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八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暨第三届东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EROG)会议
第八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暨第三届东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EROG)会议

第八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暨第三届东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EROG)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4-08-15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八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暨第三届东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EROG)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治疗结果和经验,重点探究随着鼻内镜术不断开展的背景下,放疗策略包括放疗剂量调整、放疗技术选择、综合治疗模式的优化.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79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SNSCC的病人,就病人基本治疗情况,肿瘤分期,复发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放疗模式选择与放疗结果与生存率的关系等均逐一进行评估。rn 结果:SNSCC最常见的原发位置是上颌窦,其次是鼻腔,且原发病灶起源于鼻腔的病人总体生存率优于起源于上颌窦的病人。大部分病人就诊时己处于中晚期,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45.61%)和远处转移(40.35%)。对SNSCC病人,5年无局部复发率(LFFS),无远处转移率(DMFS),无病进展率(DFS)以及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5.60%,82.8%,51.1%,64.2%。接受鼻内镜手术病人与传统经颅/面开放性手术病人,术前放疗与术后放疗的病人,其总体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即使针对晚期病人,包括T4a期病人与T4b期病人,生存率依然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前放疗病人中,对于放疗结束后首次评估达到肿瘤原发灶完全消退的病人,其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原发肿瘤明显残存的病人(p=0.04)。和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相比,调强放疗(IMRT)有更好地局部控制率,更高的剂量传递,更优化的剂量分布,更少的急性期(皮肤反应)及晚期(口干与听力损伤)毒副反应。但由于IMRT对鼻腔鼻窦肿瘤治疗引进年限短,临床仍需继续积累病例,以便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rn 结论:本文首次探究了鼻内镜术后放疗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创新点,临床发现相对于经颅面开放术,鼻内镜手术也可以产生与之媲美的治疗效果,由于不存在面部开放性伤口,术后的放疗剂量可以相对提高,是否可因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值得进一步探究。相对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可以明显减轻放疗副反应,实行剂量优化。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调强放疗技术是否可成为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最佳的治疗方式值得期待。
  • 摘要:目的:评估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n 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2005年7月至2010年5月的84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根据Kemohan分类和Daumas-Duport肿瘤分类级分级标准,WHOⅡ级20例,Ⅲ级34例,Ⅳ级30例。其中40例患者仅接受单纯放疗,44例接受同步放疗及辅助化疗。rn 结果:放化疗联合组和单纯放疗组的OS分别为27月和17月,PFS分别为16月和13月,P值分别为0.04,0.13。放化疗联合组1年、3生存率分别为58.57%和23.65%,单纯放疗1年、3生存率分别为50.45%和19.54%。同步放化疗组的1年、3年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疗组,仅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根据结果绘制患者存活时间差异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同步放化疗组的OS及1年生存率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步放化组的PFS及3年生存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呕吐和乏力,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同步放化疗组有25例、单纯放疗放疗组有21例显示有脑水肿,经过甘露醇和激素对症治疗后缓解,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行对症后缓解。rn 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是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一种良好手段,但其长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文中介绍了1例前列腺肉瘤的病例。前列腺肉瘤临床症状多发生于局部浸润或转移之后,且病情发展快。影像学检查对前列腺肉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了解病变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B超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常规x线检查及同位素骨扫描等均有助于临床诊断。另外血清PSA检查也有助于与前列腺癌的鉴别。前列腺肉瘤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目前,前列腺肉瘤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切缘阳性率,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治疗方式的选择等。目前前列腺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但放射治疗技术的提高和新型化疗方案的应用,均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摘要:前列腺癌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因此如何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最佳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前列腺癌应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并没有现成的国际指南来指导应用。目前,大多数己发表的文献报道了前瞻性的Ⅰ期或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主要是在一些低或中度风险的前列腺癌患者。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治疗计划和治疗实施。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治疗计划均采取了五次分割,每次7-7.25 Gy,总剂量为35-36.25 Gy。在一些Ⅰ期或Ⅱ期临床试验和回顾性研究文献中,射波刀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急性和晚期的毒副反应。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已显示良好的效果,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最终的效果评价以及被推广应用必须经过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来验证。
  • 摘要:目的:研究同期加速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SMART)治疗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rn 方法:97例患者中,Ⅰ期9例,Ⅱ期29例,Ⅲ期34例,Ⅳa期25例.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处方剂量69.9Gy分30次;颈部转移淋巴结(GTV)69.9Gy分30次;临床靶体积1(CTV1)60Gy分30次;临床靶体积2(CTV2)54Gy分30次.59例临床为Ⅲ、Ⅳ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1例)患者接受紫杉醇+顺铂方案同期化疗,另一组(28例)患者未给予同期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局部或区域控制率计算,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rn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13~88个月)。全组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1.6%和85.7%,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别为90.3%和87.9%,局部区域控制率(LCR)分别为93.3%3和87.6%。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59例患者中,两组OS、DMFS和LCR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失败的12例中,局部和区域失败分别占治疗失败病例的50%和16.67%,远处转移占58.33%。78例(80.4%),8例(8.2%)和45例(46.4%)患者分别出现3级及以上急性口咽粘膜反应、脱皮反应和白细胞下降,未观察到3-4级晚期毒副反应。rn 结论:GTV 2.33Gy的分割剂量实施的同期加速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可取的满意的局控,而毒副反应尚可接受,但远处转移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最佳的化放疗联合方式及化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射波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一种,通过呼吸门控和同步呼吸跟踪技术,可对随呼吸运动的肿瘤实时跟踪,治疗精度达到亚毫米级,为原发性肺癌患者提供了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技术.本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原发性肺癌患者129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31例,年龄34~86岁(中位年龄52岁);病理类型:鳞癌61例,腺癌45例,小细胞癌9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癌2例,病理不详、经PET-CT临床诊断10例。肿瘤直径1~5cm 107例,直径大于Scm 22例。中央型40例,周围型5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8例。中央型40例,周围型5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8例;金标追踪44例,肺追踪40例,椎体追踪45例;治疗计划采用65~75%等剂量线覆盖PTV,总剂量42~60Gy,分割次数4-8次,生物等效剂量(BED) 57.6~150Gy。全组患者完全缓解62例,部分缓解57例,稳定7例,有效率92.2%,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治疗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肺癌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肿瘤控制率,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 摘要:目的:评估胃癌D2根治术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并探讨不同方案化疗的临床价值.rn 方法:从2008年01月至2012年03月,102例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采用5/7野调强放疗,PTV剂量DT45Gy/25f/5w.45例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前4天和后3天予以静脉滴注氟尿嘧啶400mg/ m2/d +四氢叶酸20mg/ m2/d(F-CRT组);57例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天予以卡培他滨825mg/ m2早晚两次口服(C-CRT组).rn 结果: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75.5%,无病生存率为70.5%,局控率为84.3%。F-CRT组和C-CRT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和78.5%(P>0.05);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7%和72.8%(P>0.05);局控率分别为82.2%和85.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患者3级血液学毒性23.5%,3级消化道反应13.7%。同步放化疗期间,F-CRT和C-CRT两组患者1—2级血液学毒性为73.3% vs 50.9% (X2 =5.320 P=0.021),1—2级消化道反应为77.8% vs57.9%(X2=4.474 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胃癌D2根治术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安全有效,口服卡培他滨和静脉氟尿嘧啶两种方案同步化疗初步结果显示在生存率上没有明显差别,同步放化疗期间口服卡培他滨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更少,能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耐受和完成放射治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