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三亚
  • 出版时间: 2014-11-13

主办单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旅游形式.本文针对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与生态发展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认为综合规划、结合机制、人才缺乏以及民族文化保护不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重视对外宣传、产业升级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相关建议.
  • 摘要:性别和贫困的关系研究建立在贫困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影响的认识基础上.旅游扶贫是消除民族地区居民贫困特别是妇女贫困的重要途径,在探讨旅游业发展、性别和削减贫困复杂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田野跟踪调查,从性别视角动态分析广西旅游扶贫背景下,个体家庭出现的经济、资源和时间变迁,揭示旅游扶贫实现经济脱贫的同时产生另类的贫困,尤其是女性面临多重困境.据此提出在广西旅游扶贫政策和行动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考虑女性和男性的不同需求,对未来广西民族旅游扶贫的研究和实践理性选择.
  • 摘要:本文以中国民族旅游发展为背景,研究民族文化变迁和保护,主要以中国摩梭人为例,对摩梭人在旅游开发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间信仰、民族认同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并分析民族旅游以何种方式、从哪些途径对民族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而探知如何在民族旅游发展背景下有效实现民族文化的开发性保护,促进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以此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文献,分析现有的民族文化变迁的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保护的策略,为摩梭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文化产业的介入为满族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实践机会.新兴的文化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并已上升到战略层面.满族民俗旅游项目,依托自然资源,彰显满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并将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作为开发的重点。满族民俗旅游发展中坚守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精神是最为基本的原则。民俗旅游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质就是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 摘要:和布克赛尔是新疆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42千米,全县总面积3.06万平方千米,人口6.3万,由汉、蒙古、哈萨克等19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素有"江格尔的故乡""天赐和布克赛尔""干净的中国资源富集区"之称.论文对和布克赛尔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论述了其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价值,针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性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加快和布克赛尔江格尔文化旅游名县建设,加快和什托洛盖镇北疆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建设,突出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区,主动融入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等。
  • 摘要: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文章以青海互助土族小庄村为例,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状况,得知村民仅限于参与到旅游民俗接待的经营活动中,很少参与到旅游规划、决策、管理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并用聚类分析法对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分为三类,即积极参与者、部分参与者和冷漠参与者.最后,结合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经验,对乡村社区居民如何参与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与措施,即发挥玫府的生导作用,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拓展旅游项目,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建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民主决策机制,加强社区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设立旅游发展基金。
  • 摘要:满族旅游一直为满族聚居的东北地区和河北北部地区所重视,然而就其发展现状而言,满族旅游的同一性等问题十分突出.黑龙江省满族旅游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力发掘满族文化中的深层(观念)文化、中层(制度)文化,突显黑龙江满族旅游的特色,打造自身旅游优势和旅游品牌.
  • 摘要: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游客所追求的是一种感受,一种可回忆、个性化的体验.研究基于游客视角的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能为民族村寨旅游今后的实际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文章以黔东南民族村寨为例,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方法对914份有效样本的研究发现,游客前来黔东南民族村寨的旅游动机主要有民俗活动体验动机、观光体验动机、压力缓解动机、身体锻炼动机、民族文化学习动机和人际交往动机,游客主要是为了体验、参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活动,而不仅仅是为了观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游客旅游动机的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架构模型,并对具体的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内容进行定位.
  • 摘要:本文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民族地区传统旅游景区的代表,在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概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漓江风景名胜区现有的生态保护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明确补偿主体和对象,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多渠道争取补偿金,提出具有漓江特色的"造血式"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漓江两岸特色旅游名镇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现旅游产业扶贫,建立下游与上游对口协作机制。
  • 摘要:泛旅游时代对民族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泛旅游时代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泛旅游时代桂林市龙胜县民族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困境,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泛旅游时代龙胜县民族旅游发展路径: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推行无景区全方位旅游;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旅游地本真的文化资源;鼓励居民充分参与民族旅游活动.
  • 摘要:民族社区旅游参与现状评价是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信息熵原理,构建出民族社区旅游参与行为系统的熵变模型,以肇兴侗寨为例,通过引入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地旅游参与行为系统进行多层次熵值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参与行为系统的总熵值为0.0253,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基于此,从信息、教育、制度等方面提出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参与行为系统的优化建议.
  • 摘要:本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旅游业统计数据的分析,研判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和特征,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结合旅游改革升级、旅游区域联动、区域旅游合作、产品业态升级、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发展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最后,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以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
  • 摘要:2014年11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琼州学院承办,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改革与发展”,主要采取主题报告和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在开幕式的主题报告中,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经济实验室负责人唐晓云博士从新常态、新动力、新发展几个方面对《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原副司长、副巡视员邓宗德以《旅游产业发展与标准化建设》为主题细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重大历史事件,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带领与会人员回顾了中国旅游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忠军教授在2010年《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报告》基础上,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改革与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改革与创新思考》的主题发言。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陈耀巡视员做了《民族地区旅游与民族旅游的创新推进》的主题报告。云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明庆忠教授以《云南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对云南旅游健康发展给予了厚望,表达了自己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信心。
  • 摘要: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发展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一些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推动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旅游领域的改革开放,为新时期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如今在国内,民族地区多数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多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均为旅游业,因此旅游综合改革在民族地区的实施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此次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之一——湖南省张家界市就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地区小型旅游城市.张家界市和其他许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型城市一样,没有很发达的工业,区位和交通条件都不是很发达,并且旅游业也是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因此关注与研究旅游综合改革在张家界市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它的经验和相关问题,对整个民族地区的中小型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建设提出在体制机制上力图突破、在基础配套上力图突破、在产业转型上力图突破、在服务环境上力图突破的建议。
  • 摘要:文章在回顾、总结中国旅游标准化历程及民族旅游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旅游标准化的可行性,识别出了民族旅游标准化中的建设与实践困难:由民族旅游的内在属性和特征与标准化的本质和要求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标准化建设困难、标准化对象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导致的标准化实践和普及困难.最后探讨了民族旅游标准化的建设方法:标准制定上坚持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工作上坚持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内容上坚持系统性和特色化的统一.
  •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开发中的热点,政府、旅游经营企业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少数民族群体,却处在旅游收益分配的边缘性状态.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归属不清.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民族旅游开发中产权缺失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对策,即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权、责、利公平合理,建立合理的产权评枯体系,为规范划分产权提供支撑,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归属必须多元化,尽快建立适合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体系,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权的申报和跨国合作。
  • 摘要:本研究以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为例,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并采用非参数估计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法对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83.5%的游客愿意为阳朔生态环境支付生态补偿费用;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利用非参数估计得到的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为27.5元,在考虑受访者基本特征和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得到的游客生态补偿WTP值为32.3元,而以2013年阳朔县接待旅游人次1170万计算(其中约83.5%的游客有支付意愿),游客的生态补偿WTP总量为2.9×108元/年;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学历和月收入水平与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呈显著正相关,即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游客其WTP值也越高.本研究丰富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在旅游发展典型区的应用,对促进这一类型区域生态补偿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摘要: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急需进行转型升级.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分析,接着简单总结了富川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对策,即由以本地和周边区域客源市场为主,调整为本地、周边区域和中远距离国内客源市场以及境外专业客源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格局,由“点-线旅游”空间布局结构,调整为“点-轴(线)-面”有机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布局结构,由旅游产业的一般要素供给,调整为增加有效供给,各个产业要素合理配置,各个行业(部门)协调发展,由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单一型传统旅游产品,调整为多层次、多种类的观光、度假、专题(专项、特种)旅游产品体系,由低层次竞争、规模分散、粗放式的旅游产业组织管理,调整为政府主导或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企业和社区参与的旅游产业组织管理。
  •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民众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和人们文化品位的稳步提升,原有观光型、猎奇型、探访型、扶贫型、粗放型等民族旅游产业已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注重内涵、崇尚个性、讲究品质、多样分层的民族旅游消费需求.近年来,一些嗅觉敏锐、先行先试的民族旅游企业,已相继从传统粗放的民族观光游、风情游、村寨游、民俗游,向文化内涵、质量品质型的文化创意游、真实体验游、个性定制游、休闲度假游等方向转型升级发展.面对民族旅游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和文化创新发展的形势,向来担负民族旅游人才培养重任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民族旅游产业创意创新的发展需要.民族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到了应从注重服务接待、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向强调文化创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表格化的对比表述,重点阐述专、本、硕不同层级民族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重点,阐述了应当是以本科、硕士(包括MTA)为主体的人才群体。这两个层面人才的创新力培养,需要通过“政、校、企、研、用”多方协同创新项目课题来完成,在硕士层面重点培养民族旅游规划、策划、研发、设计、编撰、出版、、管控等方面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本科层面重点培养民族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网络、、新闻、传播、演艺、广告、策划等方面的创新创意能力。本硕层面的创新创意人才,是民测体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智力要素,是推动传统粗放的民族旅游产业向个性化、定制化、真实性、体验性、深层次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内力保障。其内力驱动点,主要在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协同平台、项目课题、技能特训、检验测评等教育资源要素的具体操作模式的创新。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是一种和谐的、能动的关系.武陵山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落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引下,武陵山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能够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发展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创意开发合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创意参与者的生态文明行为,以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也不少,但大多主要集中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层面,鲜有涉及民族地区旅游投入产出效率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DEA模型中的C2R模型与C2GS2模型,对黔东南州在2004-2011年的旅游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三个年度中,黔东南州社会总投资实现了对旅游产出的最大经济效应;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10年中,黔东南州社会总投资没有实现对旅游产出的最大经济效应.根据评价指标和计算结果分析,认为要从优化旅游资源配置、重视人力资本开发、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优化投资环境四个方面加强.
  • 摘要:民族村寨在现代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护利用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一大难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应用现代技术,结合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针对民族村寨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和传承难、生活环境待改善的特点,在保护民族村寨传统人居环境风貌特色的前提下研究开发适宜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和综合建筑节能技术及其标准,发现、发扬民族村寨特色民居的智慧体系;以佤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传承为目标,应用现代技术,对民族村寨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搜集和整理,开展舞蹈、歌曲、风情、服饰、展演等多种具有民族村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研究,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和传承民族村寨传统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研发相关应用科技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民族村寨原生态群居村落文化旅游区;探索出适宜于民族村寨畜禽粪便处理的技术、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的技术,以改善民族村寨的生活环境;最终促进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生态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改善的科技融合,创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新型模式,促进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意象空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是外在形象和内在意蕴的有机统一.以黄姚古镇为例,借鉴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在细致田野调查基础上,从通道、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五个方面阐述黄姚古镇旅游意象的空间构成.研究发现,黄姚古镇旅游意象空间呈现要素叠加和层次序列的特点,并存着可意象性和可读性不强的不足,提出应从通道、边界、节点、区域、标志等方面加以优化的建议.
  • 摘要: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内涵的靖州"飞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处于一个特殊的时空.其文化旅游品牌空间冲突缘于涉及旅游品牌拓展的各类空间挤压与冲突,包括地理的、市场的以及文化上的.在周围已有著名旅游品牌的压力下,飞山文化旅游更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比较优势和区域整合理念的指导下,与区域内其他品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区域整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与客源共享、良性互动,将空间劣势转化为整体竞争优势,才能逐渐建立起识别度较高的文化旅游品牌.
  • 摘要:主题酒店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旅游产品的特色和综合质量等级.本文分析了主题酒店和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关系,阐述了主题酒店对民族地区旅游的影响,提出主题的选择要以地区的民族文化为首选,主题的选择须建立在民族地区目标市场的需求上,主题的选择应与所处民族地区旅游环境相适应的建议。
  • 摘要: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使用权与传承、保护权的分离,致使旅游村寨的民族文化"公地悲剧"效应显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村寨的和谐与稳定、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面临巨大挑战,因而迫切需要对民族文化的天然产权人进行补偿.本研究在民族旅游村寨文化补偿必要性和现状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民族旅游村寨文化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内容,从而解决了民族文化补偿中的"为什么补偿、谁补偿谁、补多少、如何补"等关键问题,以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与村寨可持续发展.
  • 摘要:在对广西金秀大瑶山盘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资源保护方式等方面,阐述民国时期盘瑶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既包含对瑶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讨论了人文环境变迁条件下的创新与创造.特别是概述了历史上盘瑶通过文化调适,构建一整套与大瑶山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生态文化体系,确保了该族群的生存、延续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地区为例,以西宁市及海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模式研究为论题,对西宁市及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及评价,探寻西宁市及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模式,以弥补西宁市及海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不足,更好地促进西宁市及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自"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2006年在无锡召开后,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得到空前重视,学者们对城市中衰败的旧厂房、旧仓库等"工业遗产"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重新发现了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再利用的经验基础上,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改造与再利用工作也逐步深化.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存在大量的工业遗产.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上海市相关部门成立了"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建筑保护委员会",对上海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普查和分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地理学ARCGIS相关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处于"活化"利用状态的工业遗产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时间阶段、空间集聚状态、空间集聚程度方面的分布特征,同时对上海的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分析了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在城市产业、文化、休闲等方面对上海城市更新的影响;最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工业遗产进一步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建议,包括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加强教育宣传,鼓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增强工业遗产地段的文化性和场所性。
  • 摘要: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勐腊游客问卷调查数据,对游客体验下的勐腊县旅游作出模糊综合评价.在得到勐腊综合评价的同时,更突出了勐腊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子、优势因子,要改善勐腊旅游业的整体状况,提升游客主观满意水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应针对4类不同的因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建议改善因子的优先级顺序为B>D>A>C,对高度受关注一低满意度的D类因子,应予以格外的重视,这类因素的改善对综合满意度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对低关注一低满意的C类因子,因为单位投入带来满意度提高的边际收益较小,应有针对性地渐进式改善,而避免一次性大量投入产生的事倍功半浪费。高关注一高满意的A类因子,是勐腊县旅游的优势所在,在未来发展中,应有意识地维持这些因子。对低关注一高满意的B类因子,近期内可以不作为改善的重点,但应避免景区环境的剧烈改变而显著减损游客的满意度。
  •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深入,以民族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民族旅游开发给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给民族村寨社区本身带来负面影响,并引发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系列矛盾.本文站在促进民族村寨社区及其社区居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上,将战略管理以及满意战略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民族村寨社区发展中,从战略定位系统、战略运作系统以及战略保障系统三大层面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战略体系,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及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选择龙胜龙脊镇金坑大寨作为案例地,引用"隐性介体"这一概念统摄本文的四个研究对象:媒体、旅游规划机构、旅游经营公司、政府,发现四者分别运用独立性旅游话语、专业性旅游话语、商业性旅游话语和消费性旅游话语建构金坑梯田的旅游形象,形象的话语建构过程也表现为金坑梯田的多维空间生产过程,而金坑大寨梯田由"稻作空间系统"被生产为"摄影天堂""旅游胜地""政治高地"空间形态的过程中则隐含着各"隐性介体"的空间利益诉求.最后从"东道主—游客"互动的角度讨论了这种形象建构可能对旅游地产生的两类问题,以及应用旅游人类学"东道主—介体—游客"三段式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和途径.
  • 摘要:文化软实力作为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何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利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由于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多种要素的耦合,因此,文章以具有显著文化特性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为例,分析并总结出不同驱动模式下推动文化与旅游提升的地区文化软实力动力机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当然,由于不同地区发展时间、资源禀赋及类型不同,导致了在主导驱动机制上存在差异。主导驱动机制的强弱决定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态势。动力机制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驱动机制可能存在不同,而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主要驱动机制也有可能不一样。
  • 摘要: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最重要的旅游产品.原生态文化的旅游开发就是将原生态文化中有充分吸引力的、有卓越声誉和影响力的生活方式转化为一种游客可以体验、感知、消费的产品形式.对原生态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是原生态文化获得新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 摘要:民族旅游不仅是边疆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对维护边疆稳定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是中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而哈密地区位于新疆最东端,地跨天山南北,作为新疆"东大门",具有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条件.本文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例,从边疆稳定的视角来研究民族旅游,探讨民族旅游与边疆稳定的相互关系,并从经济、文化、生态、社会4个层面进一步分析民族旅游发展对维护哈密地区边疆稳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本文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目的,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借助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文化可持续以及旅游可持续几个方向选取细化指标,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体系.进而,本文针对民族八省区,选取体系中的22个三级指标进行实际量化测评.测评结果表明,经济基础、交通旅游条件、民族文化保存程度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在区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上,内蒙古由于经济基础雄厚、交通旅游条件成熟、生态条件良好等因素影响,使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于民族八省市的首位.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简要的政策建议.
  • 摘要:民族文化展演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其加强认知是发展的理论基础.民族文化展演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某种公共事件被作为一种文化表演的"文本",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和参与者互动交流展示和呈现出的文化事象.民族文化展演的特点有参与性、传承性、短时性与浓缩性、符号性、兼容性、动态性等.从其相关的多维视角来看,民族文化展演是实现地方文化自我认同的有效途径,而对地方文化他识同样也需要地方居民的认同参与,可以凸显其地方性;文化价值是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存在基础,从少数民族自身内部谋求发展来看,其途径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地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形成多样化投入,民族文化资本化的最典型表现方式就是以种类多样、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加以开发利用;在展演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则可从习惯传承向自觉传承转变,民族文化也从原真文化逐渐向重构或再生文化转换,这种文化的良性传承主要以展演的形式被记忆;在旅游发展中,既积极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精华去除糟粕的正向发展变迁,也可能受到冲击和挑战,产生文化变迁和重构,应关注其文化变迁趋势及方向.从其产业业态上看,民族文化展演是动静结合的旅游产品演绎形式、逐步盛行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途径.
  • 摘要:现阶段,由于中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普遍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为寻求突破,各民族地区自然将优势较为突出的民族旅游业确定为兴地富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而大力培育,多年的努力已使各地民族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综合效应也日渐显现.基于民族旅游所具有的神秘性、文化性、生态性以及参与性等特征,该产品深受国内外旅游市场青睐,其发展潜质巨大.但与此同时,一些带有共性和个性的影响地方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那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极具发展潜质的民族旅游业,确保其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以快速发展中的青海民族旅游业为研究着眼点,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民族旅游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青海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保护地方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前提下促进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其中特别提出,发展地方民族旅游业首先要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其次必须创新地方民族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
  • 摘要: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态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红色革命优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本文以恩施旅游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行为角度、旅游景点开发现状、旅游综合收入三方面肯定取得的成绩,但也凸显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门票相对较贵、特色不突出、产品同质、州内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开发单一、旅游联动发展机制不强以及营销手段落后等.根据以上问题,在民族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即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扩大影响,整合开发,加强合作,联动发展,加强营稍,旅游推广,树立形象,传承经典文亿,创新时代文化,守望住乡愁,增加旅游闪光点。
  • 摘要:通过回顾历史上海南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了解海南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此基础上,探讨海南在现代振兴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区位优势,以及海南在振兴海上丝绸之路中应发挥以海口港和洋浦港为中心的海上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作用,加快邮轮母港建设、大吨位停靠港口建设,使过往邮轮、货轮有港可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继服务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不断加快三沙市的建设,强化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的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要以现代版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南海旅游的品牌。
  •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黎族民间仍然散落和隐藏着形式多样的民间歌舞.黎族民间歌舞既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开发利用黎族民间歌舞已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要求.为了充分地开发利用黎族民间歌舞,务必深入广泛地挖掘整理黎族民间歌舞资源,以备旅游业发展之用;必须在三亚市及各民族市县建造黎族民间歌舞开发利用发展基地,科学地开发利用黎族民间歌舞资源和民间文化元素,创编优美的黎族歌舞文艺节目.
  • 摘要: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实证法,围绕民族旅游地区中的旅游发展困境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指出了:民族旅游有益于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拓宽、激励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主体凝聚力、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可以通过提供本土文化型人才,缓解人力资源压力;增加旅游卖点,实现旅游经济增值;标识目的地特质,增强吸引力;为目的地"引、留"客源,缓解民族旅游发展中的经济问题.
  • 摘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是国务院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如何确立和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旅游学界的一大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系统分析片区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用、价值链、动力机制、障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法、逻辑演绎法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初步构建了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模式,同时对每一种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期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 摘要:进入21世纪20年代,民族村寨与民族村寨旅游面临城镇化、现代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激发民族自觉性,把握民族文化,把握民族村寨的民族性和真实性,用民族村寨的发展来化解民族村寨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危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