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4-11-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耻骨后开放粒子种植治疗、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的再度回归现代前列腺癌粒子种植治疗、粒子种植治疗技术进行了介绍。前列腺癌粒子种植治疗的优势在以下两个领域:(1)对于早期局限性患者,永久粒子治疗单一效价比高、门诊治疗低并发症,治愈率与外放疗或根治术相当;(2)对于晚期患者,粒子治疗适于中等剂量外放疗后剂量的提升。目前认为前列腺癌粒子种植治疗是唯一最有效治疗手段为时尚早,而且在哪期应用合适,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包括改进影像技术和发现新的核素。
  • 摘要:X线双对比造影仍是EGC早期检出的首选影像学方法,随着操作手法和诊断经验的不断总结,近年来EGC的检出率逐渐提高,近期有报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可达93%。虽然与内镜相比检出率仍有差距,但双对比造影也有其独特优势,其操作简便无创,对肿瘤侵犯深度的判断、胃整体形态的把握、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评价等均是相对于内镜的优势之处。有报道表明CT增强早期可见EGC呈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强化减低,从而可与正常胃壁鉴别。多层CT(MSCT)的出现使CT分辨率进一步提高,为EGC的检出及诊断提供了新的契机。rn 由于病例数、检查技术等方面的差异,目前研究对早期胃癌的cT检出率相差很大,从0%-100%均可见报道,其价值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见的是CT将会在胃癌的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伯用。本文对影像诊断在胃癌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 摘要: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体部肿瘤的灌注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灌注评价较多,而应用于胰腺及胰腺肿瘤的灌注研究文献报道较少。2004年1月至8月。rn 笔者对此做了初步的研究。正常对照组35例选自2004年1月至8月来某院行上腹或全腹部强化CT检查的患者,要求无胰腺炎史、肝硬化史及腹部恶性肿瘤史,其中剔除呼吸动度过大造成图像模糊者5例,正常对照组最后共选取30例入组,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6至71岁,中位年龄52岁。胰腺癌组33例,均未进行过全身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放射治疗,其中1例因注射对比剂局部外渗而被迫中途停止,2例因呼吸动度过大造成图像模糊被剔除外,胰腺癌组亦选取30例入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l至81岁,中位年龄56.5岁。30例胰腺癌中,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腺癌),余20例影像学表现符合并经临床证实,其中9例合并有肝转移。
  • 摘要: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占各类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在中国为第1位且未见下降趋势。山东省临朐县是我国北方的胃癌高发区之一,癌组织学类型以肠型为主。1980年胃癌标化死亡率为38/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因的42%,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55/10万,女性为19/10万。主要危害中年或中年以上人群。自1983年起我们在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研究现场开展了一系列病例对照、癌前病变及影响因素、遗传及分子机制的流行病学研究,对胃癌发生的自然史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展了干预试验。本报告将重点讨论利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资源开展癌症病因及预防工作的经验,同时介绍在二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 摘要:CpG位点甲基化促进终致癌物损伤DNA。细胞全基因组水平的低甲基化和某些CpG岛的高甲基化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将对这种高低甲基化变异并行的现象的形成机制和意义进行探讨。
  • 摘要:肺癌是人类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肺癌发生、转移机制研究及相应的治疗研究是现代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肺腺癌在肺癌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成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且肺腺癌容易发生转移。因此,笔者选择肺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肺腺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以及胚胎肺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与肺癌发生、发展、转移相关的基因。
  • 摘要:目的:运用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重复染色技术、电镜及动物实验研究双向分化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模式,探讨在双向分化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模拟产生血管样通道而达到自身血液供应的方式——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并阐述VM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分子机制。rn 方法:收集预后资料完整的双向分化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滑膜肉瘤、间皮肉瘤及具有双向分化倾向的腺泡型横纹肌肉瘤共377例,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这些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结合形态学观察研究VM。同时还进行了COX-2、VEGF、胶原IV、TIMP-2、MMP-2、MMP-9、ICAM等免疫组化染色.选择显微镜下具有VM的恶性黑色素瘤样本进行电镜观察研究VM的超微结构;构建恶性黑色素瘤移植瘤动物模型研究在动物移植瘤模型中是否也存在VM这一独特的血液供应模式。rn 结果:双向分化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到细胞异型性小、恶性度较低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VM的例数明显少于瘤细胞异型性大、恶性度高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VM例数。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明显具有VM的点阵中见PAS阳性的VM内无内皮细胞衬覆但有红细胞存在,具有VM的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不具有VM的双向分化恶性肿瘤患者,同时双向分化肿瘤的瘤细胞町表达CD31蛋白、PAS阳性物质、胶原Ⅳ、TIMP-2、MMP-2、ICAM参与VM形成过程中肿瘤的基质重塑和细胞黏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了肿瘤细胞构建了VM的管壁结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三维培养证实了肿瘤细胞存在自身变形及血管化趋势,恶性黑色素瘤动物移植瘤模型也证实了动物移植瘤模型中VM的存在。rn 结论:双向分化肿瘤内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且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仿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VM。高度恶性的双向分化肿瘤细胞可通过该通路获得营养供应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并获得较高的血道转移能力,导致患者临床预后差。rn 肿瘤细胞分泌CD31、胶原Ⅳ、PAS阳性物质、MMP-2、MMP-9、TIMP-2参与VM形成过程中肿瘤组织的基质重塑表明VM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过程。
  • 摘要:目的:以自发性逐级转移的人肝癌模型为对象,研究肝癌转移的分子机理。rn 方法:用MHCC97细胞系为母系细胞,通过克降培养和逐级转移筛选法建立转移力逐级增高的人肝癌细胞模型系统,MHCC97-L,、HMCC97-H、HCCLM3和HCCLM6,继而用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2-DE+MALD-TOF/MS研究其分子表达的差异。rn 结果:建立在自发性逐级转移的人肝癌模型系统,其特点是转移能力逐级增高,遗传背景相似。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MHCC97-L和HCCLM3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2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基因Rb2,错配修复基因hMSH2,细胞信号传导基因PKCβ2等。用2-DE+MALD-TOF/MS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质点56个,用更加敏感的同位素标记加双向电泳法,发现差异表达蛋白质123个,其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整合素β1和组蛋白H3等在高转移细胞株中高表达。对裸鼠模型和临床标本验证表明CK19与侵袭转移密切相关。rn 结论:肝癌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多蛋白参与、多步骤的动态过程。鉴定出的分子标志物对了解肝癌转移的分子基础有一定意义。
  • 摘要: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获得是多种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情况改变积累的结果。在本研究中,笔者应用基于表型克隆原理的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以源于同一母系但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一对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为模型,寻找与肺巨细胞癌转移促进相关的基因,并进行生物功能验证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 摘要:肿瘤的生物治疗是建立于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使用乍物大分子、基因以及其他天然或化学合成药物,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内在免疫防御机制达到治疗和预防肿瘤目的一种全新治疗方式。肿瘤生物治疗技术问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有别于传统治疗方式的一种极具希望的抗肿瘤冶疗手段。我国为肝癌高发地区,发病具有明显特征,约90%具有病毒性肝炎背景,肝炎病毒的感染和复制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明显相关。虽然早期亚临床肝癌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进展至晚期,有效治疗方法不多。肝癌患者中约80%可见AFP阳性,50%患者肝癌组织中P53高表达,60%患者可检测到病毒性肝炎抗原,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靶向。目前肝癌生物治疗主要集中在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本文阐述了自杀性基因疗法、免疫调节基因,分析了单克隆杭体和细胞因子。rn 、
  • 摘要:目的:以CT和FDG PET-CT作为对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后结果的对比分析判断,了解FDG PET-CT在了解肿瘤残瘤和指导肿瘤治疗中的优势。rn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对13例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中,并根据CT和FDG PET-CT检查的结果对其中存在的残留病变进一步行RFA治疗。rn 结果:在13患者经一次TACE联合一次RFA治疗,11/13例有部分肿瘤残留,大小在1.0-2.1cm之间,CT增强扫描检查检出5例,FDG PET-CT检出有10例残留,根据FDG PET-CT检查结果,经第二次RFA治疗后FDG PET-CT检查9患者得以根治,随访中,1例出现肝内复发未控。rn 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FDG PET-CT在判断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中,对肿瘤残留以及指导RFA治疗中较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活度的放射源支架对正常家兔食道组织的影响,探索安全有效的放射性活度范围,为进一步肿瘤模型实验做准备。rn 材料与方法:将Au丝缠绕于Ni-TI合金网状支架上制备成Au198放射源支架。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按不同放射性活度:5、10、20、30、40、50、80、90毫居,分为8组,每组4只。将放射性Au198。支架用介入方法置入兔食道内,于7个半衰期后处死取材,做大体及病理切片榆查。rn 结果:5-10毫居组,放射源对食道组织无明显影响,个别有坏死但程度轻微,对周围组织无明显影响;20毫居以上各组,放射源对食道组织造成的损伤明显,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程度加强,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也很明显。rn 结论:随放射剂量的增大,正常食道组织及临近组织的病理,变化逐渐加重,为保证射线对心肌、大血管及气道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放射源支架的最大放射性活度不宜超过10毫居。
  • 摘要: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发病比较隐袭,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目前公认应首选介入治疗,因此肝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已为临床所接受。有条件的医院都在应用介入治疗,对肝癌进行治疗。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时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治疗前的血管造影,对造影的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观察、分析中晚期肝癌引起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考虑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介入治疗双灌注问题,耐药性等问题。
  • 摘要:目的:观察承气生血方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rn 方法: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组,口服给药后计算平均抑瘤率。以DNA探针进行肿瘤细胞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百分率。rn 结果:西药对照环磷酰胺组肿瘤抑制率达89.20%(p<0.01);承气生血方1.2g?kg-1/d组肿瘤抑制率36.12%(p<0.01)。荧光显微镜观察,环磷酰胺组偶见凋亡细胞;承气生血方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环磷酰胺组肿瘤细胞比例为25.89%,肿瘤细胞凋亡率4.48%,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承气牛血方1.2g?kg-1/d组肿瘤细胞的比例虽然占49.07%,与模型组比较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平均达到29.94%,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rn 结论:西药环磷酰胺可直接杀伤小鼠Lewis肺癌细胞,具有强大的细胞毒作用。承气生血方作用较缓和,同样具有抗小鼠Lewis肺癌作用,并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胶囊BRM释介素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SHG-44,人乳腺癌细胞株MGF-7的凋亡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理。rn 方法:运用MTT法检测BRM体外对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应用电镜、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BRM释介素诱导SHG-44,MCF-7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rn 结果:BRM释介素体外对SHG-44,MCF-7,PANC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0.299mg/ml,1.853mg/ml和9.416mg/ml。SHG-44和MCF-7在BRM水提液(2.5mg)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靠边,出现马蹄形,半月形。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分析,BRM(0.625mg-2.5mg)作用14-48h,早期和中晚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BRM水提液(1.25mg-5mg)作用24-48h,细胞DNA裂解片断呈典型的梯带。rn 结论:BRM释介素的抗肿瘤活性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摘要:本文介绍了抗癌新药临床试验的目的:考察新药在人体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对肿瘤的疗效及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从而评价该药有无临床使用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基因工程重组腺病毒H101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和分布。rn 方法:建立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PE AB17700型荧光定律PCR仪上测定兔注射H101后病毒颗粒的拷贝数及给药24h后心、肝、脾、肺、肾、脑、胃、肠、胰腺、淋巴结组织的病毒颗粒。rn 结果:H101进入体内后呈二室模型,给药即刻浓度最高,30min后病毒颗粒的拷贝数仅为给药即刻的1/100,4h后已基本从血液中清除。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0.025(0.005h,t1/2(:0.590(0.205h,CL:83.3(21.2L((Kg(h)-1,Vc:4.8(1.3L(Kg-1。24h后心、肝、脾、肺、肾、脑、胃、肠、胰腺、淋巴结组织未检测到有H101的DAN拷贝数。rn 结论:H101静脉给药清除快且不易扩散到体内重要组织器官。
  • 摘要: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对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受体、基因和信信号转导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靶向治疗近年来有了突破性性进展。rn 靶向药物的研究无疑是当前临床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些领域包括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剂,针对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某些癌基因和癌的细胞遗传学标志的药物,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具调节作用和细胞稳定(cytostatic)性作用;毒性的作用谱和临床表现与现在常用的细胞毒类(cytotoxic)药物有很大区别;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的效果等等。本文扼要对发展的现状和经过批准已经上市的产品加以介绍。并对本领域内发展的前景进行论述。
  • 摘要:本文对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晚期胃癌)化学治疗现状进行了介绍,讨论了AGC新药化学治疗进展。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死亡率占第四位或第五位。令人感兴趣的是,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统计表明,近10年来,乳腺癌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与早期诊断以及综合治疗的进步有关,特别是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本文对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以及进展进行了介绍。
  •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Ⅲ期结肠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具有明显的生存效益,主要采用以5-FU为基础的全身化疗方案,包括5-FU/Lev、Mayo(FU/LV)方案、持续小剂量灌注(PVI)5-FU、口服氟尿嘧啶类抗癌药(UFT、Xeloda)等;5-FU合用草酸铂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与依立替康合用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生存效益目前尚有争议,对高危Ⅱ期肠癌患者也应考虑行术后辅助化疗。
  • 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75-8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确诊时近50%患者已发生转移(Ⅲ期),25%-30%患者已为局部晚期(Ⅳ期)。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或(与)远处播散。故化疗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本文现将NSCLC的化疗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摘要:目的:比较六小时延时(健择250mg/m2,六小时注射)和常规(健择1000mg/m2,半小时注射)GP方案的疗效和毒性。rn 方法:41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六小时延时GP方案和常规GP方案治疗,观察各组的疗效和毒忡反应并行χ2榆验比较。rn 结果:六小时延时组和常规组的有效率分别是30%(6/20)和38.1%(8/21),两组间疗效相似(P>0.05)。白细胞下降率分别是75%(15/20)和76.1%(16/21),两组白细胞毒性相似(P>0.05),而Ⅲ-Ⅳ的白细胞毒性发生率六小时延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非血液系统毒性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六小时延时GP方案在疗效和毒性均和常规GP方案相似,Ⅲ-Ⅳ的白细胞毒性发生率低于常规GP方案,且具有更好的效价比,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观察。
  • 摘要:目的:术前腹腔灌注和静脉滴注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注射液(CO5-Fu),并以氟尿嘧啶注射液(5-Fu)作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川药后患者胃癌细胞周期时相、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POI)、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量,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为临床腹腔应用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提供理沦依据。rn 方法: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例:对照组(未用化疗组),5-Fu静脉给约组(5-Fuiv组),5-Fu腹腔灌注给药组(5-Fuip组),CO-5Fu静脉给约组(CO5-Fuiv组),CO5-Fu腹腔灌注给药组(CO5-Fuip组)。川药各组均给药3次,术前两日每天给药一次,术日于术前给药一次。术中采集新鲜胃痛组织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增殖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情况。rn 结果:1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APOI高于对照组,Bcl-2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Bax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与静脉给药组相比,腹腔给药组APOI明显增高(P<0.01),Bcl-2基冈表达量有减少趋势。Bax基因表达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应用5-Fu组相比,应用CO5-Fu组APOI明显增高(P<0.01);与5-Fuip组相比,CO5-Fuip组Bcl-2基因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Bax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5-Fuiv组相比,CO5-Fuiv组Bcl-2基因表达量有减少趋势(P>0.05),Bax基因表达量有增加趋势(P>0.05)。4两种化疗药物不同用药方式对胃癌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的影响。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G2/M期细胞减少,GO/G1期细胞增加,PI减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S期细胞变化不明显。与静脉给药组相比,腹腔给药组G2/M期细胞有减少趋势,GO/G1期细胞有增加趋势,PI有减少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应用5-Fu组相比,应用CO5-Fu组G2/M期细胞有减少趋势,GO/G1期细胞有增加趋势,PI有减少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rn 结论:1 CO5-Fu在静脉和腹腔给药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效果优于同种给药方式的5-Fu。2应用同种药物时,腹腔用药诱导胃痛细胞凋亡效果优于静脉用药。3氟尿嘧啶通过降低胃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量,提高Bax基冈表达量诱导细胞凋亡。4应用氟尿嘧啶后,G2/M期细胞明显减少,GO/G1期细胞增加,说明氟尿嘧啶对细胞周期有影响,这与其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阻断其进入GO/G1期,并且对G1/S有延缓作用而阻止G1细胞向S期移行有关。用药后PI下降,与S期细胞大量死亡和GO/G1期增加有关,说明药物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 摘要:癌症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止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基础用药。公元前2016年,人们开始用鸦片进行止痛治疗。1804年泽尔蒂尔纳(德)为探索鸦片的精髓,从鸦片中分离出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将其命名为吗啡,即希腊语的睡梦之神(Morpheus)。吗啡用于临床止痛治疗已有200年,目前仍然是阿片类止痛药的代表药物。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可渭靶向治疗药物,阿片类药是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靶点发挥止痛治疗作用。阿片类止痛药对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的非选择性抑制作用,可导致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胃肠反应、依赖性及耐受性等。中枢性不良反应是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的主要限制因素。过去一直认为阿片类药物是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性镇痛药,现在发现阿片受体还存在外周组织,阿片的镇痛作用机制也可能是作用于下行传导通路及外周阿片受体,阿片也具有外周性镇痛作用。rn 因此,研究外周性阿片受体分布,研制选择性作用于外周阿片受体的激动剂,就可能获得更理想的止痛治疗效果,而且不出现阿片中枢作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目前,该选择性外周阿片受体激动剂研究已成为癌痛治疗研究的新焦点。本文就癌症疼痛选择性外周阿片受体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 摘要:虽然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目前面临很多急待解决的技术难关,但是,对于无法手术和放化疗失败的肿瘤患者而言,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仍然是治疗和防治复发转移的手段之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基础免疫学的核心问题--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不断突破,新型免疫治疗技术也不断涌现并有所提高,例如热休克蛋白(HSP)与树突状细胞的佐剂效应与CTL活化和杀伤的研究,为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随着功能基因组和各种基因转染以及干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新基因和肿瘤基因治疗技术得以发现、建立和应用,大大推动了肿瘤基因治疗的进展。rn 本文将首先介绍国际上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几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根据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粗浅工作,就自主发现的新型功能分子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进行介绍。
  • 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对乳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rn 方法:行病毒增殖实验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验证CNHK500选择性复制和杀伤能力;WesternBlot检测腺病毒E1A和E1B在细胞中的表达。rn 结果:CNHK500在乳腺癌细胞中48小时复制17812-39682倍,与wtAd5的增殖能力相似,较ONYX-015增殖能力强。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CNHK300病毒增殖能力减弱,48小时增殖18-31倍,而wtAd5增殖仍可高达20000倍以上。CNHK500 MOI 10 PFU/cell以下可有效杀伤半数乳腺癌细胞株;而CNHK500对正常成纤维细胞的杀伤力较wtAd5明显减弱,在MOI 1000 PFU/cell时BJ细胞存活率在50%以上。在感染CNHK500的端粒酶阴性的正常成纤维细胞株BJ中未检测到E1A基因表达,在端粒酶阳性的感染CNHK500的乳腺癌细胞株中能够检测到E1A基因表达;CNHK500可以选择性地在缺氧条件下表达E1B。rn 结论:肿瘤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可选择性在端粒酶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中复制,并产生杀伤作用。
  • 摘要:本文设计通过蛋白转染法将SEA-TM和mB7. 1-GPIER二种免疫分子同时锚定到肿瘤细胞膜上,制成瘤苗,发挥免疫协同作用,以期其疗效能优于单种免疫分子锚定的瘤苗。
  •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基因(Ad/hEndo)的表达效率以及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rn 方法:人肝癌BEL-7402被感染后,免疫组化观察内皮抑索蛋门的表达。MTT法检测Ad/hEndo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瘤内注射1×10(9)pfu的Ad/hEndo,每周一次,六疗程治疗后,观察Ad/hEndo对人肝癌BEL-7402移植瘤乍长的抑制作用,并与Ad/LacZ,DMEM注射组进行对照。Northern blot-ring榆测肿瘤组织中的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的内皮抑素浓度。rn 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到人内皮抑素基因在BEL-7402细胞内的高效表达。在MOI为20时,Ad/hEndo明显抑制57.2%的HUVEC的生长。六个疗程治疗后,Ad/hEndo明显抑制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生长,抑瘤率为46.50%(Ad/hEndo组对Ad/LacZ组)和48.56%(Ad/hEndo组对DMEM组)(P<00.5)。治疗开始后24天,肿瘤体积T/C比值小于50%。Northemblotting在肿瘤组织中检测到内皮抑素mRNA的表达。Ad/hEndo注射后三天,血浆内皮抑素浓度达到87.52±8.34 ng/ml,7天后降至一半水平(40.34±4.80 ng/ml)。rn 结论:腺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基因在体内、体外获得高效表达;并显著抑制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摘要:背景及目的:局部和区域未控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与靶体积的照射剂量旱正相关。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采用常规二维放疗的方法提高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受到周围敏感器官耐受剂量的限制。本研究利用先进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以期通过安全地增加靶体积照射剂量,达到提高局部和区域控制率的目的。rn 方法:共60例初治原发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Ⅲ期49例,Ⅳa期11例。伞部患者均使用IMRT技术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放疗计划及实施由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rn 采用连续加速推量照射方法(SMARTBoost),处方剂量:鼻咽大体肿瘤体积(IGTVnx)68Gy/30次;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60-66Gy/30次;临床靶体积I(Target I)60Gy/30次;临床靶体积Ⅱ(TargetⅡ)54Gy/30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体积和敏感器官的受照剂量,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治疗毒性。计算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rn 结果:GTVnx、GTVnd(左)、GTVnd(右)、Target I和TargetⅡ的平均剂量均数分别为:71.21 Gy、65.85Gy、66.26Gy、67.59Gy和61.42Gy,其中GTVnx、GTVnd(左)和GTVnd(右)的平均分次剂量分别达2.37Gy、2.20Gy和2.21 Gy,全部靶体积的平均V95>99%,GTVnx受照剂量大于105%处方剂量的平均体积为43.87%。脑干D5和脊髓Dlcc平均值分别为46.96Gy和39.99Gy,双侧腮腺和颞颌关节平均D33<38Gy。全组患者未观察到4级急性毒性反应,3级皮肤、黏膜和咽急性毒性反应仅分别为1.7%、15%和1.75。随诊时间6-37个月(中位15.5个月),全组病例未观察到鼻咽复发,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远处转移7例,死亡9例。3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总牛存率分别为96.67%、94.065、84.98%和74.97%。rn 结论:IMRT提高了局部晚期鼻咽癌靶体积的分次和总剂最,周围敏感器官的受照剂量均在可耐受范围,急性毒性反应较轻;局部和区域控制率较满意。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
  • 摘要:鼻咽癌(NPC)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特殊类型头颈部癌,绝大部份为低分化或未分化型鳞癌,恶性度较高,生长快,易出现远处转移,因此,除公认的局部放射治疗外,近年,NPC化疗亦有长足的进展,在其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晚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MRI动态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组织病理学指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相关性。rn 方法:28例鼻咽癌初诊病人,先进行MR动态增强扫描,其后行鼻咽纤维镜活检,获取伪彩显示的最大上升斜率图,计算MR动态参数,包括最大上升斜率平均值(mean maximum slop,MMSIop=Slpost-Slpre)、最大线性斜率[SSlope=(Slpost-Slpre)/SIbaseline×100%]、强化峰值(peak height,PH=Slmax-SIbaseline)和强化百分数[(S1%)=(SImax-SIbase-line)/Slbaseline×100%],并与活检标本的血管生成组织病理学指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肿瘤最大上升斜率图特征,测量肿瘤“热点”的MR动态参数,并与活检部位的MR参数进行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rn 结果:MVD与最大上升斜率平均值(r:0.834,P=0.000)、强化峰值(r=0.541,P=0.003)、最大线性斜率(r=0.643,P=0.000)和强化百分数(r=0.397,P:0.037)等MRI动态参数间有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VEGF与最大上升斜率平均值(r=0.644,P=0.000)、强化峰值(r=0.456,P=0.015)、最大线性斜率(r=0.635,P=0.000)和强化百分数(r=0.503,P=0.006)等MRI动态参数间有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肿瘤“热点”多位于肿瘤靠近中心位置,其各项MRI动态参数值均大于活检部位的各项MRI动态参数值(P=0.000)。rn 结论;MRI动态增强可用来作为一种对活体鼻咽癌进行整体血管生成活性评价的无创性方法。基于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方法就对活体鼻咽癌进行整个肿瘤的血管生成活性的评价而言可能不是一理想的方法。
  • 摘要:目的:检测IAP家族蛋白Survivin和Livin在鼻咽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这些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rn 方法: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92例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初治的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鼻咽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情况。按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分别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总生存率的关系。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一步分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rn 结果:本组92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别为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58例,Ⅳa期2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5个月(11-66月),3年随访率为94.57%,4年随访率为89.13%。随访期内转移18例,转移率为19.57%;rn复发12例,复发率为13.0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urvivin和Livin阳性染色在肿瘤细胞胞浆和/或胞核均可见,二者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的百分数平均分别为(42.13±28.81)%和(20.25±26.71)5。以癌细胞表达为(++)以上(即>25%)为高表达的判断标准,则高表达率分别为68.48%(63/92)和31.50%(29/92)。在不同性别、年龄、鼻咽原发灶的侵犯范围、临床分期和有无局部复发、有无远处转移的病例中,鼻咽癌组织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是Survivin的高表达与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组织Survivin高表达的比例增加(P<0.05)。生存分析显示,本组92例患者的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67.62%,5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为79.49%,5年累积无转移生存率为78.87%。Survivin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患者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1.02%和56.46%(P=0.0078);Livin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患者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0.61%和59.50%(P=0.034)。进一步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Survivin高表达与总生存率有关,P值分别为0.01和0.02,均小于0.05。rn 结论:部分鼻咽癌组织中存在Survivin和Livin的高表达。其中Survivin的高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的缩短有关。
  • 摘要:目的:分析488683人鼻咽癌普查结果,其中20726人是广西梧州市鼻咽癌高发现场1980年普查及10年追踪观察和对查出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20年追踪观察结果,467957人是现场以外其它地区普查结果,两者结果比较分析提出鼻咽癌普查和社区应用基本方案。rn 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IgA/VCA抗体,间接鼻咽镜配合,在现场和现场以外其它地区进行鼻咽癌普查。rn 结果:现场20726人普查及10年20年追踪观察,IgA/VCA抗体阴性19590人10年内发生鼻咽癌4例,其中3例确诊时IgA/VCA抗体已显阳性反应,仅1例仍为阴性,IgA/VCA抗体阳性1136人普查及20年追踪观察检出鼻咽癌60例,早诊率85.2%,IgA/VCA抗体诊断鼻咽癌符合率98.3%。现场以外其它地区普查467957人,检出鼻咽癌188例,早诊率87.2%,可以重复现场结果。rn 结论: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IgA/VCA抗体普查鼻咽癌,间接鼻咽镜配合,方法简单、价廉、诊断符合率高,可以检出鼻咽癌早期病人,是鼻咽癌普查或社区服务的首选基本方案,其它抗体检测可在这基础上互补,符合成本效益卫生经济学观点。
  • 摘要:2004年的美国ASCO,在富有法国情调的新奥尔良召开。全球2万6千名肿瘤领域的学者汇聚一起,分享一年来的肿瘤研究盛宴。本文就早期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作一评述,更多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看本期的循证评价等专栏。
  • 摘要:肺癌是欧美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癌症死因的首位。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年生存率为30%-40%,其中Ⅰ期NSCLC外科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80%-85%;放疗治疗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5%;化疗仅能使极少数Ⅰ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而对NSCLC而言,仅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不能使NSCLC,尤其是中晚期NSCL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rn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肺癌癌变、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以及一些生物信号传导通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并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机会。“本文就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 摘要:自Czemy于1877年首例颈段食管癌成功切除和Torek于1913年首例为胸中段食管癌成功切除以来,食管癌与其他肿瘤的外科治疗一样,伴随着抗生素的应用,麻醉技术的发展、输血技术的完善、外科营养技术进展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开创到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代。食管癌外科治疗的发展经历了肿瘤切除,根治切除,扩大根治到综合治疗的历程,食管癌手切除率达到了83%-94%,5年生存率17%-30%,10年生存率为5.2-24%。rn 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避免食管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所带来的对术后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功能保全,寻找新的器官重建方式,综合各种治疗之优势并有机联合的新治疗模式是食管癌治疗的新趋势,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食管外科同时也必将走向个体化治疗。本文就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的现状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摘要: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表现的厌食、饱胀、嗳气、返流、腹泻、恶心及消瘦等症状屡见不鲜,较其他消化道实体癌切除术后的问题严重,既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又降低日常的生活质量。由于手术切除和重建带来的迷走神经高位切断、胃的游离、胃的解剖位置改变及胸胃容积的减少,导致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异常,引起了临床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以期寻求改善术后消化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综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上消化道功能研究,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 摘要:食管癌是某省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健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某省各级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食管癌的防治工作已十分重视,尤其是我省的第一代肿瘤防治工作者,很早就开始深入高发区开展防治工作,无论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该省在食管癌的防治方面多年来居全国较前地位。笔者仅就与外科手术治疗有关方面的资料与以讨论和简要总结,以期有益于在外科领域内更进一步提高其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 摘要:准确的分期是食管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预后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及其诊治信息交流的前提。食管癌的分期系统是应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恶性肿瘤TNM分类法”中的“食管癌TNM分期”。目前,约60%的病例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不相符。可见,合理应用食管癌的分期手段及其方法,提高治疗前分期的准确率是临床工作中面临重要的问题。目前食管癌治疗前临床分期的方法主要有食管钡餐检查、内镜检查、B超、CT,超声内镜(EUS), PET/CT-PET、支气管镜、微创外科(如胸腔镜、纵隔镜、腹腔镜)等。本文就食管癌分期手段及其评价进行了介绍。
  • 摘要:食管癌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重大疾病之一,这种由多基因改变引起的复杂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食管癌的致病因素,但是暴露于相同环境因素的人群却只有少数人发病,提示个体的易感性因素起重要作用。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在寻找肿瘤遗传易感因素方面进行了卓越的研究,发现了一些特定肿瘤的高外显度的易感基因(先天性突变)。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易感基因往往只在某些罕见的家族性肿瘤中出现,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食管癌并不存在高外显度的易感基因。那么什么是大多数常见肿瘤的遗传易感因素?这个问题已成为肿瘤学乃至生物医学领域积极探讨的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阐明这个问题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方面对肿瘤的起因以及发生和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肿瘤的预防乃至筛查、早诊、个体化治疗和预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