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4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
2014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

2014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台湾
  • 出版时间: 2014-05

主办单位:中国档案学会

会议文集:2014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化正逐步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传统档案文献的数字化也成为了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科学选择并合理应用数字化标准是确保数字档案资源兼容共享和长久保存的重要基础.如何在众多的相关标准中选取到能够反映档案文献特征、满足利用要求、符合长期保存需要的数字化标准,是档案文献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档案数字化标准的选择与应用是动态的过程,一方面要在现有的标准框架体系下,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和应用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工作的开展和外部条件的变化,积极稳妥的进行调整和发展,使标准建设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化工作的实践。
  • 摘要:高校档案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利用档案数字化夯实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基础,加大投入,重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功能,整合资源,打造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平台,抓住重点,拓展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空间。
  • 摘要:古籍数字化对古籍从业人员和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古籍出版物及其阅览与读者息息相关,而书影和图录则有助于编目人员判断既定古籍的版本.
  • 摘要:本文所提到的市级数字档案馆指的是以城市全区域为地理边界,以市档案馆为中枢,以区域所有综合档案馆和立档单位为建设主体,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手段,经统筹规划建设而成的信息系统。以市为单位建设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是一项涉及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众多标准、复杂技术、大量资金以及综合协调的复杂工程,建设过程中需面临各种挑战。必须采用统一的应用软件平台。本文重点阐述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应用软件的多样性造成了标准统一和资源整合的巨大难度,尤其是考虑到涉及馆室一体化运营的效率和成本,市级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应坚定这一理念。采用统一的云计算支撑平台。具备前瞻视野的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进行云计算支撑平台的建设,根据对云计算的描述可知,采用统一的云平台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实现集约化投资并可以最低廉的方式获能高计算能力,这显然大大优于档案馆和各立档单位分散投资方式,这是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短期区别,必然会对整体、长期投资带来巨大益处。以软件即是服务的SAAS模式逐步纳入立档单位。鉴于市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立足于实际情况,各立档单位可采取“成熟一家、进入一家”的实施策略,在云计算模式下,立档单位只需在条件成熟时“注册”进入即可,可以依据使用的功能、存储空间及年限分担使用成本。以私有云的方式构建数字档案馆体系。云分为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三朵云,基于安全考虑,对于市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采用私有云方式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自建私有云,也可以向可信的云服务商租借私有云。
  • 摘要:建设数字档案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组建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专项规划,会同财政部提出数字档案馆建设资金投入使用意见,从经费投入上提供政策支持,实施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工程,制定严格的安全规定。
  • 摘要:从河北省有关企业分析,企业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目标,以档案数字化为突破口,以电子文件归档为着力点,以硬件投入软件开发为基础全力推进。将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纸质载体向数字化文件存储、查阅转变,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了档案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和传递的网络化,拓宽了管理思路,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更好地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的目标。提出企业决策层重视并与企业信息化同步发展是关键,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是保障,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是有效手段,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体系是重中之重。
  • 摘要: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档案信息化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国家档案局及相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持续推进顶层设计工作,并使之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n 2013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到2020年,全国档案馆档案数字化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的硬指标,目的就是要强力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今年年初,成立了由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同志亲自挂帅的“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贯彻中央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审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相关法规、标准、管理办法,审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研究解决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中重大共性问题和难题,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对数字档案馆(室)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这是国家层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又一重要举措,在系列战略举措的推动下,相信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必将得以科学合理的推进。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缩微技术和数字技术日益融合,数字档案转存缩微胶片技术已成为迄今最为成熟的档案文献资料全文真迹存储技术之一.为更好地保护馆藏档案原件的安全与完整,并提供档案缩微品利用服务,我馆在2012年开展了国家重点档案古籍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运用了数字档案转存缩微胶片技术.本文探讨了数字档案转存缩微胶片的工作流程、数据准备、质量监控、安全管理、提供应用等问题。对于江苏省档案馆古籍抢救与保护工作,要按规范的工作流程实施抢救与保护工作,严把电子影像和缩微胶片质量“关”,数据准备按专业要求处理,要加强现场安全保密管理。
  • 摘要:近年来,江苏档案信息化工作伴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呈现出新的亮点,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通过统筹规划,准确把握目标定位,科技创新,积极发挥驱动作用,标准先行,典型示范带动全局,服务引领,努力提升新的形象。提出未来要加强标准建设,落实科学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发展,加强安全建设,确保持续发展。
  • 摘要:档案馆远程服务是项全新的工作,特别是远程提供档案证明还有法律环境、技术支持、安全保障等诸多问题要深入研究,但长春辖区档案馆从满足现实急需出发,使远程利用者受益最大的探索意义远远超过了应用案例的本身,它揭示了利用档案信息“一馆OK',的发展走向,探索了档案远程服务融入电子政务系统的集约方式。现阶段,长春辖区档案馆正以长春市电子政务网上共用的《公务员驾驶舱》(OA系统)为网络通道,以OA系统中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及档案馆为直接用户,以馆藏不涉密档案数据为资源,运用电子公章认证系统和电子签名功能,开展了更大范围和更为广泛的馆际、馆室档案信息共享和远程提供档案证明服务,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市情、馆情的档案馆远程服务实践模式。随着相关政策对档案证明需求的拉动,档案开放程度加大对档案证明需求的引导,档案馆远程提供档案证明实践效果的连锁反应,大力推广档案馆远程服务的现实意义会更加明显,档案馆远程服务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档案信息化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完全适应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缺少规划,分散作业、各自为政。效益低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率低,利用服务水平不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率得不到充分发挥。提出要转变观念,加强研究,积极推进。
  • 摘要:数字化就是将录音带的模拟信号经过转换成为数字格式存储。数字化流程和技术参数应考虑数字化的目的,通常来说用于长期保存目的时数字化参数应高于其他目的。我国目前对于录音档案的数字化还没有制订国家行业层面上的标准规范,各档案馆开展录音档案数字化工作主要还是根据相关工作经验进行,综合调研分析我国录音档案数字化工作情况,录音档案数字化主要要为录音档案准备、数字化前处理、目录建库、内容采集、质量检查、数据整合、数据验收、数据备份等环节。数字化策略、数字化过程的元数据、数字化成果的长期保存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工作者有三大使命:最大限度地丰富电子档案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电子档案利用,最大限度地延长电子档案寿命.这与国家档案局近年提出的建设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完全契合.建设"三个体系"体现了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自身规律与发展趋向的认知,肩负"三大使命"是信息化条件下建设"三个体系"的必然担当.rn 探析档案信息化发展趋势,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认同档案工作的自身规律与趋向。同时,在微观层面上还需要植根于对电子档案管理5个维度的分析。这5个维度是:管理电子档案的主体一机构和人员;被管理的客体一电子档案资源;主体在管理客体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一业务;把主客体和业务活动联系在一起技术环境-计算机系统;以及电子档案管理所需的综合外部环境,包括理论、政策、法规、标准、体制、机制、经费、商业服务和管理要素等。
  • 摘要:对于重要文献信息长期安全保存与利用的矛盾,档案文献界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进行数模转换,充分发挥模拟技术长于“存”而数字技术长于“用”优势,这两种技术各自的长处恰好体现了重要文献信息保管的根本目的—即先将重要文献进行数字化,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和下载再利用。同时随着数字存档技术(将电子文件直接使输出至胶片)的崛起,利用胶片能够长久保存而体积较小的优势,取代或者补偿纸张长久保存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利用电子文件在网络上传输快捷和方便的特性解决了再利用的问题。也就是说,实现由纸质或模拟到数字和由数字到模拟的双向自由转换,数字信息和模拟信息之间的鸿沟已变为通途,从根本上解决了重要文献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方便利用的矛盾。数模转换是将缩微技术和如今的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种新兴技术。该技术就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将文档资料数字化,存放于磁/光媒介中,利用网络传输技术、相应的安全防范手段和授权访问手段,在尽可能的安全范围内进行数据共享,资源复用;与此同时利用缩微影像技术,通过将数字影像直接输出到缩微胶片,既克服了纸介质存放占用空间大、存放条件要求较高的弱点,又克服了电子文献磁/光媒介寿命短、易损,安全性差的弱点。这样通过不同媒介,发挥各自优势,兼容并蓄,实现优势互补的保存和利用的文献管理新模式。
  • 摘要:档案数字化外包项目的立项是档案部门在对本馆馆藏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要求、标准和本单位人员与设备等具体情况编制的档案数字化项目建设方案。通常包括档案数字化外包目标、项目详细工作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风险控制、项目工作进度安排、实施组织形式和项目实施预算表等。档案数字化外包项目方案,一般由档案行业专家和学者组成方案论证小组,通过会议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论证。通过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同领域相关经验,对本数字化外包的安全和保密性、质量要求、人员素质、馆藏等方面对档案数字化工作外包的利弊进行需求分析、工作流程分析、成本效益预算分析和论证等。对方案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输出项目论证报告书、安全影响报告和采购方式审批报告书等,形成综合分析报告,选择最优方案,由决策者最终确定。
  • 摘要: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档案资料的众多介质也决定了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方法的多样化。缩微技术经过了17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技术相对成熟,国际、国内都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标准体系。缩微胶片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可以有效地保护原件。而且,缩微胶片的阅读不需要利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又符合传统的阅读习惯,更不用担心计算机病毒和电脑故障的影响,是相当安全方便的。这些显著特点使这项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今后,浦东新区档案馆还将根据实际利用需求,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数模双管齐下的档案现代化管理;在档案提供利用中必须加大缩微品利用的力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