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4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2014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2014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重庆大足
  • 出版时间: 2014-10

主办单位:重庆市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4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色素痣属发育畸形,是黑素细胞移行障碍所致.比较冷冻、激光、手术治疗皮肤色素痣的疗效及美容效果,提出不同类型色素痣的治疗选择.rn 方法:皮肤色素痣患者4682例,分三组:液氮组600例,用手持式冷冻刀或医用棉签行液氮冷冻治疗;激光组1882例,分别用超脉冲CO2激光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手术组2200例,采用切除缝合或切除后邻近皮瓣修复.通过疗程后,对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评价.rn 结果:液氮、激光治疗较表浅的色素痣和雀斑样痣疗效较好,对皮内痣及混合痣疗效差,且易产生瘢痕;手术切除缝合可治疗各种类型色素痣,治疗次数少、术后不良反应少、无明显切口瘢痕.rn 结论:皮肤色素痣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同时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较表浅的色素痣和雀斑样痣可选择冷冻和激光治疗,皮内痣和复合痣不宜选用冷冻和激光治疗.
  • 摘要:雷诺氏症(Raynaud"s Phenomenon,RP)是一种侵犯指趾、耳鼻血管的疾病,阵发性发作,导致血管收缩,皮肤表现苍白、发绀及潮红系列变化.临床上的RP分为原发性RP和继发性RP两大类。其治疗多是减少发作频率及减轻发作程度,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针对原发性RP多采用非药物治疗。即发作时立即采取行动中止(如热水冲洗或浸泡、尽量在户内活动等)、注意保暖(应为全身保暖,尤其头部和肢端,戴手套取冰冷物品等)、戒烟、控制情绪、定期锻炼、看医师(尤其发作为单侧性或有指趾坏死应立即与医师沟通)。对于继发性RP常需药物治疗。最有效且最安全的药物是钙通道拮抗剂。而难治性RP多属于继发性RP,多采用药物治疗,如伊洛前列素(凯时)静脉或Trepostinil前列环素类似物皮下注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磷酸二酯酶5受体抑制剂( PDE51)如西地那非;硝酸盐类药如外用新型硝酸甘油(MQX-503)。此外对于难治性RP,临床上还常采用端内注射肉毒碱、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经皮神经电刺激的有创性治疗来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阿维A、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肤光粉淀粉浴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部8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口服阿维A、全身NB-UVB照射联合全身肤光粉淀粉浴.NB-UVB每两天照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0例病人中治愈32例,显效29例,有效13,总有效率为76.25%.结论:阿维A、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中药淀粉浴治疗银屑病达到了协调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银屑病的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抗过敏止痒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火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过敏止痒对症治疗方案.隔3日针刺一次,4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提高慢性湿疹的疗效。
  • 摘要:能量代谢发生改变是肿瘤细胞的一个决定性的生化特征,即肿瘤细胞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仍存在糖酵解途径的异常激活,消耗大量葡萄糖并最终生成乳酸以满足癌细胞恶性增殖的能量供应需要,这种现象被称为肿瘤的有氧糖酵解,也叫做warburg效应.研究发现恶性肿瘤中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表达异常与增强与"warburg效应"呈显著相关,在这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催化酶,即乳酸脱氢酶,该酶主要催化丙酮酸与乳酸相互转换,在缺氧的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已有大量研究证实LDH为恶性肿瘤的有氧糖酵解和细胞增殖所必需,LDHA、LDHB亚基所组成的四聚体形式之间的转换赋予了它在肿瘤代谢和发生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因而选择性抑制LDH可作为未来肿瘤治疗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靶点。Le等通过RNAi技术对P493(淋巴瘤细胞系)的LDH基因进行了靶向干涉,发现下调LDH表达将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目前,靶向针对LDHA、LDHB的抗癌剂的功效,因癌症类型和代谢表型两者可能有差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己从各个层次、方向来阐明LDHA与肿瘤调节的关系,并不断探究出LDH相关分子抑制剂,是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的抗癌靶点。
  • 摘要: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擦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擦治疗进行比较。rn 方法:随机对80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棉鉴蘸取液氮涂冻皮损局部,每处涂2-3遍,每周2次,共治疗4次;同时外擦0.1%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照组40例:皮损局部外擦0.1%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2周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rn 结果:液氮冷冻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擦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擦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分别为85.0%和62.5%,两组间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液氮涂冻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擦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产生的色素沉着、皮肤老化、萎缩、多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并且能够较快地改善症状、减轻皮损,是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随着当代环境变化,紫外线对人体造成的辐射愈来愈多,日光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SK)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其作为一种皮肤性癌前病变,亦被认为原位鳞状细胞癌,少数可转化为侵袭性鳞癌,预后差.但因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对日光性角化病近年来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该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主要发生于暴光部位,以面部居多。日光性角化病(SK)的诊断有多方面的依据,其中一些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组织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情况。其皮损主要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角化过度性斑块,早期颜色无特殊改变,逐渐呈褐色,周围可见红晕,表面附有粗糙、粘性鳞屑。另外SK组织病理还可见真皮上部胶原嗜碱性变,稠密的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近年来开展了无创性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皮肤镜,作为非侵入性检查,其具有简单、便捷、易携带、分辨率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辅查价值。由于SK皮损不典型,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多样及组织学变化复杂。其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不足50%。在临床诊断时需与脂溢性角化症、砷角化病、鲍恩病等疾病相鉴别。当前该病主要采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阿维A等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光动力疗法、5-FU联合光动力疗法及Er:YAG激光照射疗法等对SK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性、美容等方面的优势。
  •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年轻人基底细胞癌临床特点,并对其诊治提出指导建议.rn 方法:回顾分析2002.9-2014.2期间诊治的32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着重对40岁以下的27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rn 结果:322例基底细胞患者中,40岁以下的患者27例(8.39%),其中男6例、女21例.27例全部发生在头面部、其中1例为多发.病理类型为结节溃疡型14例、浅表型9例、硬斑病型4例.27例全部经手术治疗,其中12例皮片移植修复、8例转移皮瓣修复、7例切除缝合修复.rn 结论:40岁以下较年轻的基底细胞癌患者所占比例较低,其中年轻女性较多,病理分型虽然结节溃疡型较多,但浅表型及硬斑病型在该组患者中仍不少见.年轻人基底细胞癌在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和组织病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
  • 摘要: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特别是青春期男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痤疮病因复杂,而微生物感染在痤疮的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是痤疮的主要致病菌.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和鉴定微生物,为痤疮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文中就近年来有关痤疮皮损中微生物的实验研究方法进行总结。葡萄球菌多采用常规检验,该方法所需设备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但其操作繁琐,且检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5-7天。而快速检测方法具有更快、更准、更方便的优点,主要包括快速鉴别培养基、微型化生化试剂盒、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丙酸杆菌属是厌氧菌,营养需求复杂,其培养条件相对较高,常规方法培养不能检出,这给细菌学研究造成一定难度。目前多采用厌氧缸法、厌氧袋法、厌氧手套箱法等培养方法。另外,直接镜检是实验室诊断皮肤真菌病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临床上抗生素的选择必须基于致病菌的分离,通过系统的检验方法,及时、准确地对临床标本作出病原学诊断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不仅为痤疮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而且为痤疮的抗生素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但由于人员素质、研究条件和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国内目前对于厌氧菌和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痤疮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痤疮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指导,从而提高痤疮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毫米波联合六合丹治疗疖肿的疗效.方法:将140例疖肿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毫米波照射治疗后,用中药六合丹外敷,对照组70例,采用毫米波照射治疗后,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涂.2组疗程均为7天.以疖肿的皮损程度、疼痛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及71.4%,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毫米波联合六合丹治疗疖肿,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rn 方法:100例IH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普萘洛尔2mg*kg-1*d-1)和对照组.观察12个月,通过瘤体体积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2组心率、血糖、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变化.rn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1),疗效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且在3-7月增长较快(y≈1/(1+16.214*0.663^x),R2=0.967,P<0.01).治疗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糖、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有效,不良反应少,建议疗程在7个月以上.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汽疗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给予口服加巴喷丁、怡神保,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汽疗(药物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没药15g、乳香10g、川楝子10g、鸡血藤20g、黄芪15g、丹参20g、黄柏15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0.00%和13.73%;总显效率分别为77.08%和45.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汽疗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对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相关皮肤粘膜疾病调查.方法:对门诊确诊的4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进行皮肤粘膜相关疾病的诊断,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发现的皮肤粘膜疾病共计25种,其中湿疹的发病率最高,为52.17%,裂纹舌发病率为23.91%,且该病发病率且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结论:随着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存活年龄的增加,应加强对其皮肤粘膜疾病的关注,下一步研究应增加样本量及开展多中心的联合调查.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皮肤的白皙与润泽.因此,近年来皮肤美白美容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美白美容产业发展迅速,皮肤美白制剂和化妆品的研发成为热点.中医药美容有悠久的传统,植物中草药绿色天然、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在美白药物研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广受到皮肤科医生的重视.本文围绕皮肤黑色素的形成与排泄机制,就美白中药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中医认为气血阻滞、肝气郁结等原因使黑色素、色斑等的形成,可通过服用养血补血、活血行气、舒肝解郁的中草药来减少黑素的形成。研究发现多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富含美白活性成分,如酚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有机酸、三萜皂苷类等,并且可以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细胞增殖,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吸收紫外线,还原剂作用,促进角质层脱落,干扰黑色素转运,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等途径抑制黑色素生成及促进黑色素排出,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 摘要:文中介绍了1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cutaneous plasmacytosis,CP)的诊治经验.患者男,36岁,双侧大腿红褐色斑疹8+年,无明显自觉症状.鉴于本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故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表皮增生,色素增加,真皮内血管周围可见细胞成巢团样的浸润,主要以浆细胞浸润显著,为分化成熟的浆细胞,无核分裂,还可见一些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3(+),CD68(-),CD79a(+),CD117(+),CD138(+),Kappa、Lambda(+),提示是一个混合性的炎细胞浸润,浆细胞为多克隆性.因此诊断为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本例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强的松30mg/d口服,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随访中被告知患者皮损在治疗一个月左右时已有明显消退,患者自行停药后有少许新发皮损出现。
  • 摘要: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艾儒棣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较多的中医治疗经验,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尤其是在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常收显效.本文旨在介绍艾教授从脾胃论治各种皮肤疑难顽症经验.针对痤疮,艾儒棣教授认为青春期患者阳气旺盛,喜食油腻,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运化失司,蕴为湿热,故发本病。其治以清肺胃之热兼健脾化湿,用加减四君子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黄褐斑以妇女妊娠期、更年期多见。艾教授认为脾运不健是该病一个较重要的病因,治疗时以健运脾胃为法。临床在应用四君子汤健脾除湿的同时常配合养血四物汤进行气血双补,同时佐以益母草、鸡血藤、冬瓜仁等化瘀祛痰的药品。荨麻疹是由于卫外不固,风邪侵袭,客于肌肤,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肠胃积热,复感风邪,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艾儒棣教授于临床上应用四君子汤的同时常配合玉屏风散、生脉散等加重益气养阴的力量,同时加入龙骨、牡蛎、石决明等重镇之品,以取到内外风兼治、息风止痒的作用。脂溢性皮炎其病因是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又外感风邪或湿热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发病,应治以健脾化湿、疏风清热,井限制进食肥甘、辛辣、厚味之品。艾教授于临床上应用四君子汤的同时合并平胃散加重健脾化湿的功效。
  • 摘要: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角化过度性皮肤病,临床少见,文中介绍了近期诊断的1例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初发于掌跖的对称性、边界清楚的角化性红斑,可逐渐向四肢近端蔓延并可波及肘、膝、臀等部位,部分累及指趾甲,也可出现少见表型如累及腔口部位的鳞屑性角化性红斑和累及躯干的银屑病样皮损,青春期波及范围最广,以后逐渐减轻。本文病例入院后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0.1%维A酸软膏、尿囊素软膏交替外用,掌跖部位采用封包治疗。治疗4周后皮损较前缓解,角化过度减轻,红斑颜色变淡,脱屑减少。临床上本病与可变性红斑角化症(EKV)为红斑角化症的两种不同临床亚型,需注意鉴别。此外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还包括弥漫性掌跖角皮病及毛发红糠疹。总之,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维A酸类药物、角质剥脱剂、糖皮质激素可暂时改善症状。
  • 摘要:目的:通过对照观察,分析MORA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儿童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详细的系统检测和治疗,对照给只给予过敏原检测和基础程序治疗,疗程均为10周.结果:完成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对照组有效率为31.8%,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摘要:皮脂腺癌是临床少见的皮肤附属器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可发生与眼睑及眼外表现,发生于眼睑外的皮脂腺癌更为罕见.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后期全身淋巴结转移后治疗效果欠佳,早期诊断皮脂腺癌对临床治疗尤为重要.位于眼周的皮脂腺癌通常起源于眼睑睑板腺、睑缘Zeis腺、泪阜及眉毛的皮脂腺和眼周皮肤,好发年龄为60~80岁,女性多见,表现为不断增大的黄色或红色结节或斑块,伴或不伴睫毛脱落,不形成溃疡皮脂腺癌组织病理学主要特征是肿瘤呈不规则小叶状模式。皮脂腺癌的病理诊断较为容易,主要需与基地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相鉴别。皮脂腺癌能模仿各种良性肿瘤,因此需要小心谨慎的进行鉴别诊断,成功的治疗需要迅速诊断,尽早给予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首选。非手术治疗如放疗、冷冻疗法及局部使用丝裂霉素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对于附近淋巴结转移者,可考虑放射治疗。
  • 摘要:Majocchi肉芽肿是皮肤癣菌引起的一种深在性化脓性肉芽肿,临床上较少见.文中介绍了一例发生于手背的Majocchi肉芽肿病例.临床上将Majocchi肉芽肿分为毛囊周围炎型和皮下结节型两类。本例患者皮损表现为暗红色斑块,临床及组织病理上均无毛囊性或毛囊小结节性脓疱等改变,符合后一种类型。由于皮肤癣菌一般不侵犯皮下或深部组织,临床上比较少见,常被忽视,因此常常易于被误诊。本例患者的诊断过程提示人们,对于一些慢性的结节斑块性皮损,应考虑到真菌感染可能的情况下,应进行真菌镜检或/和培养以免误诊。该患者就医后给予伊曲康唑200mg,2/日口服治疗,目前在随访中。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口服银屑灵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都给予口服银屑灵,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3周做1次穴位埋线,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有效率为57.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查患者血、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口服银屑灵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使用安全.
  • 摘要: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Livin和Caspase-3在皮肤癌前期病变——日光性角化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rn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日光性角化病组织、16例正常人曝光部位和18例正常人非曝光部位皮肤组织和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Livin和Caspase-3表达情况.rn 结果:Livin蛋白在免疫组织化学中阳性着色位于细胞胞浆,其AK组、SCC组、正常曝光组和正常非曝光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86.67%、12.50%和11.11%.Caspase-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中阳性着色位于细胞胞浆,其AK组、SCC组、正常曝光组和正常非曝光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8%、36.67%、87.50%和83.33%.rn 结论:日光性角化病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位于正常皮肤组织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之间,统计分析提示二者在各组样本之间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由此推测Livin和Caspase-3共同参与日光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进一步提示L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互相调节,阻断细胞的凋亡过程,而促进了皮肤癌前期病变和鳞状细胞癌的演进过程.
  • 摘要:Kaposi水痘样疹(KVE)又称为疱疹样湿疹,临床常表现为湿疹或特应性皮炎基础上脐凹状水疱、脓疱。本病还可能与蕈样肉芽肿、神经性皮炎、脓疱疮、染发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疾病有关。Kaposi水痘样疹系在原有湿疹或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或牛痘病毒,突然发生多数脐窝状水疱和脓疱,并伴有全身症状,皮损多局限于面部、肩部或臀部等原有皮肤病部位。皮损处疱液PCR检测病毒DNA,特异性强,且具有创伤小的优点,对Kaposi水痘样疹的诊断及确定病毒种类有重要意义。文中3例患者发病前有面部皮炎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符合Kaposi水痘样疹的诊断。该病在治疗上,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必要时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使其新发皮疹能得到很快地控制,而且皮疹干涸结痂的速度也明显提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D1。3例患者均采用病房隔离治疗,伐昔洛韦口服300mg,每日2次,或联用胸腺肽治疗,7~8天后皮疹全部干涸结痂,疗效较好,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
  • 摘要:银屑病中医称之"白庀","庀"者,如匕首刺入皮肤,表示病程缠绵日久,病难速愈之意.中医内外治结合辨证治疗银屑病,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非药物疗法对银屑病的治疗,疗效确切.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刘红霞医师,对走罐疗法治疗银屑病有很好的临床经验。走罐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现代研究表明,走罐结合了罐法负压作用,温热作用,调节作用,作用于皮损处具有吸附力强,作用层次深,加之快速在皮损处推拉罐体,推动脉中营血流动,激发其活力,可以起到加快血液循环;行气活血,祛瘀通脉,通经活络,引邪外出的作用。此外,药浴疗法、熏蒸疗法、热熨疗法、穴位埋线疗法、薰药治疗等对皮肤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 摘要:当前中医火针疗法在临床应用很广。在治疗皮肤科疾病也取得很好的疗效。可适用于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痤疮、毛囊炎、疖肿、白癜风、斑秃、扁平疣、寻常疣、跖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斑块型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瘢痕疙瘩、硬皮病等皮肤的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火针直接刺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火针点刺可以促进慢性炎症吸收,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火针治疗可以增加局部血供,促进白细胞的渗出并提高其吞噬机能,以助炎症消退。另外临床上常运用2种以上外治方法,多种外治方法相结合,可提高皮肤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 摘要:血热、血燥、血瘀是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经典的三个证型,随着临床运用时间的延长,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有简单化的倾向,套用这三型经典的辨证在中医皮肤科界十分普遍,以致于影响了临床辨证的客观性.本文结合临床研究,针对寻常型银屑病辨证展开思考并提出新的辨证体系.笔者认为,血热证发病迅速,皮损不断增多,多为鳞屑性红丘疹或点滴状皮疹,其病因为风热蕴毒入血,积热入血,肝经郁热入血,湿热内蕴,热入血分;血燥证表现为病程日久,红斑色淡,鳞屑较少。舌淡红,苔薄白或薄少,脉细或细弱,其病机在于热耗阴血,血虚逢热化燥,气血两虚,瘀热留滞;而血瘀证则表现出皮损暗红肥厚,多为大小不等鳞屑性斑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或涩,其病机为血热日久而瘀,阴血亏虚,瘀热留滞;对于外寒内热证(寒包火),主症表现为鳞屑性红斑,皮损秋冬发作、加重,夏季减轻或消退,热水浴后皮损减轻,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四肢伸侧,舌红,苔黄或白,脉紧或脉无虚象;另外阳虚外寒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皮损暗红或淡红,服用寒凉药则腹痛便溏。舌淡白,苔薄白,脉沉弱。上述辨证治疗体系彰显的是审证求因思想,思路清晰,理法方药对仗,令人一目了然,关键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因,使遣方用药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切合病因病机,方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 摘要:目的:研究饮食处方卡对慢性湿疹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用自行设计的饮食处方卡进行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情况、病情好转情况、治愈出院时的天数、出院后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复发率上,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饮食处方卡对湿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抗过敏、止痒治疗和一周两次的脱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小腿溃疡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病人按区组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头孢西丁2g bid静脉滴注,连用10d,双氧水溃疡处换药,每日一次,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溃疡面20min/次,每日一次,连续10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罨包外敷,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两组病人溃疡愈合情况进行评定.rn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热罨包外敷较传统治疗方法能更有效的减轻肿胀,促进溃疡面的愈合.rn 结论:在西医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罨包外敷治疗小腿溃疡疗效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中药热罨包治疗方法简单,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rn 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15天一次,每次10个穴位;自血疗法,每次10个穴位,共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迪皿)5mgqd,氯雷他定片(开瑞坦)10mgqd,均连续治疗45天,分别于治疗结束第46天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rn 结果:入选病例178例,治疗组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7.64,19.23%,1.78%;药物组分别为55.05%,77.55%,17.88%;两组在第46天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n 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相比传统抗组胺药物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透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疗效.方法:将108例PHN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奇数)54例和观察组(偶数)54例,试验组用超声透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常用的物理治疗:氦氖激光与微波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治疗,凝胶片中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持续治疗30min,2次/d.治疗7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7天治疗后试验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超声电导治疗对PHN的患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讨论粉刺去除术联合红蓝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面部痤疮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用粉刺去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治疗组)和只用粉刺去除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x2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粉刺去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比单纯粉刺去除术治疗痤疮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蜈黛软膏治疗单纯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单纯糠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蜈黛软膏组54例;地奈德软膏组59例,疗程2周.结果:蜈黛软膏组有效率85.18%,地奈德软膏组为83.05%,两组比较,P>0.05.结论:纯中药制剂蜈黛软膏治疗单纯糠疹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门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疗效观察.rn 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23倒试验组患者和23侧对照组患者在250ml含量为5%aj葡萄糖注射液加入0.3g单磷酸阿糖腺苷,然后再慢慢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肌注维生素B12、胸腺肽.而23例试验组患者再配合上海希格玛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窄谱长波紫外线治疗仪照射,每日照射一次,每次照射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一个疗程为照射10次.如果发现患者的照射部位出现轻度疼痛、红斑现象,那么可以不做理会,但是如果发现患者疼痛显著,或者局部出现水疱,那么应该暂停治疗.rn 结果:23例试验组患者中有效20倒,无效3例,有效率为87%;而23倒对照组患者有效9例,无效14倒,有效率为39.1%.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试验组有2倒患者在窄谱长波紫外线治疗仪照射过程中出现了轻度的瘙痒感及灼热感,还出现了轻度的水肿性红斑,在缩短照射时间或者维持原照射时间乏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减轻,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rn 结论:窄谱紫外线+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发率低、有效率高、疼痛消退快,没有较为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值得在基层临床上大量应用.
  • 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中药复方对实验性豚鼠白癜风模型的治疗作用.rn 方法:用对苯二酚(氢醌)选取实验豚鼠深色皮肤部位制备白癜风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用白癜风颗粒1号方剂(8.6g/kg)和白癜风颗粒2号方剂(10.8g/kg)对白癜风豚鼠模型进行灌胃.肉眼观察白癜风模型治疗的效果,进行复色评分.选取白癜风豚鼠造模部位皮肤组织和正常部位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硫酸亚铁染色(Lille)和脱氧染色,观察黑色素细胞变化情况.rn 结果:用对苯二酚能成功获得实验白癜风动物模型;实验组给药后造模部位较模型组有明显复色;HE病理切片下观察到实验组基底层黑色素颗粒进入棘层和真皮层数量增加;白癜风颗粒1号组黑色素颗粒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癜风颗粒2号组黑色素颗粒有增加,但增加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颗粒1号组未造模部位和白癜风颗粒2号组未造模部位在给药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白癜风颗粒1号和白癜风颗粒2号两种中药复方均对白癜风治疗有效,并且对白癜风患者正常皮肤组织部位的黑色素细胞没有明显影响,为临床提供了实验数据.
  • 摘要:目的:观察包皮内板全切除术在老年(≥60岁)尖锐湿疣治疗中的疗效.rn 方法:选取老年男性尖锐湿疣患者111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6例):给予包皮内板切除,对照组(一)(40例):予给高频电离子去除疣体,对照组(二)(35例):采用传统的包皮切除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三组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和阴茎外观满意度.rn 结果:治疗组累计复发率为13.89%;对照组(一)累计复发率为65%;对照组(二)累计复发率为20%;治疖组少于对照组(一)(p<0.01).并发症率:治疗组为5.56%,对照组(一)为70.00%,对照组(二)为97.14%,治疗组少于两对照组比较(p<0.01).阴茎外观满意度: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一)为87.50%,对照组(二)为51.43%,治疗组高于两对照组(p<0.01).rn 结论:包皮内板全切除术治疗老年尖锐湿疣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阴茎外观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摘要: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Superficial acral fibromyxoma(SAF))是临床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手足是其好发部位。文中介绍了1例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患者的诊治经验.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生长缓慢,境界清楚,无症状的结节,一般呈半球状的息肉状或疣状增生外观,好发于甲床及甲周软组织,肢端为主,足趾的发生率高于手指,SAF的病变能累及指(趾)甲,但不侵犯骨骼。组织病理上SAF通常为无包膜的真皮内的瘤团,也可深至皮下组织的,在胶原化和黏液状的背景中可见梭形和星形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在黏液样变区域可见增生的血管及肥大细胞,其它的炎细胞很少见。SAF目前公认是良性肿瘤,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但手术治疗不彻底往往引起肿瘤复发,本病的复发率报道在10%-24%左右。本例1周后瘤体迅速增大,在第二次手术切除随访3个月无复发。
  • 摘要:目的:研究医学美容外治法与药物治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8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病例,观察组采用医学美容外治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rn 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中有17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治疗显效,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医学美容外治法的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解决毛囊堵塞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浴联合药物治疗湿疹,对缓解瘙痒,减轻皮损,提高患者舒适和满意率的影响.rn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入院的湿疹患者483例,按住院号分为药浴组(253例)和对照组(230例),对照组口服给予西替利嗪,静脉输液灯盏细辛,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药浴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中药药浴治疗,每日一次,每次20min,7天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EASI评分(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和VAS评分(瘙痒程度直观模拟尺评分),皮损面积、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评分.rn 结果:药浴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rn 结论:中药药浴是治疗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文中对2004年到2014年七月诊治的带状疱疹70例病患的治疗经验进行介绍。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常发生在出疹前或出疹时,可逐渐加剧,老年病人疼痛常明显,呈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在皮损消退后持续数月或更久。病人出现疱疹时一般到皮肤科就诊,但头面部,胸腹部无定位体征的剧痛在神经科常见,只要排除其他疾病,就需考虑带状疱疹,要及时抗病毒治疗,止痛等治疗。文中病例入院后均给予柯卡莱抗病毒,腺苷钻胺营养神经,参芎活血化瘀,半导体激光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水肿,消炎痛止痛对症治疗,并通过使用湿敷物理疗法发挥有效的消炎和镇痛功效。进行止痛药以及激素药物的应用能够使炎症获得有效抑制,并使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获得有效降低。
  • 摘要:副银屑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红斑、丘疹、浸润、鳞屑性皮肤病,病程顽固,治疗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点滴型、苔藓样型、斑块型、痘疮样型4类。本病治疗上多采用维生素D2、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病情顽固者可酌情选用免疫抑制剂等,外用药可根据皮损特点选用水杨酸、维A酸类等,物理治疗主要是光化学疗法(PUVA)、X线照射等。
  •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和黏膜均可出现瘀点、瘀斑,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的改变.病因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多见于儿童,但也可见于青壮年和成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26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4-6周,易反复,其中单纯皮肤型14例,胃肠型2例,肾型3例,关节型4例,混合型3例。平均住院35.5d.其治疗首先去除诱发因素,控制感染,运用止血药物、抗阻胺类药物。或静脉注射钙剂脱敏,用维生素c改变血管脆性,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疼痛、关节症状和肾脏损坏,重症病人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本病易复发,感染、药物、食物、花粉等通常都是致病因素,因此护理人员要详细地跟家长介绍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减少复发的机会。此外护理人员要从饮食、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皮肤、肾脏损害、用药及康复指导等方面加强护理。总之,过敏性紫癜病情较为复杂,通过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细心的护理,既可及时向医生提供病情发展情况,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也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日康复。
  • 摘要:本文介绍了1例眼外皮脂腺癌病例。患者女性,71岁,因“右鼻翼结节1年余”就诊。系统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右侧鼻翼处,表现为一豌豆大小的红色结节,质地坚实,中央略凹陷,周边小结节状隆起,无破溃。组织病理示瘤团与表皮相连,呈分叶状排列浸润真皮,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异形性明显,部分细胞胞浆空亮,其中可见泡沫状改变,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相,倾向皮脂腺癌。鉴于本病特异性不明显,故对发生于眼睑的皮脂腺癌需与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结膜炎等眼病鉴别,组织病理上应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等鉴别。
  • 摘要:扁平疣(Flat Wart)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5、8及11型引起皮肤赘生物,部分扁平疣患者病程长、皮疹范围广、治疗困难、影响容貌而备受关注.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激光、冷冻、微波、自身免疫疗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而中医治疗扁平疣有一定的优势,治疗方法也较多,包括中药内服、外用以及针灸治疗等.中药内服多以清热、解毒、活血、软坚为治则,同时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常用中药为马齿苋、土茯苓、大青叶、金银花、白鲜皮、夏枯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等。中药外治则可分为祛疣洗剂、板苦酊、中药煎汤熏洗、中药熏蒸、中药倒膜等。而中医刮治术,使局部皮损开放,皮损变薄,而且由于面部等处皮肤血供丰富,外用药物易于吸收,药物可直达皮损,药物到达局部的浓度大大提高,明显提高疗效。另外针灸疗法、火针点刺、穴位注射、穴位自血疗法、穴位埋线、皮肤挑刺治疗等针灸治疗在临床上也有很好的疗效。
  • 摘要:文中介绍了1例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病例的诊治经验。本例患者男,60岁.右大腿出现红斑、结节4月.曾于当地医院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缓解,但停药后反复.长期垂钓史,发病皮疹处曾被鱼钩划破.无发热、关节痛等.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查体右大腿伸侧可见一10cm×15cm大小红色斑块及结节.界清、质韧,表面有结痂和糜烂,未见溢脓.血常规、生化及胸片未见明显异常。PPD试验阴性。目前治疗方案多采用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本例患者通过光动力治疗,患者未见不良反应,随访半年皮疹无复发。因此,对于病原学诊断不确切的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病例,光动力治疗相较于试验性的系统抗痨治疗具有巨大的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分别观察健康人群与慢性荨麻疹病人Hp感染情况和慢性荨麻疹伴Hp感染抗Hp治疗对其病情的影响;结果:健康人群与慢性荨麻疹病人Hp感染无差异(x2=0.704,P>0.05);慢性荨麻疹伴Hp感染抗Hp治疗(试验组)与单纯抗组胺治疗(对照组)无差异(x2分别为0.1572,0.2489,P均>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无临床相关性;抗Hp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病情无影响.
  • 摘要:Marshall-White综合征,又名比尔贫血痣,本病多见于有神经质的中年男子,皮损好发于四肢,尤以四肢末端多见,多对称发病,临床表现为密集分布直径0.5~2.0cm的白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互不融合,周边皮肤呈弥漫红色或正常肤色;上抬肢体一段时间或运动、受热、摩擦后白斑变淡或消失,皮损夏重冬轻;部分患者可伴失眠症和心动过速。本病皮肤组织病理提示:表皮及真皮内无色素细胞及色素异常。文中病患7岁即发病,因此,需注意本病亦可在儿童期即发病。本病需与花斑癣、特发性白斑、贫血痣、网状青斑、白癜风等鉴别。患者一般不需治疗,亦可试用血管扩张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