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
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

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4-11-29

主办单位:厦门大学

会议文集: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数码象征主义由传统象征主义发展而来,至少具备如下三重功能:一是作为理解当今数码革命的钥匙,二是作为创造当今数码艺术的指南,三是作为构建当今数码哲学的依托。数码象征主义的要旨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是数码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兼及形而下和形而上层面,由此而产生的信息科技、数码产品和虚拟社区等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而且可能拥有象征意义。透过实用功能把握其象征意义,是理解数码革命的功能和价值的关键之一。在西方,象征主义开启了声势浩大、成果斐然的现代艺术。它本身作为艺术运动固然早已远去,但其余绪到数码时代仍然绵绵不绝,其技巧为数码艺术的创作者所师承。它有助于面临扁平化巨大压力的艺术世界仍然保持一定的意义深度,使数码作品具备某种理趣,在物我交融中丰富其内涵。其次,象征是人类一种以实现具象与抽象之间相互转化为目标的心理活动,也是以符号体系为中介把握世界的活动。在数码时代,象征给人们言说数码哲理的途径,让网络文化的抽象一面得以具体表达。它有助于沟通形而上、形而下这两个不同层面,为解读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了参考系。
  • 摘要:"互动(interact)"是视觉艺术理论在数字时代必须面对的基本艺术概念.一次完整的互动应当包括两个部分,观看者进行操控时所做出的身体动作和数字设备反馈的图像信息.概括的来看,在互动观看过程中,身体动作不再是辅助性的视觉观看手段,而是动作性图像的基本构成元素。在动作性图像观看过程中所发生的,也不再是纯粹的视觉性完形过程,而是将身体动作和动作性图像完形为虚拟动作的过程。尽管从输入性身体动作到虚拟动作的完形过程还有待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更深入认识,但图像与身体动作的直接对应关系已经足以确立起堪与其他视觉媒介相比肩的新媒介。艺术理论必须确立新的视觉观,才有可能准确阐释“互动”这一当前艺术创作的基础概念。在“互动”的观看过程中,身体动作与图像的相关性显然已经开始颠覆传统艺术理论中的纯粹视觉观。
  • 摘要:在当代中国,作为方兴未艾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正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艺术世界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范式主要表现为介入与多向度、交互和虚拟沉浸的非物质性审美,呈现出由“固体”向“流体”转变的审美范式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新媒体艺术自身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品格的形成。考察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事实,这一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新媒体艺术实践领域表现得更为抢眼,以影像、数据、数字(比特)等非物质性材料为创作媒材和艺术语言的新媒体艺术更具“流动性”特征。“流体”形态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不确定性,它否定存在任何超越时代和文化的永恒不变的文学价值,它差异性地建构差异,以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它的未完成的、开放的作品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参与互动的审美方式,必然引起作品形态乃至意义发生变化,一切都处于不确定的“流变”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艺术的基本审美范式是“流体”的,它充分体现“流体”特征。未完成、不可重复、由无限延迟能指所构成的不断变化的作品形态/结构/意义,正是对新媒体艺术“流体”范式的最好诠释。
  • 摘要: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性”的讨论,不妨跳过通俗文学这一步,直接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展开,从“网络性”的角度讨论网络文学的“经典性”。其经典性表现在,传达了本时代最核心的精神焦虑和价值指向,负载了本时代最丰富饱满的现实信息,并将之熔铸进一种最有表现力的网络类型文形式之中;其传承性表现在,是该类型文此前写作技巧的集大成者,代表本时代的巅峰水准,在该类型文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首先获得当世读者的广泛接受和同期作家的模仿追随;其独创性表现在,在充分实现该类型文的类型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显著作家个性的文学风格,广泛吸收其他类型文以及类型文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要素,对该类型文的发展进行创造性更新。在媒介革命来临之际,要使人类文明得到良性继承,需要深通旧媒介“语法”的文化精英们以艺术家的警觉去了解新媒介的“语法”,从而获得引渡文明的能力——这正是时代对文化精英们提出的挑战和要求。要在具体的作品解读和批评实践中尝试建立适用于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和话语体系。这套批评话语应该是既能在世界范围内与前沿学者对话,也能在网络文学内部与作者和粉丝对话。
  • 摘要:而时至2l世纪,当今新兴的文学门类——网络文学,也开始了一波“种田流”的热潮涌动。《一品农夫》《农家地主婆》《良田秀舍》等冠着五花八门的“田园”名头的网络小说层出不穷。汇集网络种田文的种种“田园”书写,破解将它编码和被它编码的诸般意识、无意识要素,从而探询当代中国大众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理解、应对、期望,就不应是一桩无益的工作。以“种田”对这个技术时代的乌托邦或“YY”的命名,不仅仅是对.一种源远流长的既成传统的袭用,这里面,有某种直觉的明悟。“自己种”,是大众对劳动致富的梦想的怀旧,是劳动的现代化的理想化身。因此,劳动,是网络种田文以至各种当代田园乌托邦的真实践行的道路。唯有劳动,将带领人们突破“田园”和“技术”的乌托邦幻相,打破资本的钳制,奔向真正乐土。垃圾桶里的乌托邦,或许有一天,如同鲁迅所言的地火,终将燎原。又或许,将如煤层里的暗火,耗尽人们所有的储备,而子孙后代,再无立足之地。
  • 摘要:十余年来,互联网络所存在的意义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累加而不断改变,从神秘莫测的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的高不可攀,到今天可以随着3G技术普及到任何时间与空间的生活范畴,其文化特征亦随着其价值附加含义而不断延展.互联网的视觉文化转向,使得传统可视媒体面临着激烈的挑战,比如说电视观众被传统西方传播学不断强调为“沙发上的土豆”。然而今天,互联网所提供的公共空间,为任何一种情感提供了宣泄与交流的平台,满足了人们情感的分享需求,“机械复制”式地传播着某一视频内容——其实分享的依然是人们对于内容的情感。面对互联网络的视觉化变革,电视,作为传统媒介中的佼佼者,将自己降格为一个视频内容的提供者;是否从此电视将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成了“网络议程”的共谋者?——美其名日,“跨媒体整合营销”。有人类学者认为,今天的“读图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复归”,是一种厉史的“螺旋上升”,毕竟当人类的祖先茹毛饮血之时,便已经在山洞的崖壁上描绘(确实是“描”和“绘”)着自己的生活了。百万年以降,“图”已非昔日之“图”,人亦非当年之人,但是,人们对于“图”认知的本源或许根本就没有改变,因为人们总是会对图像产生特别的“注意力”,昨天注意,今天注意,明天依然会注意;电影会注意,电视会注意,互联网也会注意。
  •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给人们的交流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网站)的普及就是主要的表现之一。在这种背景下,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对公益事业的宣传模式通常停留在提升曝光率上,缺乏一个持久互动的形式来维持受众和组织之间的关系,SNS的互动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点。SNS可以把公益组织的传播渠道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并且不仅仅局限于官方网站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以更加贴近受众的方式参与到受众的生活中。近两年,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将公益和艺术结合起来,并利用SNS进行传播的活动,如尘肺病关爱组织“大爱清尘”举办的“一口呼吸的长征”。公益也是一门艺术。优秀的NGO会以奇思妙想为媒介向大众宣传公益理念,其传播方式、行为和结果都可以成为一种广受好评的行为艺术。一旦达到这种水平,NGO在SNS大环境下的发展就会更加成功有效。简而言之,在以SNS为主的网络环境中,NGO要在充分吸收SNS优势的基础上,为组织增添艺术性和独特性。同时,NGO工作者在利用SNS的时候也要注意克服其缺点,努力在繁杂的信息海洋中突出自身的特点,吸引注意力,制造热点话题,从而将公众注意力转化为公益实践力。
  • 摘要:"微时代"从何而来?表面上看,微时代似乎源于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支付等的兴盛,但实质上,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在城市社会中获得深度拓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以传媒文化变革为先导、以社会结构方式与实践方式全面转型为主潮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代中,以影视艺术为主的传媒艺术,作为当代传媒场域中的审美文化高地——兼具传播与艺术的双重属性,跨越科技到美学的多元面向,融合社会动员与审美动员的复合要素——更是应该成为人们观察、思考时代嬗变的重要切入点。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与人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个体有条件全天候、全方位地沉浸于传播与接受的绵延之流中,这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媒艺术与世界、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多元关系,同时也成为“微时代”在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的意义上得以具名的基本背景。当然,新文化逻辑下的传媒艺术在总体上还很不成熟——在展示出积极生长点的同时,也还不免夹带着喧嚣浮躁、疏离虚无、自我怀疑乃至自我消解的时代症候——所有这些也都向传媒艺术的生产者和研究者们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
  • 摘要:无论数字界面意味着什么,它首先是计算机的界面,暖昧性恰恰就是数字界面及其用户行为的特征,那么人们究竟应该对数字界面采取什么的态度呢?笔者认为问题的主体始终是界面的使用者,是使用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唤起了关照对象的不同层面性质。因此,温和的处理方式或许不是直接对界面性质下结论,也不是急于对用户行为作判断,而是体察行为和界面在事态发展中的共同演变,在体察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个层面的如此使用,自由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在互联网络媒体产生之前,动漫作品也仅能通过电影、电视、书籍出版等传统媒介传播.如今,互动式的传播突破了以往的单向传播形式,为动漫创造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动漫作为一种时尚的创意产业,传播媒介是人们认知它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尤其是4G数字媒体技术的全面展开,动漫产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发展。4G时代的来临意味着移动网络速度将大幅度提高,产业需求量将会增大。移动终端的类型,决定客户群体细分,因此,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特定要求时,需要在题材等方面作大幅度变化来适应市场。此外,目前手机动漫业务的合作流程、产业链协作、盈利模式和资费模式都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需要重新梳理产业链。
  • 摘要:文化艺术的变迁永远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传播视阈对土家族原生态艺术涵化有着潜移默化的长久效果,利弊共存.文化涵化现象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文化涵化是现代科学技术之下不可避免的现象。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告诉人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原生态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梦需要的是文化的回归。越是传统文化、传统的行业,原生态艺术应该越有历史使命感,让文化内涵、民族价值的精髓深深地根植在它们身上,通过有意味的现代传播、涵化,将原生态艺术融入主流文化、深入平常百姓家,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回归。
  • 摘要:广西粤剧是粤语文化的产物,与广东粤剧相比拥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地域人文特色。随着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创作高潮的结束,广西粤剧传承和发展遇到巨大的困难。当今,信息交流高度频繁,传统戏曲对外传播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外传播中,确定传播过程中主体、内容、对象、媒介、渠道等问题,达到增强广西粤剧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生机活力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与粤港澳粤剧在海外的传播情况相比,尽管广西粤剧拥有独特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但是目前仍然算是流行于局部范围的“支流”戏曲,还没有产生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广西粤剧的对外传播中应该处理好内涵保留与形式创新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等等。另外,广西粤剧要融入回整个粤剧艺术的大体系,与粤港澳等地区联合将我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 摘要:对数字化的拟像叙事问题的关注,源于理论界近些年对数字镜头艺术表现力的惊讶和赞叹,甚至表现出了对巴赞电影本体论终结的焦虑或兴奋.如果重新阅读巴赞,不难发现,巴赞在电影理论史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误解.现在留给人们最重要的问题已经不是拟像镜头的问题,而是奇观本身,即,人们真正需要怎样的奇观,是满足认同、窥视与恋物的视觉奇观,还是超越日常经验引发的沉思的奇观?拟像镜头在两者上均有超越性的潜力,但今天的人们,似乎仅仅对前者做了微不足道的开发,便急于将这一技术与时代的中心词——快感——进行了关联;而拟像镜头丰富的实践可能性和完整的艺术自由性,则有待于理论给予深度考量;至少在今天,拟像镜头尚且没有在艺术体制层面提供现实而可见的全新变革,主要还是沿着审美——消费的既定路线一路狂奔;超越消费主义的全新政治学图景,目前仍只在“当代艺术”中悄然展现。
  • 摘要:电影和电视是人类在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随着胶片成为记录外在世界的重要载体,人类的叙事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传统的小说、报纸、杂志等完成叙事的载体——文字——不同,影视作品须要用画面符号来结构故事,要用可视的、动态的同时也是单线的画面语言来传递信息.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构图,不仅仅只是起到一种简化画面、增加画面美感的作用。来自于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关系建构的启示,让人们重新审视简单的形式背后画面构图丰富的叙事功能。相对于文字、图表等简单静止的符号系统,影像语言的形象性和动态性更具有视觉心理学中的审美快感。通过日常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画面语言的系统认知,选择科学合理的构图,会让影视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渲染环境气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让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意蕴得到深层次的拓展。
  • 摘要:新媒体视域下电影的娱乐性是观众参与的日常性和电影自身大众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娱乐性虽适应了消费市场的需要,满足了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人们的精神娱乐需求,但仍然应该重视电影本身的艺术内涵,合理发展电影的娱乐性。
  • 摘要:图像已变成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一种符号工具和意指方式,渗透并控制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的图像化”因此变为现代社会的“存在本质”。当前,人们的生活被逼真、新奇、吊诡的新媒体图像包围和充满,它们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侧面,甚至悄悄地“建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连人类也慢慢地成为它们表征序列的一个环节,作为某种意指单元而存在。图像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新媒体时代已经从幕后走向前台,从非理性的存在转变为具有“自主性”甚至“独立能动性”的存在,从语言符号的附庸转变为“自我指涉”的“符号他者”。它们像有生命的细菌一样,渗透到人类的生命历程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逐渐获得建构人类的生存境遇和存在方式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深入反思的。如何从学理层面阐释新媒体图像的意指断裂与表征错位现象,并对其现实影响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估,必将是所有理论研究者所面临的挑战。
  • 摘要:在文化消费需求高增长的今天,文艺的生产与消费已与整个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如今"所有的消费产品都不同程度地笼罩在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中","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本文的命意就在于尽早揭示这种文艺审美价值与经济消费价值相融合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究两种价值相融合的实践路径。文艺实践进入经济消费领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实践基础便是文艺审美价值与经济消费价值的融合性。当然,所谓历史选择仅指实践发展的一种方向,文艺实践中仍然会有许多与总趋向相悖的个案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关于文艺消费的争议和模糊认识,也就更需要认识文艺消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 摘要:后学纷繁迭起,新媒奇招迭出,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挟裹人们进入"微时代".关于"微时代"似乎难以划定明确的边界,但以陶东风在其宣言式的《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一文中所概括的"微文化"四特点"个性、自由、草根、青春"来看,网络文学是这一领域内最好的诠释者——它发表自由,彰显个性,写作主体大多从文学圈外的草根起步,作者和读者则集中在青春群体.网络文学本身只是一个伴随新媒介出现的文化现象,现象只负责呈现,不负责反思,它在发展过程中不会遵循预先设定的逻辑。所以整体看来,网络文学必然是多变且容纳诸多矛盾的,这也正是其作为微时代文学概念特点的显现。网络文学在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转变中发展,在它的背后,是多种力量的驱动。这些力量不是单纯的混合,而是协商、牵制、整体发力。由此,网络文学巧妙借力,既体现媒介的创新性,接受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文化管理制度的规范。微时代是一个充满定义需求、打破宏大叙事、张扬个性化、强调小视角的时代。虽然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态度并不统一,但这种众说纷纭之中蕴含着观念的包容和理解、话语的协商与竞争。“微”就是容许个体化,容许对立,是将目光放在具体对象上。“微”的网络文学是个性化的整合,体现着网络用户的选择和民众的兴趣。
  • 摘要:众多的诗歌论坛、博客和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诗的创作和传播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景象。扩大传播当然有利于拓展新诗生存空间,但一味降格以求、迎合受众趣味,反而有损新诗艺术的声誉,不利于新诗的健康发展。事实上,中国新诗虽然在大众传媒中沉寂多时,但在各种小众传播渠道中却日趋活跃。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诗人在网上或独来独往,或以同人圈子的形式集聚,而热衷新诗艺术的读者则会透过交互式和个性化的网络平台进行诗歌阅读和批评。在新媒体时代,新诗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正在经历不断的变革与更新。新诗的“数字化生存”并非前景黯淡,创意迭出的实践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
  • 摘要:从个人电脑大规模普及开始,家庭娱乐就成了个人电脑最主要的用途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个人电脑的娱乐方式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本文试图从电脑游戏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两款风格相近但市场命运却截然相反的游戏作品——《辐射2》(Fallout2)和《废土2》(Wasteland2),分析新兴的媒体技术、传播方式、商业模式等所共同造成的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一些新文化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云计算、大数据是移动化时代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应进一步加强各地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布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之一的游戏产业,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有理由相信,在重视积累人气的网络族群文化的作用下,游戏产业会有着更加蓬勃和健康的发展前景。
  • 摘要:媒体的演变是人类文化变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之一,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媒体已然成为当下整合、统领传统媒体的主流媒体.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观念及艺术主体、艺术创作及创作方法、艺术作品及经典艺术、艺术叙事及艺术欣赏、艺术惯例及艺术生态等方面。建立在数字技术之上的网络媒体,消弭了艺术的物质媒介和传播媒体的严格界限,集物质媒介和传播媒体为一身,改变了以往媒体对艺术门类发展影响不均衡状况,甚至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如动漫艺术、电子游戏艺术等,它将成为人类艺术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新起点。数字网络媒体的发展刚起步,今天来评述它对艺术的影响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可以预见的是,它所展现出来的强大魅力,远不是一种外在于艺术的技术和媒体,它的魅力来自于对人性的深邃洞察和满足,来自于艺术的主动附随和加盟。千百年艺术孜孜以求的一些终极价值目标,因数字媒介和网络媒体的出现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是大势所趋、规律所向。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深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传播语境和传播方式是一种在特定文化空间中(有时是以宗教或宗族"仪式"名义),以语言、形象、记忆、技能等为手段,口传心授式的人际传播.择选苏南地区的“非遗”进行影像传播的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现代媒介社会,影像传播不仅是保护“非遗”的有效手段,也是传播和推动“非遗”发展的重要途径。“非遗”影像化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并最大限度保持非遗的原貌,元素的利用也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度,符合基本的审美规律。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战略目标下,借助影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受众通过影像魅力去触摸大众文化冲击下濒临失传的“非遗”的脉脉余温,开启重温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有益尝试,充分感知影像传播作为理性批判工具表达出的文化忧患意识,进而理解影像作品的终极人文关怀。影像传播的实践与经验,在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新的活力、为相关文化部门的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也可使影视剧本身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质,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区域本土文化传播辐射,也有利于整个中华文化走出去。
  • 摘要:本文通过引证媒介环境学派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观点,对网络游戏的操控设备的人性化、实时多人游戏互动、虚拟真实的游戏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游戏营造的屏幕画面,为玩家带来视听感官体验。在此基础上,媒介将继续向前发展,在精确复制之后,向着后现实的虚拟拟像进一步发展。赛博空间的虚拟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是游戏世界中难以分辨的虚拟与真实。网络游戏需要玩家更多的注意力的投入。媒介交互的多样性大大加强了互动的效果,提供给玩家更大限度的、多样的、弹性的与游戏内容深度交互。人机交互是一种人的虚拟化、数字的生物学传播的延伸,从视觉向多感官模式发展。多媒体、全媒体的数字传播的技术,大大地将此前的媒介特性进行有效的保留并融合。
  •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各艺术门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机遇.计算机3D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它们同样也在冲击着传统的戏剧领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数码戏剧概念在更大范围得到发展。戏剧中更多技术因素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创作方式。戏剧工作者一直在寻求新的方式,给自己或是这个时代的戏剧以答案和揭示,寻求更多戏剧表达的完善和更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数码戏剧提供了重要的交互手段及拟真的表演环境。它对戏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而且影响了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审美关系以及戏剧创作的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艺术家们会不断地通过他们身边的材料和资源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们通过新技术和新工具来探索和发展艺术领域,观众逐渐将它视为平常的展示模式而慢慢接受。尽管工具会变,但是优秀戏剧的一般价值以及它的基本元素是不会改变的。
  • 摘要:本文从戏剧传播的角度,以情景剧和情景秀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传播的表演形式的演变。就情景剧和情境秀来说,该选择哪一种方式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说,这两种戏剧表演形式,都是值得借鉴的传播方式,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若是为了宣传某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可以借助于情境秀,营造现场的逼真感,让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当地人文景观的深层体验感,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若是为了达到宣传教育的长久目的,可以利用情景剧,如前文分析的《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类情景剧。不可否认的是,从情景剧到情境秀,戏剧传播策略有创新、有突破。
  • 摘要:本文是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去思考电影的跨媒介叙事逻辑和批评转型:一是为什么将电影艺术的跨媒介叙事置于媒介视域下来思考,二是电影跨媒介叙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三是这种电影生产的现实带来了怎样的批评转型?电影艺术批评的转型,第一个特征就是媒介化,第二个特征就是跨界性,第三个特征是开放性。电影艺术的生产进入了跨媒介叙事的时代,跨媒介叙事的逻辑呈现出电影尤其需要观照四个方面的内容:故事、粉丝、媒体自性以及审美发掘,还有不能忽略的经济行为。围绕这些内容,电影艺术的批评的媒介化、跨界性以及开放性使传统批评者应该有新的应对策略,粉丝批评和职业批评之间构成一种互文。
  • 摘要:微电影区别于传统的电影和影视广告的核心之一在传播终端形态,这个终端即产业链的放映环节,这就需要考察微电影的产业模式。微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即名导明星的创作;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即草根阶层的创作。这两种创作模式在产业流程中具有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属于草根实践性质的微电影,投入通常在几万元,一部品质精良、时长较长的微电影,制作成本在几十万元左右。所以融资也是微电影产业中的必要环节。进入2014年以来,微电影的发行已经和出品一样,成为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环节,涉足发行的公司越来越多。从微电影的收视群体从年龄特征看,以上班族居多,利用上下班途中等碎片时间收看微电影等视频成为一种趋势,所以未来微电影盈利的最大一部分应该在手机等移动平台上,通过运营商收费并分成。未来更具微电影意义的模式,是将微电影的产业流程互联网化,制一发一放都划归到网络平台,那也是微电影更具备新媒体特色的一大步。
  • 摘要:一切生物都可被纳人生命政治理论进行考量,探索其生命政治的运作机制。基于此,生命政治成为研究当下社会和理论问题双重现实的富有效力的学术范式。将生命政治与艺术相勾连,是要表述艺术的新趋势与新机制:艺术以媒介而不是以自身指涉自身、指涉生活;艺术变成一种形式,借用了艺术的壳而背离艺术变成了生活形式或艺术的记录;艺术制造艺术;艺术文献、艺术展示和艺术快递是艺术作为生命政治特征几种典型方式。艺术被纳入一种装置之中而失去了艺术自治,变成了艺术形式的自生产,则是艺术的时代宿命。艺术的价值及功能奠基转移到政治程序,并以生命政治的机制运作是当今技术媒介时代艺术的典型装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