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0-08-21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会议文集: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我国南北方普遍发生的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均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侵染所致(Chen and Zhang, 2005),流行年份一般田块减产10%~30%,严重田块达到80%以上,甚至绝收。在自然界,RBSDV主要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持久性方式特异性的传播,灰飞虱一旦带毒可终生传毒,但不能经卵传递给下一代。由于灰飞虱传毒的瞬时性和持久性,病毒病防治药剂缺乏,防虫治病非常困难,农药的使用也存在许多弊病,因此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是利用品种自身的抗性达到主动防治病毒病害目的。
  • 摘要:2009年6月,在内蒙古赤峰市玉米田中发生一种未知病害,品种涉及郑单958、先玉335、辽河1号、金山2号等多个,发病面积十余万亩。病害症状表现为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植株在病斑部发生横向的茎秆开裂,叶片因缺水而枯萎,并由于茎秆开裂而导致大量发病植株倒伏和倒折,严重者全株枯死。田间发病率52%—75%,重病田死苗率23.6%。该病害典型症状为茎基处开裂,变黑变褐并干腐;纵剖病茎,维管束变褐,发病部位从茎表层向内扩展;横切病茎和根部,切面组织在显微镜下可见白色菌脓;在发病组织中未见真菌的菌丝体,而可见大量的细菌菌溢。因此初步判断该病害属于细菌性病害。由于病害症状与已报道的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有所不同,也未见有相似症状的玉米病害报道,因此根据病害发生部位的特点,定名为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
  • 摘要:采用秋季玉米收获后不翻耕土地,翌年春季播种前,用旋耕机将玉米根茬打碎使其适于播种状态。播种时采用开沟平播法,垄作行距65cm,株距30cm,玉米品种为丹科2151、丹玉39。种植密度为51300株/hm2。一次性施入长效底肥,播种后用除草剂封闭。整个生长季不进行任何铲耥的耕作方式,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本研究就辽南瓦房店地区连续三年改变耕作方式条件下的玉米苗期及玉米吐穗、灌浆期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明确耕作方式的改变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带来的影响,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的迅速扩大,使得玉米连作面积大幅度增加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土传病害加重;免耕直播措施的推广,使得麦田病虫害直接转移到玉米上为害。玉米病虫害为害发生了变化,重大病虫害大发生或暴发频率增加,一些次要害虫为害呈上升趋势,一些新的玉米病虫害出现并造成局部地区严重为害,对我国玉米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概述了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对未来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
  • 摘要:亚洲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生产最重要害虫,其严重危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玉米高产优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逐年大面积增加的“玉米海”、玉米带为玉米螟猖獗危害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大规模推广的高密度高产栽培模式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与目前生产上抗螟品种匮乏,玉米螟为害将呈加重趋势,大发生年份增多,危害加重,将长期成为我国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
  • 摘要:随着保护性耕作的全面实施、耕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候环境的变化,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呈现新的特点。本文对北京通州区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小孢拟盘多毛孢的粗毒素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本实验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其粗毒素对杂草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希尔反应活力、叶绿素含量、β-胡萝卜素以及叶片含水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旨在明确该毒素的除草作用机理。
  • 摘要:研究木霉菌耐受有机磷农药分子机理,对于在病害综合防治中协调使用木霉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gene walking技术获得hexl基因的两侧序列,再分别使用引物对T23knock-Sac Ⅰ/T23knock- Not Ⅰ和T23knock-Hind Ⅲ/T23knock-Xho Ⅰ扩增hexl的825 bp的5’端和1083 bp的3’端同源臂。首先,将T23knock-Hind Ⅲ/ T23knock-Xho Ⅰ扩增的1083 bp PCR产物用Hind Ⅲ和Xho Ⅰ双酶切并经凝胶电泳回收,连接到同样经双酶切的pV2载体上构成重组质粒pV-T23k2。然后,将T23knock- Sac Ⅰ/T23knock-Not I扩增的825 bp PCR产物用Sac Ⅰ和Not Ⅰ双酶切并经凝胶电泳回收,连接到同样经双酶切的pV-T23k2载体上构成重组质粒pV-T23k2-1。最后,酶切检测并经测序验证敲除载体构建正确。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PEG介导的原尘质体融合技术获得了近200株转化子,通过在DNA和RNA水平上的进一步检测,最终筛选到1株hexl基因敲除子Ahexl。通过与野生菌T23的比较发现,敲除子Ahexl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稍慢,Ahexl在液体培养基Burk(含DDV 300 μg/ml)培养3d后,敲除子对敌敌畏降解率较野生菌小10%;菌丝电解质外渗差异分析显示,Ahexl菌丝在任一时段的电导率均高于野生菌。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1000μg/ml敌敌畏胁迫下,Ahexl菌丝内容物明显较野生菌破坏严重。为了弄清此种耐受性的差异是否由于菌丝细胞膜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而引起,我们对野生木霉菌和敲除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麦角甾醇含量进行了液相色谱分析,未发现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根据液相色谱图初步发现有一小分子物质在含量上有明显差异,需进一步鉴定。进一步,构建了含G418抗性标记的hexl互补载体,并初步获得了20株互补子,拟进一步结合对野生菌、敲除子和互补子的性状分析,深入阐释hexl在深绿耐受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了eGFP和hexl基因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深绿木霉后通过对菌丝进行激光共聚集显微观察,定位了HEK1蛋白在木霉菌丝的横隔和尖端处表达。
  • 摘要:木霉菌(Trichoderma)是国际上公认的防治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重寄生作用是木霉菌拮抗病原菌的主要机制之一。在这些降解酶类中,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是主要功能因子。尽管有研究发现木霉菌能够抑制黄粉虫幼虫生长,并发现这种杀虫效应与木霉菌产生的几丁质酶、蛋白酶和抗生素共同作用有关,但关于应用木霉菌防治害虫的报导并不多见。绿僵菌(Metarhizium sp.)是最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其寄主超过200多种,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害虫的防治中,其杀虫的机理也主要是依靠产生几丁质酶和蛋白酶降解害虫细胞壁。因此,如何发挥两类微生物各自的优势,同时解决病虫兼治的技术难题迫在眉睫。本研究将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绿僵菌的杀虫功能基因转化木霉菌,构建出防病杀虫双重功能的多价木霉工程菌,对于生物防治多种农业病虫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摘要:目前防治玉米叶斑病还依赖于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污染和残留问题已日益严重,生物防治方法可避免上述问题。因此,筛选应用防治玉米大斑病及弯孢菌叶斑病的生物杀菌剂很有必要。
  • 摘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目前在我国的玉米生区发生相当普遍的病害,主要是由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 (Wakker)Boed.]所引起的。国内外对于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均很薄弱,尤其是关于致病相关基因的相互关系与调控机理研究很少。rn 本研究克隆到了两个有丝分裂活化原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 MAPK)家族的成员,分别是Clkl和Clml。Clkl基因与稻瘟病菌中的Pmk1基因高度同源,该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全长127lbp,包含4个内含子,编码352个氨基酸。为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对该基因进行了敲除试验,获得的两个Clkl基因敲除子均具有相似的特征。与野型菌株相比,敲除子白色气生菌丝多;在培养初期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速度达到或超过野生型菌株:易受低温抑制;不产生分生孢子:丧失侵染具完整表皮的离体叶片能力:可侵染表皮损失的叶片,但侵染速度减缓;细胞壁降解酶(PG、PMG、Cx)和毒素活性明显下降,但在色素性状上没有显著变化。敲除子形成一种类似厚垣孢结构,推测可能与病菌致病性减弱有关。因此,认为Clkl基因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对MAPK家族中另一成员Clml进行了克隆。该基因与稻瘟病菌中的Mpsl同源。为了得到这一基因,首先将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较近缘的五种真菌进行了多序列的比对,获得了约800bp的保守序列。在此基础上,运用Inverse PCR和RACE技术,扩增得到了该基因的DNA和cDNA全序列,以及该基因的侧翼序列。比对发现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芸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棒孢霉落叶病菌(Corynesporacassiicol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等真菌MAP kinase的同源性大于95%。Southem blotting表明:该基因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中为单拷贝。本试验以pCAMBIA1300双元表达载体为骨架,构建了Clml基因的同源重组基因敲除载体。采用ATMT技术对该基因进行了基因敲除试验。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研究两基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病菌致病性相关性状的影响。
  • 摘要:玉米灰斑病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云南省发病面积呈逐渐扩大之势。最初于2002年在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勐帽村最先发现,至2007年达到全省发生高峰,发生面积估计达400多万亩,全省玉米产区仅香格里拉和昭通市尚未报道,其他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以临沧市、保山市、楚雄州、大理市、红河州、文山州及昆明市受害最重。主要发生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区,低于此海拔以下的玉米很少发生或发生较轻,基本上没有产量损失,而在山区发生严重的地块有的品种绝产。在云南省该病发生最早在6月下旬,但发生高峰在玉米灌浆期的8月上中旬,全省发生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在南部地区及河谷地区,可周年发生。由于其发生快,危害大,已引起了省、地(州)及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共投入防治经费达200多万元,目前该病在老病区发生程度有所下降,而在新病区呈上升趋势。
  • 摘要:瘤黑粉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具有上升趋势的病害之一,其分布广泛,从东北地区的克山到西南地区的腾冲都有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在5%~l0%,严重地块或感病品种的发病率可达30%。秸秆还田的耕作方式导致其病菌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因此该病害对夏玉米区生产的威胁在加大,遇到干旱、多风的年份,病害常严重发生。在西北春玉米区制种基地,由于气候干旱和田间去雄操作的原因,极易导致瘤黑粉病的大发生,对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影响明显。目前瘤黑粉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药剂控制的措施,而对品种抗性的鉴定刚刚起步。由于该病害属于全生育期发生、伤口入侵的病害,在玉米生长后期很难通过施药进行控制,因此,筛选抗病品种是未来控制瘤黑粉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则依赖于对抗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发掘。
  • 摘要: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引起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由于南方灰飞虱发生较重,随小麦收获及气流影响5月末到6月初,大量灰飞虱迁入,加之本地越冬虫量较大,济宁地区连续几年特大发生。灰飞虱不仅直接为害农作物,而且还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小麦病毒病等农作物病毒病害。造成我市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对水稻、玉米生产影响严重。灰飞虱的寄主有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这些寄主同时也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等多种病毒病的寄主(或宿主)。
  • 摘要: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夏平播玉米是小麦收获后的主栽作物。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危害棉花的二、三代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ubner)有向玉米转移并加重危害的趋势,同时随着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玉米品种的多元化给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带来了新的问题。通过2006年-2009年对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夏平播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做了基本调查,发现因地区和种植玉米品种不同,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种类各异。玉米苗期主要害虫种类以蚜虫Aphididae、粘虫Pseudaletiaseparata Walker、根葵粉蚧、蓟马Thrips’L、瑞典蝇Oscinella frit (L)为主;玉米穗期主要害虫种类不仅有玉米螟Ostriniae furnacalis (Guenee),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和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在北京、河北和河南个别地区还有双斑莹叶甲、条螟等害虫发生。
  • 摘要: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e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已知桃蛀螟的寄主植物有100余种,除幼虫蛀食桃、李、杏、梨、苹果、无花果、梅、樱桃等果树外,还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蓖麻、姜科植物等作物及松、杉等林木。
  • 摘要:亚洲玉米螟是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跨越了很大的经纬度范围,其所处的不同分布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推测我国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本研究利用COI和COII两个线粒体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分布在我国及邻国朝鲜的共32个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基因流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序列测定分析发现,亚洲玉米螟群体中线粒体基因多态性较高,在约770头个体中分别检测出了108种COI单倍型和53种COII单倍型,这两种基因均表现出明显的A+T碱基偏倚性。COI基因总体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32,各种群内COI单倍型数目变化范围在2—17不等,单倍型多样度在0.083~0.967之间;COII基因总体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09,各种群内COII单倍型数在1~11之间,单倍型多样度在O-0.862范围内。分别对两种线粒体基因单倍型构建最大简约树(MP树),结果发现各地理种群具有的单倍型在系统树中的分布处于相互散布混杂的格局中。从各区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基因交流程度来看,西北灌溉玉米区与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两个区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基因交流最频繁;而南方丘陵玉米区与北方春播、黄淮海夏播和西北灌溉三个区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均达到显著水平。从各区域内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来看,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内各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基因交流频繁;而南方丘陵和北方春播两个玉米区内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显著,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通过对亚洲玉米螟群体遗传结构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我国亚洲玉米螟群体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其次是来自区域内的种群间,而区域间的变异组分仅占很小的比例。分别对两个线粒体基因进行单倍型歧点分布分析,结果发现COI和COII在亚洲玉米螟群体中分别表现为双峰和三峰分布模式,此外对各种群的中性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我国亚洲玉米螟种群总体上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出现过群体扩张和种群持续增长,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
  • 摘要: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e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桃、李、梨、板栗、石榴等果树的果实,还可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近年来为害玉米呈加重趋势。国外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印度,以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大部分省市,西北和台湾地区。桃蛀螟由于食性杂、分布广,不同寄主、不同区域居群间的形态、触角电位反应、产卵习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推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分化。但关于桃蛀螟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四川、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6个省(市)的11个桃蛀螟地理种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
  • 摘要:当昆虫进入滞育时,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体内低分子量的甘油、甘露醇、海藻糖等多元醇和多元糖类物质积累增加。此外,某些游离氨基酸和蛋白也会在滞育虫态出现或积累,如在美国阿拉斯加的18种昆虫和3种蜘蛛中发现有抗冻蛋白,桑尺蠖(Phthonadria atrilineata)越冬幼虫的抗寒物质系统为小分子糖-氨基酸-糖蛋白,桑绢野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的抗寒性复合系统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海藻糖、山梨醇、甘露醇)-氨基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甘油-脂肪体-蛋白质等抗寒复合体系统。抗冻蛋白能吸附到微冰晶表面并阻止其增长,因此可降低溶液的冰点,从而降低过冷却状态。一些昆虫在滞育期间其血淋巴中出现特殊的蛋白质,即滞育蛋白或称滞育关联蛋白,如在滞育的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Diatraea grandiosella.、Busseola fusca、Pectinophora gossypiella等昆虫的血淋巴中均发现有滞育关联蛋白。
  • 摘要:硝磺草酮是先正达公司最新开发的三酮类除草剂,2000年在欧洲及美国登记,2007年在我国取得登记。该药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羟基苯基丙酮酸酯氧化酶(HPPD)的芽前和苗后广谱选择性除草剂,在玉米等作物田苗前、苗后使用可防除大多数一年生杂草,是玉米田重要的茎叶处理除草剂之一。
  • 摘要:药剂种子包衣是一种靶向性非常强的农药使用方式,其处理对象限于种子表面,但可以由里到外为种子和幼苗提供保护,使种子周围病虫难以生存,其作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从植物的根部开始有效防治病虫害。因此,在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把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种子标准而列入种子管理法,不包衣的种子不能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中国种衣剂在最近几年中发展较快,生产企业有60多家,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种子包衣应用面积4亿多亩,其中玉米是种子包衣处理比例比较高的作物之一。种衣剂的发展为我国“种子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种子工程”的重要内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 摘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是目前我国普遍发生叶斑病,然而对于该病的防治除应用抗性品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由于玉米是一种高秆作物,给喷施化学杀菌剂防治病害带来很大困难。不仅如此,过量化学农药也会引起农田环境污染与农产安全的风险。因此,探索通过生物种衣剂处理种子,进而诱导玉米潜在的防御反应基因的表达,提高植株对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是一项经济、环保的防病途径。本研究表明:木霉菌(Trichoderma)不仅是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同时又可做为植株地上部病害的诱抗剂。本研究按不同比列将不同木霉种衣剂(H6、D9、C40粉剂单一或混用)分别包衣玉米种子(盛单67),包衣剂量为3:10(菌剂:种子W/W),以1%羧甲基纤维素纳盐粘着剂包衣种子为对照。进行温室盆栽(营养基质湿度保持20-30%),温室环境控制在昼夜温度25/15℃。播种后33天,叶面喷雾接种弯孢霉叶斑病菌强致病菌株CX-3孢子悬液(105孢子/ml),每个处理5盆重复,接种后10天调查病情指数。共设三个菌株粉剂分别单独包衣、三个木霉菌株粉剂混剂等量混合包衣,以及H6:C40、D9:C40、D9:H6两菌株粉剂等量混合包衣。结果表明:以三个菌株单独使用对弯孢霉叶斑病的防效最明显,D9、C40和H6防效分别为72.74%、53.77%和20.69%。以D9菌株包衣诱导抗性效果最理想。上述三个菌株无论是两菌株混合,还是三菌株混合不旦没有防效,反而增加了感病性,其中H6和C40混合包衣防效的负值为-59.4%,D9和H6混合包衣为-48.2%,D9和C40混合包衣为-33.07%,D9、H6和C40混合包衣为-24.46%,说明不同供试木霉菌株混用时对诱导玉米抗弯孢霉叶斑病有抑制作用,其中H6菌株和C40菌株相互抑制作用最明显。木霉菌某些菌株对玉米生长和抗性的抑制作用,国外已有报导,但关于不同木霉菌株对诱导抗性的相互干扰的现象未见报导,因此在生产中应用不同木霉菌株混合包衣玉米种子时要注意菌株间可能会对寄主抗性诱导产生干扰。下一步将进一步测定上述木霉株混用时对玉米防御酶系和相关基因表达是否也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寄主的种围和根际土壤内的木霉菌株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 摘要: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拮抗木霉菌经常要遇到各种理化逆境因子,从而影响生物防治效果,其中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木霉菌耐受和吸附重金属机理,对于今后创制耐受逆境或兼具修复土壤的生防菌剂,或研究木霉菌剂与含重金属的化学农药混用技术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ira lunata)产生的毒素和黑色素均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因此研究毒素合成相关基因Clt-l和黑色素形成相关基因Bml的相关系,有助于更全面揭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致病机理。根据已知的Bml基因序列作为探针,通过Southem blotting确定了Bml基因以单或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为此,以质粒pSilent-l为基础构建了Bml基因的RNA干扰载体pSilentBml-2,并利用原生质体-氯化钙-聚乙二醇(CaC12-PEG)转化方法获得了10个抗潮霉素的转化子,其中转化子T2、T4、T5在菌丝颜色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化现象。通过转化子Southem blotting和RT-PCR验证,发现其干扰载体pSilent-brnl中Bml基因序列的发夹结构已经整合到基因组中。在三个干扰子中,Bml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转化子T5中Bml基因表达被沉默程度达79%,菌落表现红棕色,边缘出现白化,表明DHN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受阻。另外,通过TLC检测发现T5不能够产生所鉴定的毒素分子—(甲基-(5羟甲基)呋喃-2-羧酸盐)。综上述表明:Bml基因不仅是弯孢霉叶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而且还参与了毒素合成代谢的调控。为了进一步明确两基因是否存在直接的互作关系,本研究正在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进行研究。
  • 摘要:玉米大斑病菌是引起玉米大斑病的病原真菌,该病害对玉米产量及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玉米大斑病菌从孢子的萌发、附着胞形成及成熟到侵入寄主体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研究表明,Ca2+信号转导途径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水稻胡麻斑菌(Cochliobolusmiyabeanus)附着胞的形成及致病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KC是Ca2+途径中是一族磷脂依赖的丝/苏氨酸激酶,由二酰甘油(DAG)、Ca2+等第二信使激活。研究发现,PKC基因在真菌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Oeser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小斑病菌的PKC基因,他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没有得到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推测PKC基因在玉米小斑病菌的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被敲除很可能引起致死突变。Dickman等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病原菌中得到的PKC基因敲除突变体不能形成附着胞、不侵入完整的寄主内部。但是,这种突变体可通过人工伤口侵入寄主,形成典型的炭疽病病斑。本实验室已经克隆了玉米大斑病菌PKC基因的全长,本研究将构建反义表达载体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刚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玉米叶部病害,其分布较广,危害严重,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流行年份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摘要:本研究采用两套常规Ht单基因鉴别品种(OH43Htl、OH43Ht2、OH43Ht3、OH43HtN和黄早四Htl、黄早四Ht2、黄早四Ht3、黄早四HtN和OH43),对2007至2009年间分别采自云南省13个地区的81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利用分子标记对它们进行了交配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组成复杂。81个菌株可分为0、l、2、3、12、23、2N、3N、12N、23N和123N等11个小种类型,其中能克服鉴别品种上所有显性抗病基因的123N小种占22.2%,为优势小种;12N号和23N号小种均为16.0%,0号小种为12.3%,l、2、23等3小种均为6.2%,12号和2N号小种均为4.9%,3N号小种为3.7%,3号小种为2.5%。依据分子标记81个菌株可分成A、a和Aa三种交配型及中性菌株,分别占49.4%,12.3%,29.6%和8.6%。即使在同一地块分离到的菌株,也存在不同的交配型,表明这些交配型的存在,可能与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有关。国内少有研究涉及到云南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只是采集很少样本作为代表,未曾大范围地、系统地研究这一病菌的致病分化。因此,本项目结果丰富了云南省这一立体气候条件下的玉米大斑病菌研究基础,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了实验依据。
  • 摘要: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云南省的664份玉米品种进行了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锈病、纹枯病、鞘腐病、穗腐病和丝黑穗病等9种病害的抗性鉴定。659份品种对玉米灰斑病没有一份表现为高抗,抗性品种27份,中抗品种77份,中抗以上品种占15.778%,高感品种291份,占44.16%,中感品种71份,感病品种193份。642份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表现为高抗的177份,抗性的156份,中抗的67份,中抗以上品种占62.31%,高感品种60份,中感品种65份,感病品种117份。620份品种对小斑病表现为高抗179份,抗病136份,中抗55份,中抗以上品种占59.68%,高感80份,中感59份,感病111份。614份品种对弯孢霉叶斑病表现为高抗15份,抗病的137份,中抗157份,中抗以上品种占50.33%,高感31份,中感46份,感病228份。576份品种对锈病表现为高抗7份,抗性品种89份,中抗品种95份,中抗以上品种占33.16%,感病一高感品种计495份。603份品种对穗腐病表现为中抗以上98份。508份品种中,仅23份对纹枯病较抗,对茎基腐病、穗腐病和丝黑穗病抗性较差。
  • 摘要:寄主被灰斑病菌侵染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的产生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抗性品种东单60接菌2h~ld时02-.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加,到ld时速率达到最快为1.2934 μmol/min·gFW,之后呈现下降趋势,接菌5d后02-.的产生速率基本保持同一水平为0.7μmoUmin·gFW左右;感病品种聊玉93-1接菌2h—2d时02-.的产生速率缓慢增加,到2d时速率达到最快为0.9995 μmol/min·gFW,之后成下降趋势,接菌5d后02-.的产生速率为0.66-0.80 μmol/min·gFW;对照组叶片组织02-.的产生速率差异不显著,抗性品种东单60的为0.6150-0.6909 μmol/min·gFW,感病品种聊玉93-1的为0.5072-0.7412 μmol/min·gFW。
  • 摘要:2009年陕西省关中地区17个县(区)31个调查点玉米穗腐病平均发病率为10.55%,最低发病率为2%,最高发病率达到35%。从采集的248份病穗标样分离得到455个菌株,鉴定为8个种,分属7个属,其中165个菌株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分离频率最高,为36.26%; 124个菌株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离频率为27.25%; 108个菌株是青霉菌(Penicilliumspp),分离频率为23.74%; 37个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分离频率为8.13%; 10个菌株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分离频率为2.20%;8个菌株为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分离频率为1.76%:2个菌株为曲霉(Aspergillus spp),分离频率为0.44%;1个菌株为穗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分离频率为0.22%。
  •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一种病害,其症状与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和细菌性病害有相似之处。该病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受害叶鞘呈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或水渍状腐烂。根据其发生部位,命名其为玉米鞘腐病。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很少,生产上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仅在2008年,徐秀德等报道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春玉米上发现了玉米鞘腐病。因此,开展该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已成当务之急。
  • 摘要: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随着品种的更换及种植制度的改变,玉米粗缩病危害逐年加重,对我国玉米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粗缩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文在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择抗感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研究玉米抗粗缩病遗传规律,旨在为改良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研究了播种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系,从4月25日开始每隔5天为1个播期,共10个播期,在山东省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影响显著,3个试验点病害发生规律基本一致,其中水稻小麦连茬种植区的济宁市比济南市和泰安市2个试验点发病重,如5月15日、20日、25日3个播期,感病品种郑单958发病率100%,病情指数100%。4月25日、30日和6月5日、10日播期发病较轻或基本不发病。
  • 摘要:木霉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因子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木霉菌、抗生素和壳寡糖如果做为种衣剂的组分均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如何将此三种组分有机组配成种衣剂,最大限度发挥三者的优点,将大大提高复合型种衣剂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效果和稳定性。本试验对木霉菌、申嗪霉素和壳聚糖复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玉米茎基腐病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