177件环境样品,冷却塔底泥、冷却水上清液、塔旁气溶胶、风管内壁积尘和室内送风气溶胶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分别为100%,78.6%,25.4%,16.7%和17.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气溶胶与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核酸序列相似性大于92%,具有不同集中空调系统特征的场所环境样品嗜肺军团菌的总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却水是嗜肺军团菌的主要污染源,可通过集中空调系统传播至室内空气中,且这一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 摘要:目的: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人群中PBDEs暴露水平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城郊地区母乳PBDEs含量的测定,了解该地区人群PBDEs的暴露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9月-2007年4月,在上海市城郊采集48个孕妇的乳汁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GC-NCI-Ms)测定其中七种PBDE同族体(BDE-28,BDE-47,BDE-100,BDE-99,BDE-154,BDE-153和BDE-183)的含量,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上海市城郊地区母乳中∑7PBDEs中位数为8.81ng/g lipid,范围为1.92-4l.55ng/g lipid,高于国内现有研究中其他地区人群母乳LPBDEs暴露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高于瑞典、英国和日本人群母乳PBDEs的暴露水平,但低于美国人群母乳PBDEs的暴露水平。各同族体检出率在83%-98%之间,中位数分别为BDE-153 2.17ng/g lipid,BDE-183 1.41ng/g lipid,BDE-99 1.39ng/g lipid,BDE-154 1.14ng/g lipid,BDE-47 0.99ng/g lipid,BDE-100 0.97ng/g lipid,BDE-28 0.88ng/g lipid。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和收入水平与母乳PBDEs暴露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数据显示上海市城郊地区人群母乳中PBDEs暴露普遍,PBDEs各同族体检出率均在83%以上,其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母亲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可能与母乳PBDEs暴露水平存在正相关。
  • 摘要:目的:了解铅对小鼠细胞DNA损伤作用和增殖变化。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细胞的DNA损伤以及细胞增殖。结果:在硝酸铅浓度为1.5,3,6g/l的染毒条件下,小鼠睾丸细胞核DNA拖尾为:35.297,46.205,59.0231μm;胸腺细胞核DNA拖尾长为26.120,27.488,32.609μm;MTT实验结果:睾丸0.839,0.557,0.445;胸腺0.790,0.878,1.058;脾脏0.936,1.035,1.095。结论:铅可引起小鼠睾丸,胸腺细胞DNA损伤,亦可致小鼠睾丸,胸腺,脾的细胞变化。从而证实铅的生殖毒性及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
  •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金属离子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将其负载于不锈钢丝网、玻璃弹簧和泡沫镍板上,以室内空气典型污染物甲醛为模型反应物,研究了3种不同改性纳米TiO2对甲醛气体的光催化作用、3种光催化反应器的催化效率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失活特征。结果表明该负载型纳米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其中掺镧1.5%TiO2对甲醛的降解率最高,泡沫镍板作为载体的光催化效率大于玻璃弹簧大于不锈钢丝网。该催化剂存在失活现象,但在清洁后能够恢复。
  • 摘要:目的:调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状况,研究军团菌生物气溶胶的监测方法。方法:采用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分别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却塔和室内房间中军团菌生物气溶胶,检测阳性样品数量,并鉴定其血清型。结果:在冷却塔外和室内房间,采用酵母提取液作为介质、采样空气体积在1~2m3、样品在4h之内检测的条件下,可以检测到军团菌生物气溶胶阳性样品。结论: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却塔旁和室内房间,可以采集和检测到军团菌生物气溶胶阳性样品,表明应该加强集中空调冷却塔军团菌的卫生管理。
  • 摘要:目的:为了防止工业企业排放重金属(铅)污染,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方法: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l-91)中推荐的估算方法进行铅酸蓄电池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通过对江苏某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150万KVA/h)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经过现场调查与实测,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在确定无组织排放的基础上,计算出生产能力为150万KVA/h铅酸蓄电池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结论:实践证明通过该方法计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是切实可行的并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提供了理论计算基础。
  • 摘要:目的分:析南京52年来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方法:收集整理南京52年来气温、气压、能见度和风速资料,运用方差分析或X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年份段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1957年到2008年南京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最低值为14.73℃(1980年),最高值为17.03℃(2007年),上升幅度为1.10℃,不同年份段能见度呈直线下降趋势(19.78km下降到5.94k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呈高度相关(r≥0.7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8、0.947、0.925、0.776。结论:南京地区52年来气候在逐渐变暖,且最近20年期间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 摘要:目的:评价免疫层析法和抗原法现场检测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个集中空调冷却塔,每个塔采集一份冷却水样品,分别用免疫层析法和培养法检测军团菌;另外选取100个集中空调冷却塔,每个塔采集一份冷却水样品,分别用抗原法和培养法检测军团菌。结果:免疫层析法检测水样品中LP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34.3%,与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抗原法检测水样品中LPl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和47.7%,与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0)。结论:免疫层析法和抗原法均适用于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LP1检测,使用中注意各自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大肠杆菌0157:H7高灵敏检测技术。方法:在纳米磁颗粒连接上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目标抗体和信标抗体制成信标免疫磁颗粒,使其具有捕获目标细菌、连接亲和素标记的胶体金和质量放大的作用;通过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法制备金生长液;采用SPA法修饰压电免疫传感器,压电免疫传感器的频率信号得到了信标免疫磁颗粒、胶体金和金生长液的多级放大。结果:信标免疫磁颗粒上目标抗体和信标抗体的最佳比例为1:60,最佳使用体积为20μl,大肠杆菌0157:H7的检测灵敏度为23CFU/ml。结论:信标免疫磁颗粒等对压电免疫传感器的频率具有很好的放大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其检测灵敏度。
  • 摘要: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寻臭氧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的损伤情况来阐述臭氧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机制。方法:常温下向含有一定滴度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水体中通入稳定流量的臭氧水作用不同的时间点,运用RT-PCR检测各时间点的病喜核酸全序列的损伤情况,来判断率先损伤区域;同时对各灭活时间点的水样接入细胞培养,观察病毒的灭活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RT-PCR检测病毒的核酸发现率先损伤的区域为5'-1区域,该区域全长为124nt。结论:臭氧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机制与病毒核酸5'-1区域的损伤相关。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大气污染物S02、N02和PM1o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2~2005年上海市A、B两个环境监测点SO2、NO2和PM10的日均浓度,用SPSS11.5统计分析大气污染物月、季和年的浓度变化规律和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监测点S02和N02的月变化呈现“V”型趋势,1~12月B监测点的PM10浓度均高于A监测点,三种大气污染物均表现为冬季污染严重,夏季轻的特点,2002~2005年A监测点的SO2浓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监测点则2002年浓度最高,2004年浓度最低,2002年和2003年A监测点SO2浓度低于B监测点,到2004年和2005年又高于B社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监测点NO2浓度最高是在2003年和2004年,最低是在2005年,B监测点NO2浓度最高是在2004年,其次是2005年,A监测点2002年的NO2年均浓度高于B监测点,但2005年的年均浓度又低于B监测点,二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2-2005年,A社区PM10浓度变化不大,B监测点PM10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从2002年到2003年下降明显,但B监测点2002~2005年的PM10年均浓度均超过了A监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监测点三种污染物浓度之间有弱相关性,A监测点各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B监测点,尤其是A监测点的NO2和PM10的相关性较高。结论:两个监测点空气质量尚可,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但部分年度仅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尤其是NO2和PM10,空气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三种污染物浓度之间有弱相关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