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
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

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南宁
  • 出版时间: 2015-05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会议文集: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肠道淤血缺氧,低动力状态、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因素,常伴有肠功能障碍,由此导致的菌群易位、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将诱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加速肝功能恶化.在肝硬化的综合治疗中,应注重肠功能的维护,减少肠道菌群易位的发生,防止自发性感染;及时、有效的对肠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可防止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从脾胃论治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常用方法. "肝病实脾"一法,深究其内涵,虽治法相同,但其理论来源各有不同,所体现的思想有异,所达到的治疗目的亦不尽相同.本文将对其不同理论所体现的思想与治疗目的进行详细论述.从脾胃论治慢性肝病的理论来源可概括为仲景“知肝传脾”思想,李东垣“脾胃学说”和易经“水土合德”思想,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具有传承。虽然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无论是“补益脾胃”还是“调和肝脾”,其最终目的均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从脾胃入手治疗慢性肝病的方法是“扶正”的体现。
  • 摘要:目前对黄疸的辩证主要分为阳黄证和阴黄证两大类,这种辩证分型在中医治疗黄疸病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能引起出现黄疸的疾病颇多,既可以见于肝胆系统的疾病,也可以见于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代谢病、血液病、遗传代谢类疾病等。因此,对黄疸的辩证也应在阳黄、阴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病种,发挥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优势。中医诊断的特色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或规律的概念。证是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概念。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体现了疾病发展的经纬相交的时空观念。并提出了重度黄疸重用行气活血药物、阳黄不可过用苦寒、重视理气健脾药物的应用的治疗经验。
  • 摘要:目的:总结施维群教授厥阴法治疗肝硬化经验.rn 方法:通过从师学习,对施维群教授门诊、住院病历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其临证经验,探析施教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思路,并阐述其辨治的理、法、方、药思想.rn 结果:施老师认为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以肝功能衰减和门脉高压等为主要表现,其失代偿期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按仲景《伤寒论》厥阴法辨证可辨为类厥阴病、真厥阴病.临证当谨守病机,施以真厥阴法,即扶正温阳、养血化瘀;或类厥阴法,即寒热并调、虚实同治等.其辨证处方多以四逆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三泻心汤等经方加减,其用经方治疗复杂的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rn 结论:仲景的六经辨证法可执百病之牛耳,厥阴法治疗肝硬化只是其中之一的体现,经方治疗复杂的疾病不仅体现了《伤寒论》的价值,也启迪今后临证需体会和探究六经辨证的必要性和意义.
  • 摘要:目的:内科综合基础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优势.rn 方法:回顾性收集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本科室住院患者85例,将患者分成治疗4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综合基础疗法,每日静脉用复方甘草酸苷120-160rmg、还原性谷胱甘肽1.2g、多烯磷脂酰胆碱10-15ml、促肝细胞生长素160mg,输注新鲜血浆或白蛋白,伴有腹水或肝性脑病者选择性使用抗生素.针对各种并发症采用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有抗病毒指征的选择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思替卡韦).以上用药每日一次,一月一疗程;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辨证治疗,即分别以湿热蕴结证、脾虚湿盛证、气阴两虚证来运用相应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两次煎服,每次200ml.一月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及相关症状,体征,Child-TurcoRe-Pugh(C.T.P)评分变化.rn 结果:两组治疗前相关数据无明显差异.经一个治疗疗程后,治疗组(TBIL 64.6±11.40△、ALB35.1±3.6△、ALT61.5±7.46△、PLT 123.1±45.6△、PT21.2±2.96△、PTA42.1±25.6△、HBV-DNA3.46±0.6△)较对照组(TBIL103.8±13.43、ALB35.5±2.5、ALT83.8±14.2、PLT102.3±35.4、PT23.9±3.42、PTA37.5±21.7、HBV-DNA4.5±0.7)血清生化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C.T.P评分治疗组(9.02±1.94△)较对照组(10.29±2.23)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50%,两组临床疗效比有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分析结果提示,内科综合基础治疗联合联合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疗效显著.
  • 摘要: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可能对肝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本文综述了最近十年文献报道中新出现的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柴胡、薄荷、紫菀、补骨脂、大黄等常见中药.并指出中药致DILI除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外尚与炮制、配伍、辨证、剂量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其他导致中药肝损害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个体生理病理状况和体质差异;中药滥用、误用;煎药方法不当;中西药合并用药;药物制剂及原生药的质量控制不佳,培植药材中农药的残留及品种混淆等。因此,如何处理好中药肝毒性和使用好中药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中医证侯的背景下,对中药功效和毒性进行综合评价和科学认知,找出专属而灵敏的方法,对其机制及特性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找出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以期保证中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摘要:通过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经验,提出该病主要责之于湿瘀之邪,湿瘀互结,湿瘀热困遏中焦脾胃,壅滞肝胆,瘀阻血脉,胆汁不循常道,泛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由于本病因湿瘀之邪引起,湿瘀之邪热困遏中焦脾胃,壅滞肝胆,瘀阻血脉,单纯的清热通腑,利湿退黄其效差,薛敬东主任认为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退黄。临床自拟金虎退黄汤(金钱草、虎仗、桃仁、红花、桂枝、栀子等)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该方具有保肝、利胆退黄、抑制肝纤维化、抗炎等多种药学作用。
  • 摘要:嗜肝性病毒是肝病的病因之一,也是目前常见病、多发病的根源.嗜肝病毒侵袭宿主肝脏为特性,引起肝肿大的炎症及全身性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是临床观察的重要依据.中医腹诊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的诊察方法,适用于嗜肝性病毒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用于肝病早期及未病先防的情况下,能准确提高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极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 摘要:目的:探讨柴芍六君子汤(Chaishao Luijunzi Decoction,CLD)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Iiary cirrhosis,PBC)小鼠肝组织损伤的影响.rn 方法:应用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建立PBC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LD组和阳性组,分别灌胃CLD煎剂、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和生理盐水,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评价不同时间段小鼠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改变.rn 结果:CLD组能改善PBC小鼠肝组织汇管区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少胆小管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优于阳性组(P<0.05).透射电镜显示CLD组明显改善线粒体和内质网损伤,减轻胶原纤维沉积.rn 结论:CLD能够改善PBC小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胆小管损伤,保护肝细胞膜及各细胞器的结构.
  • 摘要:本文结合经典著作,探讨黄疸病的病因病机,认为黄疸病的发生,脾胃虚弱为根本原因,湿邪为基本因素,瘀血为关键因素.以《金匮要略》中“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概括:一,黄疸病的病位在脾;二,湿和瘀是黄疸病的发生的病因病机。此外,黄疸病须分阴阳寒热,日久可伤及肝胆心肾。
  •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素改善NAFLD模型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rn 方法:采用高脂诱导的方法建立NAFLD(non alchohol fatty liver disease,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给予NAFLD大鼠大黄素20、40、80mg/kg.d灌服,采用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染色发检测TLR4信号的表达.rn 结果:NAFLD组大鼠呈现典型的肝细胞脂滴空泡,部分肝细胞有单核细胞侵润,血清TNF-α、IL-1显著增高,肝脏TLR4、MyD88、TRAF6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大黄素各个剂量组对NAFLD大鼠肝脏脂滴空泡均有显著改善,抑制血清TNF-α、IL-1分泌,同时抑制TLR4信号的表达.rn 结论:大黄素改善NAFLD模型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与抑制肝脏TLR4信号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rn 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高、低两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CCl4溶液2ml/kg体重造模.自造模之日起,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疏肝健脾方提取液按1g生药/mL和3g生药/mL的剂量灌胃共8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戊巴比妥麻醉小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以及透明质酸(HA)含量,摘取肝脏、脾脏,检测肝脏器系数、脾脏器系数、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IMP-2及MMP-2的表达,观察疏肝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rn 结果:疏肝健脾方预防用药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MMP-2表达及抑制TIMP-2表达的作用,光镜及电镜下显示疏肝健脾方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减轻四氯化碳对大鼠肝组织破坏、防止胶原纤维增生、沉积的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按3g生药/mL给药效果最为明显.rn 结论:疏肝健脾方对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具有防治作用.其可以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肝组织匀浆MMP-2表达及抑制肝组织匀浆TIMP-2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影响.rn 方法:前瞻性随机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分别给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4周,随访8周,观察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情况.rn 结果:1肝性脑病:两组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出现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原发性腹膜炎:两组治疗后原发性腹膜炎出现率均有下降,治疗组治疗8周后原发性腹膜炎出现率(12例,26.7%)明显低于治疗前(19例,42.2%),有显著性差异(P=0.035);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电解质紊乱: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紊乱出现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4周后治疗组肝肾综合征出现率(1例,2.2%)与对照组(8例,17.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8周后治疗组肝肾综合征出现率(2例,4.4%)与对照组(7例,15.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7).5两组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出现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在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过程,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细胞因子也参与其中.rn 目的:本文从细胞因子的分类、功能、相互作用等方面介绍其在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分析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rn 方法:以TH1/TH2研究细胞因子与中医证型关系:①观察142例4组常见证型及正常组的特定细胞因子变化;②观察E抗原阴性(Ⅰ组)和阳性(Ⅱ组)不同程度肝病患者与正常组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③检索整理中医药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rn 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不同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升高程度及类型不同.②Ⅰ组与Ⅱ组的入组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值与正常组有差异;Ⅰ组与Ⅱ组之间从慢性中度肝炎开始上述细胞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中药针对不同细胞因子具有靶向作用.rn 结论: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医药在调节细胞因子,改善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摘要:2015年3月中旬在土耳其召开了第24届亚太肝病学会(APASL)年会,对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肝癌、肝移植和治疗肝病的新药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探讨。这次年会总的来说是“丙肝仍然占优,乙肝蓄势待发”。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及收获是推出新版《APASL乙肝指南(修改稿)》和世界卫生组织首部《WHO预防、关护和治疗慢性乙肝感染患者者指南》,对于指导今后亚太地区防治乙肝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新版《亚太乙肝指南》对现有指南进行了不少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适应临床实践。共有全球33位从事有关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包括我国的贾继东、魏来、侯金林和王福生四位教授参加了这项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各方的建议。新版指南中提出的28条指导意见涉及慢乙肝防治的各个时段。大致可分成(1)原指南中的“非活动性HBV携带者’’改为“低复制慢性HBV感染”(LRCHB);(2)核苷(酸)类似物(NAs)停药指征;(3)停用干扰素(PEG-IFN)的原则;(4)乙肝病毒(HBV)再活动的慢加急性肝衰竭(CALF)的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但仍有若干重大问题尚未得出定论。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新药”。个人认为,今后工作仍要做好三个“坚持”,牢牢把握中医药治疗乙肝的大方向和主攻目标。第一坚持扶正祛邪治则,第二是坚持中西医结合,第三是坚持多学科协作。
  • 摘要:根据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系统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细菌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胆碱及胆汁酸代谢、内源性乙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基础上,结合作者对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治疗NAFLD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提出中药靶向调节肠道菌群,不仅是中医药临床治疗实践的现代诠释,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成为NAFLD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 摘要:本文从肝与大脑的关系、肝与大肠的关系、脑与大肠的关系、通腑开窍法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对通腑开窍法机理的认识等方面探讨了"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及历史渊源,为肝性脑病治疗学带来新的启迪.肝性脑病是肝病领域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针对造成肝性脑病的可能因素,采取清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降低血氨,调节支芳氨基酸比例,改善神经递质等相应治疗措施,虽然在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治疗范围有限、副作用较多、经济负担大等一些问题。故寻找一种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倡“通腑开窍,通腑保肝”的中医理论,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中药制剂大黄煎剂保留灌肠的疗法,有涤荡肠胃、逐邪外出、增加脑氧供应的作用,从而达到釜底抽薪、通腑开窍,“治下助上”之妙。它不但可以排除毒素起到护脑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善肝功能起到保肝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同时还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失为一种“简、廉、便、效”的治疗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以茵陈蒿汤联合大承气汤为基础的清下法对急性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rn 方法:采用内毒素(LPS)加D-氨基半乳糖(D-GalN)造成大鼠急性内毒素性肝损伤模型,并予以清下中药进行干预,检测造模后各组大鼠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肝组织病理改变、通过Tunel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RT-PCR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mRNA表达.rn 结果:清下法可明显降低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血ALT、AST、TBI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5),模型组大鼠Bax、Caspase3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清下组(P<0.05),Bcl-2mRNA达量则较对照组及清下组明显降低(P<0.05).rn 结论:清下法可明显改善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降低肝细胞凋亡率,通过降低Bax、caspase3mRNA表达,上调Bcl-2mRNA表达,调节Bcl-2/Bax之间的平衡达到抑制肝细胞凋亡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蓝莓及蓝莓联合益生菌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微结构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rn 方法:以C57BL/6J小鼠建立模型,58只.分为控制组(CG)、模型组(MG)、蓝莓干预组(BJ)、蓝莓益生菌联合干预组(BJB)、SIRT1 siRNA阻断组(SI)、蓝莓SIRT1阻断组(BJSI)、蓝莓益生菌联合阻断组(BJBSI).病理学方法明确造模情况,电镜下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微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rn 结果:CG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及线粒体形态结构正常;MG组肝细胞核核膜完整性破坏明显,细胞器大部分溶失,线粒体肿胀严重,膜破裂;BJ组、BJB组胞核及线粒体轻度肿胀外,无明显异常;BJ、BJB组SIRT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较MG组显著增强(P<0.05);SI组、BJBSI组和BJSI组SIRT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较CG、BJ、BJB组显著减弱(P<0.05).rn 结论:蓝莓及蓝莓联合益生菌可能通过增强SIRT1活性,进而上调PGC-1α,对线粒体产生保护作用, 从而维持细胞能量代谢,维持细胞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减轻AFLD.
  •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合并肝脂肪变的HBV转基因小鼠肝病进展的防治作用.rn 方法:4周龄HBV转基因小鼠130只,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肝脂肪变小鼠模型;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恢复正常饮食)、模型组(继续高脂饮食)、大黄酸组(120mg/kg·d灌胃)、易善复组(69.2mg/kg·d灌胃)4组,每组30只,第24和48周末每组分别处死15只,采集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rn 结果:1.高脂喂养48周后小鼠肝组织可见脂肪变、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气球样变,NAFLD肝组织活动度计分(NAS)接近NASH(3.58±1.44).2.肝组织光镜观察示24和48周末模型组NAS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NAS无下降,易善复组48周末NAS降低.3.血生化示24周时各组间TC、TG、FPG差异明显,大黄酸与易善复组均见增高的TC、TG、FPG水平下降;48周末组间TC、FPG仍保持原差异趋势.4.24及48周末各组间血清HBV载量均差异明显(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水平相似,大黄酸组变化不明显,易善复组明显低于模型组.rn 结论:高脂配方喂养HBV转基因小鼠可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NASH小鼠模型,大黄酸可一定程度改善该模型的糖脂代谢,但对肝组织病变作用有限,回复正常饮食的组织学干预效应最佳.
  • 摘要: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与拉米夫定(LAM)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98例HBV DNA阳性且无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史的HBeAg阴性HBV-ACLF随机分为ETV组、LAM组各4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ETV(0.5mg,qd)或LAM(0.1,qd)抗病毒.比较12周时组间死亡率、临床好转率、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和不良事件的差异.rn 结果:1) ETV组、LAM组的基线特征相似.2)12周时ETV组死亡率低于LAM组(28.6%vs48.9%,p<0.05);临床好转率呈高于LAM组趋势(65.3%vs48.3%,p=0.067),且主要来自基线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30患者(75.6%vs52.5%,p<0.05);完全病毒学应答率高于LAM组(94.3%vs72%,p<0.05).3)ETV组、LAM组间均无患者因药物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rn 结论:ETV治疗HBeAg阴性HBV-ACLF能较LAM更强地抑制HBV复制,降低短期病死率,且安全性相当.
  • 摘要: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依据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分,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要求的文献1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扶正化瘀胶囊组在改善肝功能(ALT)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扶正化瘀胶囊不良反应少,使用相对安全.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药物.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 摘要: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而腹水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由于其难治反复,是目前肝病治疗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通过结合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一定的疗效,其简便易行、安全性好、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临床运用更加广泛.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表明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简便价廉等特点,而且拓展了给药途径,无需经过肝脏代谢,毒副作用少,与内治法相得益彰,其广阔的前景是值得肯定的。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是“经气学说”。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通过辨病、辨证来明确病变的脏腑、经络、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把握病症的标本缓急,用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灌肠等)或者物理方法(肝病治疗仪、针灸、刮痧等)来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相关病变脏腑之经气,恢复气血阴阳平衡,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外治法跟中医内治法一样,内治外治之理是相通的,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制出更加新的更加完善的肝病外治法,以期外治疗法在治疗肝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取临床流行病学及中医证侯学调查方法,对185例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分别进行细分及概括辨证分型.结果:细分辨证分型显示无证可辨型27例(15%),单一证型为94例(50%),复合证型64例(35%).概括5种辨证分型显示其出现频次依次为脾肾亏虚>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肝肾亏虚>瘀血阻络.结论: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大多数有证可辨,且以脾肾亏虚及肝气郁结最常见,与慢性乙型肝炎比较,湿热证更少.本研究提示通过补益脾肾及疏肝理气等治法可能有助于打破免疫耐受状态甚至改善HBV感染自然病程.
  • 摘要:目的:明确CR1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rn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ACLF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ECR1)的表达量;应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测定方法检测ECR1分子粘附活性:以5个或以上红细胞粘附1个肿瘤细胞为一个结合单位,计算粘附率.rn 结果: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8周病情好转组ECR1表达量及粘附活性较无效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好转组患者ECR1表达量及粘附活性呈上升趋势,而无效组呈下降趋势或无变化.rn 结论:ECR1表达量及粘附活性与HBV-ACLF患者预后相关,动态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本文从PBC的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B淋巴细胞及其表面分子、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等免疫细胞;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IgM和TOLL样受体等免疫机制进行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肝内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可发展至肝纤维化.PBC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被认为是基因、免疫、环境、感染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疾病具有明显的自身免疫学特征: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血清IgM升高、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等.因此免疫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类高脂饲料对大鼠体重、肝脏重量、血糖、血脂、血清酶学指标以及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混合饲料组、高脂纯化饲料组和高脂混合饲料组,喂养6周,检测大鼠体重、肝脏重量、血糖、血脂、血清酶学指标以及光镜下肝脏病理学结果.结果:与高脂混合饲料组相比,高脂纯化饲料组大鼠体重以及肝脏重量显著增加,出现明显的血脂、血糖、血清酶学指标水平升高,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切片脂肪变更为明显.结论:高脂纯化饲料可更好的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发生.
  • 摘要:目的:系统了解HBV-ACLF的临床特点、病死率、不同分期及不同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及对预后判断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探讨SIRS在HBV-ACLF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对病情的影响。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HBV-ACLF的疗效进行评价。rn 方法:收集160例HBV-ACLF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HBV-ACLF患者SIRS总体发生率;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治疗8周,随访40周,评估患者治疗后和随访至48周时的临床疗效。rn 结果:158例HBV-ACLF患者中有72例发生SIRS,其发生率为45.6%;SIRS组患者和非SIRS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代偿性乙肝肝硬化及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ACLF中期及晚期患者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HBV-ACLF合并SIRS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其他诱因;SIRS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大于非SIRS组;按出现的频率高低依次为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SIRS组的TBIL、Cr、INR高于非SIRS组,且TBIL. Cr. INR随着SIRS积分的升高而增大;SIRS组的PTA低于非SIRS组,且PTA随着SIRS积分的升高而逐渐下降;SIRS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非SIRS组,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SIRS组Na明显低于非SIRS组;两组患者的ALT、K、CL、BG均无明显差异;HBV-ACLF患者SIRS组TNF-α、IL-6、ILIO、IL-17、IL-18明显高于非SIRS组;两组的IFN-y、lL-4无明显差异;SIRS组累计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基于“陌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的中药干预治疗对降低HBV-ACLF的病死率效果不明显;对降低HBV-ACLF患者TBIL作用明显,但对改善PTA. ALT效果不明显;可明显改善HBV-ACLF患者的自觉症状;可明显减少HBV-ACLF患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对减少腹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其他感染、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作用。rn 结论:1、HBV-ACLF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年龄在30-60岁之间是HBV-ACLF发病的高峰时间;职业以农民为主;诱因以不明诱因和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为主;ACLF早期患者最多;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腹水、电解质紊乱和原发性腹膜炎。2、HBV-ACLF患者中基础疾病为慢性乙型肝炎者占最多、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占次之、相对稳定的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最少;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发病时处于ACLF中晚期的多,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大,且凝血功能明显较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差。3、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ACLF分期、基础疾病(有无肝硬化基础)、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等与HBV-ACLF预后有关)等。TBIL、PTA、INR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肝细胞炎症及坏死的程度,通过观察其变化趋势,可以对HBV-ACLF患者的预后做出初步判断。
  •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肝病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使用J-6100低频治疗仪(肝病治疗仪)以简单随机方法,治疗17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探索非药物手段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中能否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在抗病毒、保肝、降酶、退黄、对症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病治疗仪.结果:治疗组在消化道症状改善方面有效率95.0%,黄疸消退方面有效率90.2%,谷丙转氨酶恢复方面有效率85%.而对照组分别为82.14%、67.86%和71.43%.
  •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临床验方和合疏养方治疗CCl4致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纤维化的疗效.rn 方法:采用正交试验,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合疏养方组.空白对照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4周后,予蒸馏水灌胃至8周.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同时予腹腔注射30%CCI4花生油溶液造模4周后,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至8周.和合疏养方治疗组按83.0g/kg剂量灌胃治疗至8周.联苯双酯阳性药物,予联苯双酯(50mg/kg)灌胃治疗至8周.rn 结果:和合疏养方组在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恢复等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rn 结论:和合疏养方对于改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功.
  • 摘要: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窦壁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Ⅳ)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变化的影响.rn 方法:Wa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对照组和芪术颗粒组,每组40只.用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日即给予相应治疗,分别于造模后的第3d、1、2、4周各组分别处理10只大鼠,取肝组织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每个视野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IOD)值,半定量分析LN、Co-Ⅳ、α-SMA在大鼠肝脏中的表达.rn 结果:随实验时间延长,芪术颗粒组LN、Co-Ⅳ、α-SMA的表达均较对应时间点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芪术颗粒可减少LN、Co-Ⅳ、α-SMA在肝脏的沉积,减轻肝窦连续性基底膜形成,减少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程度,从而影响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 摘要:目的:建立pDCs的体外培养方法.rn 方法:采集健康产妇脐带血40mL,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用含rhFlt3-L 100ng/ml、IL-3 10ng/mL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连续培养7d,每隔1天半量换液.第8天加入2μg/mL的CpG ODN,24h后收集细胞行流式检测,同时检测pDC培养上清IFN-α水平检测.在培养细胞的第1、3、5、7、8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孔中的pDCs形态特征变化.rn 结果: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培养2h后可见圆形扁平贴壁细胞布满视野,24 h后细胞体积所有增大,圆形,透亮,并可见散在的小集落形成.培养第3-4天,细胞体积较前继续增大,多数为圆形,部分细胞表面可见小的突起,并可见少量梭形、蝌蚪状、星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的细胞,培养液中集落较前明显增多、增大.培养第5-8天,集落数量及集落内细胞数逐渐减少,而培养液中圆形或具有小突起的悬浮细胞逐渐增多.细胞流氏检测显示:在培养过程中,pDCs比例不断变化,其中pDCs在培养开始时仅占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总数的1.08%,第4天升至5.32%,第8天时达到高峰,为19.8%.培养第8天,pDC培养上清进行IFN-α水平达11302±1745.31 pg/mL.rn 结论:以人CBMC为培养初始细胞,利用rh Flt3-L+IL-3联合体外诱导,可成功体外诱导出pDCs.
  • 摘要:本文提出"经气学说"是慢性肝病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脏腑-经络-皮部(腧穴)-经气-药气"是"经气学说"的精髓.并从"选腧穴"、 "调经气"、 "通经络"三个层面举例阐释慢性肝病中医外治法的本质.临床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扶正祛邪、调节免疫功能治疗慢乙肝;"脐透消臌贴膏"贴脐,理气化淤、降低门脉高压治疗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病治疗仪肝区穴位照射",通过肝病治疗仪疏通经络,以改善临床症状,如肝区疼痛、腹胀减轻,食欲、体力增加等,尤其对失眠症状改善方面有极显著的差异.也正是"经气学说"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它也为将来开发其他慢性肝病中医外治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文章介绍了慢性肝炎的诊断机制,分析了慢性肝炎的非抗病毒治疗患者和适合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总结了中医护理方法,并对母婴传播、肝炎病毒为细胞内寄生和复制、HBV易发生变异、免疫耐受等中医治疗难点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提出了打破免疫耐受、个体化治疗、积极抗纤维化治疗的解决措施和思路。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养阴柔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干眼(Dry Eye,DE)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CHB合并DE患者64例(128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68只眼)口服养阴柔肝方,对照组30例(60只眼)用人工泪液,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主观症状和眼科检查改善情况.rn 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治愈率17.65%、显效率32.35%、有效率41.18%,对照组症状体征治愈率3.33%、显效率10.00%、有效率26.67%,2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泪液分泌减少治愈率22.45%、有效率32.65%,对照组泪液分泌减少治愈率8.89%、有效率37.78%,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泪膜稳定性下降治愈率11.11%、有效率33.33%,对照组泪膜稳定治愈率5.17%、有效率48.28%,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养阴柔肝方治疗肝肾阴虚型CHB合并DE患者效果优于人工泪液治疗,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泪液分泌量减少也得到一定改善.
  • 摘要:笔者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两个方面对细胞模型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细胞模型造模方法及已在探索中的为方便实验研究进行创新的造模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探索出更贴近人体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实验模型是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促进脂肪肝发病及防治的研究进程.
  • 摘要: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反复交融结合的过程中,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经历了中医药辨治肝癌从"毒"到"毒痰瘀"再到"毒痰瘀虚"的认知阶段,提出了"毒痰瘀虚"为原发性肝癌的证素特点.从“毒”、“痰”、“瘀”、“虚”不同方向着手,系列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与效果。从“毒”着手,探讨叶下珠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叶下珠药物血清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从“痰”着手,探讨中药皂荚提取物对肝癌细胞TGF-βImRNA信号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皂荚提取物可通过对肝癌细胞TGF-βImRNA信号高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从“瘀”着手,探讨膈下逐瘀汤对人肝癌细胞Bax、Bcl-2P53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膈下逐瘀汤能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从“毒痰瘀”着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博癌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博癌丸对HepG-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上调Bax和P53的表达而发挥其促凋亡的作用。从“毒痰瘀虚”着手,探讨了黄白抑瘤方对C010320细胞增殖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以明确黄白抑瘤方治疗结直肠癌的生物学基础,结果显示黄白抑瘤方能抑制人直肠癌C010320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医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认识,分析了中医药对轻微型肝性脑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目前中医药对MHE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医对MHE病机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医家个人临床经验上,对MHE的辨证分型尚未明了,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既往文献较少,亟待多中心大样本量的证候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由于现代医学对MHE诊断“金标准”的缺乏,将中医证型与MHE发病及客观辅助检查指标相联系或可为临床检出MHE患者提供新的思路。中医药对MHE防治的研究多为个人治疗经验的验证,从已进行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医药在改善MHE患者心烦、失眠等临床症状,神经心理学检测结果,肝功能及血氨,以及神经电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且较西药具有一定疗效优势和副作用少或无的优点,但现有的防治研究也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从研究设计上,主要为短期的治疗研究,缺少长期随访,缺少中医药对MHE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研究。在疗效评估方面,一方面由于相关的防治研究在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不同,其研究结果的有效率等缺少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神经心理学检测的可学习性及现有疗效评价指标的不一,MHE中医疗效评价缺少得到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说服力差,需要大规模的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为证实中医药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此外目前也缺少中区药与西药经典药物联合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研究。总之,MHE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证候调查、临床研究来挖掘、理清中医对MHE的认识,需要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中医药的疗效优势,为形成中医药防治MHE的共识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中国属于乙肝感染的中-高流行区,该病的治疗是一项国际公认的治疗难题.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以能够提供较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并最终使该病得到临床治愈的大型临床研究.本文将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2012ZX10005004-001)进行介绍.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标准符合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中关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同时要求符合以ALT、HBeAg、HBV-DNA或肝组织学评分符合入组条件规定(内详)的患者.全国共有16家三甲医院参与了本项研究,共纳入病例596例,总疗程14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例1∶1,试验组使用中药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平行设盲的策略,使用中药模拟剂+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过程中每12周进行一次第三方检测评价,以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该研究的结果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提高HBeAg应答率方面提供证据,同时验证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观察重用赤芍方(赤芍、炙黄芪、茯苓、茜草、秦艽、豨莶草)治疗重症淤胆型药物性肝炎(DILI)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住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的经常规西医治疗无效的重症淤胆型DILI患者,随机分为重用赤芍方组(6例)和糖皮质激素组(5例).rn 结果:重用赤芍方组能显著降低TBiL值(治疗前345.5-162.1μmol/L vs治疗后15.0-1.6μmol/L,P=0.004),治愈率显著高于糖皮质激素(100%vs40%,P=0.036),毒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各出现1例,停用重用赤芍方后可自行缓解.rn 结论:重用赤芍方对常规西医治疗无效的重症淤胆型DILI治疗有效且安全.
  • 摘要:MHE在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但也见于其他慢性肝病导致的肝功能损伤。本病的发病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其发病率的差异也与肝功能损伤原因、诊断方法的选择、各种检测方法参考值的界定、患者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具有相关性。目前,尚无诊断MHE的统一标准,其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智能检测、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电心理、脑影像学检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筛查MHE.通常神经心理测试、神经生理测试二者之一异常或二者均异常即可诊断为MHE。MHE流行病学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最大瓶颈在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多以NCT、DST等检测手段通过神经心理学检测筛选MHE,然而仅通过以上检测易造成偏倚,从而对其个人家庭及整个社会造成危害。鉴于此,需首先以年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分层的健康者进行前期研究,确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值,结合神经生理学检测,总结出一套针对MHE既敏感又特异的诊断手段。
  • 摘要: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五运六气禀赋特点以期为其病因病机的确立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患病组(慢性乙型肝炎)591例患者和对照组(非慢性乙型肝炎)594例患者出生日期,分别推算其主运、主气、客运等五运六气特点.结果:主运为土运不及年份容易发生慢性乙型肝炎(P<0.05),主运火运不及、主气少阴君火时不易发生慢性乙型肝炎(P<0.05).结论:主运土运不及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脾虚肝郁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内在病机,健脾疏肝法应贯穿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始终.
  • 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74篇,收集到治疗慢性乙肝的225条方剂记录,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30个,挖掘出新处方共15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慢性乙肝方剂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复杂的用药规律清晰简明有序,对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有很大的帮助.
  • 摘要:目的:研究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合用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rn 方法:以本院肝病科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联合使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rn 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38例有效,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28例有效,有效率为7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6.2±10.7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8.3±11.6h,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使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奥曲肽相比也无明显差异上,此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五色颗粒剂对拉米夫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rn 方法:选取52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五色颗粒剂联合拉米夫定片,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片,疗程均为48周.于基线期、24周、48周检测所有入组患者外周血IL-17、FOXP3的频数及HBV DNA载量的变化.rn 结果:两组HBV NDA阴转率比较,治疗24周、48周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8周后HBV DNA阴转率相对于治疗24周均有所提高(P<0.05).两组外周血IL-17、FOXP3频数及Th17/Treg比率比较,治疗24周、48周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8周后均有所下降,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中药五色颗粒剂可明显减轻肝脏炎症,增强抗病毒效力,改善免疫功能,其机理可能与其对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分布频率和功能调节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茵栀黄注射液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FXR、BSEP、NTCP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茵栀黄注射液的作用靶点及机制.rn 方法:5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模型组(7只)、茵栀黄注射液组(7只)、GW4064组(7只)、Guggulsterone组(7只)、茵栀黄+GW4064组(8只)、茵栀黄+Guggulsterone组(8只)共7组.造模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FXR、BSEP、NTCP蛋白和基因的表达.rn 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可以上调FXR蛋白和基因的表达,P<0.05.FXR和BSEP在蛋白和基因表达量上存在显著相关,P<0.05.rn 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通过干预FXR上调BESP的表达利胆退黄治疗肝内胆汁淤积.
  • 摘要: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复方鳖甲软肝片已上市几十年,从制方之初到上市再到临床广泛应用,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总结,认为该药在抗炎、抗纤维化、逆转部分早期肝硬化及对机体免疫调节方面有明显优势,近几年对该药的研究更有了新的突破.该药体现了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优势特色,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复方鳖甲软肝片从肝纤维化患者淤血阻滞兼正气不足的病机出发辨证组方,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及扶正的作用。并不是所有具有活血或扶正的中药均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经过临床疗效、实验研究等阶段,证实其有明确的抗纤维化作用,能够部分逆转早期肝硬化,在中药复方中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对该复方加强了机制方面的探索研究,并从中医中药“异病同治”的思路出发,拓宽了该药的应用范围及研究思路,使对该药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 摘要: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的持续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指标",但鉴于肝活检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新的诊断技术因其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而得到业内专家和指南的推荐.近来多位学者采用影像学联合血清标记物多种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即FibroScan联合增强肝纤维化(enhanced liver fibrosis,ELF)评分系统,或ARFI联合ELF评分系统,对≥F2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诊断优于单独的ELF评分系统。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的垂盆草对大鼠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等机制.rn 方法:利用纯种的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鲜垂盆草煎煮组、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颗粒组、垂盆草配方颗粒组.实验开始除正常组外,给予大鼠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造模,每周3次.首次造模6小时后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日.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的含量、肝组织miR-122的含量和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rn 结果:同模型组比较,鲜垂盆草组的肝脏质量和脾脏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鲜垂盆草煎煮组、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颗粒组和垂盆草配方颗粒组均可降低大鼠血清Tbil、ALT、AST、AKP水平(P<0.05,或P<0.01);鲜垂盆草煎煮组、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颗粒组和垂盆草配方颗粒组均可降低大鼠血清TNF-a、IL-6的含量(P<0.01);鲜垂盆草煎煮组和垂盆草配方颗粒组的miR-122高于模型组(P<0.05).鲜垂盆草煎煮组、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颗粒组和垂盆草配方颗粒组均可见肝索结构破坏减轻,中央静脉周围细胞的水肿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内炎细胞浸润减轻.rn 结论:鲜垂盆草煎煮液、干垂盆草煎煮液、垂盆草颗粒、垂盆草配方颗粒均可治疗CCL4导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且起到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的作用.其中鲜垂盆草的功效更为显著.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芪灵合剂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表达水平的影响.rn 方法:收集56例CHB患者随机分29例用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和27例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对照组,于抗病毒治疗的第0、24、48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的PD-1/PD-L1的表达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rn 结果:中药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抗HBV治疗48周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单用拉米夫定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 24周、48周后表达量与治疗前相比逐渐下降,48周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后与拉米夫定对照组相比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CD4+T细胞PD-L1 48周后表达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和拉米夫定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中药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能够提高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有关.
  • 摘要: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病毒学特点,为科学阐释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作用环节提供可靠的模型依据.HBV细胞模型是筛选抗HBV药物,研究HB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和细胞的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已有的细胞模型在研究HBV的理化特性,发病机制,免疫机制及抗HBV药物的筛选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并没有突破性进展,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建立感染后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类似于人患乙型肝炎后改变的细胞模型;(2)没有对病毒感染和致癌机制合适的细胞模型;(3)没有形成HBV细胞模型的规模化培养,有限的HBV细胞模型还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故今后有望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学、基因工程新技术来建立既能转染,又可用血清高效感染,接近肝细胞生理状态并长期稳定快速表达病毒抗原的简便经济细胞模型。
  •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化瘀软肝补血胶囊治疗肝硬化贫血的疗效,观察血细胞上升指标.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对比组28例、治疗组34例,按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个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细胞复常率治疗组>对比组>对照组.通过临床研究,制成化瘀软肝补血胶囊,使红血球,白细胞和血小板随之恢复,发现随着贫血的恢复,患者有些腹水随之消失,脾脏有缩小,精神状态肝功能改善。对于一些严重肝硬化失代偿期,脾脏巨大,脾功能亢进严重,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者及早要手术治疗。对脾肿大的疗效观察,三组都用了安络化纤丸,治疗组虽有缩小,但用药时间短,疗效不是很明显。结论:自制化瘀软肝补血胶囊,治疗肝硬化贫血的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总结中药苦参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资料,并对其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中医药抗病毒治疗CHB具有传统的优势;苦参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苦参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免疫两种途径来抗病毒,其抗病毒作用与其抗炎作用亦密切相关.结论:中药苦参抗HBV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均不够深入,应不断完善.
  • 摘要:目的: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血清Gas6水平及茵陈蒿汤作用.rn 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用D-氨基半乳糖加脂多糖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同时用中药茵陈蒿汤进行灌胃治疗.检测急性攻击前及攻击后1小时、12小时血清肝功能、Gas6水平.rn 结果:模型大鼠肝功能检测提示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升高,茵陈蒿汤治疗后有明显下降.血清Gas6水平随着炎症活动水平的升高逐渐上升,茵陈蒿汤治疗后有明显下降.rn 结论:(1)茵陈蒿汤可保护肝细胞膜、利胆,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2)血清Gas6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炎症活动相关,是可能的炎症活动性指标,茵陈蒿汤可下调Gas6水平,提示其有免疫调节作用.
  • 摘要:目的:挖掘并分析PBC文献中的证候及证素,通过与CHB文献证候及证素分布的对照,阐明PBC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和特征,为PBC病机学研究提供支持.rn 方法: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将入选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提炼及归纳,同CHB证候及证素分布特征进行对照.rn 结果:与CHB的证候证素的比较显示,PBC的证候集中于血瘀、脾虚、阴虚、肾虚、湿热及肝郁6个症候群,与CHB文献中湿热、肝郁、血瘀、毒、阴虚的类别及顺序有所不同.在病性证素中气虚、血瘀、气郁、湿、热是PBC的高频证素,与CHB气郁、湿、热、饮血、血瘀的证素特征明显不同;两者病位主要在肝脾,但PBC中出现了胆络、肝络等特有病位,与病理损害部位密切相关.与CHB不同,血瘀及脾虚(气虚)是PBC最为重要的病机.
  •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肝中西结合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rn 方法:将12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前测定Fibroscan的受控参数(CAP值)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三组,所有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抗病毒,同时予中药汤剂调肝健脾解毒,分别在治疗12周、24周、48周观察肝功能、HBsAg、HBeAg、HBV-DNA定量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α、IFN-γ的变化.rn 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患者ALT的复常率逐渐提高,与治疗12周相比,治疗后48周三组ALT复常率显著提高(P均<0.05),肝脏脂肪程度较轻组的ALT的复常率显著优于肝脏脂肪程度较重的C组(P均<0.05).在HBsAg1g值、HBeAg均值和细胞因子的观察上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在HBsAg1g值的变化上,治疗12周以后,三组患者均下降不明显(P>0.05).rn 结论:肝脏脂肪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慢性乙肝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这可能与对其细胞因子的改善有关.
  • 摘要:目的:总结成冬生对于痞证在慢性肝胆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创立从痞证辨治慢性肝胆疾病的方法.rn 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技术,回顾性收集先生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在慢性肝胆疾病方面的临床病例,整理并制作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从中找出内在规律.rn 结果:痞证(慢性肝胆疾病)最常见的10个症状、舌象及脉象分别为胃脘痞满、嗳气、呕恶或吞酸、口干或口苦、纳食减少、大便不调、身困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腻及脉细弦.rn 结论:慢性肝胆疾病痞证有别于一般痞证的特点是肝脾二脏互为影响,肝郁气滞,湿热内阻,脾胃虚弱,气虚及阳,阳虚寒湿内生,寒热错杂.临床采用辛开苦降法以寒热并用,和胃降逆,消痞散结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慢性肝胆疾病所见痞证,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一贯煎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rn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均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阳性药物组予秋水仙碱0.25mg/Kg灌胃、中药组予一贯煎浓缩液1ml/100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次数为每日一次.每周监测大鼠体重,灌胃4周后检测大鼠肝重指数、脾重指数,通过病理染色评价肝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外Ⅰ型胶原沉积.rn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脾指数升高,肝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增加,肝细胞外Ⅰ型胶原沉积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与中药组脾重指数降低(P<0.05),肝指数降低,差异不显著;肝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细胞外Ⅰ型胶原沉积减少.rn 结论:一贯煎可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外Ⅰ型胶原沉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缓解肝脾肿大.
  • 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造影CT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在肝脏小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n 材料与方法:23例临床怀疑小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前进行肝动脉造影CT(CTHA)和成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检查;术中行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DSA).rn 结果:CTHA、CTAP与常规CT、DSA比较,发现新的结节灶和新癌灶分别为15个和12个.诊断小肝癌结节43个,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结节29个,转移性肝癌结节14个,诊断发育不良结节部分癌变1个.准确判断3个肝癌坏死灶、1个介入治疗后残存癌灶,2个发育不良结节(DN),5个动门脉分流灶,1个门静脉异常引流和2个肝血管瘤.尤其对直径≤1cm结节发现和定性较CT平扫加增强和DSA敏感和准确.rn 结论:CTHA、CTAP是肝脏小结节病灶定性诊断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在判断小肝癌数量和存活度非常敏感和准确,对于介入治疗方案的实施、疗效评价有很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脂指标的作用.rn 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非诺贝特组(0.1g·kg-1·d-1)、疏肝消脂方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成人等效剂量的1倍、2倍、4倍).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予高脂饲料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各组相应药物,其中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脂(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肝功能(alanine transaminase,ALT; 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液流变学指标.rn 结果:疏肝消脂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液中TG[(1.51±0.18),(2.08±0.15)mmol·L-1,P<0.01],TC[(6.17±0.23),(7.24±0.45)mmol·L-1,P<0.01],FFA[(196.26±40.24),(357.19±87.65)μmol·L-1,P<0.01],全血黏度(低切)[(17.7±1.9),(35.2±13.6)mPa·s,P<0.01],血浆黏度值[(1.79±0.06),(1.92±0.04)mPa·s,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7.5±0.7),(11.9±2.4),P<0.01],ALT[(54.21±9.42),(78.32±17.67)U·L-1,P<0.01]和AST[(49.24±8.51),(67.49±10.23)U·L-1,P<0.01].rn 结论: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具有降低血脂水平和降酶保肝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消胀方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的影响.rn 方法:6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消胀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秋水仙碱组(1mg·kg-1)和消胀方低(200mg·kg-1)、中(400mg·kg-1)、高剂量(800mg·kg-1)组分别给予秋水仙碱水溶液和消胀方灌胃,每天1次,共7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TGF-β1受体1(TβRⅠ)和TGF-β1受体2(TβRⅡ)表达情况,并观察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变化.rn 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坏死,有明显的胶原沉积,可见假小叶的形成,肝组织Hyp含量和血清HA、LN、PCⅢ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大鼠肝组织α-SMA、TβRⅠ、TβR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消胀方组肝脏病理明显改善,肝组织Hyp含量和血清HA、LN、PCⅢ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α-SMA、TβRⅠ、TβRⅡ mRNA和蛋白表达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rn 结论:消胀方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TGF-β1分泌及其受体TβRⅠ、TβRⅡ的表达的作用机制而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 摘要:长期饮酒是全世界导致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缺乏能够完全模拟人类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限制了酒精性肝病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建立或者改进酒精性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酒精性肝病机制,进而提出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有急性酒精灌胃模型,Lieber-DeCarli模型,Tsukamoto-French模型和Gao-binge模型等,本文总结并评价了这些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这些动物模型为研究酒精性肝病和开发新的治疗性药物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ALD的动物模型按疾病进程阶段分类。一次性酒精灌胃模型可引起轻微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脏有炎症反应。Lieber-DeCarli模型只能诱导轻度脂肪肝,轻度升高的血清转氨酶,非常轻微的肝脏炎症。Tsukamoto-French模型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脂肪肝、肝脏炎症和损伤,但复杂的操作和对动物房的严格要求限制了其推广。Gao-binge模型能诱发更严重的肝脂肪变性、肝细胞损伤和肝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慢性酒精积累加多次高剂量酒精灌胃可模拟真正意义的慢性酒精性肝病的病变,使用老年小鼠还可以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单纯酒精造成的酒精性肝癌的动物模型。这些模型能被用于探索不同阶段或不同严重程度的ALD的发病机制,为发现有潜在治疗ALD药物新靶点提供研究工具。
  • 摘要:药物(不良反应)性肝病随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被认识、被重视,中药引发率较前增加.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医疗实践,用数据表明药物性肝病值得关注.药物性肝病分为可预知和不可预知两大类型,针对前者提倡合理用药,普及用药、保健品知识,避免不合理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观察不良反应.后者是特异质、应激反应,加强辨证论治、上市后再研究,提出适用病症、体质可能对预警和减少发病有益.药物性肝病预防为主.药物性肝病无特异诊断,多用排除法、评分综合评估.发病后停用引发病药物、简化用药、促进排泄是关键.
  • 摘要: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是目前国内肝衰竭的主要临床类型,临床证候复杂多变,变证多,兼夹证多,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在肝衰竭病因病机、证候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人们对肝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基本的病因病机可以用"湿、热、毒、瘀、虚"来高度概括;临床研究更注重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国情开展临床研究;个体化复杂干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生存质量;其在调控免疫、有效控制内毒素血症方面的作用机制初步得以揭示.
  • 摘要:目的:以普通干扰素(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为对照,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rn 方法:成人CHC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PEG-IFNα-2b,对照组给予IFNα-2b,均联合利巴韦林口服,疗程48周.观察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久病毒学应答(SVR)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rn 结果:观察组EVR率、ETVR率、SVR率均高于对照组(x2分别=6.27、4.17、4.44,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3,p>0.05).rn 结论: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SVR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淤积对脾脏的影响及茵陈蒿汤的调控作用.rn 方法:使用2%α-萘基异硫氰酸酯(ANIT)的橄榄油溶液诱导Wistar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周模型组、12周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及茵陈蒿组,第9周首日处死8周模型组大鼠并给予治疗组大鼠药物治疗,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脾组织IL-6、IL-10、CD163、TGF-β1、α-SMA、Foxp3、RORγt及HO-1等mRNA表达变化.rn 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脾组织TGF-β1、α-SMA、HO-1、RORγt及CD16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L-6、IL-10、Foxp3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与12周模型大鼠比较,茵陈蒿汤能够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脾组织TGF-β1、α-SMA、RORγt、CD163 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0、HO-1、Foxp3 mRNA表达水平.rn 结论:胆汁淤积时大鼠脾脏免疫功能激活可以促进胆汁淤积的进一步发展,茵陈蒿汤能够显著调控大鼠脾脏免疫应答从而减轻肝脏胆汁淤积.
  • 摘要:目的:观察"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干预作用和安全性.rn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2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干预治疗8周,比较两组主要疗效、次要疗效指标差异,以及用药的安全性.rn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8周治疗观察期内,总病死率分别为16.7%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中、晚期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4.3%vs9.1%、22.0%vs25.0%、50.0%vs66.7%,两组各分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胆红素在观察期前4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黄疸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观察期前4周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在观察期前第8周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肯定与服用中药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rn 结论:在规范化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阳黄-阴阳黄-阴黄"辩证论治的中药干预治疗措施,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病死率无明显影响,需扩大样本量研究;对肝衰竭患者总胆红素消退作用明显,对其他肝功能指标改善作用不明显.
  • 摘要:回顾1978年以来,由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指南),了解中医药在其使用中的变迁,得出近三十五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地位,已由主角下降到配角,以至于目前已不推荐使用中医辨证论治了,只剩下了中药制剂.说明中医药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已明显落后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警醒中医药如不思索加速发展的措施,将面临淘汰的可能,作为中医药界应该正确面对这个现实.
  •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与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各类免疫细胞、TLR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参与胰岛素抵抗、介导氧化应激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过程.树突状细胞的减少或消除可延迟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的发生.NKT细胞的减少在单纯脂肪变阶段可诱导脂质积累,而在炎症阶段可减轻纤维化进程.胰岛素及氨基酸mTOR信号通路可通过短期或长期调控抑制自噬过程,引起内质网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变,从而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NAFLD的机制研究亦愈来愈偏向免疫机制方向.
  • 摘要:肝衰竭是肝脏病变最危重的临床阶段,肠道微生态失调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肝病、肠道微生态失调、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三者之间可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改善肝衰竭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阻止肠腔内细菌和内毒素移到其它组织.当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屏障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肠腔大量细菌或内毒素向肠内外组织迁移,从而引起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阻止肠腔内细菌和内毒素移到其它组织.当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屏障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肠腔大量细菌或内毒素向肠内外组织迁移,从而引起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干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微生态制剂,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包括医学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元.常用医学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两大类,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联用优于单一使用,其中培菲康疗效较确切.益生元包括乳果糖(杜秘克)、乳梨醇(拉克替醇)等制剂.合生元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元合并使用的制剂.其二为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代表疗法是肠道选择性脱污染疗法(sID),指用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选择性地抑制和杀灭肠道的致病菌,而不影响有菌群的治疗方法;抗生素的应用还应包括某些抗生素的腹腔局部注射.其三为中药制剂的应用,或单味药神曲调节肠道微生态;或中药复方枳实导滞加减方辨治应用;或中药外治法,中药消胀散敷脐;或中药承气加减方保留灌肠.
  • 摘要:钱英教授提出治疗肝病必用和血法.和血法属于扶正祛邪兼顾,而以扶正为主的治疗大法.瘀血阻络虽然是慢性肝病的核心病机之一,但治疗不应单纯活血化瘀,而应该采用和血的方法治疗,提出"若欲通之,必先充之".盖"和血者,气血冲和之谓,既为治疗大法,又为治疗的最终目的.并指出了“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是和血法的生理基础;“久病入络”理论是和血法应用的理论依据;“因虚致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发展过程是和血法应用的病理依据;和血法的应用符合慢性肝病中医病因病机演变规律。
  • 摘要: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与Gilbert综合征(GS)均属于遗传性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分子基础均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肝细胞内B-UGT活力明显低下,肝脏形成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严重下降.文章分析了本院1例经基因测序确诊的Ⅱ型CNS合并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本例患者黄疸升高20余年,无其他特殊症状,黄疸波动在300-500umol/L之间,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ALT、AST正常,TBA正常,影像学无胆管扩张等梗阻表现,血常规提示RBC、Hb正常,网织红细胞数及百分比正常,可以排除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活检提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肝细胞内脂褐素颗粒沉积,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遗传性高非胆红素血症中的Ⅱ型CNS,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有效。进一步行基因突变分析,发现2个突变点:Exonl:G>A纯合突变,code71 GGA>AGA gly>arg,Exon5:T>G纯合突变,code486 TAC>GAC tyr>asp,基因分析表明患者UGTIAl基因第5外显子序列的第486位密码子发生了碱基T-G错义突变,即Tyr486asp突变,符合Ⅱ型CNS发生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合并有核苷酸211位发生G-A点突变(G7IR),符合基因突变型GS的基因突变类型,所以明确诊断为Ⅱ型CNS合并GS。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得到患者家族其他成员的血样标本行家族基因谱的分析,本文仅能分析患者一人的基因突变情况,期望在以后对该患者进行随访的王作中,能进一步完善其家族基因谱的分析。CNS是罕见疾病,基因突变检测分析能够明确诊断,并指导正确的治疗,临床上为非溶血性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患者应进行基因分析,确定基因突变位置,也为遗传咨询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冲剂对MAVs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补肾冲剂的抗病毒作用机制.rn 方法:采用补肾冲剂药物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HBsAg、HBeAg水平,RT-PCR检测RIG-Ⅰ、MDA-5、LPG2、INF-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MAVS、IRF-3和pIRF-3的水平.rn 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补肾冲剂能够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HBeAg的分泌,能上调RIG-Ⅰ、MDA-5、IFN-β和TNF-αmRNA的表达,下调LPG2 mRNA的表达.RIG-Ⅰ刺激剂(聚肌胞)预干预后,补肾冲剂能显著上调MAVS的表达,且能明显活化IRF-3的表达.rn 结论:补肾冲剂能通过活化MAVS-IRF-3信号通路,诱导IFN-β和TNF-α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脏剪切波波速之间的相关性.rn 资料和方法:46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医诊断,将46例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前期15例,代偿期15例和失代偿期16例.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分别定量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对患者进行中医诊断,比较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候与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rn 结果:剪切波速在不同时期肝硬化中的速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中,郁证、湿证、瘀证和气虚在肝硬化的不同时期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热证"、 "阳虚"和"阴虚"在肝硬化各个时期中无明显差异.rn 结论:中医征候在肝硬化不同时期的变化,导致肝脏中纤维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在进行肝脏剪切波测试时,剪切波波速会随着中医证候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 摘要: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关系.rn 方法:选取HBV-ACLF患者4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NC)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NK细胞计数,用SPSS 18.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HBV-ACLF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NK细胞计数与慢性乙肝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ACLF组外周血CD8+T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ACLF患者死亡组中CD3+、CD4+、CD8+T细胞及NK细胞计数均低于存活组,两组CD3+、CD4+、CD8+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HBV-ACLF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紊乱,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HBV-ACLF的发病和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rn 方法:对243例诊断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的NAFLD进行分析,分析4组间体重指数(BMI)、肝功、血压、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差异,探讨NAFLD中医证型与各因素的关系.rn 结果:湿浊内停型、肝郁脾虚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BMI逐渐增高.4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值最低者为湿浊内停组,最高者为痰瘀互结组.痰瘀互结组的空腹血糖(FBG)与湿浊内停组、肝郁脾虚组均有差异;湿热蕴结组的血尿酸(UA)与湿浊内停组、肝郁脾虚组均有差异.湿浊内停组的胆固醇(TC)与肝郁脾虚组、痰瘀互结组均有差异;4组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NAFLD患者BMI指数、血生化指标对其中医辨证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69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结果:69例中单一体质11例(15.94%),兼杂体质58例(84.06%).前5位的体质类型为阴虚质(24.82%),痰湿质(19.86%),湿热质(17.02%),血瘀质(13.48%),气郁质(12.06%).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这5种体质可能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某种相关性.
  • 摘要:"通腑开窍"法是导师毛德文教授在辨病论治基础上提出的用于肝性脑病治疗的有效方法,是中医传统治法理论的提炼与升华.笔者从肝性脑病"通腑开窍"法治疗的理论渊源及应用两大方面展开阐述导师的学术思想,为肝性脑病的防治开启新的思路.肝性脑病是肝病领域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针对造成肝性脑病的可能因素,采取清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降低血氨,调节支芳氨基酸比例,改善神经递质等相应治疗措施,虽然在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治疗范围有限、副作用较多、经济负担大等一系列问题。故寻找一种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毛教授在总结前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炼出“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首倡“通腑开窍、通腑保肝”的中医理论,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中药制剂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有涤荡肠胃、逐邪外出、增加脑氧供应的作用,从而达到釜底抽薪、通腑开窍,“治下助上”之妙。它不但可以排除毒素起到护脑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肝功能起到保肝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同时还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失为一种“简、廉、便、效”的治疗措施。
  • 摘要: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一种无明显症状的神经认知功能紊乱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防止其进展为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属于HE发病过程的前期阶段.近几年,关于MHE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从中西医研究的角度就MHE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作一综述.近年来在国内外中西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MHE的各项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标准的评判条例的缺乏影响了其诊断和疗效的客观判定。因此,未来关于MHE的研究应当做到更加深入和规范化,如开展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全面认识MHE的核心发病机制,扩大临床观察指标范围,建立规范的诊断和疗效审判标准。在中医治疗方面,现有的临床研究在治疗MHE上多停留在经验用药方面,而病人体质、病情轻重的不同和医者辨证标准、辨证要点的不同均不利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规范化。为提高MHE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疗法在MHE的未来相关研究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
  • 摘要:重症肝炎是肝功严重损害所致的一种危重病症,尚无特效疗法,综合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中医药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就三焦辨证理论指导治疗做了探讨,提出三焦辨证集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符合重症肝炎的病情演变,论治重症肝炎有其他辨证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将上述理论用之临床,丰富了肝病治疗的理论.
  • 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对比两证及两证与健康人的尿液代谢轮廓,并筛选其潜在的生物标记物.rn 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及健康人的尿液标本、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检验数据(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的等),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检测各组的代谢轮廓并进行对比;运用SIMCA-P+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组间对比权重系数猜想可能潜在的代谢产物,再进行生物信息库检索,最后通过对比样本代谢二级谱与标准品二级谱,最终确定潜在生物标记物.一般信息及生化数据统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rn 结果:1、乙肝肝硬化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与健康对照组的代谢成分出现很好的分组趋势;两组不同证型之间的代谢产物离散趋势也区分较好,组间聚类良好,这说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组间的尿代谢产物可以区分.最终测得的代谢产物进行t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本研究在基于LC-MS/MS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乙肝肝硬化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代谢轮廓对比,多维统计分析,发现代谢组学技术对乙肝肝硬化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未来医学研究将更加严谨,多学科技术及结论整合将适用于医学的诊断及治疗,代谢组学从整体观的角度对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成功的探索,为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泼尼松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内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Axl信号的关系.rn 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用D-氨基半乳糖加脂多糖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同时用泼尼松灌胃治疗.检测急性攻击前及攻击后1小时、12小时血清肝功能,肝脏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CD11c/CD123+TUNEL凋亡双染色、CD11c/CD123+Axl-mRNA原位杂交双染色检测肝脏纤维化及坏死变化、树突状细胞的凋亡及树突状细胞Axl的基因表达.rn 结果:模型大鼠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损伤,泼尼松组炎症反应减轻.在正常组树突状细胞的Axl-mRNA表达水平较高,而随着肝纤维化、肝衰竭的发展,Axl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泼尼松早期有抑制Axl表达的作用,但在急性攻击后12小时这种作用已不明显.将DC凋亡指数与相应切片上Axl-mRNA原位杂交的平均光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呈线性负相关.rn 结论:(1)肝内树突状细胞在由慢性肝病发展为ACLF进程中,其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炎症活动不能控制,免疫修复障碍的重要原因.(2)Gas6/Axl通道是调控DC凋亡的重要机制.Axl信号可抑制DC凋亡. (3)泼尼松通过下调Axl表达而促进DC凋亡,但这种作用在ACLF病程中减弱.
  •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解毒祛瘀化痰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均采用相同的西药保肝、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扶正解毒祛瘀化痰基本方治疗,并与西药复方斑蝥胶囊治疗20例作疗效对比,2个月为1例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卡氏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AFP值变化情况.结果:扶正解毒祛瘀化痰法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77.5%,同时使60.0%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血清AF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祛瘀化痰法能改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大黄煎剂、食醋和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大黄煎剂组、食醋组及乳果糖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5%、48.3%、81.8%;1个疗程费用分别为641.8元、622.2元、758.8元;每达到1个效果单位,成本分别为8.38、12.88、9.27元.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优于食醋、乳果糖.
  • 摘要:目的:探索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侯特点,为揭示其病因病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rn 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出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采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总结乙肝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证侯特征分布规律.rn 结果: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1例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证候多为复合证候,依次为:脾虚湿盛兼气滞、肝经郁热兼脾虚、肝经瘀热、脾肾两虚、湿热内蕴兼肝阴不足、湿热内蕴兼气滞、脾虚湿盛兼阳虚、肝胆湿热,瘀阻肝络、肝阳上亢,肝郁脾虚兼血瘀.本病的证候要素依次为热(53.47%)、脾虚(51.49%)、湿(48.51%)、血瘀(26.71%)、气滞(22.77%)、阴虚(17.82%)、肾虚(11.88%)和阳虚(7.92%).rn 结论:乙肝代偿期肝硬化病机复杂,脾虚是核心病机之一,病理因素多为脾虚、肾虚、阴虚、湿热、血瘀、气滞,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病性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
  • 摘要: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等几个方面就近年来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取得一定的疗效,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临床观察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及前瞻性研究;其次,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的抗HBV药效机理研究尚不明确,机制研究深度不够,各医家对慢乙肝的中医辨证分型仍无统一标准。故今后在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过程中,应以辨证论治为根本,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重视中医文献指导性理论的挖掘并创新,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使中医的辨证分型标准化,遣方用药规范化,临床治疗方案优化,从而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长期使用中医药的依据。
  • 摘要: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血清中绝大多数GGT来源于肝脏.GGT是一种敏感性高而特异性较低的酶,常需联系其他指标综合分析提高临床实用性,正确认识GGT可以提高临床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准确性。本文就其在急慢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方面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准确性。GGT在肝脏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有重要意义,多提示疾病加重或是预后不佳的标志,但就GGT本身而言是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差的酶,目前大量研究结果也证实它与氧化应激有关,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炎性反应标记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量一效反应关系来表示,这一结果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GGT升高合并代谢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学科领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释,因此,通过GGT提高临床对肝脏疾病的认识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结果,目前GGT的研究远不止局限于肝脏疾病,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探索。总体来说,GGT升高预示着肝脏疾病进展及预后不佳,下一步的研究是否能从降酶机制方面出发,降低血清GGT,从而达到提高预后的目的,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如。
  • 摘要:目的:基于肝脏血管新生病理,设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对照,探讨五味子酯甲对肝窦内皮细胞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影响.rn 方法:MTT法检测五味子酯甲作用于SK-HEP-1细胞株的最大无毒浓度.SK-HEP-1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索拉非尼组、五味子酯甲2μM、20μM组,VEGF诱导SK-HEP-1细胞增殖,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NO水平和NOS活力.通过细胞迁移、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管腔形成情况;大鼠主动脉环实验检测血管生长变化;转基因斑马鱼实验观察斑马鱼荧光血管量、功能血管数及碱性磷酸酶变化.rn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显著增加,NO水平和NOS活力显著提高;在20μmol/L最大无毒浓度范围内,与模型组比较,索拉非尼和2μM、20μM五味子酯甲能显著抑制VEGF诱导的SK-HEP-1细胞增殖,显著降低NO水平和NOS活力.20μM五味子酯甲能够显著抑制VEGF诱导的SK-HEP-1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抑制大鼠主动脉环血管生长;对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具有显著抑制作用.rn 结论:五味子酯甲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
  • 摘要:表证为《伤寒论》太阳病的典型表现,恶寒为伤寒太阳病表证的特征性表现,温病初期卫分证亦有恶寒.表证并不局限于伤寒太阳病,结合表证的特点与温病初期卫分证的病因病机病位可佐证温病初期卫分证亦为表证.温病初期卫分证之恶寒并非温病兼有寒邪外束.温病初期卫分证为温邪从口鼻而入侵于肺,热邪灼肺,肺失宣降,卫气不能宣发而郁于肺致肌表失于温煦,是故温病初期有恶寒的表现,温病初期病位在表,治法为辛凉清解,即通过清里而透表,此皆与表证特点相符合,故温病初期卫分证亦属表证范畴。
  • 摘要:脂肪肝作为一种全球流行的代谢性肝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些年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且患病年龄趋于低龄化.目前西医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而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则优势凸显.本文全面搜集历代有关脂肪肝的古籍文献,对攻法、消法、散法、补法等中医治法进行归纳整理,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治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治法虽多,临床治疗亦有原则,当详辨其外感内伤,亦当辨虚实之主次。发病初期,正气未虚,以邪气为主;中期,正气渐伤,邪实正虚;后期日久,瘀结不去,则以正虚为主。与此同时,由于本病多数病性较缓,病史较长,其治宜缓不宜急。
  • 摘要:HCC的高复发率、高转移率和高死亡率与其发生EMT密不可分。通过对EMI的分子机制的探讨和研究,明确EMT关键的生物标志物可以运用于临床及早发现HCC潜在的侵袭转移和对HCC进行预后评估。找到抑制EMT的关键性途径开发新靶向药物,通过对EMI的关键环节的调控能阻断HCC的侵袭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根据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复杂、EMT的诱导因子、信号通路众多,单一针对某一因子及某一通路的治疗可能导致耐药难以阻断EMT和HCC的进展,如目前索拉菲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的耐药现象。今后通过分子靶向药的联合应用阻断EMT的多通路是治疗HCC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中医药的单味药及组方的多效能特点也许能实现阻断EMT的多靶点效应。EMT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找到如何改变肿瘤微环境阻断EMT的诱导因子,使微环境不再支持EMI,甚至逆转EMT促进MET,抑制EMT的关键性途径对EMT的关键环节的调控,相信能为阻断HCC的侵袭转移、降低复发率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作出贡献。
  •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Yupingfeng,YTG)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途径的调控作用.rn 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YTG不同剂量组(7.5,15,30mg·kg-1)及秋水仙碱组(0.1mg-kg-1).采用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治疗组从造模之日起每天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6周末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脾指数,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辅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HO-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rf2、HO-1、α-SMA、Col-Ⅰ蛋白表达量及核内Nrf2表达情况.rn 结果:YTG各剂量组均可降低CCL4导致小鼠肝脾系数的升高,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组织HYP、 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且YTG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Nrf2、HO-1、α-SMA、Col-Ⅰ蛋白分布及表达量明显增多,YTG干预后α-SMA、Col-Ⅰ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HO-1、Nrf2的表达及Nrf2的核转移可进一步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rn 结论:YTG对CCL4致肝纤维化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途径,促进Nrf2蛋白表达和核转位,从而增加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抑制HSC活化及Col-Ⅰ合成有关.
  •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前列地尔对末期肝病患者肾脏的保护.方法:80例患者依据药剂量分为4组,观察各组的临床情况,对比各组得出的结果.结果:在疗程结束后,各组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量以及肌酐清除增加,并且使用前列地尔每天80ug,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结果显示,每天使用前列地尔80ug是最佳的治疗效果,它对肝病末期患者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