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七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哲学2014年学术年会
第十七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哲学2014年学术年会

第十七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哲学2014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4-09-12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七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哲学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几个篇章对医学养生之道进行了分析,指出上古的人,寿命都能到达百岁,而且身体还没有怎么衰退,主要是因为道德高尚,形体得以保全而没有危险,不会出大的问题。对于人体,要以预防疾病为主,对于国家,也要以预防动乱为主。等到病已成再吃药,拖到后来,哪怕是华佗再世也是治不好的。治病必定要探求疾病的根本,才能够把病治好。如果不知道“本”,那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失眠就用点安眠药,实际上失眠是由很多种原因造成的。要找出失眠的原因,然后把原因给治了,失眠才能治好。所以叫“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医生来说,包括病人去选择医生,也要看这个医生是否是治本的医生,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调和五味给人增加营养,补精益气。说明饮食相当重要,不要只靠药。药物只起到攻邪的作用。病有新病、久病,医生所开的处方有大方、小方。药物有些有毒性,有些没有毒性,因此需要经常炮制好、准备好。
  • 摘要:张竹君的生年,主要有1876年、1878年、1879年三种说法。张竹君的学籍,则有二种观点。其一,张竹君毕业于夏葛医学院,其二,张竹君毕业于博济医学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珍藏有“张竹君医照”一帧,为张竹君的生年、学籍提供了有力的新证,指出张竹君1900年就以优异成绩从博济医学堂毕业,张竹君与富马利终生保持着师生之谊。此后,张竹君在广州创立医院、在上海开办女医学校、兴建健华颐疾院等一系列医学活动,无疑都受到富马利的言传身教。熟识张竹君的马君武讲述其幼年经历,提到竹君虽幼稚,已能觉西医之精妙,绝胜中国疲癃老腐之所谓医生者,乃发愿留博济医院学医”。可见,赴博济医院学习、师从名医嘉约翰,符合张竹君本意并得以实现。
  • 摘要:中医讲调中,儒家讲中庸,道家讲中道,佛家讲中观。儒、释、道、医四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圆融和谐,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阴阳中和”的基本精神。中医之“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由具体之“象”到功能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仁”是中医人的最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医从业者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医生的责任在于传承阴阳之道,完善天地本性,在于治病救人。中医作为“生生之具”是帮助人类生命健康长寿的,是呵护人类生生不息的工具和技术。中医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能够参赞化育、效法天道、救治生命以实现“生生”仁德。然而,近百年来中医却屡遭坎坷。伴随着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所遭遇的猛烈冲击,中医不但失去了在中国的主导地位,甚而几次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科学主义的盛行,使“科学”与否成为“资格”标准。凡是不符合“科学”的东西,都要遭到批判、唾弃。中医文化复兴不仅是振兴中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其意义重大。
  • 摘要:本文对刘衡如先生的《灵枢经校勘本》不作全面分析,只对所选底本校本及以古音校勘这两点进行分析,作为今后校注《灵枢经》的参考。指出校勘《灵枢》需要把《太素》《甲乙经》作为重要校本。刘衡如与《太素》《甲乙》详密对勘,改正《灵枢》脱文衍文与讹字,俯拾皆是,不烦举例。刘衡如抗战前在南京内学院研究佛经;抗战期间到四川大学教中国古典文学,对古音有深厚学养,所以他运用古音知识校勘《灵枢》游刃有余,校出许多凭普通校本难于校出的讹误。刘衡如先生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是:校勘《灵枢经》需要掌握古音知识。校勘《素问》《甲乙经》《太素》亦需掌握古音知识。刘衡如在医学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不仅仅限于《灵枢》《素问》《太素》,他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点校,取得了更辉煌的成就。他的《本草纲目》点校本是当时《本草纲目》最受欢迎的佳本。刘衡如先生在中医文献之整理与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关于他的学术资料之发表,也就显得更有意义。
  • 摘要:对“气化”的概念深刻理解,是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的基本前提。《黄帝内经》气化概念所反映的认知方式与特色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论建构与演化发展。因此,在开展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之前,应当深入解析《黄帝内经》气化概念的内容范畴。《黄帝内经》“气化”的概念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即自然层面上,是指无形之气的生化作用;自然与人关系层面,是指自然之气对人的影响及其基本原理;人体内部层面,主要是指饮食化生气血津液等基本生命物质。基于“气化”的概念,气化概念的内在层级可以解析分为三个层面:①自然气化过程;②自然与人的气化联系过程;③人体内部的气化过程。气化是一种过程与现象,其基本特点表现为生化不息的永恒性,弥纶天地的普遍性觉可感的表象性,时间指向的方向性,流行演化的变动性,时位相合的秩序性。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概念范畴的研究,可以全面、系统深入地对“气化”的概念进行理论解析,进而把握其概念范畴内在不同层级的语义结构,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展示概念的丰富涵义,有助于对概念术语的诊释和实践应用。
  • 摘要:“生生之学”理念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独特理念,蕴含在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之中,使中医学具有自身特有价值。“生生之学”理念在当代中医学中的价值确立,在中、西方思维方式剧烈碰撞的今天,为中医药现代实践结果的诊释提供了方向。基于“生生之学”理念的设释,能使大量的新事实、新经验、新数据得以合理的融入到中医学理论之中,拓展中医理论,使中医学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 摘要:《黄帝内经》的条文中阐述了大量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学的奠基之作,其思想也蕴含着深刻的“生生”之道。《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顿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这与“生生”最基本的概念契合,既看到了事物的运动,也总结了运动的规律,在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之中,辨证地进行养生,以符合人体规律,符合自然规律。以人为本,人的感受对于养生防病同样重要,所以在指导防病的过程中,重视人的感受,重视生命,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黄帝内经》理论是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生生”的思想影响着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对现代养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作用。
  • 摘要:《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自晋代皇甫谧以来,就一直是一个聚讼不休、见仁见智的学术公案,至今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存在“黄帝说”,“战国说”,“汉代说”以及“非一时一人说”,刘向校书时,世上只存有若干散乱的以黄帝与诸臣子问答为形式的医学篇章,这些篇章都是单篇别行,刘向、李柱国搜集、清理、删重、分类、校勘之后,编订为《黄帝内经》一书。因此,将《内经》成书年代的下限定为公元前26年8月~公元前6年4月之间,当非孟浪之举,亦非无稽之谈。指出自古至今的学者,从文字音韵、天文历法、避讳、五脏配五行等各个方面进行的所谓《内经》成书年代的研究,实际上说的都是《内经》各篇的写作年代,而今本《内经》的写作年代,则是经历了岐黄时代发其端,一直延续到王冰之后的唐宋人的漫长历程。
  • 摘要:本文就庆阳市岐伯考证与岐黄文化研究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市内有识之士通过编著史志、医书等对岐伯这一历史名人的乡籍、贡献、地位、庙宇等进行研究和记述,留下了传世之作。关于岐伯,考证得出了六个观点:一是岐伯在历史上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真有其人:二是岐伯的故里在古北地今甘肃庆阳;三是岐伯的出生地在今庆城县葛崾岘乡青龙嘴;四是岐伯的诞辰纪念日为农历三月初五;五是岐伯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名副其实的博学家:六是岐伯与黄帝创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岐黄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史书、方志、典籍有着大量的关于岐伯的记载,市内存在丰富的有关岐伯的历史遗迹,民间传颂着许多关于岐伯的故事,姓氏源渊及华夏民族进化文化圈对岐伯产生的有力支持,证明了前面提出的岐伯研究六点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岐伯与黄帝创立的岐黄文化,其内涵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称之为岐黄文化的精神内涵。岐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 摘要:王阳明虽然只活了57岁,年少体弱、后一生滇沛起伏、征战不断,但王阳明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理论,可以概括为“意”“静”“诚”“心”“德”五个字,从王阳明“意、静、诚、心、德”五字养生学中可以看到,王阳明在注重身体修炼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修炼,从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指出王阳明的一生是知行合一的一生,是自强不息奋斗的一生,他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他的一生是不断地践行自我扩充,不断地和环境斗争的一生,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中国古代圣贤对终极目标的最高追求,就象他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可以终身追求的一个榜样。
  • 摘要:新安医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和缩影,在继承与创新、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名医世家与学术传承、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中医科学与徽学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一些学说已成为当代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学文化现象,新安医学不仅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一个子细胞。可以说,新安医学文化体现了新安医学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是新安医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新安医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新安医家秉承新安理学“格物致知”的思维传统,以穷理明道为本务,经世致用、务实、求真,严谨求是、理性探索,不断地融会贯通、引申发明、推衍深化、总结归纳,积极探寻 和阐发医学新知,致力于前沿知识的拓展创新,努力把握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的规律,并注重知识的系统整理、总结提炼、归纳分类和模式建构,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科学价值的新 概念、新学说,充实和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格物以致知,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程朱理学为新安医学的形成奠 定了认识论基础。新安医学文化研究立足于文化视角研究新安医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新安医学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新安医学与徽文化的关系、新安医学文化的人文思想、哲学思想、文化特征、当代价值等,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为在医学领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文章指出许多先哲的文化思想在藏象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影响,。以经学和理学为主,其中诸如《易经》的阴阳精气论、五行学说,儒学的三才观、礼乐思想、中庸思想以及理学、“太虚一气”说、“太极理论”等,无不影响着人们对于藏象的认识,乃至指导人们应用理论于实际医疗活动。其他思想诸如道家的“道法自然”,佛教的“禅宗文化”等各自在其文化盛行的鼎盛时期或多或少的对中医理论造成过影响。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源头和体系,中医孕育于中华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之一,故而只有从中医文化的体系和本质上弄清中医学术发生之源头、背景,谙熟其表述的方式,认清其体貌,才能真正明白中医的学术原理,深刻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认清其价值,明白其走向,并焕发出探究她的动力。故而,笔者认为以各种文化思想对藏象理论的影响作为出发点进行探究,有助于藏象理论的涵义的真实还原,可以帮助人们无限的接近中医学藏象理论的本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藏象理论中的诸多争论点和悬案尽早的盖棺定论。
  • 摘要:中国古代生命伦理学的构建关键在于“人”、“仁”二字。只有确立人的崇高地位,才能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从而促进医学的快速发展。而医者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使医学焕发出灿烂的人性光辉。我国古代医学之所以能够很早即获得萌发并得以成熟,人贵论思想是其最基本的社会心理动机之一。而正是出于这种尊生贵人的思想,才有了将医术定位于“仁术”的理念。在古代医家看来,行医和行仁是合二为一的过程。
  • 摘要:中医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整体观,在理论上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在诊断上是“四诊合参”“司外揣内”,在治疗上是“辨证论治”,其特点体现了“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的立足于“人本”而非“物本”的有机哲学特点。中医心理思想中在“人贵论”思想影响下,认识到人的“七情”“人格”“体质”和“行为”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其医疗模式应是个体化的诊疗模式,既不是仅仅针对发生的疾病,也不仅仅把人当作为一个单纯的生物体来对待,而是把病人看成一个具有情感活动,而又失去健康状态的复杂人体,把“人”置于外部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又关注“人”的身心健康。“治未病”防范于未然的理论,可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无论是未病先防还是既病防变,都应关注体质与精神情志的调节与改善,使机体的抗邪能力增强,防止内外病邪的侵害。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所著《医门法律》一书深谙“治未病”思想的精髓,全书贯彻着未病先防,已病早疗的精神。可见,祖国医学的“治未病”受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影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将防病和养生结合起来,体现了对人生命自然本质的最大关注。
  • 摘要:文章指出《小儿要证直诀》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儿科学的成立。钱乙不仅深得仲景《伤寒论》之旨要,也尽可能吸收诸前贤学术之精华,钱乙不仅精通医术,而且他多识物理,喜观气象,于诸书无不窥,并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钱乙医术高超,屡起病于不救。钱乙医德高尚,屡入朝为王公贵族治病,亦不居功自傲,反归功于人,颇有肝胆侠义之风。钱乙治学严谨,所学必经亲自验证。
  • 摘要:在古医籍中,道士这个群体,常被作为中医药学“援道入医”的重要媒介,发挥着传播道医、惠泽于中医的作用。在“援道入医”的过程中,借助道士群体这个媒介,许多道医中的内容为世人所知,成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完成了华丽转身的过程。道教重生、贵生的生命哲学观对中医学有着深层次的影响,道医中的具体医学创造和养生成果也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汲取,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宝库,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 摘要:本文试从文化涵濡的角度,探讨如何使中华文化对中医学本科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内在文化精神引发深层影响的基本策略。根据文化涵濡所包含的几点要素,试从直接接触策略,尊重包容策略,持续递进策略以及熏陶参与策略四个方面提出来华留学生中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培养过程中关于中华文化涵濡的主要实现策略。建议尽快将制订和出台来华留学生中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标准纳入议事日程,且其中应纳入体现文化涵濡精神的中华文化教育标准。
  • 摘要:中医学是站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文化历史的起点上形成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它所走的道路不同,尊奉的哲学思想不同,践行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西医学是站在近代工业革命的起点上形成的“对症治疗”理论体系,遵循的道路不同,践行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就势必造成了在医学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差异,不应当想方设法弥合这种医学的分野,而应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然而,相互尊重是建筑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正是因为这样,将中医学的传统语境转化为现代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与外国跨文化交流上,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现代表达,在跨文化的同一事物中找共性,找价值取向的通论性,在适用于的方面寻求共通的道理,从而达到价值共享的效果。中医学不是靠“源远流长”、“唯我独尊”而存在于当代。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对待争议,和而不同,追求真理,尊重事实,而不能将交流对话视为一种对弈的舞台。传统中医学是无人能否定得了的,而当代中医学的正当性、科学效力却不是靠自我标榜、自我确认来实现的,只有能够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创新,才能赢得举世的公认,才能兑现中医学的应用价值。中医学很难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去描绘它在当代的正当性,所以,也就很难以现代实验的方法来提供依据上的验证,这是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的方向所使然,是当时的客观条件致使中医学走上了一条在今天看来是别开生面的研究途径。在世界范围内推介中华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培植中医药文化理念,文化传播与咨询服务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这方面起步晚、发展缓慢,原因是在跨文化传播的渠道上不畅通,传播活动脱离现实,转换与创新能力差,中医药价值诉求混乱,使得中医药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遭遇瓶颈。如今的信息时代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要创新传播模式,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 摘要:文章指出当前中医学传承和前行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要破除“唯物质”概念,回归中医学的本体,即气化学说和人身气化理论。而气”是用以说明“象”的,“象”是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所以,中医气化学说与生命之“象”紧密相关,是关于人的生命的自然整体的理论,属于生命的自然整体范畴。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相关联,所以从有形之物的某些变化可佐证“气”的存在,而这些现象恰恰是物质科学所不能解却为人之“心”所能知的。有名而无形的人身气化过程,可视为人身之“虚体系统”或“无形的人体”。虚体系统的作用在于激活、推动和调控实体系统的生命过程。人之生命的一切妙处,都来源于虚体之“气”。它们是生命活力之所在,是生命本质之所在。中医养生和辨证论治的主要目标,就是恢复和提升人身气化的“虚体结构”,由虚体系统来引领和养护实体系统。气化和人身气化规律应当是中医学研究的基础领域。
  • 摘要:本研究基于生态翻译视角,以明清四大名著为例,试图探索涉医文学特点及生态英译原则和策略。指出涉医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医学交叉并相互促进的结果,四大名著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了丰富的医药实践活动。四大名著中涉医文学具有认知性、文学艺术性、夸张及虚构性的表现特点。生态翻译观为涉医文学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在此指导下的涉医文学的英译要首先挖掘其在整部作品中的特点和作用,然后分别在语言形式、交际层面及文化移植三个维度灵活做出适应性选择。同时,语言、交际和文化因素的紧密联系决定了生态翻译观下的涉医文学翻译应以某一维度为侧重,同时兼顾另外两因素的制约。通过实现涉医文学各翻译主题的和谐共处和维持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最终有利于译语读者对整部文学巨著的领悟。
  • 摘要:翻译《温病条辨》的目的是要推广温病学理论及其实践价值,并借以传播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因此,在翻译中,要始终以“传真中医文化”为宗旨。在翻译中力求满足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信息数量要适合译文读者;要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内容要严谨、连贯:表达要清晰、无误。即以合作一等效为原则,薄文重医力求准确,挖掘深层精髓,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达到翻译中的等效。中医药英语翻译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其过程和规律,本质上和其他汉译英无别。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只遵循、采用一种方法,而应奉行多元标准的原则。“和而不同”,可用来指导中医英译的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 摘要:中医文化是把中医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是通过对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和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分析中医学体系、范式和特色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研究中医跨文化传播,其实质是站在中医角度,回答在全球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与西医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与文化对话相对应的是文化合作,文化合作针对的是不同文化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采取的协调、联合等政策调整行为,通常建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涉及对共享目标的认可与承诺,导致的是共赢的结果。指出随着中医世界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跨文化传播尤其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盈利性公益机构,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格局中,孔子学院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声音,同时它又是兼具中国教育民族化和教育国际化特色的典型代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标准化已经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医标准化是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中医标准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中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保证。中医标准化建设关系到中医国际化的进程,是中医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标准化建设。
  • 摘要: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既有日常互动过程中东西方人的沟通,又具备文化心理结构层面交流的可能性与可变性,而且在实际中也确实存在着上述两个层面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可以说中医属于典型的跨文化传播内容。中国是由汉文化、蒙藏文化等文化体系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中医跨文化传播,首先要“固本培元”,中医要巩固在国内的“根据地”,通过中医理念的宣传与独特的诊疗效果让国人重视中医,形成中医跨文化传播的“大本营”。中医跨文化传播的传统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的传播方式有民间传播,中医类报刊杂志,中医学术交流团以及中医孔子学院等形式,指出信息化传播方式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等、不均衡状态。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得信息传播更自由、更方便、范围也更广泛。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式国际信息资源共享,使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接触和认识中医,使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在信息传递渠道日益多元化,速度借助互联网而达瞬时传播,信息发布即时更新的网络传播时代,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化传播成功地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实现了空间上大范围和远距离的双向互动。现有中医类网站杂而不全,缺乏全球化发展眼光。我国中医的对外传播缺少一个适应不同语言、文化、地区要求的国际化门户网站。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转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中医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和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的医疗方式,也是把中医介绍给世界的一个特殊窗口。逐步形成的中医移动医疗产业链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同时,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多优势,为中医在全球得到普及奠定了基础。综合分析医生民众的要求和中医医疗软件发展的瓶颈,要将重点放在发展中医养生、康复及辅助治疗系统上,尤其是中医辅助治疗系统的研究。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建成,信息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中医跨文化传播要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加快中医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进程。中医能够友好和成功地服务于世界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摘要:互联网作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媒体,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其它媒体相比,互联网传播具有时效性强、跨文化、互动性、全球性等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医药文化网络对外传播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目前中医药文化网站数量众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为了方便介绍,以不同类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网站为分析单位,从中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网站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各类网站在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上的表现和特点。通过分析以上各类网站在中医药文化对外网络传播上的表现,发现,当前中医药文化对外网络传播现状既有值得赞赏的方面,也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网络对外传播现状积极方面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要提升中医药文化对外网络传播效果,应发挥中医药教育机构优势,打造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精品网站;根据传播受众的不同需求,打造网站的特色和品牌:大力传播海外本土化内容;发展中医药文化对外网络传播新兴业态。
  • 摘要:本研究依托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群体,并以青少年为例,探讨中医文化教育和传播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弘扬中医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和方法。指出中医药学,无论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走向世界都离不开传播。实际上,中医学绵亘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从未停止过教育与传播,其中既有机遇和发展,又存在困境和挑战。有关中医文化的传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中医文化教育基地的中医药博物馆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中医药博物馆在中医文化教育与传播中应牢固树立文化主体意识,不能动摇自己的文化本根,特别是在跨国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中,更应注意,传播的目标是中医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而非文化融合、文化的全球性同化。同时,在有效的传播中,应尽量以受传者(观众)为中心,充分考虑观众的特点以客观、历史的态度把中医知识文化传播出去,让观众对各种文化误导现象能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 摘要:文章指出不讲方法论,哲学就无法与实践相结合。而且,现今哲学教科书中从未明确地将万法论与认识论二者的关系讲清楚,这样就造成了中国人不理解也不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医学被创立的根源。中国文化和中医复兴的前提,是要求中国人重新认识和掌握中国哲学方法,就是说,要用中国哲学方法去理解中国文化、掌握中国文化,并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核心去指导这个复兴运动。因为哲学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是研究哲学方法的根。中国哲学方法一诞生,首先就把握到了地球万物的宏观--阴阳五行,并且以此开始指导了中国人创立文明和文化的大发展。现在的中国人总以为阴阳五行只是中医的“专利”,实际上它是中国哲学方法对地球万物即自然世界的宏观认识,不但是中医的专利更是中国文化的专利,中医只是直接运用了阴阳五行创立了中医学而已。地球万物都要随地球一道旋转,因而,阴阳五行就成为了地球万物的宏观,而在此前提下,每个事物又都有自己的宏观。由于中医直接运用了阴阳五行这个地球万物的宏观,也就是中国哲学方法所谓的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方法指导下创立了中医学,在中医学中每一个环节,每一层概念,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五行的相生相克、每一时辰的阴阳变化、每一经络及每一穴位等都有五行归属、每一味中药的药性、每一个人出生时间的不同带来的性格、长相、以及脏器的先天不足等等,等等,都与阴阳五行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到,事物的微观中含有它的宏观,研究微观即具体事物,一定是先从对具体事物的把握中拔萃出隐藏在其中的宏观,把握到了具体事物的宏观,进而再去把握其核心,就能对此事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指导下创立新学科。为使中国文化与中医学得以复兴,就要设立中国哲学方法的教授机构,不但要在大学教,而且还要在中小学教,中国文化复兴,首先就是对己经被西化了的中国人进行再教育,让正在受教育的孩子们不再被洗脑,突破学校不教中国哲学方法的瓶颈,要让中国人逐步掌握中国哲学方法,让中国文化中给人以大智慧的中国哲学方法重新回到中国人头脑中,以中国人的大智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摘要:文章尝试从历史、时代、世界视域,系统深入研究、凝炼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初步提炼为道法自然(道)、精诚仁和(医)、心身共养(养)、药取天然(药)。本课题首先进行了江苏地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社会认知认同情况分析。包括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情况的频数分析、居民分类,基于江苏地区不同人群的比较分析(年龄、学历、职业、地区等差异情况的总体分析,不同职业、户籍、性别居民的差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内、港澳台、海外地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社会认知认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国内、港澳台地区整体分析评价与江苏地区高度一致,海外地区最认同选项与最不认同选项与整体一致。系列分析显示,对中医文化的认同度在性别、学历、年龄、职业和所在地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
  • 摘要:广义的中医学尚包括我国的民族医学,民族医药护佑着各民族的健康,民族医药文化又与各民族的语言、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民俗等更多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出各个民族生存的文化环境。医药的产生或有其偶然性,但当其以不同方式传承若干时期后,它则以一种不可抗的内需力内化在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医药文化相较政治、经济而言是一种隐实力,它无处不在但又不易被发现,尤其是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中医在世界各国受到欢迎,不管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还是黑色人种,用中医治疗疾病都有效,从侧面说明中医的普遍适用性。且中医文化受到国外一些官方机构和学者的认同。中医学除了汉民族为主的医学外,还有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壮医学、纳西族医学、苗医学、瑶医学等民族医学,这些医学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健康的保证,且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也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的新时代,中医文化在医疗、养生、保健、对外文化交流、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得益于中医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需要深入挖掘。
  • 摘要: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的内涵研究,更能落实“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的展示才能让中医药的学科优势体现,才能建立起中医药人的自信,才能更坚信、自豪、值得为之努力、坚持与付出。尤其是教育教学与科学普及与对外文化传播上的意义。《黄帝内经》是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其成书前后,中华先民的“活法”,社会生产力水平、价值观念、哲学理念,以及先圣们对生命文化的讨论,对如何“活”规律的发现与总结,必定会直接影响中华医药学科的萌芽与成长。今天迎来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复兴最根本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之共存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道器并用”的载体,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医药文化建设理应有责任担当。现阶段一场中医药文化研究热在中医学术界开始形成,与此同时,暴露出“中医药文化学”研究体系尚在建立、人才队伍缺乏、认识不统一,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医药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担当还有差距的问题。鱼需“中医药文化学”从学科建设上努力,同时加强对中医药核心理念与基本内涵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宣传,才能满足中医药自身发展与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需要。极有必要将抽象的中医药文化哲理进行简单、直观、形象、生动、通俗的图示表达,以利于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与基本的传播、宣传、普及。
  • 摘要:文章指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为树立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和树立以“勤”为核心的职业观,弘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以病人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深感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每年医院投入专项经费开展此项工作,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医院精神、宗旨、院训深入职工人心,医院职工士气高昂,形成了中医人独特的“仁爱”文化。医院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推进,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开展“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和“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活动”将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传播给广大老百姓,深受百姓喜爱,群众积极参与。
  • 摘要:文化哲学是一种重要的哲学范式,是最能体现哲学的批判和反思的本性的哲学形态。所以,以哲学为话题的报告总有一种唱反调的色彩,总要冒得罪人的风险。如何面对具有深厚传统与丰富成功经验的自成体系的中医学,传统的认知科学哲学本来就可以带给人们诸多启示,而这些启示实际上也是为中医的合理合法性、中医的科学性辩护的非常重要的路径。医学实际上始于对疾病的认识而不是始于健康观念。疾病现象总会伴生某种整体的状态,至少是患者的心身感受,即便某种疾病的产生有着相对局限、单一或者确定的内在根源,其外在表现也会呈现出某种整体性。在没有通过实体结构变化理解疾病根由的条件下,细致观察外在状态就是医生的唯一手段;在相对特异性的疾病中,规律性地表现出来的状态就被规定为某种证候,这是中医的诊病方式;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或在不同情况下,其不同状态间存在某种演化关系,使人们在对其内在根源的推测中也建立了某种联系。实际上西医亦然。那么,捕捉到了某种其他认识方式尚未把握到的内在规律是中医学的独到之处。中医学在现实环境中要直面很多问题。比如说来自不同方面对话中的不可拒绝的证据要求:研究方式与策略单一便难于接近证据来源;强调复杂性也许忽略了对于某些简单信息解读的意义;信息采集能力的局限也限制者认识能力和效率。
  • 摘要:文章指出文化人类学是以一种学术反思思考和理解人们的各种人类行为,它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自己和他人,识别和容纳相同社会的各文化现象和不同社会中的各文化特质,并认为“我”区别于“他”,最终以“他”观“我”。“文化自觉”是由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立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我与他者的对照,是人类学研究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他者”的意义在于对“自我”的观照。这种他者可以是另一个社会或者文化,也可以是本文化的某一段过去的历史,也可以是与要比较的本身存在差异的某些事物。探讨文化研究中的自我与他者,其意义在于明确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即明晰中医文化研究中主体与中医学(他者)之间的关系,并帮助我们明晰中医学或者中医文化与当代的距离感以及由这种距离感所产生的“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认知。
  • 摘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专家研究发现,能够产生软实力的资源有三类,即器物技财类、规范制度类和精神心理类。根据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效果情况,国家软实力相应地分为边缘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中医药文化转化为国家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中医药文化的理念、价值观和基本精神体现在这三个层次之中。从“中医中药中国行”走遍大江南北,到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团进行全国巡讲:从各地中医医院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仿古大楼,到农村、社区装修一新、古香古色的中医诊疗区;从中医诊室墙上的一幅幅中医药图片、文字,到中医机构内的一座座医圣、药王雕塑……近年来,中医药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气势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但中医药文化建设要有热情更要重理性,必须消除三个误区。提出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层次,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注重与管理的结合、注重与服务的结合、注重与制度的结合,特别是要注重中医的品牌建设,在中医诊疗中体现中医的思维方式和核心价值,并做到知白守黑,融通中西医,让中西医一起解决人类健康问题。
  • 摘要:文章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文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中医文化遵循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原则。善于向患者解释病情和安慰患者的医务者往往得到患者的认可,最受患者的欢迎,也会取得好的疗效。作为一名医者应当以追求真理和严谨治医治学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医术。精湛的医术,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使医患关系更趋于和谐。在诊治过程中,医者要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安慰疏导患者心理,诚心对待患者,专心敬业,充分为患者的利益考虑,在操作中动作轻柔,将每一位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单位和组织及其医务工作者,应当大力弘扬传统医学美德,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促进和谐医院建设。中医文化是教人应天地、顺四时、慎起居以获得自然健康的生命之学。医患之间目标一致均为防病治病,由此产生的关系和矛盾绝不可能通过法制界定而截然分清彼此。只有双方共同内求于心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提高,才会有鱼水般之医患和谐。
  • 摘要:中医学是一门荟萃诸多不同文化类别知识元素,结构关系非常复杂、建构过程相当漫长,历史非常悠久的文化知识体。要全面准确地认识把握中医学内部不同文化元素的形成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特点,客观合理地阐释它们之间的整合顺序关系过程,最大限度地揭示还原其内涵本质,直至中医学的修正完善及其扬弃创新发展,义理逻辑研究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巨大的应用价值。金元明清时期中医学流派的色彩纷呈以及各种新思想、新理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宋明理学所青睐的义理逻辑研究方法的使用。所以在原始中医学发生形成学过程中,无论剖析中医学文化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还是区分诸家学说是非、鉴别取舍历史文献、立论新的观点等,皆应守义理逻辑底线。凡义理逻辑通畅,又得文献、文物,以及生活实践等佐证者,皆可采信用之;凡义理逻辑不通者,即便有文献存说,亦应作非是为伪处理。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医发生形成学研究,也理应适用其他中医学术研究,乃至整个自然社会学的研究。
  • 摘要:近百年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难题与困惑引发了中医界跳出现代科学的框架,从更广的文化视野为中医合理性进行辩护,从文化的视角探寻中医发展的规律。近三十年来,中医文化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学科内涵认识趋近,研究成果走向系统化,学术队伍不断扩大,学科建制初步形成。尽管作为一门学科,中医文化学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问题。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上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培养与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关键。
  • 摘要:文章通过对全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形式、全省中医院职工为社区居民讲授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意愿、全省居民参加医院举办的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的意愿等问题的调研,提出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接受中医药、感受中医药、维护中医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所增强,应该看到中医科普日受百姓欢迎的同时,百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中医保健、识病不只是停留在技巧、技术的掌握,更渴求获得理论上的为什么,这就对中医科普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中医科普应具有一定的群体效应,要提升中医科普的内涵,中医养生只有术道结合才会科学有益。
  • 摘要:本文在讨论象思维一般特点的同时,讨论由其所决定的中医理论的特征。指出象思维的有象性决定了中医理论的有象性特征。熟悉中医学的人都知道,中医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性,甚至有拟人化的特点。中医不论是对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正常生理过程的描述,还是对人体内部病理过程的描述,都宛如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生动图画。熟悉现代科学及医学的人,习惯了严谨抽象的概念思维方式,对于中医学这种具有非常鲜明的形象性的理论,难以接受,目之为中医理论的原始朴素性,必欲将其改造为抽象的概念思维式。他们不知道,中医理论的形象性是象思维的有象性特点决定的,对中医理论形象性的抽象性改造也就是对象思维的否弃,对中医学的发展是否有益,有待深思。象思维的整体动态性决定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恒动性特征。象思维决定的中医理论视野中的人,不是现代意义上作为生物体的人,更不是概念思维视野下的系统、器官、细胞、分子;而是时时刻刻与天地相应的人。在中医看来,人不仅自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更是与天地万物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命是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中的动态过程。这是中医学认识生命,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的理论前提。整体恒动观为现代中医学所继承,成为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基本特征。其形成的思维根据则是象思维。在古典中医看来,气是大无外,细无内的存在,把“气”理解为物质,就否定了其大无外,细无内的性质。因为物质总是有空间界限的,总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即便把气理解为“精微物质”。象思维的直觉体悟性决定了中医临床思维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悟性思维。对此,《内经》有非常生动的描述:“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历代医家多以“心悟”名其作品,可见悟性思维是以象思维为根据的,对中医临证具有重要意义。培养现代中医的悟性思维能力是象思维的必然要求。
  • 摘要:文章指出“象”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蒙昧时期对天象的认识。“象”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观念,在西方文明中是找不到与之类似的东西的,因此,以“象”观念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中国原创思维方式,也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逻辑思维的。“取象比类”的认知方法包括“取象比类”与“取类比象”两个步骤。首先是“取象比类”,即从众多单独得、个别的事物中抽提出能够代表各自本质属性的“象”,而后进行相互比较而聚类,即建立“象系统”,并通过“象系统”将各自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取类比象”则是在己经建立了“象系统”的情况下,通过对“象系统”的认识而推测可被纳入系统之中的陌生事物所可能具有的本质属性。“取象比类”的方法是从每一个个别事物中寻找出“象”,而后归类,以类比的方法来推测事物可能具有的属性。这与逻辑分析相比较,是以牺牲知识的确定性为代价,来获得更大的开放性来保留更多的实践经验。“取象比类”方法导致知识确定性的丧失当然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祖先并不是对此置之不理,而是通过实践检验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每当有医家提出新的理论,一定会有大量的医生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实际运用,或成功或不成功,成功的经验被保留下来越传越广,不成功的则很快被束之高阁乃至被历史遗忘。这一过程就如大浪淘沙,几千年下来逐步积累,才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 摘要:“原创思维模式”是指高度凝练出的概念、范畴或几个概念形成的概念群,而引出一种崭新的学说势态和局面。它拥有着相对稳定的标识和内涵,这种标识是经人们高度概括出的概念或概念群,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派或一个学说的本质特征。“原创思维模式”的内涵不仅仅是创造出新的概念、范畴,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新的哲学意蕴。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一元性的,不是多元性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相对稳定性的,内涵的思维方法是多样的,但不是流质易变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中的“取象运数”是一个思维过程,贯穿于临床实践之中。象本身是一种符号,蕴涵着人的知性与悟性反映物事的信息流。而且,象本身没有层次之分,即不会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分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象思维时,才存有“形象”“具象”“意象”“应象”等区别。 “形神一体”是指形与神不可分离的相互关系,而不是指具体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精神显现,形神关系是一体不二,不可分离。所谓“气的一元观主要包括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气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根本属性、气是宇宙万物之间联系的中介三个方面。总之,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则是中华民族在医学方面的智慧结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解释性系统,包含着知性的“推理”和悟性的“理解”,表征着中医学的体系性解释,而深深烙印着“中国气质”的文明特征。
  • 摘要:文章主要分三大部分:首先凝练传统儒学中“仁”的主要内涵;其次讨论其对中医医德思想之影响;最后总结二者之异同。指出儒学作为一个学派,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代表人物,关于“仁”的论说也不尽相同。儒家的仁爱是一种基于同情心的普世之爱,由之所透显的是人本、人道的精神和理念。儒家仁的精神包含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挺立,具体表现在对个体道德人格的自主、自律、自觉的强调上。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主要体现在仁的精神中所蕴含的重义轻利、担当意识、献身精神等思想倾向中。传统儒学与中医学关于“仁”的观念确实有诸多的相通之处:传统儒家由仁爱原则所透显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个人道德主体性挺立中所体现的道德自主、自律、自觉原则,由道德理想主义所显发的重义轻利、担当意识、献身精神等思想倾向,在中医医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疑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塑了中医“仁”的观念之主要内涵。
  • 摘要:“养生”与“养性”有着各自的思想源流。“养生”思想来源于道家庄子一系,在各种养形方术之上,更加注重精神对养护生命的作用,魏晋玄学的讨论加深了“养生”的精神倾向;“养性”思想则来源于儒家对人性的讨论,这种讨论表现出早期儒家对人性植根于生命血气的洞察,黄老道家思想的融入使养性观念更加接近生命,更容易为道教所吸收。在六朝道教的观念中,“养性”寄托了道教以大道为终极教义,以长生成仙为最高追求,以聚合众术为修炼门径的炼养理念,“养生”则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六朝时代的道教,在吸收了秦汉方术与中医养生的基础上,吸收了“养生”与“养性”的思想内涵,将其与道教教义密切结合,生发出了独具道教特色的养生文化体系。
  • 摘要:笔者认为当指“阴经之气”与“阳经之气”的错乱,阴经之气与阳经之气固然应当相互为用,但必须各司其守、各尽其职,不容错乱,如果到了阴阳交互错乱,自然就会影响到生命。由于中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们生活之中医疗经验的总结,中医经典是我国古人的医疗经验总结,理解经文就必须按中国人的文化来理解。可见要学好中医,学好中医的古典著作,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性。抛开了这些以崇洋媚外的心理来学习、研究中医不仅不能学好中医,甚至只能毁灭中医。
  • 摘要:文化精神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但在本民族内部则是基本一致的。中医作为一种巨大的学术体系,其发生、形成、发展不能不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和支配。中医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根本也”,“凡此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和调七情”,“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整体、关注人情、主张和谐”的精神内核是一以贯之的。这种精神内核,实际上便是其创造者、传承者以及应用者共同认可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内核并不表现为行为,甚至在多数情况下也不表现为语言文字,但却深刻地影响着中医理论的构建和学术的发展流衍。中医在理论结构层面,受到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元气论的重要影响,中医的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中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形成、发展、演变,既是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也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
  • 摘要:本文在对于象思维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象思维的模式进行了总结,指出象思维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取象类推、归纳演绎、据象辨证、体象悟道四种,取象类推可以说是象思维最基本的模式,它是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而采用比喻、象征的方法以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象思维不同于形式逻辑类比推理的重要一点,是象思维中也包含着归纳、演绎推理的成分。即先通过归纳提取共象,然后又以共象为基础对个象进行演绎推理,其典型形式即阴阳、五行之象的推演。中医临床诊断病证的过程,正是在象思维方法的引导下,根据望、闻、问、切所获得的资料(象),通过相关的物象或意象以达到认识病证的过程。以象体道模式与直觉思维有关,它是在对某一物象或意象观察的基础上,直接体悟出相关的规律或大道。
  • 摘要:中医养生学是医学与人文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典范。道教文化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为最高目标,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可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髓,探究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医学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们秉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医学与文化的精粹,推动中医养生学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养生学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儒道佛医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国养生学的主体.主张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思想,重视和协适度,以平为期的原则,倡导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在饮食起居的综合养护方面亦有诸多论述.儒家的养生观是一种重视养心和养德的养生观,重在建立和谐社会,使人们能和平共处、国泰民安。儒家的教导其实就是精神养生的教导。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一代大医孙思邀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 摘要:通过探寻中医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对古代医学伦理的的分析,寻求名医大家的思想理念,反观今人,从人入手,即是从医患关系恶化的源头入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从奴隶社会末期至西汉,尤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各类学术观念应运而生,我国古代进入百家争鸣时期。当时的思想家由于久经战乱,思索国家富强的良方,对人性、自然的思考,为医学理论及医学伦理思想注入了活力,其中尤以儒家、道家、墨家影响最大,而由于封建统治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尤为突出,对中医传统价值体系建立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结合现代医患关系的状况,追寻中医伦理价值理念,不难发现,由人入手,由“改心”推动“改制”,从而改善当今的医患关系。目前我国医患沟通相对不足,医患纠纷不断,政府相关政策不完善,媒体大众的不真实报道等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而这些现状与与医患之间伦理价值观念相对滞后密切相关。所以,构建中医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弘扬中医美德,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当代医患关系完善不可缺少的方面。
  • 摘要:文章研究指出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对综合性中医院医务社工本专业化人才培养起着积极作用,综合性中医医院医务社工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接受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教育。中国大陆医务社工虽起步较晚,然而,许多从事医务社工工作的专家与与实践者善于总结,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医务社工承担着心理咨询师,调解员、医护人员助理、健康使者、医院形象大使等多重角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专业化医务社工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 摘要:很多专家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总结梳理了前人及现代医家的很多经验,体现总结出中医药文化的“仁”“和”“致”“中”四个字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内容精要。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体现,就是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并输出,用文化软实力去影响世界。因此,中医药文化建设,不仅是对内,还要对外,形成一套通俗易懂,能影响世界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当然也包括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的多语言翻译和推广了。应该积极主动联合文学艺术界,新闻媒体界,通过文学艺术创作、电影电视制作,来弘扬中医药文化。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行业团体的作用,挖掘中医药瑰宝,集全国中医药界的力量,形成呼声,在中医药申遗、中医药标准化、针灸标准化方面制定准则,中医药源自华夏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存发展壮大的原创医学,中医药丰富多样的养生保健手段为百姓所接受,应该通过中医药科普,养生方式来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作用,扩大影响力。中医药文化也应该走出国门。指出中医药文化,需要“阳春白雪”,需要用最专业的人,最专业的手段,进行系统周密的研究,不断充实并形成专业的中医药文化理论体系,形成一门专业的学科;也需要“下里巴人”,将中医药文化通俗化,直白话,和民间很多通俗的形式结合起来,和国际间很多往来结合起来,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功能,扩大影响。
  •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掘、整理中医药文化,使我国的传统医学不断发扬光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被认可,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发掘中医药文化,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搜集、整理,对传承这一民族奇葩,有着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意义。芜湖市中医院档案室近年来一直把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挖掘传统医学资源和历史文化作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作为推进“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和推进。让更多的室藏档案为社会所知,以档案室室藏资源为载体,建设一个面向大众、开放的中医药档案史料展示体系,是弘扬中医药档案文化、彰显中医药档案价值的重要举措。在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今天,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传承历史文明、弘扬时代精神、宣传先进文化中的价值日益凸显。芜湖中医院档案室充分利用陈列室平台及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掘名老中医档案史料,弘扬了传统中医药学,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精品,让医学档案彰在彰显中医院文化内涵,提升中医院文化形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据《三国志·华佗传》所载,华佗具有多方面的才华,“本为士人”,“兼通数经”,有数次举孝廉,征辟的机会出仕为官,但华佗主动放弃,选择行医救世,普济众生。对医生这项职业的热爱使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投入,在强烈敬业精神的指引下,华佗勤求博采,取法先贤,学贯儒道,诊疗俱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华佗青年时期即“游学徐土”,先后到过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积累了大量医疗实践的经验。在传世的二十余则医案中,像“蒜菌大醉”治寄生虫的简易疗法,腹中有寄生虫乃“食腥物所为”的准确论断,都是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产物。然而,华佗之所以在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深受仰慕与爱戴,不仅因为他作为医生经验丰富,兢兢业业,更因为他具备大胆探索的精神,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医学史上新的篇章。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火频繁,时疫多发,本为士人的华佗怀抱赤子之心,不应征召,以医见业,以大济苍生为己任,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行医一生始终遵循生命至上的原则,处处替病人着想,如此仁爱之心,越千年而透纸背,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 华佗放弃过数次踏入仕途的机会,面对沛相陈珪、太尉黄琬的屡次征召,“皆不就”,他的人生理想不是为官做宰,而是救死扶伤,大济苍生。华佗最后为曹操所杀害也是因为他不愿做侍医、追求时代所不容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自由。华佗在悬壶济世的同时,还通过收徒教学的方式传承医术。华佗重视言教,更重身教,他不以亲疏,择徒而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实践,知行合一,在华佗的身体力行的谆谆教导下,华佗的学生也不负师望,成就卓著。在华佗光辉形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他勤求博采、医术精湛的敬业精神,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生命至上、主动施治的服务精神,不慕权势、学术独立的人格精神,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园丁精神。华佗的医学精神是我们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值得从多方面认真挖掘学习,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医学事业、医德医风建设、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 摘要:作者阐述了张宗祥的中医学造诣,叙述了张宗祥中医药精湛的由来,指出《神农本草经新疏》是张宗祥对中医药研究最重要之著作。此书为自来有关《神农本草经》著作中,卷帙最重,内容最多者。《神农本草经》,只是后来之医者托名于神农氏,决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数百年中经数百年医学家经验之总合而成。中医、中药与版本,校截,各为中国浩如烟海的学问中之专学。研究中医、中药者虽或略知版本、校截,反之亦然。但能两领域都达到张宗祥那样博大精深者,恐怕罕见其铸了。中药讲究道地药材。由于中国地大物博,非其地所产者不仅可能品质不良,更因名虽同而各地之物不同以致贻误及毒副作用等产生。《农本草经新疏》中,曾结合论及中药的西医、西药、化学等内容。在上世纪中,这也是十分罕见的。
  • 摘要:中医学的未来发展,需要中医药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唯有如此,才能在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赢得健康发展与全面复兴的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医药学的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需要面向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中医药文化发展需要面向世界医药学的创新,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医药科研设计、中医药各种标准与规范的研究与制订等方面,应以中医药文化引领和推动。其方向既不应当将中医人质变成为文化人,又不应当“拦腰一刀”,切断中医药文化、中医思维方式的传承,而是要使之成为真正的中医人,以中医思维参与世界医药学的创新。不应当将中医学科质变为文化学科,更不应当将中医学科西化为套用、模仿、置入西医学的思维、模式、规范、标准,异化为形似神不似的“中医学”,而是要使之成为凸显中医药文化传统和中医理法方药本质的真正中医学。中医药文化发展需要面向人类健康需求的增长。在中医药文化科普,特别是养生科普中,要注重输送正能量,坚决防止、清理、整顿将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西化、玄化、虚化和庸俗化的负能量。走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就是要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系列化、传播的大众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和研发的产业化。发展中医药文化,需要整理多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才可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文章指出在中医本身就是新时代精神化身的情况下,中医的时代精神其实就是中医的文化和哲学精神,亦即“天道”所要彰显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当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并不是这种精神存在不存在,而是如何认识、体验、上身和应用,从而使人自身成为“道”的化身。指出从现实情况来看,与现代医学相比,作为传统医学的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主流医学,在中国境内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医学,而且当前所有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政策和措施的目标仅仅在于实现“中西医并重”而己,并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和表达中医的时代精神。其实,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人能弘道”,或者说人本身即成为“道”,但这需要一个长时期的修养过程才能实现。在“新人”没有出现之前,新的时代是不可能开启和开创的。因此,我需要“新中医”的涌现,这才真正是讨论中医时代精神的目的。
  • 摘要:当今中医期刊命名所提供的信息多为地域上的,比如北京中医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或反映所属二级学科的信息,如中华医史杂志、中医药文化、中医文献杂志。民国中医期刊除了反映地域与学科的属性外,有的还体现了办刊的主旨,寓有深邃的文化涵义。当今中医期刊几乎是清一色地探讨学术问题,较少评论当局时政,更乏揭露中医队伍中的问题,即使偶有评论或反映,言辞往往温文尔雅,不痛不痒。但是在近代中医期刊中,言辞激烈的文章每每随手即得。这与当时中医所面临的生死存亡的现实紧密相关。犀利的语言,辛辣的文字,似号角,如匕首,揭露的是大肆诋毁毁中医的西学人士,抨击的是决意扼杀中医的时政当局,棒喝的是自毁中医的追逐名利之徒、滥竽充数之流。忧患意识是对中医学影响至深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至迟在殷周之际已经形成。《尚书·旅獒》记载,周武王推翻了殷人的统治,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对夏桀、殷纣亡国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从中悟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由量变导致质变的规律,“夙夜罔或不勤”,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从公元前十一世纪直至前三世纪,周王朝绵延八百年之久,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为长久的王朝。萌芽于殷周之际的《周易》是一部用蓍草占卦以断吉凶的卜筮书,同时也是一部饱含忧患意识的哲学著作。
  • 摘要:不少人认为“中医西医化”和“中医现代化”是一回事,本质上无差别。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对中医发展而言,前者是错误的选择,而后者则是正确的选择。因此搞清楚两者的本质,并明确区分开来,是中医哲学研究者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中医西医化从根本上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长期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中医现代化需要对它有真切的追求,不能应景式地对付,这就要对中医现代化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当然,中医现代化是一个进程,不可能一徽而就,中医发展必须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当中医界以及社会公众看到中医既有现实效果,又有现代化前景的时候,就会增强信心,才会由衷尊重中医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这样,一个生龙活虎的生动局面便自然涌现出来了,中医的全面发展也就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 摘要:中医陷入沼泽或流沙中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崩溃,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排水不畅而成为类似“沼泽”状态。一旦陷入沼泽,应对策略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危机的走向。合理的危机应对策略增加生存的概率,而不合理的策略则增加灭亡的概率。与西医相比,纯粹的中医学缺乏纯粹的理论研究,即其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分工与合作的体系与互动机制。理论一出则亘古不变,这是中医学的短板。医学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实践知识体系,有效性是衡量其价值唯一标准。在医疗实践中,中医学的有效性当是关乎中医学命运的最重要也应是唯一的要素。只要在医疗中呈现出有效性,中医学就是有价值的、有存在的必要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中医学理论科学化、西方化的尝试与努力使得中医学即使能够摆脱文化的“沼泽”,也难逃科学的“陷阱”,陷阱是比“沼泽”更可怕、更危险、更具破坏力。中医陷入沼泽中挣扎的危险境地,不是中医自身的原因,而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崩溃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崩溃犹如黄河决堤的冲击一样,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沼泽与流沙区,因此中医学的困境主要是外因与外力造成的。中医医生的生存空间被这样的政策制度压缩到难以生存的程度;没有了中医医生进行传承的中医无异于一具僵尸,在“沼泽”中慢慢消亡的僵尸。中国文化被妖魔化和碎片化之后,中医要生存就需要寻找新的支点,中医科学化成为了中医生存、发展的新基础,但殊不知中医科学化本身将中医学引上了一条通向死亡的不归路。中医要发展、要繁荣必须要放弃试图通过依附于“赛先生”、“鬼先生”、“鬼科学”的方式,为自己寻找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中医学的发展一定要有自信,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在竞争中发展,而不是靠施舍怜悯与同情而苟活。单纯等待太消极,盲目挣扎更危险,因此与传统文化携手共渡难关,走出沼泽、规避流沙陷阱,重建陆沉的神州,再现文化的繁华,这或许是中医学最佳选择和最佳策略。
  • 摘要:本文中的南京(金陵),己经不单单是一座城市的名称,而是成为以吴越文化为基础,以徽州文化为田辅,以江南文化为主的综合型的大文化符号。《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后,开始寻求出版。《本草纲目》从规模、内容上看,都应该是由官办编制、刻印完成的。也正因为这部书的容量太大,且又只是民间私人的编纂行为,反而在当时的蕲州、武昌等地,都没有私人出版商愿意或是敢于承担巨大的赔本风险刻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金陵书商胡承龙明万历二十一年即1593年,决定出版这部书,73岁的李时珍东下拜会王世贞,再次来到了金陵,一是感谢王世贞题序,二是督辅刻印。金陵版《本草纲目》刻印之后,反复再版。成为我国有史以来被译成外文最多的医学著作之一。在明朝时期,金陵更是形成了徽州文化为主体,江南文化与苏北文化为辅的混合型文化。这是李时珍博物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药材的地域特点和药性极为关注,对道地药材观点更为明确,《本草纲目》均对药材的产地与质量进行了详细论述,成为至今查找“道地药材”历史成因的主要依据。
  • 摘要: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重点对中国现存的古籍文献中有关中医美容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予以综述介绍.追溯远古,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夏春秋期间,原生态的美容活动出现。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环境又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医学完成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构建,中医美容即是在中医学的理论实践指导下而逐渐形成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较为纷乱的时期,政局不稳,战事动荡不定,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也一度影响了中医美容的传承发展。此期因道教的炼丹术、佛教和印度医学的传入,在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中医药学的发展。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造纸术和印刷术普及,妇女地位提高、美容需求被社会重视。此期为中医美容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实用经验的临证医药著作增多,以直接陈述美容保健和损容性疾病治疗的病证方药为多,美容专篇内容丰富渐趋系统,中医美容初步体系形成。宋元时期是中医史上的辉煌时期,出现了官修医书、学派争鸣各家学说,中医从专科化逐步走向专病化和专题化,中医美容保健和诊治已不限于经验结果,还增加了理论陈述分析,承上启下促进了中医美容的发展。同时随着中外医药交流逐渐频繁,国外药品及香料大量输入中国,也由此丰富了中医美容的内容。明清中医药学又有所发展,中医美容保健和诊治在继承传统范式的同时,也显现出创新趋势,中医外科从痈疽疮疡向皮肤病方面拓展,三大外科流派均对中医美容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无论是政府组织太医院编撰的大型医学丛书,还是医家们编著的中医药专著,均有涉足中医美容和损容性疾病的医理、诊治、方药的论述。中国古代中医美容的起源与形成发展源远流长,中医美容虽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丰富宝贵的史料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美容皮肤科学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世界美容史上也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 摘要:道德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显著特征,非儒家养生思想的独有现象,但通过探寻儒家养生文化,探究其道德养生基本内涵,可以揭示其独特价值,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与思想。以德养生是儒家道德养生的要义,与道家、医家等养生观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一方面,道德养生注重人的心理建设、精神保养和品德生成,具有精神特征;另一方面,道德养生注重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价值的实现,具有伦理特征;再则,道德养生更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社会特征。儒家道德养生观不但在过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影响和指导今天人们立身入世、行为处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儒家内外同修的养生观是建立在其生命整体观的认识。儒家认为人的身体是完整的有机整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因此更加注重身、心二元的有机统一。儒家重视内、外的关系,认为人体本身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是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因此更加注重个体在家族、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体现。内外同修,养内亦养外,修身更修心,追求仁者寿更追求杀身成仁等,反映出儒家对生命整体观的认识。如果说佛家的生命观充满了虚无思想,道家的生命观过多关注生理生命的延长,儒家的生命观与之相比则更加强调生理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更加注重社会生命的价值。
  • 摘要:如果将健康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体魄就是它的根基主干。而健康的体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有所改变的,需要良好的生活规律来维持。如若不注重生活作息,纵情纵欲将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医五行学说中五脏分别对应着五志,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度思虑则伤脾,过悲则伤肺,过恐则伤肾。所以要养生,保持健康,不仅仅需要生活的节制,还要有平和的心态。所以养生在注重机体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相结合,把握天地阴阳之道,汲取天地精气,从而强健不衰。指出《道德经》中蕴含的养生智慧值得回味与探究,《内经》不但吸收了《道德经》当中的精华,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扩充与发展。这些养生知识2000多年来不仅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淘汰,反而对于现代养生来说仍具体很积极的指导意义。
  • 摘要:中国医药风俗与神话传说有不解之缘,医药生产、医疗活动、药物命名、医家医案甚至医疗用具、医学观念都或多或少与神话传说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因为医药就起源于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医药起源的神话传说之一。多子多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男女媾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般规律和顺序,一旦违背这种规律的事情发生,种种求子术就在生活中上演了。求子术是巫术、医技杂糅在一起的医俗现象,直到今天,许多开化尚晚的民族和相对封闭的地区仍在流行。针、灸、刮痧都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起初都来自民间,是百姓自己疗病保健的方式。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和操医者在长期的针砭、按摩、刮痧、气功等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了人体的经络和腧穴。“食疗”故名思义,即食物疗法或饮食疗法。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或不同的病情,选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食物,通过合理的烹调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食疗”既是美味佳肴,又具有养身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中国医药风俗看起来神秘芜杂,零碎琐屑,难理头绪,难探边缘,但正是这种广延性特点,使得中医药风俗作为一种行业风俗大大丰富了中国民俗的宝库,另一方面,中国医药风俗的以生命为核心的单一的内涵,使得它又区别于其它民俗,在中国民俗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文章对与医德修养关系较为密切及着重思考的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民本思想是早期国家对原始民主思想的保留和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历代思想家乃至统治者围绕以民为本、关爱苍生的政治理念不断加以阐发,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必然会反映到医德思想中来,继而成为影响医德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礼乐文化体现了“礼”的重德精神与“乐”的艺术精神的统一,礼乐并重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切精神文化的源头和人文世界的整体象征。历代涌现出的杰出医药学家的业绩与英名千古传颂,是引导和激励历代医者投身医学、不断探索、做出贡献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社会个体的自身修养,总结概括了大量的修身格言警句,提出了丰富的思想成果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修养途径,通过大力宣扬具体的人与事为人们树立修身的榜样,形成了深厚的个人修养传统。修身养性是古代贤者安身立命之根本,医药学家基于治病救人的职业要求,同样重视自身修养。述往事,思来者。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任务,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医德思想产生的积极和深刻影响,既能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可借鉴医德建设的经验,努力适应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的新形势,推动医生职业道德建设不断与时俱进。
  • 摘要:本文通过对彝医学本体论的研究,阐释彝医学对人类生命起源、人体生命的发生、孕育与生长壮老己的过程,以及人类生命的内涵与特征。彝族先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从认识宇宙发生演化模式为切入点,阐述了对生命起源、本质及生命过程的认识,揭示了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反映了彝医学的生命观和人体观。提示人们: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现代科学从解剖形态和理化性质途径探索之外,还可以从生命与宇宙关系进行研究,呼吁人们重视日益被忽视的时间和空间对人体生命产生的巨大作用。在这思想的支配下,彝医学由大智大慧的彝族先民创造性地把自然、社会、人体融合得惟妙惟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所以,必须重视彝医药,全面认识彝医药,用老老实实的态度去继承彝医药。
  • 摘要:方剂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复方通过药味加减、药量加减、数方相合的加减,不同味的药以及不同的药量以不同比例排列组合,充分呈现出方剂的多样性,其数量之多令人咂舌。复方有君臣佐使的结构、七情合和的配伍。不同味的药在复方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同别的药发生不同的联系,起不同的作用。多种药有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各种关系。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若配伍合理,疗效就高。多样、灵活、富有个性的方剂,表明传统中医的药物治疗本质上是“非标准治疗”。有学者指出,中医方剂的特点是“非正规处方,不一定辨病、辨证、辨症,不一定讲究原则,不一定遵循用量法规范。偏方的流行是中医药治疗非标准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偏方以食疗为主,表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性、草根性、公众性。中医药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广泛而深厚的公众性。偏方既然以食物药材为主,并不入古代中医药典籍,表明它的创造者不是专业医生,而是千万民众。中医药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富有哲理性。五行说、阴阳说、元气论、天人合一论是其主要理论,在元理论与具体治疗之间,或者说在哲学经典与医案之间,缺少中间环节的理论。所以传统中医学理论可以说是科学理论,更可以说是哲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史哲相通,中医在熟读哲学典籍时,自然会涉及文史。所以成熟的中医学家,都具有哲学功底、人文素养和广博的学识、包括文史知识。中医药的方剂、偏方和药文学所蕴含个性化治疗、公众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前我国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就中医养生与导引行气之关系及其要点加以阐发,指出导引行气是中医学术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学术的主要内容。所以尽管导引行气的方法很多,但都是围绕着“精、气、神”三大要素进行的,都包含了调身(形)、调息(气)、调心(神)三个方面。调身就是对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自我调整与控制,使之符合气功修炼的要求。调息就是对呼吸的自觉控制与调整,使之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调心是指调节和控制意识活动,使之达到功法的要求。一般动功只有调身,没有配合调息和调心的要求,但没有要求不等于没有调息和调身,比如太极拳和八卦掌等,随着修炼者功夫的积累和深入,呼吸和心念自然就会与身体的姿势和动作配合得十分自然,达到“三调合一”的境界。“三调合一”是气功修炼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思想集中,心情愉悦,把气功修炼作为一项快乐的事情来做,而不要看作是一种负担。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掌握功法要求和每个动作要领,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随心所欲。
  • 摘要:所“文化自觉”,重要的是弄清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内涵、现代价值、未来走向。题谓联想中国文化与中医的百年沉浮,深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学术振兴与发展的关键。人才是学术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中医理论的建设与研究,人才是根本。开辟中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呼唤着一批高素质的理论人才,呼唤着一批中医理论大家。当前和未来,是需要中医理论人才和中医理论大家的关键时期,也是能够产生中医理论人才和中医理论大家的重要时期。要基于中医经典和古今医家学术思想,在梳理理论源流、总结理论创新、阐发理论内涵、完善理论结构、连释理论概念、规范理论表述、促进理论应用、纠正理论误读、防止理论异化等方面,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开辟中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总结其临床预防与诊疗的规律与法则,提升中医药临床防治的水平和能力。为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培养通晓中医理论的优秀临床人才,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中医理论支持。中医理论研究要把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充分发挥中医理论指导发展实践,回答时代发展难题的作用。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应基于古今文献、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以理论思维为主导,探索人类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发现和总结人类生、长、壮、老、已的规律,不断深化中医学对健康与疾病及其调控法则的理性认识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提高中医养生与防治的能力提供理论指导。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应把服务于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约服务的需求,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学术的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创新。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既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认真做好新时期的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为中医药学术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摘要:中医药博物馆的建馆宗旨就是要进行中医药科普与中医药文化宣传,对于国人而言虽有民族之异,但只要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民众理解、接受起来存在的问题不是太大,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对外国游客的宣教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博物馆对外宣教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自我认知不足,缺乏自信,目前大部分中医药博物馆的对外宣教工作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中医药博物馆所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中,还是以中国医学史为主线开展宣教工作,目标受众以国人为主。但是对于外籍人士而言,对于中医学的关键内容还是如蜻蜓点水一般涉猎甚少,这样就会导致宣教效果非常有限。中医学是经过数千年实践的成熟医学体系,独自护佑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不只是平常的治病救人,还有治未病、抗击瘟疫等,均已载入史册。没有理由不自信,需要的是要加强对自身的认知以增强自信。中医药博物馆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应该思索如何从“文化休克”到“文化适应”,通过文化适应开展主动宣传,不仅馆内要有精心策划的方案,包括培养专业的翻译而不是临时借调的、中医药知识不够专业的翻译人员,详细的多语种的翻译说明等,还要思考、策划如何针对外国人士的宣教工作,将宣教工作拓展到海外,将宣教对象扩大到外国人士。只有提高认识、精心策划对外宣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守为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范围,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教中,应抓住中医药文化的主干,突出重点,提纲掣领地将中医药文化主体、中医药突出历史贡献、中医药突出疗效进行宣传。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不致于本末倒置,忽略根本。
  • 摘要:本文拟从从语内反馈和语际反馈角度进行讨论,TCM、CM二者哪一个更适合作为"中医药"的英译标准.指出“CM”这一英译在语际反馈中可能带来的模糊性能够给受众带来更为深刻的印象,并使他们在疑问的促使下更为积极主动地寻找符号的所指。在此,模糊性的产生并不代表着文化信息传播的失败,相反,这一模糊性在推动受众对传统中医药探索的同时也带来了随之而来的现代中医药的附加关注,从而引发对中医药更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可以说,"CM”这一译法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保持源语言文化的最大信息,同时也使这一跨文化传播活动获得更大的传播效果。
  • 摘要:本文专注于移民中医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二十年余年间在英国的起伏变化。笔者曾访谈数十位移民中医生,综合田野资料,分阶段进行了叙述,指出90年代之前缓慢增长,90年代早期-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迅速增长,90年代中后期,第一批中医店老板己经赚得金盆钵满,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国内经济增长也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能力到英国投资,于是英国移民中医开始了扩张。90年代中后期-2005年前后爆发式增长,2008年起,经济危机发挥了市场淘汰的作用。英国整体经济下滑,国民支付能力大大下降,像中医这样的自费项目自然是排除在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很多中医店惨淡经营,疗效不过关的店逐渐被市场大浪淘沙淘汰了。经过20余年与英国当地社会和市场的磨合,目前英国中医主要有高街模式和社区/家庭模式两种经营模式。
  • 摘要:所谓中医主要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而西医主要是指近代和现代的医学,在我国,中医哲学强调从宏观视角整体平衡辩证看待事物的核心观念,西医哲学则是由西方占主导的原子论和存在论决定的,所以它更讲求从微观角度孤立的对局部构成元素进行分析。这与中医哲学观完全相反,由此可见,阻碍中医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中西医文化的不同,语言障碍问题以及中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文化要想在世界各地能够进一步深入的发展,就必须借助中国其他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传播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共性中寻求中医文化的个性和独特之处,通过借力和自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尤其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全媒体时代己经到来。在全媒体时代下,中医文化应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扩大影响力,当然,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摘要:狭义的中医文化指与中医学学科有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泛指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发展和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人文精神方面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和人文气象等。当前社会上针对人们养生保健的需求。一些伪中医、假中医打着“中医文化”的旗号到处行骗。而与此同时,“中医领域专业人士、真正的权威大家们却在关键时刻“集体失语”,极少参与中医文化的传播推广,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当前一方面非常强调中医文化,但是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医文化的传播上存在误区,传播策略弱化,日渐式微。中医文化无论在传播的策略、传播的手段、传播的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相关政策上,国家虽然对中医文化越来越重视,但在扶助力度、资金上仍然有限,这使得中医文化在传播一开始就信心不足,也得不到传播媒介的足够青睐。中医自身的话语体系比较特殊,加上宣传的不足,造成大众对于中医文化包括中医认同的矛盾。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究其原因而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思想因素、传播机制因素、中医自身因素、大众心理因素、西医冲击因素。中医院校作为培育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的基地,自身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传播文化的职能。中医文化的科学普及,除了科学性和知识性,更重要的就是怎样把这些学术领域里专业、严谨的知识,以大众化口语以及易学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述,便于大众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举例、病例研讨、真人示范穴位、比喻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达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
  •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有了变化,交往习惯和社会参与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慕课集成了大量成熟的互联网工具,利用更符合互联网用户的界面和交互模式,通过与使用率极高的社交网络平台的紧密祸合,实现了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它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让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名校名师讲授的精品课程,并进行网上讨论与分享。讲座内容被分割为十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有助于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完成。此外有的慕课平台还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了应用,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其历史之悠久,生命力之旺盛,在世界各种传统医学中首屈一指。在全球化时代,要改变“用传统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陈旧模式,采用适应时代发展夺化的传播形式,使中医药文化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中医的慕课传播中,借助多向共享的文化传播理念,更容易了解大家对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所思、所惑;中医专家学者可以更针对性地亮明观点,并在互动中引导理性分析,适时厘清大众认识误区。此外,根据慕课学习者的信息反馈,也有利于中医后续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医慕课传播存在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诊疗过程再现的困难,指出中医慕课应时代而生,借助大规模在线课程的传播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走近中医、关注中医,进而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诊疗过程再现的困难,应该积极筹措,与时俱进,创新中医的教育方式,在慕课平台上传播中医理念,帮助中医进入慕课所引导的全球高等教育的主流。
  • 摘要:文章提出当代中医要发展、想进步一样需要批判声音离来刺激促进。故而,笔者以为中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源于其自古以来的易学先贤并不乏批判精神,而至于今天发展上的不尽人意,皆因为其相对缺失正当地、积极地批判精神。指出传承是批判和创新的源头,只有认真学中医,实践中医,研究中医,才能更好的评判这个学科、改进这个学科。中医人不应依旧敌视或者漠然处之,也不主张总是用中医人自己才能听的懂的语言声色俱厉的反击质疑或自圆其说,包容、谦逊并悉心修正完善是让一切外来批判息声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来讲,中医人亦不能总为外界批判所左右。一名真正的中医人,应当自觉的树立批判精神,用批判的视角自我审查、自我纠正,就不会像之前一样被一个个“废止中医”的发声袭击时而碎不及防。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当代中医着实缺乏批判性精神,而现存的所谓批判发声中多是源于行业外人士,行家里手们却鲜有正当积极地批判改进行为,也鲜有中医人能够坦然正当地直面批判与质疑。故而笔者在此呼吁中医界同道仁人志士们拿出做靶子的精神,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直面批判、积极批判,同时也要树立正当的批判精神。
  •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综合体。狭义是指中医药学发展同整体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药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价值,其包括中医药特色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按传播途径来分,中医药文化的传统传播途径有二种,一种是通过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产品、中医药书籍等专业性较强的途径与媒介进行传播,传播场所主要为中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另一种则是大众传播,指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书籍、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按传播者来分,可分为政府、中医院、社会团体、中医院校、医药企业等层面来进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发挥了文化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构建及其产业发展,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挖掘,中医药文化理念的普及,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振兴中医药事业的迫切需要。作为中医药人,要在国家经济社会战略建设要求指导下,不断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时代内涵,做出科学的规划,提出明确的要求,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 摘要: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整合在既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之内,而不能轻易放弃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应当在总体上整合文化精神架构,实现中医药共同体的互通与共识。中医药不管如何变化,不管是涉及政治、经济利益、地区差异、流派等,都不应该衍生成为文化价值观的对立。指出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当丰富。探讨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凝聚共识、回应社会质疑、树立中医药正面清晰的社会印象的作用;有整合中医药各方面力量,调控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功能,抵消消极势力对中医药的侵蚀;也能对中医药的学科发展起到根本性指导作用。另外,“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往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仰。”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也理应成为整个中医药行业共同敬重、共同信守的文化取向。
  • 摘要: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理论意识和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体现医疗过程成为一个真正人性化的过程,实现医疗的根本目的。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在“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尚的医德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只有换回以医德思想为核心的中医人文精神,当今社会存在的医德滑坡,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才能得以改善。祖国的医学才能体现其历史性、继承性,才能真正传承。
  • 摘要: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医的最高境界,学养深厚、学验俱丰的医家精通医术,深谙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作用。更为关键是,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已深深地浸入了中医医家的骨髓之中,在其诊断、辨证、处方、操作等具体临床运用时,心中始终装满了天人相应、气化气机、阴阳五行的核心理念与思维方式,和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价值取向,看似不经意间的一法一方,往往于细微之处都体现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精神,其指下功夫根本不是在手上,指挥它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门传统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学问,千百年来,中医学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养生保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实质,深入研讨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孙思邈强调医道“至精至微”,难以精通,故在如何做到“精”字方面,孙思邈阐述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学医者必须广泛探究医学的本源,专心致志,孜孜不倦。讲的是对前人的成果一要学习继承,二要创新发展。孙思邈强调大医之诚,强调的是业医者的品德修为:品德要高尚。而其论述的高尚的品德,则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仁、慈、善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大医精诚,既是孙思邈对前贤医德修为的总结,亦是其对后辈修养的启迪,更是孙思邈自身修为的写照。大医精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而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更应成为今日中医医者展现的良好精神风貌,成为今天国家弘扬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新形势下,中医的时代精神。
  • 摘要:本文对当前中医文化传播普及的意义、作用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做点探讨,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包括理念、内容、形式、表述手段、方法、效果等多个方面,如何处理好政治与学术,文化与科学,学术创新与学术普及等关系问题,具有较普遍的共性,值得引起注意。如今,中医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传承中医,时不我待。如何进一步取得老百姓对中医的信任、信赖、接受、使用,是未来中医事业面临的新考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工作,拉近了专家与大众、中医药学术与普及的距离,其效果是其他传播方式不能取代的。只要牢记传承中医的崇高使命,热爱这份利国利民的工作,加强学习交流,不懈努力进取,就一定会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出色传播者、优秀科学家的。
  • 摘要:本文以网络传播为视角,分析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特征,并探讨网络环境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途径和策略。指出作为跨文化传播源文化体的中医药是中国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科学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先进性为其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悠久,而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普及,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又迎来了新的机遇。网络背景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具有便捷性、交互性、平等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虽然网络可能给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带来更多的途径选择,但是,网络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孤立地存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也要基于实际选择合适的途径来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中医药跨文化传播途径的选择,既要有传承意识,也要有创新思维。在新形势下,如下几种主要传播途径非常值得关注:1.建设强大的祖国是前提;2.高水准的教育是基础;3.显著的治疗效果是关键;4.国际通行规则下的标准化建设是保障;5.多功能的网站建设是平台;6.高水平的译作是桥梁;7.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作为引领;8.嫁接艺术作品以丰富载体。相信只要全体热爱中医药的人士勤学,多思,凝心聚力,牢牢把握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特征,不断创新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途径,中医药就一定能更好地迈出国门,融入异域文化并在异域文化的土地上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从而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贡献力量。
  • 摘要:在中华文明发端之初,中医在开展医疗活动的同时即形成了中医医德理念。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邀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中医医德从久远的古代孕生,经过历代医家的“言传身行”而不断传承演进,中医医德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分析中医医德理念,就会发现,中医医德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中医医务人员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一致,继承和发扬中医医德,有助于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指出在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针对中医医务人员和中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由于中医特有的科学和文化属性,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应借助于中医医德,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中医医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医医务人员和中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中重要的切入点。
  • 摘要:“性理疗病”法包含着完整的性命哲学体系,主要包含三界、五行、四大界等主要思想。而当“治未病”的思想能够和“性理疗病”的思想紧密结合的时候,它将对于提升当前医学伦理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有着极为重大的借鉴意义。中医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该说,在中医院校进行伦理教育既有其独特的挑战性,又有着其独特的机遇。当伦理被提升到生命伦理的全然意义上的更高境界的时候,伦理就被赋予了一种大智慧的澄明和空灵境界。从性理疗病的大视野来关照中医院校中的医学伦理教育,就能够更好的把握中医院校伦理教育的理路,进而切实提高中医院校医学伦理教育的有效性。
  • 摘要:由于中医是在儒、道、佛等中国传统哲学的滋润下成长发展的,特别是其中的传统生态哲学,使得中医成为一门被实践不断证明的原生态医学。尽管,中医遭遇西方医学的侵蚀和限制,但是,随着西方科学主义逐渐显露不足,世界进入以环境保护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再加上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所焕发出的崭新魅力,使得中医的价值,特别是生态价值得到了重新肯定和发现。在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之下,面对心灵、身体、自然、社会等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医所秉承的生态思维会处理这些问题,带来极大的启发和借鉴,而这也许就是重新审视和发现中医生态思维的最大价值。
  • 摘要:中医哲学、中医文化的学科发展,正以“三种”新形态,逐步形成一种合力,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过程,要紧扣“传承为主”、“创新为辅”主题,为振兴中医药事业,铺垫和打下理性与良好的基础。笔者们通过对甘肃省、北京市、山西运城市等地、及一些中医院校、文化公司的了解,认为在当下传播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应考虑“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指出中医哲学、中医文化的学科建设发展与社会功能推动,彼此之间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动依存。相信,在紫金城下,以庆祝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中医哲学、中医文化的学科建设与社会功能推动,将“更上一层楼”。
  • 摘要:文章指出西医的哲学基础是现代科学的还原论:中医的哲学基础是国学的“道”。中西医学两种医学的目标都是维护人类健康。西医药学从人体解剖、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学科出发,建立了主要借助外来力量以消灭微生物、切除坏死病灶、置换无功能器官等“除恶务尽”的治疗理念。中医学认为“中和”是天地自然和人体的正常状态。以“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为本,建立了主要依靠人体自身“正气”战胜疾病的治疗理念。中医学在养生、治病过程中始终把人摆在第一位。西医在诊断、治疗时把病摆在第一位。中医学认为气之“和”乃是中医治疗的最高价值目标,也就是求得人体这个自组织的开放性复杂巨系统的“有序”。失和,在天地就会出现生化失序;在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中医学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看问题,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重视恢复和重建人体自身抗病能力,“必养其和,待其来复”。
  • 摘要:文章指出任何生命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依附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结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中西医的矛盾冲突既是医学门派之争,也是新旧生命观念之争。现代西医已经逐渐取代中医成为主流医学、官方医学。中医在这场中西医的争夺中也经受住考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中西医到最后是实现了相互融通的局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可以说科学化是医学发展的必经阶段,人们在追求生命和疾病的本质的问题上,曾经借助过神学和宗教的力量进行某些猜测,也直接利用哲学的解释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但是这些都不足以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问题,医学家不得不借助于越来越发达的物理、化学等科学理论的知识来解释生命现象,西方医学只有在近代才超越中医主要的原因也正是它与近代科学密切相关,大部分自然科学上的新成就、新发现、新技术都曾用来为医学理论或实践服务。
  • 摘要:文章指出中医作为来源于实践、尊重实践的医学模式,正确认识形态学这样基础而核心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首要任务,也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西方自然观崇尚物质第一形态可辨思想,研究重点则在于阐明组成世界物质的内部结构如何。西方医学的形成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形态学基础的,之后走上了“将研究侧重于器官细胞分子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形态上”的微观、机械定量医学的道路。中医学除了有“形而上”的哲学指导思想“天人合一论”、“脏象论”、“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论”等,此外,也从未脱离过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等形而下的部分,可以说这些就是中医学的形态学基础。中医学就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结合哲学指导思想,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临床实践的。中西医形态学看似有部分重叠,可以说中医形态学内包含了西医形态学的一些内容,两者间是否可以互相取代也曾经引起学者的热议,尤其是关于中医形态学是否应当独立存在。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对脏器本体的认识都是其结构的原型,而生命现象是脏器结构原型在一定层面上的主观映像。所以对生命现象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 摘要:文章指出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阐发,首先要对其广义与狭义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如前文所述,其狭义内涵强调的是中医学对传统文化思维的创新,重在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审视自身,是一种自我解读。广义内涵强调的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独特性,重在通过比较而突出自我,是一种对比解读。梳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形成过程,需要重点阐发中医学对传统文化思维的借鉴和应用以及在前者的基础上,中医学对传统文化思维所作的创新、发展和补充两方面的内容,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很容易发现,“应用”与“原创”的内涵是不同的。医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会以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来认识生命现象和概括医学理论。但“应用”并非是“原创” ,对中医学思维“原创性”的界定和阐发,固然要以分析中医学对传统文化思维的应用为基础,但其核心要放在中医学在“应用”的基础上又有了哪些创造性的改进和突破。当把西医学作为比较对象,来谈中医学的原创思维时,“原创”的内涵很宽泛。而且,中医学所应用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都是西医学所不具备或不重视的,从这个角度来界定中医学思维的原创性,是非常容易实现和理解的。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文化的变迁往往会引起思维模式的改变。思维模式的改变,又会影响同时期医家诊释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方式,可能会引起医学理论的变化。因此,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研究,必须要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同时,就某具体的中医学原创思维而言,也不能仅仅静态地分析它的内涵以及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表达,而应在阐释其基本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动态展现它的嬗变过程,以及嬗变所引起的中医学理论的演变。
  • 摘要:文章指出以“气”为例,在传统哲学的基本思想中,古代先哲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物质。再以“神”为例,中医将生命活动的表现和机转,即生生不息的气机,称作“神机”。以“末”为例,“末”本为树梢义。“末”一系列词义的用法,无论是从具体到抽象,还是从特殊到一般,都体现古代先民师法自然的引申比喻的思维模式。以“营”字为例,“营”本营垒义,中医认为人的血管如营垒般坚固,才能具备气血的固摄作用,故将气血运行的管道—经脉称作“营”。再如“藏”与“府”,本指收藏、储藏宝物的地方,中医指收藏、储藏精气的内脏、体内器官。以“血”为例,因为血在人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与遗传因素,传统观念重视血缘关系的亲疏,以“血”表示近亲关系或家庭系统。以“虚”为例,中医认为对于荣誉名利与外界的众多诱惑追求过度,则会导致身体的虚弱与匾乏,故而中医上有虚乏、虚惫、虚屏、虚弱、虚家、虚症等词;因而提倡对荣誉名利看轻看淡,对物质引诱不惑于心,并做到“虚”而旷,心胸开阔。
  • 摘要:因果论是佛陀智慧的结晶,是佛陀洞见事物的本质而总结出来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果论不仅仅适用于人的为善为恶,也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果能够着眼于引发疾病的根源即病因着手预防,就可以从根本上逐除疾病,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念。佛学在探求了因果业报之后,指出了消除人生苦难和拯救人类灵魂的“八正道”。中医在揭示了治未病的理论之后,也同样指出了治未病和养生的诸多方法,指出“治未病”的根本是未病先防,是构建健康的生命环境。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个体的身心这个内环境,还有社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后者,需要不惜巨大的精力和代价去营造和构建。
  • 摘要:文章指出要论“医”与“道”同根同源,首先宜明确“医”与“道”各自理论体系初步建立之标志,之后再分别从其中寻出根源。《周易》是“医”的源头,而“医”又以《内经》为宗,故可以说《周易》为《内经》之源,是中医理论的渊蔽。《周易》的基本要素是象、数、理、占,而宇宙观、方法论和哲学思想则是它的深层意蕴,要对《内经》与《周易》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上的说明,只能透过象、数、理、占,发掘其隐涵于深层的意蕴。总体来说,《内经》之具体的融“易”理于医理之中。从基础理论,临床医学,预防养生三个方面论述了“医道同源”的相通性。观道教之道士手中的医术,可发现道士并不排斥真正的医药及技术,并且吸收它们,接受像《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这样的理论及民间验方、偏方。
  • 摘要:就中医学理论和技术而言,中医的解释就是现代人对中医经典理论、概念、语句的含义和治则、药理、诊疗技术的机理进行说明的活动。但解释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是将现代人的观念强加给古人的。为了能够做到正确的解释,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真理与历史、叙述与认识、主体与解释、物与命名的关系,以及各种不同解释的冲突等一系列的哲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问题。事实上,要做到正确的解释并不亚于做好一次实验设计的难度。为了避免解释者的任意冲动、怀疑和先入为主,保证解释的可靠性、有效性和严密性,意大利哲学家贝蒂最早提出了解释以下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其一,文本的自主性原则。这是指被重新构造的和解释的文本应该符合原创主体的观点、意向和在创造过程中的构造冲动,而不应根据解释者的任何别的外在的目的。其二,整体性原则。文本整体的意义应可从它的个别成分的分析与综合中得出;而个别成分也只能联系整体才能得到理解。其三,意义理解的相符原则。解释者应尽量与被解释者在理性、情感上产生共情,使之对文本的理解更贴近原创作者的精神原旨。解释中医的路径与方法很重要。为了让中国以外的世界能够理解和接受对中医的解释,就回避不了要采用现代文明世界的语言和科学来进行解释这个现实。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自然科学的解释路径与方法之外,还有人类学、现象学、心理学、天文地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的解释路径与方法。要坚持科学研究与文化背景分析的相互补充,坚持还原分析与系统化整合研究相结合,坚持学术的自由研究与勇敢的批判与创新精神。
  • 摘要:南京市中医院围绕疾病诊疗需要,选择重点科室,有效整合中医与西医、内科与外科、临床与医技、治疗与康复科室,建立疾病诊疗中心,搭建多专业一体化服务的平台,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的多科室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运作的新格局,不仅发挥了病床前多专业联手服务的优势,还为病人提供了更为全面、方便、有效的临床诊疗,提高了医疗质量、缓解了医患关系、降低了医疗费用,也为医疗改革探索了一条新颖之路。中医文化学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社会实用性强的学科,“多专业一体化”平台建设将中医文化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相结合,将中医学科发展与培植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相结合,创新中医文化的发展之路。
  • 摘要:从国内外对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内容来看,都强调珍视生命、爱惜生命的教育,必备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建设,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旨在培育学生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生命情感、坚强的生命意志和健全的人格。中国的生命健康教育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完善,建立适合中国国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中医作为当今百姓身边的活着的传统文化,不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的精神内核,还有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是适合当代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培养“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的下一代,也是我们中医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将中医文化中的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在青少年中进行普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传统医家在医患关系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确立了尊重生命,仁爱救人的医德伦理思想核心,并运用于医疗实践。医乃仁术,活人为务,作为一名医生,首先应当尊重生命,对患者怀有仁爱之心。传统医家在医术专精方面有着丰富的论述与实践。由于深知人命至重,不容差错,因此传统医家高度重视强调医术专精的必要性。传统医家在行医实践中很早就重视医者诊疗态度对患者的影响,主张医者应当有恰当的言谈举止和良好的礼仪规范。并且古代医家在仁爱思想的影响下,非常重视对患者的平等相待。中国古代医家,他们受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清正廉洁、不贪财利是其行医济世的重要准则。指出古代医家在传统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下十分重视医德修养,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所确立的医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要想改变今日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不仅要从医疗制度层面加以改革和保障,也要汲取、继承我国中医药文化中的传统医德精华,“让医者职业这一伦理实体回归对传统医德的伦理认同”自觉确立起内心的职业道德准则。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持久、健康发展。
  • 摘要: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从而提升医院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应在中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将中医药传统理论通俗化、现代化,做到通俗易懂,直观简约,达到学术与科普相统一。中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应做到因地制宜,辨证施“文”,量力而行,与医院各区域的总体功能相适应,从而达到实用化。应结合甘肃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充分体现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个性特点,切忌简单模仿,千篇一律。环境形象是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要从建筑外观、院落环境、病区装饰、标识系统等方面入手。指出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高度的认识、良好的组织保障,做到措施到位,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更需要转变观念,重视和认识文化建设对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中医院环境文化建设的意义,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自觉行动,全员参与,集思广益,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使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的成果为医院发展建设服务,为临床诊疗服务,为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作初步探究。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从国家到地方,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对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作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大省,云南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上都具备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充分条件,充裕的中草药资源为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彰显了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特色。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了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优越的地理条件为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向周边国家辐射,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平台。在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指出云南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其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硬件优势,更要注重培养和挖掘其蕴含丰富的医药文化和民族文化软资源,只有把在地性资源和中医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出适合云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同时,在政策层面,应该多吸取省内外优秀企业和机构的经验与模式,建立长效机制,鼓励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实践,尤其重视创意元素的开发和在产品中的融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推进云南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一所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指出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中医药高职院校能做的工作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功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自己首先充分认可、信仰中医药学,其次是有能力传承、创新和发扬中医药学术思想,振兴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着眼于历史的发展和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创新,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供给导向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办学优势,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医、中药模块为主体,中医药文化素质、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最活跃的因素,要不断地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将中医药文化内涵渗透到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要以大型纪念日为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官方纪念活动,要坚持不懈地传承被赋予浓厚的中医药特色的科技文化艺术节,要深入乡村街区进行医疗义诊服务,以期将中医药高职院校独有的文化建设实践推向深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