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山东枣庄
  • 出版时间: 2016-05-2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三仁汤出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为治疗湿热证的主要方剂,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可用于治疗很多与湿热相关病证.对近年来三仁汤的药理和临床应用两方面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对三仁汤最新研究进展有更好的了解.药理研究表明,三仁汤能调节胃的分泌功能,具有抗内毒素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可以调节免疫功能。临床可应用于心肺病变、脾胃病变、肝胆病变、肾脏病变等病,疗效显著。三仁汤作为温病名方,在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由内至外、由上至下其涉及多个脏腑及部位,且疗效确切。除了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所致的内外妇儿各种病症外,可结合最近药理学研究,结合临床症状,对症施治,可大大扩展三仁汤的新应用。
  • 摘要:本文从外感热病的发病及治疗特点入手,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突显中医优势的同时,提出在卫分证的机理解释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从症状及处方用药方面推导出"卫阴"存在的客观性,从理法方药及学科建设方面强调了"卫阴"概念设立的必要性.根据温病初起临床表现的特点笔者认为有设立卫阴概念的必要性,便于阐释寒温表证形成的机理,进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现在临床上治疗外感病初期症状的桂枝汤、新加汤中之芍药,葛根汤中之葛根、芍药;银翘散中之鲜苇根,复方玄参桑菊饮中的桑叶、芦根;加减葳蕤汤中的葳蕤;桑杏汤中的桑叶、沙参等等均为养阴药,可见许多方药都会或多或少加入养阴药,此治法已经在临床处方中延用已久,而这些养阴药是有选择的,并非简单的堆砌,其组方的奥秘只有设立卫阴的概念后,才便于逐层深入划分这些养阴药的功效差别及配伍意义,因此卫阴概念的设立有其临床指导意义。为了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理法方药精髓,促进其科学发展,从理论上杜绝错误认识,避免临床指导上的偏差。
  • 摘要:湿邪乃六淫邪气之中最善粘滞,最难祛除之邪气,且善夹其他邪气,相互为病.历代温病医家都对其有详细的论述,在温病学派当中,湿邪致病有着中重要的研究意义。拟对温病从湿论治的方法进行讨论,结合现代医家的理念,总结温病治湿之法.肺与湿邪病机,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吴鞠通指出外湿为病首先犯肺,并提出肺不能化气会产生内湿,而湿邪为患使肺气化失常,肺的气化功能失常又可导致湿邪弥漫。现代人因恣食肥甘厚腻,不加节制,加之嗜烟酗酒,久则壅滞肠胃,以致中焦湿滞,脾胃受损,内生湿邪;另外,夏季空调风扇的大量运用,冷饮凉食的大量食用,都会使湿邪外犯。吴鞠通治湿思路,若湿在上焦,用微辛微苦芳香流动之品,宣发肺气,使腠理开通,湿邪外透;若湿在中焦,宜重用辛开苦降,健脾利湿,分解湿热;若湿在下焦,宜甘淡渗下,通利水道,湿从小便去。“湿邪”是中医学的概念,在西医学中没有“湿邪”的概念,也没有相类似的解释和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如急性肾盂肾炎、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病毒性乙型肝炎、湿疹、急慢性胃炎等与“湿”有关的病证时,结合中医学湿温、湿热、湿滞、寒湿、痰湿的病机,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对于太阳伤寒之发热,大多医家以热邪论述.但是火与热实际有别,太阳伤寒属于火郁而非热邪盛,属于实寒证,对于太阳伤寒的治疗,临床上仍然首选麻黄汤类加减,避免早用、过用苦寒、寒凉药物而变生他病,延长病程.同时太阳伤寒与阳明病的鉴别要点为:是否有舌红、苔黄、小便黄、咽痛、咽红、脉滑等症.临床上二者又常常相兼出现,因此可以麻黄汤类与白虎汤类相兼配伍运用.
  • 摘要:从《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络病的论述入手,论述了叶天士络病学说的主要思想,总结归纳其络病理论,叶天士认为络病的病机主要是"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指出"络病辨证当分气血脏腑"。治法以“通络”作为治疗络病的总原则,叶天士还注重应用辛味通络药,认为络以辛为泄,辛能行、能散、能通,正是“区区表里解散之药。焉得入络通血脉。攻坚垒。佐以辛香。是络病大旨”。叶天士常用辛味通络、虫蚁通络、扶正通络法,并强调要灵活用药,切忌呆滞。叶天士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对慢性疑难杂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后世医家丰富了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叶氏有关络病理论包含了络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和方药等较为完整的内容。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使之形成更加完善的系统的络病学说,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这一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从而有利于对络病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 摘要: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安医学对中医学多个学术领域和临床各科贡献突出,影响深远.在推动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代代有重要学术贡献的新安医家.本文从着力学术创新,倡导寒温统一;善于轻以去实,用药轻清灵动;运用苦寒清热,每有独到见解;推崇叶氏理论,常有补充发明等四个方面对近现代新安名医程门雪论治温病的贡献和特色进行了研究总结。程氏在理论的研究上,由叶天士的观点入手,进而深入研究仲景学术,并成功融会伤寒、温病的证治方药,成为统一伤寒与温病的先行者,为有效进行温病的临床防治确立了正确的理论指引。程氏临床用药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始以“大刀阔斧”见称,继则以“轻清灵巧”为主,终则创造“复方多法”。其轻清灵巧,轻以去实的治疗用药特色,融经方的精炼与时方的轻灵于一体,于貌似平淡之中见其不同凡响,一直很受后人关注和好评。其对温病学的学术见解和临床治疗特色对于学习和研究温病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贡献,值得深入挖掘和重温学习.
  • 摘要:燥润结合法是指燥湿化痰利水之性偏燥药物与滋阴养血润燥之性偏润药物的配伍使用.《未刻本叶天士医案》中载有大量燥润结合法药物配伍的医案,通过研读相关论述,挖掘叶天士对于燥润结合法的运用:燥润结合法集扶正祛邪于一体,施治范围涵盖三焦部位,涉及卫气营血病理层次,论治主要在于调治阳明病,并因病情标本缓急而予以治有先后、配伍有度.《未刻本叶天士医案》燥润结合法的运用对于当代临床多种慢性疑难杂症的治疗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如慢性咽炎所表现的咽干痰多症、糖尿病的口干苔腻症、干燥综合征的“干”“湿”混夹证等,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和运用。
  • 摘要:本文主要从构建思路、构建历程、构建方法几方面,分析了仲景六经辨证与吴鞠通三焦辨证的异同.二者同为外感病而设,二者之同,皆是继承古人,尔后长期实践,将个人的治验、思辨结果总结为一个个相对抽象的具体证候,再从这一个个证候中分析出某一类(种)疾病的特点,搭建成辨证体系理论,以之系统的、有逻辑性的阐述自己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二者之区别,在于六经辨证能够更为深入的体现"人"之变化,三焦辨证则更倾向于展现"邪"之变化.吴鞠通并没有如仲圣一般,充分理解到证候的辨证意义必须放到整个疾病病程中去体现的道理,仍然没有褪尽“因证施治”的执念。实际上这也是近年中医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即必须因人、因证、因病而施治,不可单纯辨证论治。若说证候是书法作品中的一笔一字,则辨证体系便是完整的章节,同样的横平竖直,由于细微处的浓淡起伏,在此字与彼字不同,在此节与彼节亦不同,讲求的是遥相呼应,浑然天成。纵览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时常便能体会出这种“意味”上的微妙区别,而由于中医学始终是一门实践医学,这种形诸笔端的意境差别,实质上一定是能找到实践中高下正误之别的。吴氏作为中医史上唯一成功大致复刻了六经辨证格局的医家,给了后人以再次模仿,甚至超越的极大助力。
  • 摘要:温病学说发端于《素问》,但其奠基、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基本发生在清代.温病学说在清代能够迅速发展,形成独立医学流派,除与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前代医家对温病的认识、明末清初瘟疫流行等因素相关外,温病学家运用考据学方法,对温病学著作校勘整理,保护了医籍的真实性,使其学术不断发展。温病学家通过梳理文献,探究渊源明晰了术语的概念。名正则言顺,术语概念的清晰,不仅使读者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原著思想,减少医家间因对术语认识不同而产生的误解,为交流提供了便利,更是为之后的理论阐释做好了铺垫,极大地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运用训话学的理论及方法,结合医学知识与临床表现,对其中的相关术语作出了更加准确、生动的阐释。总之,温病学家运用考据学方法,对温病著作校勘整理,对分歧术语考证分析,对错误医理举例辩话。这种学术精神与方法,极大地保障了清代高质量温病学文献的流传,小而言之,便利了医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大而言之,这使得当时医家用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思想得以完整、准确的流传于后世,为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医学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温病学说作为当今重要的中医学说之一,从理论的奠基到完善,贯穿整个清代.清初有吴又可、戴天章、叶天士等为之奠基,清中有吴鞠通、王孟英为之完善,清末趋于多元.清初温病学的奠基风格,与乾嘉之学早期特征如出一辙。正是在乾嘉之学朴实的、重实践的学术思想影响下,温病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踏实的进步,为其后温病学理论的完善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清中期的时候,“经世致用”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考据学遂成为学术发展的重点。在这样的学术思想氛围下,温病学家立足临床实践,借助考据学阐发学术观点。在1800年前后,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著作,如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周魁的《温证指归》等。清末期,乾嘉学术衰落,但是这一时期的温病学说,依然保持了朴实的学术作风。其理论的发展皆来自临床诊疗中的观察与总结,温病学说的著作依旧文风朴实,俱以疾病的症状表现与转归情况等临床诊疗内容为核心,并且皆或多或少的运用到考据学的方法阐发其观点与理论。温病学说形成发展与乾嘉学术形成发展几乎相始终。乾嘉学术思想以“朴实”贯彻始末,温病学家著书之本在于活人,著书之法落于实践,著书之语文辞简朴,皆体现了实用的朴实精神。温病学说能够成为当今重要的中医理论,得益于乾嘉学术思想影响显而易见。
  • 摘要: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治疗体系的基础,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对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以卫气营血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应用,以开拓临床诊治思路,发挥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在诊疗中的优势.用卫气营血理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进行辨证是很有优势的。此辨证方法抓住病变每一阶段的特征性变化,又从整体上把握了疾病发展的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开拓视野。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将病变划分为四个层次阶段,符合疾病循序渐进的变化特点。但该法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气分与血分不能截然分开,气分的病变可以波及到血分,而血分的症状又能加重气分的表现。“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滞会导致血瘀,而血瘀反过来又会加重气滞,故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证候无法具体归为气分还是血分。而同时出现几个阶段的证候表现时,也未详尽阐述,有待于学者进一步发掘扩充。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篇章,其辨证论治体系诞生将中医学带进了一个崭新辉煌的阶段,而卫气营血辨证对温病乃至临床各科疾病的辨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还有很多宝贵的资源等待人们去挖掘。
  • 摘要:周平安教授为我国知名中医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对甲型流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病机、辨证处方用药有独特之处.甲型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种,因其发热、传染性强,属于中医“温疫”范畴。甲流初期为疫毒袭于肺卫,风寒外束,卫阳被遏,毛窍闭塞,肺气闭郁;疫毒很快入里化热,致卫气同病,肺热壅盛,主要特点是外寒内热,表里同病。周教授认为在甲流治疗过程中应以辛凉宣肺透邪法取正汗为治疗要点,正汗的标志是微微汗出,遍身皆见,持续不断,随汗出而热减脉缓。甲流初期,周教授首先重视解表清里之法,内外兼顾、表里同治,以散寒清热、表里双解,使寒邪得散,热邪得清。常用双解合剂,方中以麻杏石甘汤散表寒清里热,蝉衣、薄荷、苏叶透达宣散,葛根、羌活、柴胡疏解阳明太阳少阳三经表寒,牛蒡子、桔梗、射干清热利咽。甲流进展期,周教授注重清除湿热、开畅肺气、健运脾胃。以清热祛湿、宣肺健脾为主,常用青篙、黄芩、银花、连翘、霍香、佩兰清热化湿,杏仁、桔梗等开畅肺气,砂仁、厚朴、白蔻等健运脾胃。甲流重症期,周教授重视清热解毒化湿、开闭通络,以清热解毒祛湿、宣肺平喘,活血通络为主。常用茵陈、连翘、生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菖蒲、厚朴、草果、滑石等祛湿,瓜萎、桑白皮、射干、苏子等宣肺平喘,郁金、丹参、桃仁、地龙等活血通络。
  • 摘要:本文探讨凉营透热祛湿法在肺系难治性发热中的应用。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到SARS、甲流、肺纤维化发热、肺曲霉菌感染、呼吸衰竭等肺系难治性发热,常常出现湿热蕴肺入营。外感湿热之邪,由口鼻皮毛经表而入于肺,或者素有湿热痰浊内蕴的内伤基础、外感受温热之邪,均可发生湿热蕴肺入营的发热。肺为上焦,上焦如雾,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肺的呼吸之气与脾上传的精微清气相合,如雾露之灌溉布散全身,故“肺为水之上源”。外感湿热,湿蔽上焦,肺被湿蒙,肺气不能流动津液,肺不主气布津,因而湿热痹阻于肺,热炼津液为湿为痰,病久则形成湿热痰浊闭阻于肺。湿热熏蒸,最初流连肌表气分,湿热不除,日久则邪热入营,灼伤营阴,营行脉中,内通于心;甚至入血动血、逆犯心包,形成湿热蕴肺入营内陷心包证。凉营透热祛湿法,注重清营凉血与祛湿并行,还要注重透热,使入营之湿热胶着之邪外透,才能热退。祛湿药物、清营凉血透热药与宣肺止咳平喘药共用,化湿药依靠深入营血药物相伍,以祛除湿邪,清营凉血药借助化湿药以透邪外出,宣肺止咳平喘药能开宣肺痹,三者相合,以达凉营透热祛湿以退热的目的。
  • 摘要:薛伯寿教授是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中医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50余年,以擅治各科疑难杂证及外感热病而著称.其临床重视少阳三焦及脾胃枢机作用,善用柴胡剂、升降散斡旋气机,随证加减,灵活变通,治疗外感热病常效如桴鼓。外感病时,薛老往往用柴胡剂和解少阳、通利三焦。常以大、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斡旋表里气机,发挥少阳枢机作用,使邪表里双解。外感邪气,薛老擅用升降散加减治疗。若便秘不甚,而咽痛、心烦明显,则以连翘或桅子易大黄,以清热利咽、清心除烦。另外,邪气入内,出现咳嗽、大便不畅等症。此时薛老多用四逆散合止嗽散化裁治疗。薛老认为,四逆散是少阴方,能调畅气血,宣通阴阳。方中柴胡疏滞散气,积实破滞降气;芍药养营和血,甘草缓中补脾。在阳,柴胡甘草行阳,积实芍药走阴。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外,阴主内,四药相配,可和解枢机,发布阳气,条畅气机,达邪外出。临证之时,薛老常圆机活法,随证变通,将四个小方进行有机组合,或加入主方之中,使表里双解,上下分消,而得出神入化之效。
  • 摘要:介绍了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案例。患者初诊见午后低热,咽痛,头痛,上眼睑及颈项部肿胀,恶心,纳呆,口不渴,大便粘滞、稀溏,全身乏力。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此乃一派湿热阻遏三焦气机之象,且湿重于热。因此初诊遵吴鞠通治湿热之法,以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气机。服后湿未尽而热象愈显,进而予以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三诊着眼于发热、咽痛咽干、口苦、头痛,改辨为伤寒少阳证,以柴胡剂和解少阳枢机,则矫枉过正,又未顾及湿热阻遏三焦,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汗出多而热不退,且精神疲倦加重,乃湿邪阻遏上焦,蒙蔽清阳之象;综合当时病情,患者应属湿热壅滞,并兼少阳枢机不利,因此选用蒿芩清胆汤,以分消走泄之法清利湿热,并和解少阳枢机,服后体温稳步下降,全身症状一并缓解。
  • 摘要:湿热类温病是温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湿热类温病的辨治原则与方药除了可以广泛指导湿热类温病的临床治疗,也可以指导那些不以发热为主症,但仍表现出湿热类证候的内伤杂病.通过分析湿热偏头痛病例一则,来体会温病学湿热证辨治思路指导临床相关热证的应用.此病例中患者平素就有脾虚有湿的体质,其头痛由外感所引起。观其脉证,脉濡细,舌白腻带黄。在舌脉上表现为湿热的特点。治疗需健脾祛湿,化痰祛风,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底方,参入柴芩温胆汤,黄芩滑石汤之意,既除湿热,又除头痛之标。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主症基本消除,舌象也基本正常,便去掉了川芎、白芷、天麻、僵蚕四味药物,使得病情有所反复。遂在五叶芦根汤中仍加白芷9g,川芎9g,僵蚕3g,天麻9g,头痛遂止,后未复发。
  • 摘要:过敏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类异常的或超高的免疫反应.文章结合两例过敏性皮肤病的案例,从中医的角度和临床经验分析过敏的病因及病机,其大都由于最初因其他病史如感冒发烧未处理得当或者误治导致风热之邪未透,郁遏肌腠,导致邪热久郁,郁而化火,热入营血分,气机不畅或者素体火热内蕴,又复遭风热之邪外袭,内外合邪,热蕴血分,伤阴耗血,血燥生风,肌肤营卫失调。中医治疗过敏主要根据中医温病辨证论治的思路,望闻问切,找病机,理法方药,随症加减。治则疏风泄热凉血止血为主,但在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邪气与正气抗争等病机方可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效果。可以结合应用赵绍琴营血分证治理论对该病理法方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按照赵绍琴老师的诊脉方法找病机,过敏是因为热邪深入营血,治则凉血行血止血,用疏风达到行血目的,凉血后必达到止血,脏腑肌肤里热毒易外透,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摘要:痤疮俗称"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部,亦多见于背部和前胸部.本文从湿热挟瘀角度论述此类痤疮的治法.痤疮的治疗可通过日常护理,如清洁面部、忌食辛辣油腻等不药而愈,而对于病情缠绵、病程较长的患者则需药物治疗.中医对湿热型座疮的认识较为全面,《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认为是人体感受寒湿之邪,郁而化热为痤。而“郁”的病机并不局限于寒湿之邪,湿热邪气亦可致郁。痤疮的证治,需区分体质,辨清虚实,标明寒热,对于湿热挟疲型痊疮的治疗须兼顾气、血运行,条畅气机,通利三焦,如此,则“血气和,五脏安定”。可使用加减法:大便干燥者加片姜黄、蝉衣、制大黄;体弱脾胃不足者加党参、甘草顾护中焦;湿热重者加六一散、芦根,口渴者加石膏;对于情志动摇者需调达肝气,香附、郁金、柴胡必不可少。注意事项,方中有破血行气之品,孕妇及实热型痤疮宜慎用。而日常的护理较为重要,古人谓“五谷养人,胜于药石”,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预防该疾病的发生。适量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一些致病菌通过汗液排泄到体外,有利于“肺合皮毛,通调水道”功能发挥,改善皮肤弹性,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银莱汤二号方加减治疗小儿肺胃积热型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的科研设计方法,纳入门诊就诊的肺胃积热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20例,给予口服银莱汤和银莱汤二号方加减治疗,门诊随访观察,根据疗效标准评价当次治疗效果.结果:银莱汤二号方治疗该疾病:治愈1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治愈率85.00%.结论:银莱汤二号方肺胃同治,清宣并用,与银莱汤相比,更添泻肺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之功,对于肺胃积热型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探讨新加黄龙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临床应用和教学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菜籽油组,中药组,每组8只.参照郭鹞钳夹创伤法基础上结合丝线结扎,建立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术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并测量体重,与术后第七天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血清内皮素(ET),取1cm回肠组织,检查肠管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处理.rn 结果:新加黄龙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D-乳酸、血清内皮素(ET)的含量均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rn 结论:新加黄龙汤能够保护肠管上皮细胞,具有肠屏障保护功能,对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疗效.
  • 摘要: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就其感受"湿热"、"火邪"、"热毒"病因,临床表现以及病机传变特点而言,该病也符合"温病"范畴.湿热是痤疮重要的病因病机,免疫反应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中医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肯定.痊疮患者大多阳气旺盛,阳热有余,面部暴露易受外邪,尤其是湿邪侵袭,一旦入于体内,极易化热或与内热相结合,形成湿热,湿热内蕴,熏蒸颜面等处肌肤,使毛窍壅闭,皮脂排泄不畅而成座疮。辨证治疗上分为血热型,湿热型,热毒型,血瘀痰凝型四型。治以活血化疲消结,方用四物汤合桃仁二仁汤加减。有文章提示蒲公英对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热毒盛加黄连、黄芩,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 摘要:在历史的发展中,温病学理法广泛应用于儿科学,儿科学临床也极大地丰富了温病学理论与实践.近代学者继承传统,在临床诊治了大量小儿温病,并开展有关研究,有大量运用温病治法和方药的研究报道.小儿温病易发病,病情急,又可分为风温、暑温、秋燥等类型。春温是感受温热时邪,发于春季的伏气温病。其发病险急,里热炽盛,易化燥伤阴,内陷生变,可用大黄石膏汤加减治疗。小儿夏季暑温高热,用新加柴胡香需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小儿发热,尤其是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之湿温发热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可运用芳香化湿、清利通阳之法,以达原饮化裁治疗,疗效颇佳。小儿湿温病可用青篙三仁汤来治疗。总之,温病学理法和儿科学临床相互促进与发展,近代学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诊治了大量小儿温病,并总结了大量温病治法和方药,后人也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它们,才能促进小儿温病的继承与创新。
  • 摘要:通过整理中外文献中有关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笔者概括出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群体个性化特征的因素及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病因,并详细阐述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旨在揭示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肠道微生态则为中医证候内涵的现代化解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为研究中药药效、药理学提供帮助。寄生于肠道内的菌群,既可通过参与药物的分解吸收影响药效的发挥,亦可通过药物对肠道微环境的改变,适应性调节菌群结构,进而激发机体的调控机制,促进药效的发挥。此外,肠道微生态在中医外治法疗效中的作用机制亦是重要的研究着眼点。研究表明,电针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穴可提高其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乳酸杆菌、毛螺科菌的含量,降低双酶梭菌的含量,从而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发挥疗效。综上所述,肠道微生态具有调节营养代谢、免疫刺激及生物拮抗的作用,在不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的婴幼儿及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运动习惯的人群中即可呈现出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群体个性化特征,且在外源性、内源性及医源性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可发生微生态失衡,通过多重作用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 摘要:刘完素对火热病辨治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火热论"和"玄府气液说"是其创立的两大理论,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辨治影响颇丰,通过分析综合两大理论,探究刘完素注重气机调达的火热病辨治实质及其临床价值.“火热论”主要反映病因层面,不论是外感六淫还是脏腑六气、五志,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或早或晚演变为火热的致病因素,而“玄府气液说”反映的实质在于气液失于正常运行。此二者的交汇点在于“气机怫郁”,这也是刘完素学术思想指导临床的一个关键点—注重气机。通过“气机佛郁”,可以从整体上将“火热论”与“玄府气液说”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火热病辨治思路,即病因为火,病机在郁,病位在玄府,病象在气液。通过分析《黄帝素问宣明方论》遣方用药不难发现温热药的运用,如其中运用附子的方剂便有21首。笔者认为刘氏运用寒凉药物治疗火邪的意义在于使闭郁不畅的气液恢复正常的疏利,正因为病机关键在于“郁”而非火,治火实则治气,故其遣方用药不唯寒凉,关键在于辨证灵活准确,而非死板套用,倘若目中唯见火热,笔下只有寒凉,非但无法拯黎民于疾苦,反易戕害人身此一息真阳。刘完素通过“火热论”和“玄府气液说”,从重视气机的角度开辟了一条火热病的论治思路。该思路在当今临床中运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火热病,而是不断拓展到临床各科疾病相关热证的辨治中,具有丰富的指导意义。
  • 摘要:萌芽阶段、成长阶段与形成阶段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辛温药在治疗温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寒凉相配的三个变化过程,且辛温药的药性也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配伍的比例则是辛温药用量在逐渐减少,寒凉药比例在逐步增加.就辛温药在温病初起时的使用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辛温药在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配伍应用的变化,同时也提示辛温与寒凉相配用治外感热病的配伍规律,为临床辛温药与寒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对于感受寒邪所致的寒郁,以单纯辛温药治疗如麻桂剂;寒邪郁而化热时,以辛温配伍寒凉之品如麻杏甘石汤;表里郁热者,以辛温配苦寒如防风通圣散;感受风热、暑湿之邪,以辛温配伍辛凉如银翘散、新加香薷饮;感受湿邪则以辛温配苦温,如三仁汤;感受燥热邪气则以辛温配伍甘寒如桑杏汤。辛温药与寒凉药配伍应用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外感热病初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予以重视,以便掌握药物配伍及其性味合化,提高临床疗效。
  • 摘要:温病重舌诊,其中绛底粘腻苔在湿热证中颇为常见,故探讨其形成机理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历代名家论述,理解、阐释绛底粘腻苔的病理病机及辨治规律.温病学家吴瑞甫对绛底粘腻苔及其病理病机、辨治规律亦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按白苔绛底或厚黄苔绛底,秋后伏热症多见之,乃营分之热,受隔间湿邪蒙蔽也。见此舌询之,无不脘闷。此症滋液则助痰,运湿则益热,用升提则神昏,久服元参、生地、二冬等类则动中宫之湿,痰气升浮,气道不利,阴霾蔽天,往往气逆眼吊,肢冷神呆而死。温热病虽育阴,独以此证则宜慎。”故治疗此证,切不可与辛温峻汗或苦寒攻下或滋腻养阴之法,必须根据湿与热所占比例不同而处方用药。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白通汤、茯苓四逆汤等进行治疗。
  •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三焦概念的演变错综复杂,尤其是近代以来,受西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各医家对于三焦的理解多与解剖学、生理学相对应.在形成的诸多观点中,主要围绕三焦是否是"有名而无形",若不是,其"形"究竟为何物而展开.《黄帝内经》中未明确指出三焦为何物,对于三焦实质的探索,不能脱离中医的理论体系,不能脱离五脏六腑的整体来谈三焦的有形无形,也不能以西医学的生理解剖知识来臆测,应该遵循中医的发展规律,以实践为基础,再结合现代医学发展成果,以完善中医学的脏腑理论,因此,周发祥认为三焦具有功能或概念单元的含义,可能是布达精气津液的组织间隙和细胞间隙。三焦的生理功能有二: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通过纵观近代以来三焦概念的演变发展,其实不难发现,人们对中医学概念的理解方法是有待商榷的。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是基于古代医家对于临床诊疗疾病的体会,加之古代哲学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体系,对这样一种体系内的概念的理解,应该由《内经》与《难经》中的三焦理论对中医临床的指导进行推断,而不是拘泥于后世医家对三焦的各种论述,或被现代医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所牵绊。三焦虽然是备受争议的概念,但并没有影响临床中基于三焦的功能论治疾病,且应用范围广泛,比如陈潮祖创三焦津气病变论治鼻渊、程锦国从三焦论治慢性肾脏病、刘建和从三焦论治慢性心力衰竭、马云枝从三焦论治顽固性失眠等。章学诚言“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后世医家对三焦概念的各种理解多与临床脱离,而致说法不一,难有定论。
  • 摘要: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分析叶天士和薛生白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用药特点,发现叶、薛两家用药在四气五味、归经上基本一致,但在具体选药上有同有异.从常用药物配伍来看,在治疗湿热类温病时,叶氏和薛氏的常用药物组合中都出现了茯苓、陈皮、厚朴组合和厚朴、杏仁组合。茯苓、陈皮、厚朴组合,药性上体现了温以燥湿兼行气、淡以渗湿的治湿原则;归经上体现了从脾治湿的基本原则;功效上体现了湿阻气机,行气以祛湿的特点。厚朴、杏仁组合在上可降肺气,在中可理气除满,在下可通腑气。叶天士治疗湿热类温病除上述常用药物组合,还有茯苓、猪苓、泽泻、陈皮、厚朴组合,可看作是四苓散的加减,以健脾利水除湿;以黄芩、黄连、厚朴、陈皮为核心的药物组合和半夏、厚朴、杏仁、滑石、竹叶组合体现了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言叶氏“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用于热邪渐显或湿热并重的证候,后者当是三仁汤的雏形。薛生白治疗湿热类温病除上述常用药物组合,厚朴、茯苓、陈皮、白术组合较叶氏突出了白术的使用,体现了薛氏“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的认识,治疗以中焦阳明少阴为主的思想;以厚朴为核心,草果和白豆蔻的使用,突出了薛氏“湿热俱盛之候……不得不以辛通开闭为急务,不欲以寒凉凝滞气机也”,多用温通的治疗思想。
  • 摘要:雷氏所著的《时病论》在卷三专论"泄泻"与"痢疾"二病,分别在该病的诊断、治疗、选方、用药方面均作了细致的分析,能发前人之未发.通过对雷氏所列有关泄泻9证及痢疾9证的病候及所对应的治法方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雷氏在诊治本病方面的诊断及用药思路,深入挖掘其中的内在规律,以便更好的做好经典名著中优秀诊疗经验的传承.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十三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甘草8次,陈皮6次,茯苓6次,白术4次,厚朴4次,苍术4次,其配伍结构类似平胃散,主以化湿兼以白术,甘草扶正。这一现象与该病的基础病机湿邪过剩是一致的,但是在其治疗方法上不拘泥与一方一法,灵活权变。在治疗泄泻及痢疾的十三法中大部分在煎服时均加入药引,其中以鲜荷叶最多,其次为生姜、粳米及陈廪米、西瓜翠衣。总结以上药引可以看到雷氏使用药引是在“君臣佐使”配伍的基础上对方证的进一步强化治疗。通过药引的使用使“汤之有引,如舟之有舟揖”,在具体证候的治法选择上,进一步补充了传统经典治法的不足,为当今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 摘要:《温疫论》是由明·吴又可撰写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被誉为中医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吴又可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病因学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其注重病因,提出的"杂气学说"弥补及丰富了传统六气学说,并是世界第一位提出与"微生物"学说最相近的医家.同时,吴又可提出邪伏膜原论并创立达原饮不仅有丰富的理论论述,而且在现代临床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吴又可在《温疫论》里所提出的治法中多处运用白虎汤、达原饮、三消饮、承气汤等辛凉、疏利、攻下之剂,病去则给予清燥养营汤、柴胡养营汤、承气养营汤、萎贝养营汤等养阴调理。吴又可虽然善用下法,但在诊治中极其重视胃气,其认为治温疫贵在"胃气".此外,吴又可的温疫学说为三焦理论开后世之先河,温病学派的形成功不可没.因此,吴又可创立的温疫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理论基础,也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诊疗思路.综上所述,明末吴又可所著《温疫论》,系统的阐述温疫病的因证脉治,提出杂气及邪伏膜原学说,并重点地突出其与伤寒不同,这一创造性的论述,大大地推动了当时温病学的向前发展。吴又可为后来的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温病学派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并赢得后人的推崇及尊重。
  •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温病四大家治疗食积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温病四大家治疗食积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对筛选出的23首处方进行分析,频次前三味的药物为陈皮、茯苓、厚朴.挖掘出核心组合2个、药队1组.结论:温病四大家治疗食积注重理脾气、祛脾湿,中焦得和,则食积得化。
  • 摘要:吴鞠通所倡导的三焦辨证法在辨治温热类及湿热类温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近代对某些疾病认识的逐渐加深,该理论也逐步运用到内科、皮肤科、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中.在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病过程中运用这一思辨模式有利于医者在临床中做到提纲挈领,认识疾病不同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不同症候之间的演变规律.上焦证候主要为外邪干肺,肺失宣肃引动伏邪所致出现在本病复发的早期。中焦证候多因肺脾二脏功能失调而致,多出现在本病的迁延期,肺气宣肃失常,导致中焦气机运行紊乱而出现本类证候。下焦证候多出现在本病的终末阶段,涉及到心、肝、肾三脏,常有证候相兼,其病理过程中常以肺络郁滞为基础,进而合并心神失常,肾脏虚衰,甚或引起肝风内动,肾阳暴脱等变证。自温病学的独特的思辨模式卫气营血辨证法及三焦辨证法系统阐述之后,一直影响着中医临床。尤其是近代在充分结合现代化检验及实验验证手段之后,通过分析大量临床资料结合经典思辨模式,已有多种内科及皮肤科血液系统疾病采用传统温病思辨模式指导临床治疗大大的扩展了传统辨证思维方法的应用范围。在充分尊重传统经典辨证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近代医疗发展技术,认识并解决人类尚未克服的医疗难题是中医经典传承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 摘要:结合升降散的源流韵意,运用气机升降学说,探讨双向调节在外感热病及杂病中的具体应用,为现代外感热病及疫情防治提供思路借鉴.升降散作为中医温病治疗的主要方剂一直沿用至今,在外感热病、杂病以及病毒感染性疾患防治方面应用广泛。中医应用升降药物是在把握阴阳对立和阴阳互生互用运动趋向基础上的发挥,两者之间的互制互用则体现了阴阳转化而相反相成的一般规律,如此对立互生的依存方式可称之为双向调节。升降散对于火郁而发的气机失调病机因素疗效显著,临床应用注意上下调节、内外调节、升降调节等双向配伍应用,运用阴阳升降生克制化规律,把握互根互用特性,促进脏腑气血流布,对于治疗频发的外感热病及甲流、寨卡等传染病大有裨益。
  • 摘要:通过整理古代医籍中有关胃肠积热病因、病机的研究,笔者概括出胃肠积热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过食肥甘厚味导致阳气内郁、蕴于胃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壅于胃肠;外邪直中或传变至阳明胃肠、从阳化热、邪热壅塞.同时联系现代医学研究,归纳出现代社会中胃肠积热多发的原因为现代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所带来的饮食不节/不洁、繁重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及运动的缺乏等不良生活习惯;并从免疫学、神经内分泌调节及营养学角度探讨胃肠积热的现代医学病机,旨在揭示胃肠积热相关病因、病机研究的不足,论述引入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必要性.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系统生物学涵盖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由于系统生物学研究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使其在中医证候学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上述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引入胃肠积热病因、病机学研究,即可从不同层次联合揭示其发病机制,使其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 摘要:周耀庭教授(主任医师)具有60余年临床经验,40余年温病学教学经历,临床经验丰富,中西医理论功底深厚,在温病学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擅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在辨治外感疾病时,周老主要应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及脏腑辨证.临床辨治疾病复杂,周老强调两点,一是辨证,二是处方.辨证要精细,正确辨证可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指导用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的纲领,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转变,体现先到脾胃后到肝肾的规律。这三套辨证体系比较直接和密切的说明了外感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脏腑辨证是一个核心,具体应用应与其他三种配合,反应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周老在临证中灵活运用四种辨证,对外感病的诊治准确,效果显著,值得后辈悉心体味。
  • 摘要: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发热的影响.谷晓红教授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时综合病因、病期、病位、病势、病性、病理六方面来辨证论治。辨病因需通过审证求因,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发病季节、地域等全面分析。外因包括风寒、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等邪气。内因主要为劳倦、饮食、情志等。辨发热病期是判断“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相互关联的,如卫气同病,气营两燔等。辨病位多结合脏腑辨证,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辨证及用药,若见发热兼恶寒、咳嗽、鼻塞流涕等则为邪犯肺卫,用药宜辛散轻透,以疏散邪气,宣降肺气。若见寒热往来兼口苦泛酸、胸胁胀痛则病位在少阳,宜用辛苦之品以和解少阳,宣畅气机。湿热类发热重在判断湿与热的比例,治疗上兼顾清热与祛湿。辨病理则是判断患者在发热过程中所严生的病理产物,如:气郁、痰湿、血癖、正虚等,这些病理产物会加重病情,导致恶性循环,故治疗时要注意清除这些病理产物。如:温热之邪最易损伤津液,甚则耗损阴精,治疗时根据阴液耗损程度选用用甘寒、酸寒、咸寒之品来顾护津液,养阴清热。
  • 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小儿常见的慢性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年来笔者团队结合对胃肠积热的认识,从胃肠积热角度论治小儿RRTI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胃肠积热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导致胃肠阳热偏胜的状态,其成因与现代生活方式不良密切相关,是临床常见的证型,多先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出现.从胃肠积热论治小儿RRTI,探讨胃肠积热对小儿RRTI起病及转归的影响,强调对于有胃肠积热的小儿RRTI,必须采取肺胃同治的原则,根据其病程的不同时期,治法应有所侧重,清透清化上中二焦之热.胃肠积热证态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能寄希望短时间彻底清除。需要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对患儿的饮食及生活调护指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张思超教授,业医30余年,为学必探其究竟,学验俱丰,尤其在疑难病证治方面见解独到.张老师通过多年的痉证临床分析,从温病学角度对痉证的证治规律加以归纳阐发.认识到强直属于风,治痉需息风,以息风止痉为治则;痉为筋脉之病,治痉需护阴,把顾护阴液贯穿始终;风动则痰生,治痉要祛痰;治痉要安神,安神合营而抽自止;痉病多致厥证,应开窍畅机以解痉;外邪致抽时,重在散而透.张老师从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痉证不同病因下的治疗思路,是对温病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痉证的治疗进行多方面探究,从理法方药上另辟蹊径,除传统的顾护阴液外,也继承了《内经》中风邪致痉的观点,重用息风止痉的羚羊角、钩藤、天麻等;在充分认识到风与痰的关系,即使未出现痰浊阻滞致痉之象,在治疗时也酌加祛痰之品,防止痰浊出现加重病情;再如充分认识到“心-营-血”是一个整体,对于高热致抽的病症,在治疗抽搐的同时辅以安神之品,使主明而下安,以达神宁而抽止之效。
  • 摘要: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毒性传染疾病.越婢汤见于《金匾要略》水气病篇第23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本方原为主治风水挟热之证。风水为病,来势较急,多因风致水,病位在表故恶风。两例成人水痘案例,有恶风、发热、脉浮、口渴的表现,较为符合越婢汤外邪束表而内有郁热的病机,发热在傍晚时分,且先寒后热,此正是外寒与内热,邪气与正气交争之际,是因傍晚阴气渐盛,故在里之郁热郁而更甚之故也。遂综合辨证,为肺胃郁热证无疑。此二例成人水痘的成功治疗案例,不仅足以让人领略到古方疗效之卓著快捷,更体现出中医在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优势应当更多的来源于医者精准灵动的辨证分析,而不仅仅是刻板的针对疾病的治疗,如果机械认为越婢汤能治疗诸般水痘,则离笔者之意去之甚远失。
  • 摘要: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为抗体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中没有明确与本病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但临床上多将其归属于中医"瘿病"、"虚劳"、"水肿"范畴.中医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失调、体质因素、水土饮食、外感六淫.因此从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温补肾阳、健脾化痰4个方面进行治疗.结合一例具体案例,患者心腹者之间幽幽如水,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也。气寒则清热,味苦则燥湿,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积聚于肠中,所以用丹参泻小肠之水。酒黄连泻心火,用赤芍入心与小肠主破血。刺猬皮,生山碴,桃仁等药行血令积者消已。首诊要抓住主要病机病因,除去寒热,调和虚实,用以扶正祛邪之法。经两次复诊后,患者症状已缓解,至今健康状态良好。
  • 摘要:目的:探讨解毒活血通络法对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rn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BMSCs.经结扎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LAD)建立心梗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MSCs移植组)、中药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中药+BMS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移植),每组10只.BMSCs细胞悬液直接注入梗死区边缘心肌组织;中药或生理盐水经灌胃给予.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并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病理变化.rn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MSCs移植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移植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心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损伤程度明显改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优于BMSCs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移植组优于单纯BMSCs移植组、单纯丹参通络解毒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n 结论:BMSCs移植联合丹参通络解毒汤能够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缺血心肌,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银莱汤全方进行分析,探索银莱汤可能存在的抗炎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靶向性指导.rn 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构建银莱汤炎症相关作用靶点数据库,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各靶点间相互作用关系,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银莱汤炎症相关通路.rn 结果:得到银莱汤炎症相关的重要靶点20个,这些靶点构成的网络中共存在71项相互作用,其中重点的相互作用26项,炎症相关通路53条(P-Value<0.001),其中与炎症关系最为密切的信号通路包括TNF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三条.rn 结论:银莱汤的抗炎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复杂通路的共同干预实现的,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加以探索及验证.
  •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防治包括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病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的实践中,广泛地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取得了新的成就,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或消灭,但新发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H1N1等病种不断发生,在临床上,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内科杂病、儿科、妇科等其他各科疾病各系统的疑难杂症也取得很好的疗效.面对不断给人类带来重大威胁的感染性疾病,以及病原体耐药性的获得和增强已超过抗生素的研制和生产的现实,应进一步加强温病的临床研究,提高中医对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的水平;挖掘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治疗;开发更多的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能多途径给药的新制剂等,这些都给温病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病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要抓住机遇,有所创新与发展。
  • 摘要:犀角地黄汤是中医治疗热入血分证的经典方剂,当前仍广泛运用于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通过研究现代文献中关于犀角地黄汤的抗病毒的动物实验,发现关于犀角地黄汤的实验研究初步证实该方并未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而是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炎作用和抗病理损伤,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犀角地黄汤的抗病毒临床应用也是基于中医的辨证论治,运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重点应转移到针对病毒所致的疾病状态,而不是针对病毒本身。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