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第十二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
第十二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

第十二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山东烟台
  • 出版时间: 2004-07

主办单位:中国统计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二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国务院决定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正确认识国情、准确把握国力、科学制定国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如何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把首次全国经济普查搞好,是各级普查机构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已往多次普查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搞好首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 摘要:国务院决定,将定于2003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推迟,与计划在2005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工业普查和2006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范围广、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面对新特点,怎样才能搞好这次世界瞩目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大普查呢?本文结合过去进行的人口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农业普查和工业普查的做法和经验,就如何搞好首次经济普查浅谈几点看法。
  • 摘要:北京市门头沟区统计数据仓库暨地理信息系统由北京市门头沟区统计局和厦门大学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该系统在理论和方法上有重要创新、有较高的学术及实际应用价值,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03年4月19日组织召开的技术成果鉴定会上,该系统被评定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同类系统的先进水平,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该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分析了系统具有的功能及技术特点,浅谈了系统建立的科学意义,探讨了系统应用前景和成功案例,阐述了系统的升级情况。
  •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统计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的主体,是反映发展状态的“指示器”和“晴雨表”,在保证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健全以经济运行监测为重要内容、全面反映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监测体系。本文介绍了中国统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分析了构筑统计监测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浅谈了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探讨了运转方式与功能作用,提出从监测体系切入,推动统计工作全面上位的措施。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速,对国际政治、军事、文化关系以及法律、环境等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文介绍了关于主权及经济主权学说的一般理论问题,对中国经济主权历史变化轨迹进行了简要回顾,列举了国际上关于经济主权问题的典型案例,浅谈了关于汇率问题的中外经济主权博弈,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外资因素,阐述了中国经济主权安全体系的构建。
  • 摘要:“在地统计”是一个统计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按被调查单位坐落的行政区划进行统计。即打破其行政隶属关系,坐落于哪个行政区域内,就由哪个行政区划的政府统计部门进行归口统计。而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惯用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统计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其种种弊端日益显露。本文就“在地统计”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