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7-08-13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史研究领域逐渐摆脱了政治的限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甲骨文的发现给学术研究带来的冲击,导致一个新学科的诞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个文理结合的学科—电子文献学。因应于此,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应运而生。电子文献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界领导及学术界大力支持,也在古籍数字化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古籍数字化,简言之,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并以电子数据的方式提供使用。数字化的古籍再配合一定的检索软件,使古籍的阅读、翻检都大为便利,扩展了囿于时间、精力的个人有限的阅读能力,正如古人梦想的神笔,顷刻间可以将万卷诗书尽控于掌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摘要:作者是在前些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唐代歌行论》的过程中,开始使用数字化古籍的。当时,除了使用《国学宝典》外,尹小林先生的研究所还为作者设计了一个专用软件,如果没有这个软件,作者的课题恐怕至今也做不完。现在,数字化古籍已经成了作者须臾不可离开的阅读物和参考资料,几乎天天要使用。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几点较迫切的感受,写出来提交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供开发数字化古籍的专家参考。
  • 摘要:未来数字化古籍,希望能够有以下三大功能,以适应专业研究者的需求:一是智能化的检索功能,即由单一检索变为多元检索、由定向检索变为关联检索、由静态检索变为动态检索;二是自动化的统计功能,即能根据研究者不同的需要,自动统计各种数据;三是多元化的对比功能,如自动进行版本的文字对比、作者归属对比、所收作品的数量对比、同一作品类型的不同形式特征的对比等。
  •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高校逐渐被边缘化,但古籍电子化、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认为,依赖电子古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可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
  • 摘要:历史水旱灾害档案是我国独有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时序长,系统性、完整性强,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水旱灾害演变规律、指导现实防洪抗旱减灾意义重大。档案资料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提升资料的应用价值。但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例如,水旱灾害信息的采集与整编,水旱灾害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同一性处理,历史地名与当代地名对照并与水旱灾害信息建立相关关系,系统规划与数据结构设计,水旱灾害信息的查询与展现方法以及水旱灾害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应用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可以使水旱灾害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 摘要:澳门大学图书馆(网址:http;//library. umac. mo)成立于1981年,前身为澳门东亚大学图书馆,新馆于1999年落成,楼高五层,面积约巧,001)平方米。目前共有中、英、葡等语种图书20万多册,每年图书平均增长量为2万册。馆藏特色包括欧盟等国际组织出版物、澳门文献、中文古籍、美国研究资料、葡文法律文献等。澳大图书馆为澳门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图书馆。馆方近年投人大量资源,积极发展藏书电子化计划。现有全文电子期刊28 000种,另外自建数据库多种,如:澳大博硕士论文题要库、澳门电子资源网、澳门公司报年库、澳门报章剪报索引、澳门中文期刊论文索引、《澳门日报》学海版标题索引等。本文介绍了古籍电子化,主要进行的大型古籍丛书电子版的购置和馆藏古籍文献电子化计划的开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 摘要:本文根据学界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现状,提出若干理论问题和现实思考。在建设方面,首先,现有古籍数字资源亟需进行普查与整合,整合的方式包括基于元数据的格式统一和成立业界联盟以总体规划建设;其次,需要有熟悉知识增长规律、学科发展理路同时理解电脑处理逻辑的复合型专家来从事更高层次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在应用方面,学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同时根据信息时代的知识生产、传播特点来更新知识储备,发展新的学术方法。
  • 摘要:古籍数字化成果显著,但其应用也存在不少问题。数字化本身的障碍、研究性质的差异、数字化导致思维方式的转变等因素,都影响到学术研究。因此,在利用时应具审慎态度。只有坚持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本位,创建个性化的数据库,才能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文献推进科研的发展。
  • 摘要:古籍数字化的理想境界是在这一领域实现文化共享。其服务对象为大众和学者两大群体。可从建立公益性的“中国古籍基本读物网”和注册式的研究性局域网入手实现资源共享。该工程可从版本的权威性和共享工程的多层性上逐步实现书目、文献、成果和检索软件的共享。在经费上投入上可按政府专项补贴和校际互惠模式进行。
  • 摘要:古籍数字化与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古籍数字资料的应用与史学研究的结合也更加密切。检索结果和文献出处一次性输出为一个文本文件,是优秀古籍检索软件应当具有的功能。检索到的数字资料,怎样进一步归类整理?是本文致力探讨的问题。数字资料的二次归类整理,概念的分类、归纳、排比、筛选和逻辑分析等,非文字处理软件所长,可以借助数据库或其它文本软件来完成。当然,检索不能代替研究,将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先进的电脑网络知识相结合,才能充分利用与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 摘要:典籍的数字化是图书未来的发展方向。大陆的古籍电子化工作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起步的,但发展迅猛,至今已有三万多种古籍实现了电子化,为人们利用古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僻字不能录入显示、检索程序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与常用字处理软件的兼容性不尽如人意、符合理想标准的电子古籍还不多见、大型网络古籍数据库需要安装专用的浏览软件、不少大型古籍需要制作成电子文本,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 摘要:文章回顾了目前汉字文化圈所使用的各种汉字库的情况,认为在ISO10646-2000汉字字符集最新的扩展C之后,一般古籍用字大体可以得到解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避讳字以及古文字等等。文章还回顾了汉字印刷体字形的由来,指出字形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建议,古籍数字化所用字库的字体,除了硬体的宋体、仿宋及其变体外,还应有软体楷书的仿颜、欧、柳、赵以至台阁体等字体。
  • 摘要:古籍数字化是必然之势,它会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古籍数字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并力求解决。一是信息是否能够全部再现。一部古书的全部信息,包括版本、序跋、题辞、凡例、目录和目录序论、正文等六项,多数数字化古籍做不到全部再现。二是信息能否真实再现。真实再现古籍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的文字转化,除了要求具备较好的电子技术能力外,还对数字化古籍者的思想认识能力、文字认识能力、传统文化整体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是古籍数字化以后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误引误用成为常事,青年一代整体阅读古籍的能力下降乃至丧失,数字化的法律秩序有待完善等。
  •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特点,是常在散文叙事中插入各种体裁的诗、词、赋等韵文。这些韵文,有的是借用前代文人的创作,有的则是在说话艺术中形成的常备性文字,可以在多部作品中出现。无论是何种情形,其文字在流传中往往都会发生一些变异。仔细研究这些韵文(特别是其中一种近于骈赋的韵文)的文字,尤其是比较其跟文人原作的差异或比较不同作品中类同韵文的差异,有可能会发现说话艺术和小说中故事流变的一些痕迹,有助于我们确定不同作品或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间的关系。进行这种研究,首先需要比较完备地掌握说话艺术借用文人诗赋及不同作品间类同诗赋的资料。现代的电脑技术有助于高效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本文介绍一种借助电脑排序功能搜集这方面资料的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显示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目前的进展和将来的发展。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和计算机自动比对可以用来仔细比对古代小说的各种版本,对于研究版本演化有很大的帮助。小说版本数字化包括两种文字版(简体修订版、繁体原貌版)和图像版。小说版本数字化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于简体字版,目前已经完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名著主要版本的简体字版。第二阶段集中于繁体字版,将完成以上名著所有影印本的繁体字版。利用计算机可完成小说各种版本的自动比对,比对结果有两种显示方式,即逐行显示和分窗口显示,两种方式各有特点。利用计算机还可实现小说的同词脱文的统计等特殊要求。小说的图像版、图文对照和图文检索清楚、明了,为小说版本研究提供了更快速、直观的工具。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工程庞大,将逐步推进。对于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和计算机自动比对为古代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快捷、方便的工具和方法.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必将推动古代小说版本的研究,但真正的分析还必须由人工进行,计算机不可能代替人工的分析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