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南宁
  • 出版时间: 2009-07-23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CAG中医治法分类、辨证量化依据、主方主药及疗效评价方法等4个方面就中医药对CAG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讨,现状显示中医药治疗CAG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内外的认可和关注,但临床治法分类繁多、立法相对凌乱而方剂多端以及临床设计和疗效评价方法不一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AG临床研究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并认为,确定中医药治疗CAG主导方向、总结和制定CAG统一治疗大法及辨证加减模式,筛选主方、次方,规范疗效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中医药对CAG的治法研究走向标准化、客观化和国际化。
  • 摘要:中药组方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胃炎、溃疡的疗效总结。对幽门螺旋菌感染引起胃炎、溃疡已被世界公认。幽门螺旋菌是致病菌,会造成胃炎、溃疡、甚至癌变。根治幽门螺旋菌是治疗胃病的首选治疗方案。我们致力研究中药治疗幽门螺旋菌,减少抗菌素的不良反应,降低要药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rn 方法:选择符合消化性溃疡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阳性药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别给予健胃愈疡片和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及胃镜疗效、HP清除率。rn 结果:两组治疗后胃镜有效率分别为94.19%、89.65%,胃镜愈合率分别为87.21%、79.3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6.51%、93.10%,显效率分别为89.53%、75.8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HP清除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摘要:目的:研究以雷贝拉唑为基础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溃疡的疗法。rn 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认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共14天,阿莫西林1g。每天2次,共7天,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共7天;对照组40例,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共14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剂量及天数均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天观察2组患者上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变化,治疗结束4周复查胃镜及Hp。rn 结果:治疗后1、3天治疗组疼痛迅速缓解,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14天疼痛积分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90%,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rn 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四君子汤和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肝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从能量代谢角度揭示脾虚证的发生机理,阐明健脾益气中药的作用机制。rn 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黄芪四君子汤组。以破气苦降加饥饱失常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观察各纽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肝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rn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黄芪四君子汤和四君子汤可显著提高脾虚大鼠肝脏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P<0.01),且黄芪四君子汤的疗效优于四君子汤。rn 结论:健脾益气中药方能明显改善脾虚大鼠肝组织线粒体损伤和能量代谢障碍,黄芪四君子汤的疗效优于四君子汤。
  • 摘要: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和镇痛作用,为气滞胃痛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以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在小鼠胃内色素残留及小肠内推进比为指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以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为疼痛指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的镇痛作用。rn 结果: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25g/kg、2.50 g/kg、5.00g/kg)可以改善阿托品和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以及小肠推进抑制作用;对吗啡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和小肠推进抑制作用无显著影响;中、高剂量组可以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高剂量促进小肠推进。低、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rn 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具有促进小鼠胃肠动力和镇痛作用。
  •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症候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之一。本病病因复杂,且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尚缺乏理想的方法及药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之“泄泻”、“腹痛”范畴,后世医家对该病的辩证首在脾虚,故笔者运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腹泻型100例,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难治性疾病,临床以慢性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解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营养障碍及各种肠外表现。我院于06年3月-09年3月才用自制“复方肠乐片”口服加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本病184例,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荣肝合剂对刀豆蛋白介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rn 方法:乙肝转基因小鼠60只,采用刀豆蛋白尾静脉注射造模制作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前14天,每日灌胃给药干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分别给予:荣肝合剂、茵陈蒿汤、茵陈蒿、联苯双酯。末次灌胃给药后1小时,正常对照组给予PBS尾静脉注射,其余各组按照ConA3ug/g体重尾静脉注射造模。造模给药后8h处死动物取血或组织标本检测ALT、AST、TBiL、HBV DNA、HBsAg、脏器指数、SOD、MDA等指标。rn 结果:①脏器指数的影响:茵陈蒿组与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腺指数,荣肝合剂与茵陈蒿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ALT、AST、DBiL的变化:荣肝合剂、联苯双酯均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Bil方面,荣肝合剂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血清中HBV DNA载量及HBsAg变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荣肝合剂组与茵陈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肝组织MDA、SOD的变化:SOD水平,荣肝合剂与各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水平,荣肝合剂组与茵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中药荣肝合剂ConA所致转基因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p53、PCNA的关系,以及不同证型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异同,以期更好的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隆起糜烂性胃炎。rn 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热证的患者63例,脾胃湿热证17例,其中Hp阳性者9例,Hp阴性者8例;脾胃气虚组16例,其中Hp阳性者12例,Hp阴性者4例;脾虚湿热组30例,其中Hp阳性者21例,Hp阴性者9例。并设正常对照组18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并取活检标本用于PCNA,p53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n 结果:1.REG脾胃湿热证组、脾胃气虚证组、脾虚湿热组的p53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脾胃湿热组的P53阳性表达高于脾胃气虚组(p<0.05),而脾胃湿热组与脾虚湿热组、脾虚湿热组与脾胃气虚组的P53阳性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脾胃气虚证组中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脾虚湿热证组中Hp阳性与Hp阴性组比较P53阳性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REG脾胃湿热证组、脾胃气虚证组、脾虚湿热组的PC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脾胃湿热组与脾胃气虚组、脾胃湿热组与脾虚湿热组、脾虚湿热组与脾胃气虚组的PCNA阳性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组的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脾胃气虚证组中的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脾虚湿热证组中Hp阳性与Hp阴性的PCNA表达,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1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较脾胃气虚证患者胃黏膜存在p53过度表达。2隆起糜烂性胃炎胃黏膜处于高增殖状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