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15-07-10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城市农业理念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但是在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领域,城市农业仍是一个新兴的理论.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问题也是一大挑战,但对于发达国家,年老的问题已经被重新定义,老化的含义已经超过生命价值,更延伸到社会价值、工作价值.本文从空间专业者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城市规划实务中空间设计与规划着重空间性而忽视社会性,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公民参与,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关系疏离、环境品质恶化等问题.接着,以台湾大学公馆菜园为实践案例研究,即结合台湾社会人本理念与老龄化现状进行的都市农园与老人空间设计的探索实践案例,从社会的空间规划方面入手,构建起以人为本的物质空间,有效利用城市缝隙空间,建设城市菜园,从空间上保障老人的生命价值;从空间的社会规划方面,以城市农园和当地福利组织的方式,把城市农业的生产活动、社交活动根植定位在城市农园,将与农业产品的销售网络、城市农业的分享、公益教育搭建当地福利组织与NGO、学生团体上,以让老人的工作价值再现,发挥老人健康老化的社会价值,进而实现健康老化的空间网络与分享、公益的社会网络两者并重.以此提出:以老人为主要劳动力的城市农业发展策略,使得城市农园不仅成为空间中承载老人、社区、福利机构、NGO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城市空间的食品供应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为老人的健康老化的可持续化提供可能,其分享、服务、公益的社会价值与理念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裨益.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往往是规划的空间性与社会性两者并存,但是在实务规划中往往弱化空间的社会性部分,在以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友好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农业与老龄化的规划实践,可作为新型城镇化策略之城市老人当地健康老化可行性路径.
  • 摘要:高雄市,一个兼具海洋与工业为发展背景的亚热带城市,除了既定的高温炎热的刻板印象外,地形地貌更包含沿海、平原、丘陵、高山等四种地形.在发展地方建筑风貌再造的原则之下,高雄市政府大力推动具有光电系统之阳光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愿景,同时配合推动高雄厝建筑走向符合国际趋势标准,营造永续生态城市.健康建筑,其定义为:"一种体验建筑室内环境的方式,不仅包含物理测量值,如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声、光、空气质量等,尚须包含主观性心理因素.一栋健康建筑必须包含以上所有".在此前提下,如何有效降低屋顶层的自然光源直接得热,以及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在气候剧烈异变下,许多建筑物绿化的相关研究,均证实建筑物绿化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温度,但甚少提及屋顶太阳光电设施对于室内温度的改善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1)温度;(2)相对湿度;(3)噪声;(4)二氧化碳为主要研究因素.基于高雄厝与光电系统设置的基础前提下,分析撷取屋顶架设光电系统上方、屋顶层、室内层各楼层温度差异,并提供市民架设光电系统后耗能效应作为比较差异值.本研究建立监测数据库并应用于高雄厝,将微气候因素图表分析与可视化图像建立评估数据,结合现有光电系统与室内降温、通风换气,经过计算后评估是否能达到舒适范围.透过网络搜集环境数据,提供给住户或研究人员使用.
  • 摘要:自中央政府提出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后,地方政府积极采用配套建设以实现住房可支付性和社会融合.本文研究中国的包容性住房,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配套建设是否实现了社会和空间融合?2)如果没有,中国的配建要如何改革才能实现社会和空间融合?基于对北京的研究,显示中国的配建提供了一些低收入住房,但是没有实现低收入人群的社会和空间融合.
  •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对城市改革要求的深化,城市的高速发展加剧了空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日渐衰落的棚户区与城市新型现代化建设区所带来的城市效应的差距.城市外来移民通常利用社会网络聚居在城市衰落的边缘地带,这些边缘地带随之作为城市中一种新型的城市"第三空间"——移民聚居区,在城市中异军突起,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中这种新兴的移民聚居区与城市建设发展区域的问题日益尖锐并逐渐升级为一种动态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城市空间的平衡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第三空间"的移民聚居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中所提出的"移民聚居区是移民在城市中生存、流动的必要的城市空间"的理论,对大连市东关街的街区尺度的及空间句法的研究,分析和总结移民聚居区及其特有空间尺度及肌理模式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
  • 摘要:粮食安全和食物里程问题促使人们转向城市、城郊等传统意义上的非农业地区寻找可耕种土地.近年来,居民在建筑室内或阳台的种植实践屡见不鲜.然而,由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并不适合农业种植,这种方式不仅收益有限,也不利于建筑空间和城市景观的塑造.本研究以北京地区城市集合住宅为对象,对封闭阳台和室内空间进行热环境测量试验.旨在表明,在冬季和春季,部分集合住宅测点温度环境条件适合农作物种植;夏季,所有测点的温度环境条件都不适宜种植.
  • 摘要:本文从目前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区域性产业集聚特征分布考虑,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且对城乡传统人居环境冲击相对比较剧烈的浙江省中部发达地区城乡新社区集聚区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城乡人居环境学所关注的人文关怀视角出发,通过浙江省义乌市新社区各镇街新社区集聚区的各类别集聚建设项目的调研、策划、设计和施工等的全建设周期的参与实践,分步骤完成各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人居环境信息处理及反馈设计模块数据库"的建设.为国内现阶段针对沿海省份产业发达地区大规模城乡集聚战略推行和与之对应的新社区人居环境建设保障,提供更翔实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乡建筑规划学设计基础.使之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各种类别产业集聚模式和与之相对应的城乡人居环境重构体系的系统性设计方法提供系列创新的可能.
  •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的集约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该背景下农村集约建设中回迁房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该区域回迁民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及对居住空间的特殊要求,从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及院落空间的延续三个方面对回迁房进行了探讨,以设计出宜居、节能的回迁房为目的,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质量提供保障.
  • 摘要:水敏性城市设计,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在澳大利亚提出.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先后提出了类似的水设计与水管理概念并进行了诸多探究.然而国内对于水敏性城市设计的探讨与实践相对较少.水敏性城市设计,是将整体水文循环与城市发展和再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水设计与水管理措施,旨在通过低环境影响的处理手段来探索水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青岛西海岸新区濒临黄海,海洋资源丰富却缺少淡水资源.随着该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未来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如何处理水城之间的关系是新区新一轮规划中的核心议题之一.本研究引入弹性水系统管理概念,将水循环与宜居性和活力性相结合,通过整合布局城市多源水系统和公共休闲、视觉景观等不同功能用地,提出对当地水生态环境低影响语境下的主要设计策略.
  • 摘要: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速,老年人已经成为了城市老旧社区的主要居住群体.社交是老年人实现其他需求的前提,而社区户外交往空间则是老年人社交需求的重要载体.对城市老旧社区进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其需求.通过对城市老旧社区户外交往空间的适老化改造研究,发现在城市规划领域缺乏单独以小城镇老年人需求为主的研究.基于此,论文选取重庆市梁平县梁山街道北池社区为例,通过对社区住宅入口交往空间、小区院落交往空间以及社区中心广场交往空间的调研,从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入手,以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为切入点,借助社交心理学、城市规划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社交需求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以及老年人对社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实际需求,提出对应的适老化改造对策,为其营造舒适、健康的户外交往环境.
  • 摘要:运用单一发展模式进行城镇开发的片面性、发展不平衡性的弊端日渐凸显.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城镇和地区都运用了S.E.T.模式(S.E.T.=SOD+EOD+TOD)进行规划.本文将S.E.T.模式应用于绥化市西部新区的城市规划中,通过对规划后绥化市西部新区用地指标、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了S.E.T.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对其可行性及适用范围进行了验证,对指导今后中小城镇规划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得到极大的转变.由于多数城市的地铁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各城市如何及时地改变发展策略以应对此种转变变得十分重要.实际上,针对以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形成了数种著名理论,如线性城市理论、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理论(TOD)等.本次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基于现有线形城市发展模式理论和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提出了名为"混合线性城市发展模式"的尝试,并以郑州城市区为例,对郑州地铁一号线运用该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分析.此种城市发展模式将上述两种城市发展理论(线性城市理论和交通导向发展理论)融合,以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以串联各种城市功能为形式,将人们的生活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联系.模式的核心在于依据科学分析和统筹规划,将地铁沿线车站及其周边区域划分为住宅功能区、商业功能区等以及现有交通导向发展模式下的混合功能区,各功能区在交通、经济、城市结构、居民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本次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案例进行分析.在宏观的区域发展层面,针对中原经济区的规划策略和混合线性城市发展模式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在中观的郑州地铁一号线沿线发展层面,对沿线20个地铁站点进行了具体的定位分析;在微观的各站点发展层面,选取三个重点车站进行详细分析和初步概念设计.最后,将几个层次中混合线性城市发展模式的运用情况做出分析归纳,为当代城市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迁及通信技术进步,推动有助于永续发展、环境共生及应用ICT技术提升居住环境品质的智能绿色建筑,为当前全球建筑发展重点.台湾面对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挑战尤为严峻,所以智能绿色建筑亦为台湾重要之建设发展策略.台湾智能绿色建筑之发展历程,以绿色建筑相关研究最早进行,随后智能建筑、绿色建材等亦渐次研究发展,并先后完成各项标准及评估方法与技术规范之制定,以及推动方案与相关法令的研订,智能绿色建筑产业已成为台湾建筑产业最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本文针对台湾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及智能建筑之发展脉络,说明相关标准之指标评估系统沿革及推动策略,并介绍室内环境品质之管制及既有建筑物节能与智能化改善等示范作为.而台湾智能绿色建筑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已显现可观之成效,唯单一建筑毕竟影响空间有限,如能将此理念扩展到社区,甚至到城市范围,才能真正发挥安全、健康、节能、永续与舒适、便利的整体效益.建构可持续的智能的绿色社区与城市,不但关系居住环境与生活品质的提升,亦攸关台湾传统营建与通信产业的转型发展,其推动落实当非一蹴可及,必须循序渐进,本文特提出短中长期发展策略,作为后续推动之参考.
  • 摘要:城市高层集聚区极易发生"热岛效应"、"干岛效应",导致微气候环境的恶化.城市中心区内的开放空间常常陷入高层建筑的包围之中,其微气候环境由于受周边建筑和自身材质的影响,旋风或污染物沉积等不利因素都可能发生.因此认知此类型开放空间的微气候环境对城市的发展较为重要.选择南京商业中心区新街口莱迪广场为研究对象,从实际调研出发,分析城市中心区高层聚集区域内以硬质铺地为主的开放空间的微气候环境质量,从而为探寻其与周边环境的关联关系奠定基础,并为开放空间的选址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高密度环境中高层集群和低层集群的比较以及如何将这些事态发展对可持续参数为城市规划之间的比较分析的结果.影响城市环境的参数是气候,街道峡谷几何,城市的温度,方位和建筑物的几何形状(通过天空视野因子,SVF测量).香港案例入选由于其在可持续发展高层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和施工计划,采取全市最大的开发商,香港房屋委员会在过去的几十年.现场测量,观测和模拟,在3楼的三个相邻的部位进行的,故事20+住宅建筑研究改变空气温度,SVF和辐射热.结果发现,低层发展了在温度较高的波动和也倾向于与高层的发展相比具有较高的温度的辐射热通量.
  • 摘要:由于工业化与都市化造成大量人口密集迁居于各大都市与相邻区域,形成了所谓的都会区(metropolitan regions,或称为城市—区域city—regions等现象).此现象与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彻底地动摇了可辨识的空间领域;动摇了都市结构与其尺度,呈现出异质化的空间发展趋势,带动都市间的变迁与成长.故全球化的"全球思维、在地行动"的具体表征,可落实于地域产业分工之上及其连动联系之架构中.台北都会区的变化和都会人口迁移,目前呈现快速变化、发展与挤压,跨越了地理集中性,产生了蔓延与重新分配的驱动力,亦打破原治理的分界线.各种抢占区域发展的战略优势地位,迅速发展为具有弹性的地理链接的活动,创造了都市边疆弹性发展的链接性.本文通过2001~2011工商普查数据研究发现台北都会区在10年间,蔓延发展的情况显著,从都会空间结构变迁的分析可以发现2001~2011年的主要变迁多集中在都市周边地区.由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台北都会区蔓延发展的趋势主要分为两个路径方向,其一,由台北市东侧边缘的内湖区与南港区往东扩张,另一路径系自台北市南侧边缘的文山区往南扩张至新店市与树林镇的空间模式.服务业产业结构专业化与网络形成一种新的连结.本文依据台北都会区都市结构与专业化蔓延程度的分布,建议都市规划需讨论其都市周边地区环境变迁问题,以及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功能的可能性.
  • 摘要:低碳智能城市系指结合科技、数字信息与低碳发展之永续城市,其发展除强调高科技应用与数字信息整合外,更为了降低碳排放量,以及解决过去城市发展所衍生的环境生态与社会发展之问题.低碳智能城市有效地衡量与评估,是低碳智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首要工作,因其可呈现城市发展的现况、与发展目标间的差距、引导城市朝向低碳智能化目标迈进,并可观测规划政策及措施执行的效度,以及监控低碳智能城市的发展状态,并加以调整.而要能有效地衡量与评估低碳智能城市的发展状态,需透过评估指针系统方可达成,但目前台湾甚少关于此议题之研究,也正突显本文之重要.因此,本文依据低碳智能城市的发展内涵、理念与目标,以台湾为实证案例,透过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定权法建构适宜之评估指针系统,并借此评估台湾各县市之低碳智能度发展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适宜的低碳智能城市评估指针系统,应包括"经济及科技发展"、"资源消耗"、"环境保育及健康发展"、"地区发展"、"社会状态"等5构面,共21个指标.而台湾各县市在低碳智能发展的综合表现上,以台北市状态最佳.
  • 摘要:针对中国所面临的空巢老人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此文提出了新的养老宜居方案旨在重新定义认识对老年人的孝道,从而缓解空巢老人增长所面临的问题.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扩张等,致使土地的有效利用,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进一步恶化,应该紧凑城市遏制盲目扩张模式.为了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发展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的人文需求,设计更适合居住的城市空间.
  • 摘要:本研究综合人口、社会及经济的角度,运用共整合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定来检视台湾六大城市区(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房价及少子化之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六大城市中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房价与少子化间存在关系.台北市与新北市是房价影响生育率,在房价长期不合理上涨趋势下,导致生育率下降;而台南市与高雄市是生育率影响房价,长期所得偏低且成长速度缓慢,民众选择以降低生育,减少家庭支出成本累积购屋资金,导致生育率下降,房价上升之现象.这些不同区域间房价与低生育率之相互关系,可提供政府未来制定政策时有效参考.
  • 摘要:高雄厝计划为近年来高雄市政府对于市民居住健康与舒适度的重视与期望,无论在于居住的质与量之上以高标准的审议外,更期望依照高雄特殊的环境条件各自发展出不同风貌之高雄厝(厝一房屋,下同一编者注).而位于高度城市化发展下的高雄厝,又该具备何种特质与风貌,更是本研究积极推展都会型高雄厝研究的动机.以高雄厝五大核心价值:"生态、经济、宜居、创意、国际",以丰富的当地建筑与历史文化搭配前瞻的绿色建筑技术,作为建筑设计发想基础之外.将整合外部气候环境因子与检讨建筑物各项组件均以符合"高雄市高雄厝设计及鼓励回馈办法"之前提下发展,由外而内逐项检讨,景观规划、建筑主体、机能设备、绿源系统、环控机制等项目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此外更反应所在位置之特有人文特色与城市纹理,以发展成能与亲和环境景观之"宜居"建筑."全面采光"、"精简"平立面设计,机能分区平面配置可兼顾动静之居住需求及良好的家庭互动,景观阳台侧背向建筑凹角留设工作阳台之绝佳配置,融入现代设计法且引进自然光及风之对流维持良好室内环境质量.依空间量体的视觉比例配合室内采光需求,设计适合的开口比例主体重点加强主体列柱之垂直线条及天际线发展,能与城市天际线契合.以柱梁外露成遮檐来降低热能来源,达到减少空调使用的目的,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建筑、居所宜居、低碳节能的需求.
  • 摘要:违章建筑最近在中国,特别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城市如香港、上海和台北,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违章建筑之泛指没有事先从政府机关得到批准或同意而进行的建筑工程.基于它们的非法性质,违章建筑危害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消防安全,对社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关于制订解决违章建筑问题政策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跨越现有的研究空白,本研究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采用了政策德尔菲法,探讨及按优先顺序列出打击香港违章建筑的政策方案.本研究采用政策德尔菲法,因为它为获取、交流和发展特定政策问题的明智方案,提供一个有系统的方法.香港是一个研究违章建筑相关政策的良好对象,因为那里有超过一百万不同类型的违章建筑.此外,违章建筑问题在香港引发的各种政治危机和一连串社会新闻.更重要的是,在住宅单位的"劏房"发生的火灾造成伤亡.在2013年下旬,本研究进行了三轮德尔菲政策调查,有53位本地在建筑方面的专家或专业人士参与其中.第一轮调查的目的是找出有可能解决香港的市区违章建筑问题的措施或政策,收到的方案有274个,而这些方案分为十大类别.第二轮和第三轮的调查主要评价从第一轮中得到的十个方案类别的可取性和可行性.政策德尔菲调查的结果表明,对违规业主从重处罚被视为最优先的方案.在另一方面,简化审批建筑工程的程序和加快强制验楼是认受性较差的方案.这些发现对香港政府制定有关楼宇安全的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以能源需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为背景,依据RSAA的专业经验,总结了一个成功的生态城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这12个关键要素需要在设计之初就加以思考.
  • 摘要: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一直致力提供可负担、安全及舒适的公营房屋,以满足低收入家庭住屋的需要.房委会关怀市民,爱护环境,于各方面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地运用紧绌的资源.我们引入承建商表现评分制,以客观和透明度衡量承建商的表现.持着关爱的态度,房委会采用顺应自然的设计模式,为居民创建优质家园以及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房委会建立了组合式单元设计并持续为其优化,在珍贵的土地资源,可建造性,成本效益,迎合使用者需要和为居民提供安全和健康生活等各方面,取得理想的平衡.房委会更积极地应用建筑信息模型软件以提高设计质量、生产效率、可持续性设计和施工.另外,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房委会的建筑项目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在工程完成后会检查工作坊.也会对所有新建项目进行居民意见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所住屋苑的满意程度.
  •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老年人由于身体物理机能的退化,其家庭和社会地位发生变化而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加重了老人的孤独感、失落感.为了促进社会进步,保障老年人的权力,老龄化需要被"阳光"的对待.文章结合积极老龄化这一背景,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人体工程学,从总体布局、单元及套内空间三个方面研究老年住宅,并提出相应设计要点.
  • 摘要:在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外养老型社区的四类运营模式:生活自理型社区、生活协助型社区、特殊护理社区,以及混合型的持续护理退休社区,提出对国内养老社区建设的实质性建议,并结合国内的相关成功案例,如北京的乐成养老恭和苑、浙江城乡社区的"星光老年之家"等,总结出目前我国养老体系的发展大致分成的三种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立足于我国经济尚且不发达的基本国情,作者试图找出既适应我国当下现状,又可以持续长远发展下去的一种社区养老模式.为此,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角度来架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而得出"1+1"的社区养老模式,并讨论了这种模式分等级配置的运行方式和运用"BOT"方法的开发方式.
  • 摘要:公共服务中心是城市基层服务设施的载体,本文从空间公平的视角出发,关注旧居住区集中的主城区,研究旧居住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所面临的多重问题.分析空间规划层面的设计策略,提出旧居住区在用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建立预先评估机制,对有限的可操作面积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重构,达到延续社会结构,实现社会价值的目标.
  • 摘要:本论文是针对上海松江的两个地区运用熵指数(entropy index)测定居住多样性的研究.中国区别于西方国家呈现郊外化现象和城市内多样性的发展,这在城市设计侧面来说是有趣味的事例.所以本论文在城市内的多样性中限定居住多样性根据建筑时期、社区人口、社区面积、容积率、绿化率来指标化多样性的程度来考察两个地区之间的特性.
  •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现实问题已日益凸显,养老金短缺,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模式单一等问题急需解决办法.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将本地区现有的养老模式与"倒按揭"养老模式作比较,通过对案例社区和敬老院的走访调研、面对面专家访谈,并结合当地人口结构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倒按揭"养老模式在重庆地区的可行性,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 摘要:现今运营和维修人员常常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有时搜索到的资料手册不一定符合环境.错误的资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维修决定,进而导致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资料对于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资产管理人员在建造工程完成后所接收的资料通常杂乱并且有所遗失.重新输入储存这些资料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BIM作为一个良好的工具和分享平台,可以有效整理资料,应该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扮演重要角色.作者参与了一先导项目,项目团队利用BIM为运营中的抽水站建立包含运维资料的BIM模型,然后以COBie做为信息传递载体,实现BIM模型以及信息在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整合.实践证明BIM在资产管理领域具有相当的价值,然而良好的作業方案及潛在效益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本文基于作者参与的项目,讨论如何准备BIM模型和COBie以便于与资产管理系统整合.
  • 摘要:宜昌秭归地区原生态的夯土房,黄泥、细沙、木构、厚墙体,接地气,冬暖夏凉,和自然同频,有着不可磨灭的地方形象印记.通过研究它的功能、结构和美学形式,将夯土房与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把现代材料和建造工艺融入夯土房原始形态的加固中,同时拓展出新的功能空间,合理规划化其内部功能分区,使居住、接待与农产品种植、养殖、储存等功能区域形成实用而有序的空间形式,既传承夯土房原有形式美,也使其在衍生新功能的状态下仍然与环境相互协调,设计出具备新形势下功能需求,同时传承原建筑形式美感的、生态的住宅空间环境.宜昌秭归地区界垭村夯土房保护与功能再造是新农村、新城镇建设和政府扶贫工作的现实体现.通过寻找该住宅形式在新形势下与文化、自然、生活相结合方法,让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在新农村、新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获得重生,为中国的美丽农村建设提供一条充满着阳光和希望的新路径,这既是一个事关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事关城镇化未来走向的大问题.
  • 摘要:1516年,托马斯提出理想国,向往半农半X的生活状态;1898年,Howard提出田园城市,批判城市扩张而产生的拥挤、环境问题.宜居城市的提出,逐渐成为提高市民效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宜居城市的评选成为大热,宜居城市指标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国内外对于宜居城市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比较研究国外与国内的评价体系差异性,国内目前侧重硬件评价,国外偏重软件评价,但目前的评价体系及理论仍比较分散,存在多角度理解,由此导致每年例行各类城市评比会引起诸多争议.本文归纳宜居城市排名分析并论证,在区域宜居性上看,宜居城市的分布与水、水系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及水文化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区域宜居性上看,水与宜居城市存在辩证的关系.接着,本文从城市规划层面分析城市宜居性,实地踏勘调研台北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安区调研研究:水与水文化而带来的气候湿润度和生活舒适度是他们选择台北市定居的重要因素,以及水岸农业带来的情感舒适度,其重要性堪比城市的就业机会的吸引力.最后提出,虽然宜居城市的内涵、定义、指标仍在初步摸索阶段,但仍可以友善、有序规划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水岸资源,发展水岸农业与城市农业,提升城市宜居性.
  • 摘要:本研究试图提出不同于传统城市规划思维,强调科学风水,打破规划范围的疆界,重视城乡环境所具备的空间连续性;分别从GIS建立国土安全格局、以景观格局分析生态底图、以生物气候地图检讨宜居环境等三大步骤,提出适地适性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完成城乡共生底图,绘制成长管理边界,同时提出生态城市设计原则,作为新市镇土地使用划分及管理依据,借此改变传统城市规划设计观念与方法.
  • 摘要:"园宅"的理念源自中国传统古典私园.它通过对自然式景观居住思想的传承,重新审视新型城镇家庭结构的居住方式和审美文化,对中国古典私园的造园要素进行解构重组,并以之置换现代建筑顶界面、底界面、侧界面、楼道、构件以及设备,打造出全新的,拥有合宜尺度和美学意味的住宅.从"古典私园"到"园宅",其根本变化是将"古典私园"的"园"纳入"宅"中,保留古典私园的审美意境,不再是走出建筑去体验风景,而是居住在内外空间交融的住宅环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城镇土地资源,让人更好地享受绿色,享受生态,减少能源消耗,还能以中国古典私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树中华民族自信心,提升中国新型城镇住宅的文化品位,为世界住宅产品增添一种新的范式.
  •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聚落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乡村建筑作为乡村特色延续的重要因子,它的更新与发展对乡村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以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石牌坊社区为例,通过空间布局、场所重塑、适宜技术等方面的分析,针对当代西南乡村建筑创作的趋势,为改善乡村环境,恢复乡村特色,加强居民对家园的认同,以及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同时对我国新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郊住区建设以高层住区为主.但高层住区的适应性差,难以应对多样的居住需求.新型城镇化着力于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城市人口分布及居住需求在未来将有较大变化.本文对多层高密度住宅和对高层住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在城郊地区建设新型多层高密度住宅能够更合理地满足新的居住需求,应对居住形态的变迁,并以实例进行了说明.
  • 摘要:本文以浙江松阳老街交通系统改造为例,分析提出城市边缘空间交通系统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交通拥堵、道路系统混乱、与城市车行交通系统无联系等问题.通过分析松阳老街的自组织演变形成与自组织形成过程与自组织退化过程,提出城市边缘空间交通系统发展停滞的关键原因是其自组织系统的开放性降低,系统自我发展的内力减少.并提出城市边缘空间交通系统的自组织更新需要根据自组织演变过程阶段性进行.最后提出通过合理引入车行交通系统,作为刺激老街交通系统的外部条件,并在系统自组织演变的各阶段进行评估与引导,推动系统自组织演变良性发展.
  • 摘要:上海快速更新改造的背景下,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导致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形态多元并存的现象.滨水区作为城市极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容纳了城市改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社会特征的人群聚居功能及其游憩功能.在滨水区居住空间分异背景下滨水区新建绿地的公平性和使用效率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尽管在空间距离的布局方面,社区与绿地之间的可达性在滨水区开发中被普遍关注,但是这些空间为导向的布局设想与人口入住后的实际使用效果往往呈现错位.其中公园服务覆盖的实际人口数及覆盖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这些绿地公园的游憩与实际使用特点.本研究结合问卷、访谈等社会学调研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样本滨水区中居民对公园绿地游憩使用需求,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首先,居民SES层级与公园游憩需求层级相关,居民双S越高,对公园绿地特殊游憩需求越明显,SES较低的社区居民则更加关注公园的基本游憩功能;其次,滨水公园内的游憩使用差异性程度与周边社会空间的SES分异程度相关,周边居民SES水平相差越大,公园内游憩使用的差异性越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基于SES差异性的滨水居住区景观供给与外部公共绿地的社会性功能耦合策略,并从规划布局、空间设计、管理养护方面总结了结合社会人口SES属性的社会性滨水公园设计策略.以满足实际使用人群的需求,促进不同SES阶层人群的交流与融合,实现滨水区公园绿地供给的公平性.
  • 摘要:单栋式高层住宅是香港地区重要的城市住宅类型,也是香港高层住宅的原型.本文先对单栋式高层住宅进行定义,展现单栋式高层住宅"基座+塔楼"的基本造型与功能承载.结合单栋式高层案例研究,本文还对单栋式高层进行高度分级,即通过庇护层的有无、庇护层的数量以及建筑总体高度等维度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探究城市土地、城市景观、项目场地、周边建筑等城市要素对单栋式高层住宅在总体布局、朝向、空间划分、交通核心位置等方面的影响,体现单栋式高层住宅在高层高密度城中"面向"城市的特点,既反映城市住宅的一般特征,也体现出亚洲高密度环境下城市住宅的独特性.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将传统藏式建筑和现代老年居住建筑功能相融合,以其生态的智慧和顺应当地气候特征的建筑设计方式,营造出迎合当地老年生活需求的居住类建筑.
  • 摘要:随着城市老龄化率的不断增长,城市社区配套设施的使用主体将逐渐转向老年人群体.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及案例调研的方法,研究了老年人对配套设施的使用需求及行为特征,探讨了配套设施功能构成、规划布局、规模及配建形式的适老性需求,并对老龄社会背景下社区配套设施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建议.
  • 摘要: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决定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由于城市化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洪涝、干旱、水资源短缺等雨水问题严重制约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对构建可持续城市人居环境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人居环境与海绵城市的内涵出发,阐述海绵城市与可持续城市人居环境的关系,分析在可持续城市人居环境下,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
  • 摘要: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管理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单位74万个,公屋大厦有不同的楼宇设计及楼龄.为提高现有公屋可持续性,房委会采纳一套以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维修保养策略,并采用香港品质保证局"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数"评定公屋大厦不同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成效,其指数为一环保建筑评级系统,以了解其需要改善的地方,在订立长远维修保养和改善工程计划时制定先后次序.为取得最高成本效益,房委会把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衡量准则,策略性地应用到若干选定的公共屋邨,涵盖主要楼款设计的公屋大厦,从而得出现有公屋可持续发展的表现概况,并采用绿色建筑环境评价规划个别屋邨的具体改善项目.
  • 摘要:香港房屋委员会一直通过大规模建造公屋来满足有需要的家庭.2010年以来,我们致力研究"绿色基建构件",包括坡度和屋顶绿化、垂直绿化、节水灌溉系统与管理,以及植物选择的研究,以提高人体舒适度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为了提高绿色基础设施组件的可持续性,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水资源的管理.最近,我们对根部灌溉系统,零灌溉种植系统(ZIPS)和作为污水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进行创新研究.上述系统的试行结果十分理想,能有效减少灌溉用水量,成效令人鼓舞.根部灌溉系统直接把水灌溉到植物的根部,减少水的蒸发以达到减少灌溉用水的目的.在实验中,该种系统能节约38%的灌溉用水.这种系统为楼宇绿化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低维护成本的节水方式.对于零灌溉种植系统(ZIPS),在香港我们率先应用地下灌溉的方法来实现"零灌溉",即无需使用食水灌溉植物.该系统收集和储存雨水,再透过下层土壤以毛细管提供水分进行灌溉,从而减低用水量.系统亦可减少雨水进入污水渠系统和恢复天然水循环,以提供可持续的市区排水系统.在雨季和旱季里,无人灌溉已在实验计划中应用长达12个月.生物过滤系统从屋顶、人行道和花槽等收集雨水,并通过生物保留系统达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将用于绿化灌溉.本文重点阐述以上各个创新系统,旨在分享我们在绿化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借以推广更优质和更能持续的绿化环境.
  • 摘要: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概念在中国及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正变得非常流行,而这一地区却经历着社会和经济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转型,以及知识型经济冲击下住宅寿命短的严峻挑战.但是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实践通常忽略了时间的轴线、人的参与和层次的划分策略.因此,本研究介绍了开放建筑的概念和"层次"策略,并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关于长效住宅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根据发展了的"中小住宅适应性评价体系",本文选择了广州历史城城区的一栋历史建筑和一栋以历史建筑为原型设计的新建筑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和比较.结论表明,为了提高住宅的寿命,低碳建筑或绿色建筑需要考虑全寿命周期以及建筑和参与者之间在各个层级的关系.另外,历史建筑在高质量的外部开放空间和人性化的结构尺度等方面优于新建的建筑,而新建住宅在灵活性和建造技术集成度等方面则优于历史建筑.
  •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进入"存量规划"的大背景,分析中心城区棕地保护更新现状,提出居住功能介入下的城市棕地保护更新应是上海城镇化具有可行性的理想模式之一.通过对三个不同国外居住介入下的更新案例进行分析,从政治、行政、经济和技术四方面研究居住介入下的上海中心城区棕地保护更新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最终运用类型学方法对既有居住现象进行分类,探讨未来综合性保护更新模式的适应性方针.
  • 摘要:香港是世界上城市建设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这种极端的城市环境下,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相关的城市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观塘作为香港东九龙地区最大的工业区,正在经历着从简单制造业到商业、办公、仓储、工业制造和住宅的混合功能转变.观塘旧工业区由于原先的高密度建筑环境和现在巨大的人口流动、交通运输量,通风环境和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变得尤为明显.本文提出底层架空的设计方法,结合观塘旧工业区现状,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证明底层架空设计对旧工业区更新的实际意义.
  • 摘要:近年持续高涨的房价使得台北市的公共出租住宅的供给浮现为最重要的住宅政策,为了解决过去低收入家户集中居住所造成的负面效果,新的公共住宅以高质量建设环境、周边小区共享的公共设施以及社会混居为主要目标.然而,社会混居的含义与做法尚有待探讨,本文以安康公共住宅的参与式规划为例,以低收入家户生活与空间需求之调查为主,经过居民、专家学者、公共部门等之参与讨论后,研究拟定五项社会混居主要议题,包括社会网络、公共空间与社会互动、弱势社群的生活支持、社会资本与社会企业、租户与第三部门参与的管理机制建立等.社会混居表达了对建立社会融合与包容的小区的期待,需要充分考虑住户特性与需求,发展多样社会计划,促进相互认识与认同的机会,考虑更多居民可积极参与以及第三部门投入管理机制的建立为主要政策建议方向.
  • 摘要:当代中国社区呈现多元模式,主要包括新开发的居住小区、历史形成的旧居住区及"城中村"社区等,并且各种形式常常混合分布在一片区域中.社区构成的复杂性意味着社区问题与社区需求的复杂性.而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视角更多的关注与城市大型广场、公园、商业中心,对于小尺度的、最贴近普通居民生活的社区空间却知之甚少,而这些空间恰恰承载了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同时,随着社会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政府更加注重听取来自最基层的声音.由于意见和想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居民也获得了满足感,表达自己需求的愿望也随之更加强烈.于是公共领域多元价值取向的协调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公共参与成为社区规划中最顺理成章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近年来,社区规划师制度渐渐兴起,被视为提升社区规划中公共参与度、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途径.本文的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社区规划师在中国开始兴起的缘由,认为在社区矛盾尖锐与居民公共参与意识提高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区规划师应运而生;第二部分简要介绍目前中国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设立的社区规划师的类型及工作内容,并以该制度建立较早的城市深圳为例,介绍了中国社区规划师代表政府与社区居民沟通协商、为社区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争取更多的利益等具体工作;第三部分研究目前中国社区规划师对于社区规划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肯定了社区规划师为居民参与规划提供渠道、推动社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促进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目前社区规划师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获得法定规划的地位、在市场利益驱动下缺乏宏观整体的思路以及制度推广难度大,获得社会认可尚需时日等;第四部分强调社区规划师可以作为"公众参与的倡导者",更好地促进居民参与到社区规划中来,进而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在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一起为社区发展工作中,需承担鼓励多方参与、研究居民多元化、需求充分对话、友好协商、公平公正的社会责任,以推动包容性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 摘要:香港地区将会进入一个"长者社群"急速增长的阶段.当中的迫切性,大抵要在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window)关闭前,我们必须寻找到结构性的解答方案.为了正视这项人口老化导致长者"抚养率"上升的社会问题,从建筑研究的角度,又可否提供一些端倪,从而指向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呢?本文将以"活老"(active ageing)为出发点,从室内空间的改造、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这3个建筑研究的主要层面来探讨及回应"安老空间"这迫切的社会课题,并建议如何透过"安老空间"方案来达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及"老有所成"的人文关怀.
  • 摘要:此文为本研究机构当前在空间优化及基于香港房屋结构肌理的集体生活设计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分析一个样例房屋的空间使用效率作为研究方法.结合对于合作生活环境这一新趋势的观察,本研究旨在提出一个最适宜的中国住房类型设计指导.
  • 摘要:本文的研究成果出自研究项目"优化自然通风".该项目揭示了在亚热带地区,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带来的提升舒适度的建筑概念之理念及方法论原理.本文旨在转达潜在的基本信息,以为大城市未来发展具体的"缺口"提供便利.此外,来自空气污染,噪声扩散等问题的标准仍需要被满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最适宜孔径类型学、立面结构等领域下,优化及探测自然通风的基本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当今我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大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本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以新河养老社区设计为案例,探讨积极老龄化下的空间规划与设计.
  • 摘要:在城市化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一些老居住区正在经历着物质性老化和社会性衰败,并且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不符合现代居住需求的人居环境问题;本文以南京某高密度城市中心住区为研究对象,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了其存在的人居环境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就该住区的现有状况提出了一种可生长性思维下的改造策略,并结合国外案例以及多种可生长性技术方法对人居环境的改造改善策略进行了引荐式的探讨,阐释了可生长性思维在高密度城市中心住区人居环境改造中的长远意义兼具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
  • 摘要:城市设计在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实践,业已成为城市空间环境控制的重要环节,然而却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一贯"自上而下"的线型城市设计体制的弊端.本文从问题着眼,基于城市、建筑联动机制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策略和管控手段,从具体的建筑设计入手,寻求对城市的合理锲入,通过城市建筑的网络化关联,实现一种城市总体秩序下的动态平衡,以适应"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设计的全新要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