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西双版纳
  • 出版时间: 2014-11-28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协

会议文集: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87条结果
  • 摘要:以云瑞88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施用尿素与海藻肥两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及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为玉米DUS测试的环境友好型栽培积累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千粒重、出籽率是影响云瑞88号产量表达的关键因子,试验地点、株高、穗位高、穗长与产量表达呈显著相关,施用尿素和海藻肥两种处理显著提高了云瑞88号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出籽率和产量,而两处理间除了穗位高外,产量和其他性状表达都没有显著差异.
  • 摘要:性状筛选、性状表达范围分级以及标准品种筛选是DUS测试指南研制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数量性状而言更为重要,因为数量性状的表达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变异.本文以花毛茛DUS测试指南的研制为例,应用统计方法对数量性状的上述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变异系数分析,成对t检验以及偏相关分析,获得了性状在品种内的一致性,不同生长周期间的稳定性,以及性状间相关性等信息,在此基础上,从18个初选数量性状中筛选得到9个性状.根据描述性统计数据以及品种的分布频率,9个经筛选得到的性状的表达状态范围被划分为不同级.各性状的品种分布频率研究表明,上述9个性状中有8个性状的分布呈单峰状态,即120个品种在这8个性状上的测量值分布呈现一个峰,而性状植株高度呈两个峰.单峰态的8个性状被划分为普通性状,而由于性状植株高度可以将品种划分为盆花品种和切花品种(两个峰),因此被划分为分组性状.最后,本研究使用箱线图来直观筛选标准品种,品种V7,V12和V28被确定作为性状植株高度的标准品种.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花毛茛DUS测试的数量性状筛选、表达范围分级,以及标准品种筛选.除花毛茛外,该方法还可为其他植物种属DUS测试指南的研制提供借鉴.
  • 摘要:水稻穗部相关性状与水稻产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水稻DUS测试48个穗部相关性状中,本文研究了环境变化是否对8个数量性状的表达有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8个性状的测量值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呈现出明显的肉眼可见的变异.根据"水稻DUS测试指南",将测量值转换为相应代码后,上述肉眼可见的明显差异被缩小,表明此8个性状对环境变化是敏感的,而相应的表达状态及其代码可以弱化这种影响;根据SPSS统计分析结果,品种因素对此8个性状的影响比环境因素对此8个性状的影响要小;综合考虑之前研究,此8个穗部相关数量性状受环境变化影响程度比营养生长时期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程度要小;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代码的差值与环境影响对性状表达的差异分析有着相关性,表明统计分析可以用于检验来自不同测试地点获得的DUS测试结果的可用性.为了减小环境变化对性状表达的影响,本文还建议将同一植物种属DUS测试统一安排在一个指定测试地点.
  • 摘要:当单独使用DUS测试指南对一些数量性状进行特异性测试时,发现即使同一品种不同植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性状表达对应的"代码"存在差异.因此,本文研究了水稻DUS测试数量性状同环境因子、同品种因子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为了保证DUS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所有数量性状应根据其稳定性以及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性系数进行分组;不同组根据其稳定性给予相应权重系数;特异性判定应基于性状经过权重矫正后的测量值基础上.此外,DUS测试以及测试中标准品种的筛选应考虑品种因素.
  • 摘要:为了研究栽培处理对玉米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为玉米DUS测试种植管理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研究选用了4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在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和3种N肥施用条件下,研究了株高、叶长、穗长等18个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云瑞8号(A3)和云甜玉2号(A4)两个品种在不同栽培处理下的性状整齐度较差,稳定性也较差,不能满足标准品种的要求;而云瑞3号(A1)和甜糯888(A2)品种在不同栽培处理下相对稳定,可以作为DUS测试标准品种备用.②玉米不同品种类型之间同一数量性状的表达有明显差异;果穗穗行数(XZ13)、行粒数(XZ14)、出籽率(XZ18)3个性状在不同的种植条件下表达稳定,符合DUS测试性状选择的要求.③N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各数量性状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
  • 摘要:玉米是曲靖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50万亩,总产量近10亿kg,占年粮食总产的40%以上.玉米是全市面积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粮食作物,在曲靖市乃至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曲靖市地处云贵低纬高原,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针对低纬高原中高海拔的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2007年以来,曲靖市种子管理站主持并牵头,与宣威市种子公司、陆良县种子公司、云南曲辰种业有限公司、会泽会丰种业有限公司、云南西都种业有限公司、曲靖靖丰种业有限公司、宣威市良种场等骨干种子企业和繁种制种单位联合协作攻关,科学布局种子生产优势基地,加快推进种子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引导种子生产企业向制种优势区域集中,采取拓展、提升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基于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和玉米种子标准等国家标准和规范,有针对性的探索、形成、总结和制定了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
  • 摘要:研究辅料、搅拌对平菇麦粒种菌丝长势、分散度和菌种萌发活力的影响,并研究其保藏条件.结果表明,平菇麦粒种最佳培养料配方:麦粒97%、2%分散剂(石灰1%+石膏1%)、碳酸钙1%;生产工艺:无菌条件下,培养7d的平菇斜面种转接至最佳配方中,25℃培养10d后,用火焰灭菌的接种钩搅拌第1次,继续培养至第15d,菌丝基本满瓶,搅拌第2次,愈伤恢复培养24h,即可得到菌龄一致、分散度较好、萌发活力较强和便于接种操作的平菇麦粒种,置于4℃冷库中保藏.
  • 摘要:为了在云南开发萝卜杂交种子生产基地,以雄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为萝卜亲本的试材进行不同播种期的生产试验,研究萝卜各处理间的生长期、种子产量和质量等差异.结果表明:播期与生长量呈正比.不同播种期对开花期没有明显的影响.播种期对萝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10月15日播种生产出的萝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最好.
  • 摘要:本文综述了花椰菜种子精选预处理、主要精选方法及存在问题,并对今后花椰菜种子精选技术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良好的种子需要在制种生产中加强种植管理,严格按程序把握采收的各个环节,精选只是辅助措施,只有不断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完善制繁种技术规程,落实各项措施,最终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花椰菜蔬菜种子。
  • 摘要:网室蜜蜂授粉是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一种较重要的技术手段.笔者对网室蜜蜂授粉的优势、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阐述的同时,对其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网室蜜蜂授粉在制种中的应用,就是指结合了网室和蜜蜂的优势,通过人为创造条件,利用蜜蜂在网室内进行传粉,为蔬菜作物制种的方法。该方法解决种子生产中要求自然隔离距离、授粉人工需要多的问题,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高,提高农户制种效益。因此,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网室蜜蜂授粉在蔬菜制种上的运用符合现代种业和蜂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 摘要:以6个大丽花品种‘热浪’‘新生儿’‘帕洛卡公主’‘我的爱’‘表演者’‘绒毛伍兹’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催芽分根、嫩茎扦插,比较不同品种的分系根系数及扦插生根率.结果表明:子根纺锤形,辐射状排列的‘热浪’分根繁殖系数高,为6~8;子根椭球形、不规则排列的‘表演者’分根繁殖系数低,为2~3;嫩茎扦插20d后,各品种生根率均在65%以上,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我的爱’最高,为86.02%,‘热浪’则最低,为65.95%,大丽花适宜采用嫩茎扦插进行繁殖.
  • 摘要:以辣木种子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在各阶段添加适宜的植物激素作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方法为剥壳种子→84消毒液预处理→HgCl2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10%;种子发芽诱导培养基为Mc+6-BA0.4mg·L-1,发芽率达82%;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c+6-BA0.5mg·L-1+KT0.1mg·L-1,增殖倍数达5.8倍;生根培养基为1/2Mc+IBA0.5mg·L-1+NAA0.2mg·L-1+AC1.0g·L-1,生根率达80%;炼苗移栽获得初步成功.
  • 摘要:云南花椒资源丰富,品种品质优良,宜椒区域广阔,劳力资源丰富,栽培管理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厅极为重视云南花椒产业的发展,群众植椒积极性很高,市场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鉴于这些有利条件,加速云南花椒产业发展及开发利用势在必行。随着花椒生产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力量的加强,产品质量的优化,经济价值的提升和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云南花椒主产区及其他产区高度重视选育花椒优良品种,用良种优质花椒加工新产品,改进加工新工艺,以提高花椒产品商品率和经济效益。花椒是商品性极高的果品,根据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价格不断攀升及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剧,云南花椒生产必须走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农户为基点,大力发展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服务体系,推进云南花椒产业化进程。要不断创立自己的精品名牌,改进工艺包装,贮运技术,提高商品质量,以云南优质名牌花椒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目前,云南花椒产区对花椒用途的深度研发及精加工正蓬勃发展,花椒产业前景广阔。利用系统理论总结出一套适于云南省大面积栽培花椒的标准化模式,以此带动全省花椒产业的发展。这一举措,必将调动广大林农,各社会主体参与花椒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必将迎来花椒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新时期和新局面。
  • 摘要:通过对中国草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就进一步加快推进草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人工创建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草果高效栽培,可以减少土地使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利于草果产业的发展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草果产业要得到规模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产业的规划和科学技术的指导。草果产区各级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草果产业的认识,建立一个规范的产区草果规划体系,扩大产区草果的种植规模。目前我国虽然已有一套草果的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但体系的科技含量不高,加之科研力量的薄弱,栽培管理技术还比较粗放。今后应加大科技和科研力量的投人,加强草果栽培技术及耕作方式的研究,加快草果发展步伐。建立草果加工厂,完善草果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加大对草果成分经济价值的研究,综合利用草果资源。草果加工厂的建立,可以取代以往那种用木材就地烘烤加工的老办法,可以生产出优质的草果。今后还要加大对草果植物经济价值的研究,做到充分利用草果资源,减少经济损失。政府要不断规范好草果市场,不断把关好产、供、销各个主要环节的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草果品牌效应。
  • 摘要:云南省天保工程一期工程结束,云南省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但森林资源结构与人员安置矛盾突出,林区农民进一步增收困难较大等问题没能解决.野生菌是云南省天保区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大约有70至80种是其中较为普遍食用的野生菌,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资源之一.本文主要从分析云南省天保区野生食用菌的商品链入手,结合SCP分析方法,分析天保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为提高天保区食用菌资源市场化,提出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可将分散的采集户联合起来,成立农户合作组织,对其进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同时还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对野生食用菌的采集加工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对野生菌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提高产品的品质。在天保区交通便利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开发几个野生菌大市场,以方便食用菌交易。龙头企业既是生产加工枢纽,又是科研、贸易和服务中心,并且内联企业外联市场。龙头企业的培育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龙头企业的培育要遵循以下原则:外向型、规模化、自动化的经营方式。要加强野生食用菌的标准化体系的全面建设,把产前、产后全过程都纳人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轨道。把食用菌标准化建设作做一项系统工程,逐步形成与国际相配套的标准体制。提高商品链上各主体间的组织化强度是调整流通主体之间关系的关键。专业协会成立的目的是将农村经济人组织起来以促进野生食用菌的销售。这种市场主体的培育有利于消除过多的中间环节,加速野生食用菌的循环,提高野生食用菌的市场流通效率。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规模,增强采集户的实力,能够促进个主体之间平等参与市场交换,提高稳定性。
  •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木薯的研究成果和我国木薯的主要分布地区,提出根据不同木薯主产区的特点建设木薯资源数据库,为筛选优良木薯提供丰富的地域种质资源。根据木薯重要生物学性状,结合各地区种植的要求,提出木薯评价标准,确立核心种质资源。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常规育种和分子改良手段进行遗传改良,最终选育形成适于各地区环境条件的优质、高产、高抗性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进行良种的繁育,最后进行示范推广。
  • 摘要:在认真调研安宁市高原特色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和深刻学习高原特色农业和科学内涵基础上,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对发展高原特色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从安宁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看,安宁农业发展有必要从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到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方向上来,这不仅是安宁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安宁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针对安宁市当前“一园、一港、六基地”3个方面的主攻方向,要发展建设“休闲养生基地”,安宁农业务必迅速转变到休闲农业、都市农庄建设上来。提出要深化都市农业理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发挥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结合安宁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定位“两区一带”总体格局,即:现代农业园区、都市生态农业区和特色观光农业带。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鼓励和扶持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土地优惠政策,进一步简化手续,主动为养殖户做好服务工作。鼓励利用废弃地、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发挥安宁丘陵山区,发展生态养殖。同时积极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畜牧产业链,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提高畜禽产品附加值。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临沧市年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水稻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今后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提出要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率,扶持龙头企业、水稻种植大户、组建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引导农民实行稻田合理流转,实行订单生产,打造优质米品牌,提高市场化率,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农业科研单位要加快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引进的力度,尽快筛选出适宜临沧不同稻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农技推广部要认真做好试验示范,加快成果转化。水稻高产和优质在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般情况,高产的品种不优质,而优质的品种不高产,只有通过高产优质协调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因此,在不断引进优质水稻品种试验示范的同时,还要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用于指导生产。在平坝区推广水稻机插机收技术,在一些不适宜机械化栽插的稻区,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广一些适用轻简化栽培技术,如:前作种植马铃薯、油菜、蔬菜等作物的田块,可以推广水稻旱育免耕抛秧技术。
  • 摘要:“十二五”期间,在播种面积不可能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优化品质,调优结构,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玉米再增产,是曲靖玉米生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曲靖实现粮食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发展方式。指出曲靖玉米要实现再增产应进一步强化曲靖现代玉米种子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建设标准化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实现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提高土壤产出能力和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加强政府推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搞好产业衔接,积极培育和扶持大型玉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着眼于开拓大市场,扩大玉米产业化基地规模。同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主体。扶持玉米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玉米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扶持“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加速产业化经营与玉米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融合,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对农机化服务专业队伍的扶持,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
  • 摘要:通过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现场经验交流会,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农民科技意识得到提高。依靠科技,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配方施肥,固定耕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开展联防统治,提高防虫治病效果,应用生物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污染,为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总量,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以国家政策为契机,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大农业土地整治力度,坡改梯、小改大,规划好田间道路,保护完善建设好原有水利设施,推广绿肥压青、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节水栽培,打造适宜农作物生长、便于机械化耕种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综合生产潜力。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种子市场的备案监管,强化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筛选出适宜于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品种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玉米生产的安全,为市场提供农民所需种子安全,是种子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义务。推动玉米持续增产,出路在科技进步,核心是主攻单产,关键是抗旱保苗,办法是品种、技术、工程措施三管齐下,再加以政策扶持。只要这些政策措施集成到位,澜沧县玉米产业就一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 摘要:推广农业机械化,减少劳动力投入,节约成本,提高种植业者工作效率,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分析目前云南省麦类机械化推广取得的成果,发现麦类农业机械化推广遇到的种种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农村和农民,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将农艺与农机结合、科学使用农业机械,适时组织农机化新技术信息发布会、农机展销会等。充分发挥各地农机推广站和农机化学校的作用,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机推广、培训工作,让农户真正掌握如何正确使用、保养、维修农机具。建立农机科技示范基地,提高农业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推广速度,使农民理解农艺与农机结合的科学性,提升农民文化素养。针对云南地势、土壤和农艺特点,开展农机新技术的开发和适应性试验工作,研究生产适合山区、半山区作业的小型、便携式农机具和具有云南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机械。关键要加强科学研究,主要靠农机研究、推广部门与农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接,实施联合攻关,研制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在低坡度旱地麦区和高坡度旱地麦区,由于无任何灌溉条件,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全部来自自然降水,且该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该区域主要研究如何蓄水改土保肥,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天然降水实施有效拦蓄,治理或减轻水土流失,以便提高大、小麦产量。
  • 摘要:2014年,文山州局(公司)以打造"绿色、生态、特色、优质、安全"知名烟叶品牌为目标,按照"环境优先、绿色生态、科技引领、服务高端"的原则,在泛普者黑区域的双龙营镇、八道哨乡、日者镇规划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规划基本烟田6万亩,采取水田三年轮作模式和旱地三年轮作模式,每年轮作种植烟叶2万亩,实现种养结合.示范区依托普者黑"孤峰幽洞间清澈流水、喀斯特岩溶水上田园、北回归线灿烂阳光、低纬高原充足热量、孟加拉湾及北部湾暖湿气流"五大优势,推行绿色烟叶生产技术,主要开展了新型育苗基质试验示范、烟蚜茧蜂防治烟蚜、黄板与杀虫灯综合防治害虫、烟区废弃物回收、清洁能源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等实用型绿色烟叶生产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烟叶农残,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文山州局(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认真落实“绿色生态新烟草”发展新理念、新要求,坚持“生态化、品质化、本香化、安全化”的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特色、优质、安全”烟叶品牌,彰显文山烟叶“清甜香润、醇和馨怡”的风格特色,提升全州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水平,增强优质原料供应能力。依托泛普者黑生态区域,建设生态烟叶大庄园,集成绿色生产大科技,树立绿色生态烟叶发展新理念,探索绿色生态安全优质烟叶发展新路子,引领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创新发展,加快烟叶生产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文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品牌。
  • 摘要:核桃是果材兼用的优良经济林树种,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户区群众称它"摇钱树".云南核桃产业经10余年来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核桃第一大省.笔者近几年来因核桃工作的需要,曾先后到省内外一些县(市)、乡(镇)、村庄工作,发现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急待解决.如有的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技术指标及经费补助等不太合理;在种植后的核桃树中品种混杂、良莠不齐、产量品质差、效益低;有些地方出现种植核桃良种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当,造成栽培上的失败;有的地方种植核桃密度过大,生长不良;有的地方对种植后的核桃园管理粗放,造成成活率低,效果很差;在核桃产品加工及销售方面亦待改进.建议上述问题应及时解决,以实现核桃产业的提质增效,从资源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摘要:宽窄行云南核桃硬枝接穗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建圃地选择、采穗圃布局及整地、嫁接苗定植、定植后当年管理、采穗圃管理.建圃地点选择在年平均温度13~18℃,全年日照时数≥2000h,年降雨量800~1200mm;海拔1600~2200m,土壤pH值为5.5~7的区域;定植穴两排交错布置,嫁接苗宽行距200cm,窄行距100cm,采穗圃60%≤土壤田间持水量≤70%;1月定植,当年即可采穗.该技术定植当年即可产接穗6000~9000条/亩,第2~3年产接穗17000~40000条/亩,接穗粗度1.0~1.5cm,髓心小于接穗粗度的1/3,接穗质量好,投产快,产量高.
  • 摘要:美国薄壳山核桃在我省引种和发展已40年.多年来对各地结果果园进行树体、产量调查、采集坚果考种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在云南省海拔1000~1300m南亚热带气候种植后表现较好,其产量和质量接近或达到原产地水平,可以发展种植.海拔1400~1600m中亚热带立地条件好向阳的地方表现还行,也可适当发展.
  • 摘要:云南种业企业竞争能力弱。到目前(2014年10月),云南省省级发证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达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38家,虽然大部分是云南本土企业,但没有一家进人全国种业企业50强。本土企业多以代销品种为主,在研发上投入极少,自主研发品种能力弱。一些企业虽然有品种,但是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不强,大部分市场都被省外企业和国外企业所占据。由于本土企业开发能力弱,导致云南省很多具有优势的特色作物难以形成优势产业。云南种业的发展急需打造现代种业企业。云南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现代种业企业。该公司是云南省供销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各级政府主导的,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阵地”的指示精神,以及国家对种子产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的职能和销售网络优势,为促进云南省种子产业科学跨越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成现代种业企业。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历程和内涵,结合当前生物种业发展形势,分析论述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生物种业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条件下生物种业的发展要求,为高原特色农业与生物种业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高原特色农业条件下的生物种业发展,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品种,并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等不同目标分别确定生物种业发展的策略,确定生物种业发展的品种、数量,并根据市场等因素变化进行调整,实现良种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根据良种发展区域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生产管理制度、质量标准等配套措施;同时,加强对原有物种的保护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也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
  • 摘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良种对农业贡献高达30%~40%;创新引领发展做大做强种业和整体推进中国种业发展体系;企业成为当今种业发展的主体.功能作物种业既是人类健康和功能食品产业的关键,也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亮点和中国优势农产品种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国特色农产品、功能作物和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以禾谷类、块茎类和蔬菜类功能作物为主体提出中国功能作物种业及其产业发展对策.指出功能作物种业是全球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与普通作物相比功能作物种业具有量小、独特、成本高、地带性强和高附加值等特点,其种苗售价与功能食品售价相近;功能作物种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因此,建立独特的功能作物种子产业体系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在粮食增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占到35%~40%.种子产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型、战略性产业."十五"以来,宣威市种子公司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大"宣黄单"品牌,为全省种子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带头和推动作用,现已成为全省种业知名品牌和最具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是曲靖市种子产业的排头兵.宣威市种子公司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壮大,诊释着自主创新成就“宣黄单”品牌的科学发展之路。
  • 摘要:本文调研了云南小麦种子产业,总结出云南小麦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培育出大批优良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配套栽培技术和繁育基地建设已完成.但同时发现种子市场假劣种子案例较多,经营零星分散,品种多、乱、杂,市场监管较困难,种子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种子繁育、生产、加工供应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开发为带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云南省麦类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全面提升麦类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整合现有种业科技资源,优化研发、转化、产业化的资源配置。创新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改进种业科技的立项和评价体系,推进种业科研力量合理分工。公益性研究机构重点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育种材料创新和育种理论、育种技术等研究,商业化育种以种子企业为主。规范成果转让行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成果转化机制,公共财政投入取得的科研成果实行社会共享。切实保障科研教学单位的事业经费,加强种业公益性、基础性研究投入,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深化育种理论方法、品种改良、生物技术、种子生产加工技术、品种品质检测技术、种子质量检验技术及标准制定等基础性研究,强化常规作物品种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育,为种业应用研究提供科技支撑。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种子企业在种子生产优势区域以土地流转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大对优势区域种子生产基地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投入带动种子企业投资,共同加大对优势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全面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全国种子产业发展实际,将昆明市建成面向全国的小麦加代育种、夏繁基地。
  • 摘要:本文阐述了马铃薯产业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铃薯现代种业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云南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马铃薯现代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应进一步明确云南省马铃薯现代种业发展的定位和开展区划,继续加强和完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明晰省级对州(市)农业科研单位的业务指导关系,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项目与地方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和示范推广,建立省级和地方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科研(育种)与应用推广的分工协作,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鼓励“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以云南省气候资源、种质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依托,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内外育种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优势种质资源和种业高端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省内育种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积极申报育种进出口经营资质,走出去开拓南亚、东南亚国家育种市场,力争将云南建成我国面向全国及南亚、东南亚国家重要的育种生产基地,把马铃薯现代种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 摘要:蔬菜和粮食作物制繁种在我国适宜发展的甘肃、宁夏、新疆、辽宁、吉林、四川、海南等省区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方向,云南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蔬菜制繁种规模一直不断在扩大,其中元谋和永仁两县蔬菜制繁种面积已达30000亩,已经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种植内容之一,而且不断在向周边地区发展。云南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适合发展蔬菜制繁种产业,是国内外最好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应继续加强和重视,使之成为云南省的黄金产业,需要实行全省性的蔬菜制繁种适宜区调查和规划。云南已经具有蔬菜良种繁育的基地条件和生产基础,但因点多面大,缺乏统一布局和综合规划,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格局。开展试验示范,确定蔬菜制繁种作物布局。列立专项开展蔬菜制繁种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引进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制定蔬菜制繁种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农户从事蔬菜制繁种生产。加大蔬菜制繁种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蔬菜制繁种产业的发展。加强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力度,培育具有本省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走自有品种生产和为国内外蔬菜种子公司代繁相结合的蔬菜制繁种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云南由于特殊的低纬高原多山地势条件、四季如春和天然立体的气候环境较适合于发展蔬菜制繁种产业,云南蔬菜制繁种产业的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和难以代替的产业竞争优势。
  • 摘要: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在楚雄紫溪山林场开展20多年华山松育种研究和推广经验的基础上,为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主要工作思路,并特别提出一系列优先行动,包括组建专业项目管理机构和团队,完善基础本底调查,建设种子园动态管理、监测和决策支持的3S数据库系统;建设高水平的华山松种质资源保存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基地;攻关解决"高结实、早结实"以及特殊性状如"薄壳松"等的选育等难题,以及选择立地条件近似的区域建设种子园分园等.
  • 摘要:本文论述了DUS测试的应用范围、内容、形式和研究概况;阐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其与品种审定的关系、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状况.以期为育种家提供系统而丰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信息,并讨论了中国现阶段植物新品种保护亟须建立专门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制体系,真正确保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及建立公平、公正、准确、科学和快速的机制,进一步推进我国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深入,我国应该以欧美发达国家及UPOV的指南为参考,确定指南研制的优先序,以国家计划和行业计划为主、企业和地方自行研制为辅的途径加快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逐步实现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全国化。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技术,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通过委托测试和购买国外测试报告等方式构建植物新品种审查测试的国际互动机制;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内外申请并使之在保护地获得效益;加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品种选育及保护。
  • 摘要:生物种业技术是农业生产中一种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源.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云南省生物种业技术的支持.云南省生物种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与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撑.在云南省生物种业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云南省生物种业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科协、云南省专家协会、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部级龙头企业、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以及云南省知名专家蒋志农、黄兴奇、戴陆园、张兴旺、张光亚等都与昆明市政府、市农业系统科研推广单位以及科技人员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并使生物种业技术在昆明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中开花结果。相信有云南省生物种业技术的大力支持,昆明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必将更好更快地发展。
  • 摘要:本文分析了楚雄州农作物种业现状、制约因素,创建了发展彝州农作物种业发展思路、建设重点与策略.提出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工作班子、一个配套政策、一笔工作经费、一个考核办法”机制,建立种子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农业、科技、发改、商务、财政、农办、水利、国土资源、金融等部门发挥各自工作职责,将种子产业纳入建设内容,合力推进种业快速健康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和省级政府实施桥头堡战略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发展种业的建设项目工作,增加国家、省级财政对楚雄州种业的投入规模,抓好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建立种业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支持种业资金投入稳定增长。设置种子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良种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种子质量监管和种子市场培育等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扩大种业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种业,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资种业的新格局。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物流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整合资金,将种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优先统筹建设,增强种业发展后劲,提高种业生产效率。将种子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安排固定资金用于考核管理经费,并对种子产业经营发展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给予奖励。对推进种子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推荐组织部门重点提拔任用。
  • 摘要:根据澜沧县自然条件,杂交玉米制种具有一定优势,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农作物制种的行业特点和《种子法》,制定配套完善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进合法制种企业,签订长期制种技术协作合同;建立制种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杂交组合;引进新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的新组合;明确细化制种企业、协作单位、农户三方责任和利益,并严格执行,用法律和合同的手段,维护种子生产环境。各级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工商、税务、供销、水电、物价、交通等,要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积极为制种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种子工程”是农业生产中的系统工程,要在引进注册企业的前提下联合协作攻关,因地制宜地开展制种隔离区、自交系亲本繁殖隔离区、杂交亲本组合引进试验示范区、隔离技术的研究,探索不同熟期品种合理布局的研究,克服花期不遇的技术研究、提高授粉结实率,提高并保证种子质量,扩大规模效益。严格执行制种技术规程,保证制种质量。当果穗成熟时要及时收获,先收父本,同时砍除父本植株,清理制种田,再收母本杂交种;收回的母本果穗要及时晾晒,并指导督促制种农户进行去杂、去劣、穗选、脱粒等。待种子风干后,统一时间进行含水量测定、收购、烘干、储藏。所收杂交种必须达到规定质量标准。选用适宜的玉米种子加工机械,进行脱粒、烘干、精选、分级、包衣、精量包装,提高种子质量。当地生产、加工,当地销售,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和种子生产价格,农民得实惠,有利于玉米杂交化工程的推广。
  • 摘要: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作为农业种业,无论是种植业种业,还是养殖业种业,均是农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对于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引领农增收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笔者从水富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主要品种概况、工作亮点、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要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纳入全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宏伟蓝图,按照种业政策要求,加大种业公益性、基础性研究投人力度,引导支持种子企业完善品种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商业化育种,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确定育种目标,按照商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切实提高育种水平,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十三五”农业规划,实施农民增收计划、以高原特色农业项目为依托,重点打造。养殖业方面,建立动物遗传资源保种场,以坤达牧业公司鹅业研发中心为重点,继续搞好反季节鹅的选养。种植业方面,以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水富分公司为重点,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种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本土企业进入种业,支持、引导种子企业,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围绕水稻、玉米、鹅产业发展,打造不同的种业龙头企业,形成“制种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水富县应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支农补贴。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促进农业庄园发展,加快发展山地畜牧业。健全种业发展组织领导机构,并根据水富种业发展的需要,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在基础性研究、商业化育种和科技队伍建设等方面,增加对种业的投入,并加强对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 摘要:从苗圃的发展历程及云南省国有苗圃发展现状,分析国有苗圃经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国有苗圃经营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以基地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发展管理要求,探讨国有苗圃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指出现有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不利于国有苗圃发展壮大,也无法有效履行国有苗圃的职能。通过体制的创新和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建立产业经济实体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体制势在必行,也是促进苗圃发展壮大和提高苗圃履职能力的根本出路。
  • 摘要:文章指出由于近几年连续冬春干旱,导致小春作物大面积减产接收,威胁云南粮食安全,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暴露出云南基础设施薄弱、节水高产和水旱兼用型品种的选育和利用不足、麦类生产及产业化水平仍较低,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扶持,才能促进云南麦类产业的发展.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目前正处于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发期,今后我国可能会遭遇更为极端、频繁的气象异常事件,云南也不例外。唯有苦练内功,加强麦类科技创新,才能提高麦类产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也是麦类产业提质增效必须依靠的手段。加快发展麦类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开发为带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全面提升麦类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 摘要:本文通过对富宁县冬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分析,综述富宁县冬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优势、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指出大面积推广种植冬马铃薯,必须选择灌溉条件较好或抽水方便的地方进行推广种植。并实行科学灌溉,保持播种至出苗期的土壤湿润,节约用水。政府加大维修水利设施资金的投入,改善水利条件,确保冬季农业生产开发的正常用水。灌溉条件改善了,该技术的推广工作就容易了。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批谷、谷壳、锯木屑以及甘蔗叶、杂草等用来作马铃薯的覆盖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提高覆盖质量首先是保证覆盖厚度,一般以放下覆盖物后不压紧不提松8~10cm为宜,适当增加覆盖物厚度,可有效地减少绿薯率。当然不是越厚越好,否则又会影响出苗。其次是要注意覆盖方法,用稻草或杂草覆盖,草尖朝厢中,草基部靠厢边,先盖厢两边,后盖厢中间,先粗铺,后丰实,对覆盖物有漏光的,及时复原或添加覆盖物,防止绿薯的产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有力推动该项技术应用推广。富宁县冬马铃薯免耕栽培生产由于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普及推广力度不够,加之生产投人不足,马铃薯单产水平一般较低,同时,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产品的商品率普遍较低。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信心。
  • 摘要:本文论述了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900~1200kg/hm2的种子生产技术和大田商品菜籽生产平均产量3000~3750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云南两系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应用,提高油菜产业杂交化率,促进产业的提质增效.
  • 摘要:干旱是制约罗平旱地油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9年为例,依据罗平县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干旱对罗平县油菜生产、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油菜产业等的影响.其中,在整个油菜生长到中后期时,由于蒸腾量大,而根系供水不足,绝大多数油菜生长处于萎蔫状态,生长受到限制,出现一些油菜根、茎、叶、花、角、植株等畸形和枯死等现象。干旱有利益蚜虫集中为害,特别是油菜的角果期,蚜虫集中在油菜顶端或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受害叶片变黄卷缩、植株萎缩、落花、落果、生长不良,旱情较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蚜虫还能大量传播油菜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
  • 摘要:临沧市油菜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全市食用油的主要来源.2011年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临沧油菜区域推广站启动以来,经过三年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举办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引领全市油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打造成为滇西南油菜之乡,突出了地方特色,促进了临沧油菜面积增、单产增、效益增,创历史最高水平.“早熟油菜-烤烟”模式为临沧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油菜、烤烟两大经济作物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意义重大,该模式的应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沧高原特色农业新途径。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传统的高投入、高强度、低效益的农业种植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油菜生产需要。研究推广应用以免耕育苗移栽、免耕撒播为核心的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油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百亩油菜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样板将稀植育苗、化学除草、免耕移栽、田间优化管理、蚜虫综合防控等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应用后,平均每亩节约生产成本投入133.00元,节本14.6%,实现节本增效441.50元/亩,节本增效36.8%,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 摘要:广南县有着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特别是2008年以来,核桃更是广南县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共已发展核桃产业26万余亩.同时,低产却一直困扰着核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广南核桃低产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核桃种植地块立地条件差、种植技术不规范、品种单一、抚育管理粗放和病虫害严重是造成广南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低产原因,指出广南是木本油料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低产是影响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广南核桃低产原因是种植核桃地块立地条件差;种植技术不规范;品种单一;抚育管理粗放和病虫害危害严重等。要从采取改善林地立地条件、规范种植技术、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核桃林地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解决广南核桃低产问题,为核桃低产林改造、增产、丰产和增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摘要:通过对弥渡县新街镇富裕獭兔养殖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认真总结了团县委扶持有志青年发展獭兔养殖业,成立专门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发展建议.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过去纯粹种粮食的传统农业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商品化农业转换的过程中,弥渡县涌现出像毕成这样为代表的青年农民,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事。因为90后的青年人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他们有朝气、有文化、对新鲜事物敏感、肯学习、有干劲,而且还有助人为乐、共同致富的优良品质。这也是弥渡县富裕獭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弥渡团县委的领导和干部的工作不仅深入到青年较多的中学,而且还把共青团的工作深入。弥渡县团委与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学院团委结成互相学习和帮助的对子。弥渡县团委为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学院的学社提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场所,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他们为云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学院又将云南农业大学集全省最优秀的农业领域内的教授和专家这一优势,为弥渡县培养农村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人才搭建了一个平台,这样对培养人才和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值得借鉴与采用。
  • 摘要:通过分析砚山县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国家退牧还草(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等过程中,落实人工草场建植、疏林草场建植、农田种草加秸秆养牛三种模式,在草地保护建设方面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草地建设工程资金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优质牧草建设工程建设重点给予加大扶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中央财政建立专项资金,筹集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集体、个人投入为辅,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投资渠道。建议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标准:禁牧补助150元/hm2;草畜平衡75元/hm2;牧草良种补贴300元/hm2。建议工程建设与国家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草地综合治理工程涉及的相关部门多,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草地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后续管护极为重要,建议按照草地治理项目年度计划中按财政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用于工程运行和管护经费。
  • 摘要:阐述当前我街道办事处红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红梨产业有一个大的提高.要全面提升红梨品质,必须规范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优质红梨生产技术核心是在生产过程中,从施肥、病虫害防治、冬季修剪、夏季拉枝、套袋等等,要形成一套科学化的种植管理模式。幼龄树根据确定的树形进行整形修剪,修剪的原则是轻剪长放,多留侧枝,保持健壮的树势;盛果期大树维持中庸树势,疏除过密枝,保持通风、透光,对主、侧枝延长头进行短截,辅养枝轻剪或甩放。重点做好梨木虱、黄粉蚜、黑星病等病虫害防治。要促进红梨的销售,必须在扶持发展营销大户这个环节上下大力气。
  • 摘要:文章指出近两年八街食用玫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农户需要先进适用的种植技术措施,调节鲜花期供应周期,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保障玫瑰花产品质量安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积极探索新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并应用于生产中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户增收.
  • 摘要:文章指出果树盆景,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枝奇葩,既可观形、观花、观果,鲜果可食,又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并有一定经济价值,所以被人们所重视.过去多用苹果、梨、桃、葡萄、柑橘,做材料的盆景,很多地方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已形成商品,而利用油桃做盆景的研究至目前为止尚未见过报道.本文通过油桃的特性,采用特殊的原理,在1980至1983年笔者在安宁下权甫进行大批盆栽果树探索,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油桃盆景会比其他果树盆景更易成型,能早结果,果实艳丽,观赏价值更高.
  • 摘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已成为衡量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标尺和规范.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文山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现状,提出了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措施.指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落实韩长赋部长就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工作做出的“严格审查、严格监管;稍有不合,坚决不批;发现问题,坚决出局”24个字批示,围绕农业部提出的“三品一标”工作已由原来相对注重发展规模的外延式总量扩张阶段,尽快转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内涵式质量提升阶段;由打造和树立品牌的开拓发展阶段,尽快转入增强品牌信誉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巩固提高阶段的要求。尽快实现“三品一标”工作重心和工作重点的转移,要转方式、稳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益,更加注重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更加注重层层把关和证后监管,更加注重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
  • 摘要:从曲靖市的资源优势出发,以整合核心人才资源为重点,积极大胆地使用与培养人才,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以罗平、沾益、宣威、陆良等四县被列为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为契机,设立特色产业机构,注册商标,打造大型生物产业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与曲靖经济的大发展.就目前曲靖来说,应重点扶持培育罗平小黄姜及油菜、沾益万寿菊、宣威火腿、富源魔芋等这些产业生产加工基础好,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
  • 摘要:红梨的最大卖点就是它色泽艳丽,且呈中国人喜爱的红色,经套袋后定期摘袋上色,色泽均匀整齐,对比强烈,不易形成焦色;套袋从幼果期到成熟期给果实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果面细腻、光滑、洁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为成熟果口感奠定了基础。对红梨进行套袋,可有效防止病菌侵染和侵害果实,防止害虫、鸟类、鼠类危害果实,防日灼伤、风吹雨淋、扬尘、机械伤。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及农药与梨的接触,大大降低农残、药锈和水锈。套袋的红梨由于采用半透光和不透光蜡光纸,果皮发育延迟,果皮薄而透,果点、色斑浅而小,果肉酥嫩,商品果绿提高,高档果比例大大提高。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专用果袋,这种果袋耐水性好,耐风吹雨淋,耐日晒,不易变形,透气孔预留规范,外表层蜡质均匀,厚度够。按叶果比定载果量,一般lOcm留一个果,过多的花序疏除。套袋前7d一定要喷打杀虫杀菌剂1-2次,主要防治梨木虱、蚜虫、红蜘蛛、黑星病、褐斑病。在套袋当天用10%吡虫琳3000倍液、大生M-45800倍液全树喷雾,药液干后及时上袋。喷药后若遇雨则重新补喷,以免将病、虫套入袋中。红梨套袋是为了产出高档果,套后必须加强水肥。红梨成枝率强,对通风透光要求较高,因而应进行夏季轻剪,包括摘心、扭稍、拉枝、修剪部分背上枝,保证开心树形,同时利于花芽分化,强树势,减少冬季无效枝的修剪。在摘袋着色时,还要摘叶透光。采收时,红梨均匀上红色,要轻采轻放,边采边分级,减少翻果次数。采下的红梨放入箩筐或果箱时,梨把向上,对空放置,避免梨把相互刺伤。如果采后要进人冷库的,还需预冷处理后方能进入冷库;要远途运输后销售的不能采摘过熟果,分品种采收和分装,同一株可按成熟度和着色度分批间采,忌混色、混级、混品种采收。
  • 摘要:为了保障临沧市茶叶产品的饮用安全,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对临沧市茶园结构进行分析,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调查分析,综合现阶段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出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镇康县咖啡生产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镇康县发展咖啡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镇康县咖啡产业化发展思路及建议.指出咖啡协会承担部分政府职能,在政府的指导下,负责编制本县咖啡产业发展的规划,配合政府制定咖啡产业政策,协调和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帮助企业、种植户出谋划策,提供信息,指导咖啡生产,组织企业进行一些咖啡种植、加工等疑难问题协调攻关。联合科研、教育、企业、公司、基地和科技推广机构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咖啡产业科技含量,向高产、高效和高科技方面发展。要做好土地使用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传统产业和新兴生物特色产业的土地使用,保证传统产业发展的土地需求和突出咖啡等优势产业发展的土地要求。做好咖啡等生物特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及发展先后顺序的安排,使企业发展上规模,在生产发展上减少政府行为,增加市场行为,使咖啡等有强势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 摘要:在文山市自然生态优势具有代表性的烟区选取试验点,研究在正常施肥情况下不同生态施肥措施对文山烟区绿色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适合文山市优质烟叶生产的生态施肥措施.试验设5个施肥处理,调查各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生育期和烤后产质量.结果表明,在正常施肥情况下,增施秸秆或腐熟农家肥能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建议在大田移栽时增施500kg/亩腐熟农家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可以改善烟叶品质,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增加烟农经济效益,初步作为文山烟区绿色烟叶生产的施肥方法.
  • 摘要:2014年,文山州植保植检站通过对烤烟在田间生长期实施产地检疫,植物检疫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植物检疫部门实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查明了文山州烤烟没有检疫对象的发生,烟叶等级进一步优化,可以满足高端卷烟品牌优质原料的需要;逐步摸清全州烟草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规律,为烤烟病虫害防治和烟叶的调运检疫工作提供了依据。
  • 摘要: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针对过量积累B、Zn、Mg、Cl的植烟土壤,采取在土壤中施入有机肥、用水浸泡土壤、在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在土壤中加入钙离子的措施来降低土壤对烤烟烟株的毒害.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对烟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石灰处理的效果不佳,烟株生长不良;施加钙离子、泡水淋溶有一定的改良效果,烟株生长良好;施加钙离子可以适用于氯过量,硼过量和锌过量的土壤中,但不适用镁过量的土壤.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改良措施最佳.
  • 摘要:以收集的国内外37份南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0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10.35%~69.44%),不同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形态学多样性.其中突出的是叶形、瓜形、瓜形指数、商品瓜横切面形状、老瓜肉色、种皮色、商品瓜横径等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瓜形的性状(69.44%).此外,南瓜种质资源的其他一些性状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
  • 摘要:为筛选欧洲型黄瓜耐热材料,本文以不同基因型的欧洲型黄瓜种质为试材,在田间自然高温下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欧洲型黄瓜耐热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将不同基因型欧洲型黄瓜进行筛选、分类,结果获得耐热性材料4份,热敏感材料3份,丰富了黄瓜耐热性研究材料,有助于欧洲型黄瓜热害研究的发展.
  • 摘要:以耐粗放饲养家蚕品种选育为目标,在云南省"十一五"攻关项目"云南优质原料蚕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和"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资助下开展了高抗多丝量家蚕品种的选育.利用家蚕品种种质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设置特殊的选育环境,注重品种的茧丝品质、强健性、繁育性能等多项经济性状的综合选择,经过多批次饲育成绩比较,历经多年选育出高抗多丝量品种"云蚕9号".该品种产茧量高,上茧率高、茧形正、茧色白,是一个高抗的多丝量优良新品种.
  • 摘要:为了发掘野生长果桑的育种和应用价值,在收集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进行家蚕摄食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初筛资源的桑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养蚕叶质鉴定.63份长果桑资源中有20份资源的桑叶能被家蚕摄食.对这20份长果桑资源进行嫁接繁殖,种植第3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长果桑资源春季和秋季桑叶中的营养成分均低于对照栽培品种湖桑32号,且桑叶的养蚕成绩普遍低于湖桑32号.另调查20份长果桑资源的当年生枝条平均长度均超过湖桑32号,有14份长果桑资源的1年生枝条平均米条长产叶量超过湖桑32号.上述数据说明野生长果桑资源有生长势强的优点,但直接作为果叶兼用桑树品种应用于养蚕,还有待对其桑叶品质性状进行遗传改良.
  • 摘要:云岭牛血缘组成为1/2婆罗门牛·1/4莫累灰·1/4云南黄牛,以黄色、黑色为主,被毛短而细密;体型中等,各部结合良好,细致紧凑,肌肉丰厚;头稍小,眼明有神;多数无角,耳稍大,横向舒张;颈中等长;公牛肩峰明显,颈垂、胸垂和腹垂较发达,体躯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和臀部发育丰满;母牛肩峰稍有隆起,胸垂明显,四肢较长,蹄质结实;尾细长.成年公牛体高148.92±4.25cm、体斜长162.15±7.67cm、体重813.08±112.30kg,成年母牛体高129.57±4.8cm、体斜长149.07±6.51cm、体重517.40±60.81kg.其耐热抗蜱、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肉品质好、可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等优良特性和较好的养殖效益,深受到广大养殖企业(户)的青睐,预示着其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于全放牧、放牧加补饲、全舍饲等饲养方式.
  • 摘要:通过引自意大利的‘梦想’等14个品种的试种观察及对1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后表明:在昆明等地区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钛合金’,其次是‘阿里巴巴’和‘梦想’.‘钛合金’适宜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可代替市场流行品种‘兰贵人’;‘梦想’也可推广,以增加桃红色品种;可适当推‘阿里巴巴’和‘贵夫人’;而‘梦想’‘蜜月’和‘新娘’因其枝条、产量、抗性各有突出优点,是好的育种材料.花苞和花较大的品种有‘卡罗’‘蜜月’‘希望’‘辉煌’‘梦想’;枝条较硬的品种有‘钛合金’‘莫扎特’‘辉煌’及‘梦想’.
  • 摘要:通过测定15个不同的月季种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对15个不同月季种质材料的耐寒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月季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
  • 摘要:凤稻29号是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通过杂交方式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历经品比、省州区试产量居前列,较对照增8.08%~50.93%,大面积种植亩产625.0kg左右,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原主栽种.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拔1950~2250m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配套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提出要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预防恶苗病等种子传播病害的危害。重视苗床地选择与培肥,建设高标准肥床,打好培育旱育带蘖壮秧的基础。适期早栽是高海拔稻区水稻避过8月低温冷害,实现高产稳产最关键的技术环节。选择蚕豆或大麦等早熟作物为前作,积极创造早栽条件,栽期最迟不宜超过5月底,确保能在安全齐穗期(8月20日)前齐穗。加强以水浆管理为主的田间管理工作,重点抓好浅水促蘖争多穗,苗够晒田攻大穗,齐穗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以气养根,以根养叶,以叶促粒重三个关键环节。同时抓好病虫草鼠害的绿色防控。
  • 摘要:以优质籼米为特色的优质水稻生产从2000年规模生产以来,红河州优质水稻生产发展走过了第15个年头,2014年全州优质水稻已达50万亩.在更加强调"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的今天,如何把红河州优质籼米产业开发中的品种优势、生产优势、云南省领先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确保粮食安全,简要分析红河州水稻生产发展概况,优势稻产业开发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优质稻生产推广的主要技术,提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大米消费呈现出的质量新要求,通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来提高优质稻米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树立为卖而产,为赚而调的观念,立足优质化的市场要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品种。发展优质稻米产业要把市场需求和资源、经济、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红河州部省级优质籼稻在云南、在全国的区域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按统一规划要求,重点扶持,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优势品种和优势产区集中,进而转化成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政府应在优质籼釉稻产业发展中在财政资金投入、引导调整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和落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到产业开发中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通过龙头企业的推动,带动优质稻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品种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使农民群众、科技推广部门和企业能及时获得农业科技、农业政策、产品销售市场行情等信息,用政策和信息引导农民自主决定种不种优质稻,种什么品种,种多少。以建设优质稻米产销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切实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
  • 摘要:云油杂10号是应用小孢子培养技术结合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其平均株高167.32cm,有效分枝15.3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98.89角,每角粒数18.5粒,千粒重3.6g,单株生产力23.97g,平均产量为3404.9kg/hm2,较对照增产17.39%,达到极显著水平,品质双低,含油量44.18%,全生育期178天.
  • 摘要:云花生3号是利用外国资源与云南地方品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和改良系谱法育成的早熟优质花生新品种.其粗脂肪含量50.32%,蛋白质含量26.5%,油酸含量38.93%,亚油酸含量38.88%,油亚比1.00,属典型的红皮小粒高含油量高蛋白质花生品种,也是中国至今唯一通过品种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多点试验中荚果产量3615.9kg/hm2,仁产量2570.1kg/hm2,产油量1293.3kg hm2,大面积生产一般荚果产量3000kg/hm2左右,鲜食产值达2.5万元/hm2左右,最高鲜花生单产1.6万余kg/hm2,产值6.4万元hm2.并表现抗旱、耐瘠、适宜套作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通过云南省品种认定.已在云南各主要花生产区推广应用2万hm2以上,并引进贵州、海南等省种植,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号(9.10%)、3号(9.12%)和6号(9.51%),被认为是高EGCG含量品种;研究所选的1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其中4号、5号和13号品种适制高档红茶;适制绿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红绿茶兼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
  • 摘要: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试验基地的10个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加工品质、生物特性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3个茶多酚含量>38%的特异茶树种质,3个高茶多酚品种内含物质丰富,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3个高茶多酚茶树品种鲜叶产量较高,春茶萌发早,抗旱、抗寒、抗茶饼病能力较强.
  • 摘要:为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烟草病害,采用人工诱发抗性鉴定方法对引进的13个品种对黑胫病、IMV、赤星病进行了抗性测定,并对黑胫病及TMV采用分子标记方法辅助检测.结果表明NCT5、NCT6、NCT7、NCT8、NCT9、NCT10、NCT13抗黑胫病,NCT1、NCT4、NCT11、NCT12中抗黑胫病,抗病分子标记辅助检测中仅有4份烤烟品种NCT6、NCT9、NCT12及NCT13检测出Ph基因,其余品种未检出含有Ph基因.NCT1、NCT8、NCT11、NCT4中感赤星病,NCT12、NCT10、NCT2、NCT13、NCT9、K326、NCT3、NCT7、NCT6、NCT5中抗赤星病.NCT13、NCT10、NCT9、NCT12、NCT6、NCT4、NCT1、NCT2、NCT11、NCT7、NCT8、K326感TMV,NCT5、NCT3中感TMV.抗TMV N基因PCR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均不含N基因,与抗性鉴定结果中13个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和中感的结果是一致的.
  • 摘要:本文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同工酶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目前,自然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仍然是食用菌育种的主要方法,食用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还需深人探索。近年来,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同工酶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不断完善发展我国食用菌的育种技术。
  • 摘要:本文对加格达奇地区大型真菌进行了全面采集,并分析优势类群、生态类型和利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大型真菌隶属于2门5纲11目41科100属245种;优势科有7个,即Tricholomataceae、Polyporaceae、Russulaceae、Agaricaceae、Botetaceae、Strophariaceae、Cortinariaceae,分别为38、36、26、17、16、11和10种.按生态类型包括外生菌根菌81种,木生菌72种,土生菌64种,枝叶腐生菌28种.按利用价值包括食用菌有121种,药用菌76种,毒菌48种.
  • 摘要:测定了18个杏鲍菇菌株的拮抗性,结果发现18个菌株分别分属不同的亲合群.菌株编号为1、5、11、14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编号为3、9、15、18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编号为5、13、14的亲缘关系近;菌株编号为2、4的亲缘关系近;菌株编号为3、9、10、18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他的菌株间都有较强的拮抗作用,亲缘关系较远.
  • 摘要: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经济和生态价值,但资源量逐年下降,资源保护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当前云南野生食用菌原生境保护培育和扩繁促产技术的应用,指出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资源保育扩繁技术在羊肚菌、松茸、美味牛肝菌、大红菇、块菌等珍贵食用菌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真正使云南野生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利用,需要针对云南省内资源家底不清的现状,要弄清资源蕴藏量,发掘优异种质,特别是对共生菌根菌开展资源及生态、遗传等多样性调查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库,为后续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及技术支持;针对重要高经济价值、药食兼用野生食用菌,开展优异菌种培养及半人工模拟栽培条件等研究,尽可能发展商业化栽培;开展野生食用菌深加工研发、功能代谢产物开发利用,形成名优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多数野生食用菌资源因其共生性及特殊营养要求,使得保护开发难度加大,因此要加强分子生物技术在野生菌保护培育中应用,确定植物根部菌根菌的侵染状况,准确判断菌种间进化地位及分类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定向利用或改造菌根真菌的特性,为大量菌根真菌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加强生理生化、生态学及子实体发生机制研究,为人工化栽培奠定基础。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不断锐减,加之云南省目前贸易多为野生外生菌根菌,野生食用菌原生境保护培育和扩繁促产技术研究应用将会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同时加强现代化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逐步实现多数野生食用菌半人工化甚至完全人工化的栽培模式指日可待,云南野生菌市场也将蓬勃发展。
  • 摘要:以二倍体小果型西瓜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采用常规染色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小果型西瓜核型公式为2n=2x=22=22m,11对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不对称系数为58.90%,核型类型属于1A型,为基本对称型;四倍体小果型西瓜核型公式为2n=4x=44=44m,核不对称系数为56.45%,核型特征与二倍体基本一致.表明四倍体小果型西瓜是由其二倍体加倍得到的,为同源四倍体.
  • 摘要:概述云南桉树引种、选育、丰产栽培及发展利用情况,并对桉树生产、利用提出建议.指出应统筹合理规划造林地,在商品林规划范围内,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桉树,将桉树种植与产业结合;根据不同的气候、海拔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桉树树种和无性系;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和配置方法;在山地进行桉树造林,应采用沿等高线进行穴状或撩壕整地;可与其他树种实行块状混交,根据产业用途营建实业的桉树人工林,根据海拔高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桉树种植,实现产业化规模经营。
  • 摘要:通过对云南松等10个树种工厂化育苗造林研究,工厂化苗木质量明显优于常规育苗苗木质量,特别是苗高、侧根数和大于5cm的Ⅰ级侧根数,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造林后,云南松、华山松、圆柏、蓝桉、西南桦、旱冬瓜、膏桐7个树种的工厂化苗木生长量指标也明显优于常规育苗造林的生长量,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 摘要:文山大部分地区,从海拔、气候、土壤等方面看都适合栽种杉树.它的实用及经济价值受到大家的认可,农户们多喜欢种植杉树.本文结合本地实践经验说说适合地方的杉树栽培方法.海拔、坡度、土壤、光照度等,符合杉树生长条件的土地,都可选作杉树造林地。移植时间宜在多雨的6月初以后,直至8月下旬雨期过后。因为杉木侧根发达,以裸根苗移植,只要是阴雨天或刚下雨不久的日子移植,成活率都较高。造林前必须进行苗木分级,选择1~2级苗。起苗要做到,起苗时应尽力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严禁用手拔苗,苗木如需长途运输,必须分捆包装,经常保持苗木根部湿润。栽植注意做到苗正、根舒、踏实、不反山(顶芽向坡下)和适当深栽。
  • 摘要:根据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pH值5-6.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为油茶的造林地。造林时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半阳坡,如油茶地选在峰峦重叠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的坡向选择。以选南向、东南或东南向为宜。油茶地要经常中耕除草,在油茶造林后的幼苗生长期间至成林的各个生育环节中,必须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翻挖。这样做对油茶的生长起到促进性的作用,容易促使茶树的根深串发达,根系便于吸收水分和养分。为了保持水土、方便捡收茶籽,油茶地应选择在斜坡或者缓坡地中造林。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容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就地起苗就地造林或苗木调运与造林地块的远近有着成活率高低的关系。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一定要做到栽紧踩实,平坡大穴,在栽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的1~1.5cm为宜。油茶造林后要及时抚育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以达到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水肥和土壤的要求。是保证造林成活率和高产的主要措施。为了促进土壤腐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满足树体对养分、水分的大量需求。因此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高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虫害防治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以加强营林管理,增强树势,破坏和恶化害虫的生存和危害环境;通过修剪清除病虫枝及过弱枝,消灭越冬害虫;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天敌等。
  • 摘要:森林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十年来中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受昆虫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森林又是昆虫赖以生存的环境,昆虫具有繁殖力强,具翅能飞,种类繁多,传播迅速等特点,一旦出现森林虫害大发生,防治极为困难;因而维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 摘要:云南有"植物王国"美称,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很多植物都适于作为乡土树种在昆明种植.本文根据对昆明目前绿化现状的调查,乡土树种在昆明城市绿化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加大对乡土树种的宣传,提高大众、特别是绿化设计人员对乡土树种的认知。属昆明地区绿化规划设计工程中所需植材,应该首选乡土植物,其中乡土树种要占一定比例,这也应该是园林绿化部门审核绿化规划图,签发绿化施工许可证的一项硬指标。广泛动员群众在私家庭院内多种植乡土树种;要有目的地引导花木市场推广乡土树种;要多办、办好花木展览会宣传乡土树种的优势;要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乡土树种的信息,让有关宣传媒体进行相关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乡土树种。遏制乱砍滥伐,不仅要保护,而且要发展乡土树种。要将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发展纳人城市绿化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落实相关措施;进一步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查,对具有开发潜质的乡土植物给予重点的关注,为培育和驯化作准备;建立种质资源库,认真积极做好乡土树种的保护、繁育、示范、推广工作,将其广泛用于城市绿化中,真正发挥出它们应有的生态景观效用。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竹柳"的速生性、适应性、适用性、经济和生态价值等特点和优势,根据竹柳的速生性生长特点和经济、生态价值以及市场前景,结合文山州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种植造林的土地资源情况,发展竹柳产业,对加快文山州农村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提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速生丰产林竹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当地农户和外地投资商到文山开发建设竹柳种植基地和木材纸浆加工企业。有关部门在通过认真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适宜区、最佳适宜区,按照规模化、规范化、区域化制定出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加强对竹柳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 摘要: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大水井乡全面停止了天保工程区内的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村民由昔日的砍树人变成为种树人、护林人,全乡全面进入公益林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通过对大水井乡公益林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提出应加强领导机构,完善林改制度,认真组织实施,为公益林建设做出贡献,健全“罗平县林业局-大水井乡林业站-管护点-管护员”的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责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具体的建设任务落实到集体或个人。同时,管理机构要做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大水井乡的公益林建设取得了良好效益,改善了全乡的生态环境,为全乡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深刻分析公益林建设的现状,清醒地认识到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准脉,寻找突破口,寻求公益林建设的长久之策,用好药,全面推进大水井乡公益林建设的长足发展。
  • 摘要:本文介绍了云南自然地理特点、鱼类资源及土著鱼类研发概况;分析了云南土著鱼类研发的制约因素;同时展望了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前景.提出高原特色渔业为土著鱼类的研发带来契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为土著鱼类的研发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提出借助企业孵化器平台开展土著鱼类研究工作,社会力量的加入对于土著鱼类研发的促进作用。
  • 摘要:优质水稻新品种"靖粳16号"是曲靖市农科院水稻课题组1996年用"合系41号"作母本,"合系34号"作父本杂交经过7代系统选育,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10014号的粳稻新品种.自2007年投入示范至2013年累计示范面积为176646亩,加权平均每亩比对照增产48.54kg,新增稻谷857.51万kg,粮食部门近5年挂牌收购常规稻谷平均价为2.8元/kg,新增产总值为2401.06万元.
  • 摘要:"楚单11号"(试验代号为楚07-1)是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2006年,用自选自交系泰S-1为母本、107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特审,审定编号:滇特(大理)审玉米2011002号、2012年通过云南省特审,审定编号:滇特(楚雄)审玉米2012037号.云南农大植保学院按国家统一鉴定方法,于2010年度对玉米楚单11号抗病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如下:该品种抗锈病、中感小斑病,抗茎腐病、丝黑穗病等玉米主要病害,感灰斑病。楚单11号干籽粒含蛋白质8.1%,粗脂肪5.19%,粗淀粉66.25%。云南省大理州、楚雄州海拔1000-2000m的中、上等肥力田地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 摘要:文章阐述了甜糯玉米原种来源,甜糯玉米及其三系选育的经过,主要性状表现及专家鉴证、建议.甜糯三系玉米的育成,是富宁县人民政府、县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参与育种人员协作共同努力得到的收获。在选育过程中,县科协、县老科协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田间鉴评。2013年7月29日召开甜糯三系杂交种现场考察验收鉴评会,实测过成熟的干果穗单产达925kg,比对照种(常规甜糯杂交种)增产8.8%。
  • 摘要:本研究对11个风信子品种在云南昆明地区的物候期、观赏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个风信子品种出苗期最早在1月中旬,多数品种的出苗期在1月中下旬,盛花期最早出现在2月上旬,最晚出现于2月下旬.各品种的单花序开花持续时间和群体开花持续时间差别较大.风信子花均具有非常浓烈的香味,花色丰富艳丽,观赏性强,株高介于17.87~24.60cm,花序高8.63~12.77cm,花序花朵数24~49朵.多数品种的叶片数为6或7,叶片长19.13~26.50cm,宽2.63~3.43cm,各品种籽球分生能力差异较大,浅色品种分生能力大于深色品种.大部分风信子品种能够适应昆明气候条件.30%水分基质纱网袋包装或者15%水分打孔袋包装籽球是对风信子夏眠储存的较好方法.
  • 摘要: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pedunculata)在云南省的栽培范围,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优异的薰衣草品种,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进口薰衣草种子出苗率高,出苗整齐一致,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3%和75.7%;生长发育较快,大多数品种当年开花,部分品种需经过低温处理后才能开花,开花最早品种为1#,3个月左右能开花;耐寒性和抗旱性强,当年生苗在昆明能自然越冬,能忍耐昆明地区1个多月的持续干旱气候条件.
  • 摘要:本文通过对玉米DUS测试技术的研究:通过指南代码与试验获得代码的差异性,确定了适于昆明分中心应用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群体47个.通过差异性指数法研究了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及其性状的差异指数,初步明确性状10、性状26、性状33、性状48等30个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2.00,表现较稳定;26个参试标准品种的差异指数居1.89~8.11之间,较为稳定.建立了玉米DUS测试近似品种快速筛选的分子方法:用方法一得到的DNA的A260/A230为2.119,A260/A280值为1.814,其所得的DNA纯度高、浓度高、条带清晰、降解少、质量优;筛选出PIC值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2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用8%聚丙烯酰胺电泳在20对引物扩增产物中检测出了171个位点,PIC值为0.8554,远远高于3%琼脂糖电泳,更适合DUS测试.探讨了玉米DUS快速测试技术的建立方法.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SSR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对辣椒品种进行分析,进而评价SSR分子标记在辣椒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总共有316对辣椒SSR引物在24个辣椒品种中进行了多样性分析,仅有22对(6.11%)引物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位点为2.95,多样性指数(PIC)为0.07~0.65,平均PIC值为0.38.聚类分析显示,基于SSR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基于形态标记的系统图相似也有差异.结论:SSR分子标记还不能直接用于辣椒DUS测试中品种鉴别和品种登录,但是可以用于已知品种分组和近似品种预筛选.
  • 摘要:概述了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形态特征鉴定、物理和化学鉴定、生物化学鉴定及DNA分子标记鉴定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对这几种室内鉴定方法进行了评价.强调DNA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指出DNA分子标记鉴定已经成为种子真实性及纯度鉴定的主要方法.
  • 摘要:构树在西双版纳地区曾广泛分布,无论是构树的生长环境还是气候条件,西双版纳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构树是当地傣族所熟悉的林木(构树是傣族传统造纸的重要原料),这些都为发展构树产业,奠定了基本的环境和认知条件。指出无论是发展橡胶,还是发展茶叶;也无论是发展南药、砂仁、石斛,还是开发构树产业,其核心都是发展经济。毕竟人是生活在特定现实中的,物质生活仍然是一切的基础,只有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也才有可能创建良好的生态、繁荣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正因为如此,在西双版纳以及与此相类似的地区,开发和发展构树产业,就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总而言之,橡胶林的大肆种植和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和人们生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日益减少的热带雨林和生物物种,若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合理地种植构树,并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型发展,就不仅可能改善当前严重失衡的生态状况,还能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不失为一项具有多重开发价值的产业。
  • 摘要:为适应中国大众膳食结构的变化,应对云南动物性食品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导致的饲革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云南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牧草和饲用作物.本文从云南农业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草食性家畜养殖经验,提出应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在充分利用天然草地、林间草场、农隙地草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基础上,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利用中低产田大力发展饲草饲料;充分利用草山草坡建立优质人工草地,以建立高效安全的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分析了发展昭通市高原特色肉牛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科学发展我市高原特色肉牛产业,为我市肉牛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出了良好的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高效、安全、生态昭通高原特色肉牛产业为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畜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生产发展,促进肉牛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现代高原特色肉牛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培植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抓手,以壮大牛肉深加工为畜产品加工业突破口,以招商引资和启动民间资金为补充,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深化草原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促进我市养牛业由传统向现代迈进。
  • 摘要:通过模拟自然环境,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野生鱼种进行人工驯化养殖,并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工催产,进行干法授精,采用塑料大盆静水孵化或配置漂浮孵化盘微流水孵化方式,取得了驯养成活率达83.1%,繁殖受精率达95.3%,平均孵化率达78.3%,至2013年4月底孵化出鱼苗约18.7万尾的良好效果.
  • 摘要:优质水稻新品种"靖粳16号"是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水稻课题组于1996年用"合系41号"作母本,"合系34号"作父本杂交经过7代系统选育,于2005年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及适应性较广等优良综合性状的粳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10014号".“靖粳16号”水稻新品种抗病性好,在施肥水平及田间管理一样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品种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为水稻生产的湿地面积的保持做出了贡献,水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缓解温室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靖梗16号”是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水稻新品种,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农民增产增收也将做出极大的贡献。
  • 摘要:为揭示杂交早粳稻米品质对湖南和安徽早稻生态环境条件的响应,研究了3个杂交早粳稻组合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4个生态点的11个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早粳稻米的不同品质性状变异幅度不同生态点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糊化温度、碱消值、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的变异较大,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7.76%、49.30%、41.15%、61.52%和77.65%;而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和整精米率相对稳定,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73%、6.15%、8.65%和11.88%.聚类分析将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划分为3种类型:Ⅰ敏感型,包括糊化温度、碱消值、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Ⅱ相对稳定型,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Ⅲ中间型如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在云南寻甸由于灌浆结实时间延长稻米的品质趋优,整精米率明显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小.较相似生态条件下的早籼稻,杂交早粳稻整精米率高15%以上.这些结果对于杂交早粳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早稻种植提供了依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