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5-12

主办单位:中国土地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前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情况,从生态角度对土地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进行反思,结合武汉市的案例分析,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转型方向和趋势做出判断.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研究结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破解用地扩张与生态约束的矛盾,进行总量控制,倒逼用地效率提高;破解耕地的行政区保护问题,从区域层面统筹耕地保护指标与建设用地指标.进而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思路包括增强规划实施生态效益评价,明确界定生态用地概念与内涵,推进“三线”划定,从区域层面协同推进耕地保护,建立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 摘要: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其在新时期协同发展的路径及效果尤为重要,文章本着对京津冀地区发展现状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分析,寻找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过渡区域”和“薄弱区域”,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整合措施,为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土空间开发转向保障数量与提升质量并举的阶段,探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简要回顾了“多规融合”的发展历程,基于生态用地与各类空间规划及自然保护地的关系,探讨了在此背景下生态用地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地方实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划分辽阳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单元,选择水源涵养重要性、土壤保持重要性、防风固沙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等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空间叠加法,分析不同评价单元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划分生态保护重要性级别,并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建议.为辽阳市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禁止建设区、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供依据.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备过程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为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原权利人的权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将土地供应权视为基于房产的实物期权,从小产权房与普通商品房价格关系类比推导集体土地价值,构建土地整备中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模型,并利用2012年以来的深圳市土地整各项目数据和历年分片区房地产交易价格、房屋租金等数据,测算得出土地整备中土地增值效应显著,各项目增值倍数差异性明显.政府和原土地权利人所分享的土地增值收益比约为7.5∶2.5~7∶3,原土地权利人在原土地价值较高的整各项目分享增值收益比例较低.研究结论:明确土地整备中土地增值来源及动因,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在原土地权利人及政府之间的合理分配;应明确土地整备中政府与原土地权利人间利益分配规则,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土地整备利益共享.
  • 摘要:以太原西山国土整治为例,阐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生态现状,并进行现状、特征分析研究,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从而探索对其进行修复整治并符合实际规律的路径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为当地可持续经济发展和老百姓长远生计问题走出一条新路.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的价值取向:从以往着力解决耕地地力、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协调土地供求矛盾,促进经济发展转向划定耕地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明确开发利用空间和界线,强化耕地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耕地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和有偿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在传统的行政约束机制基础上,更多地运用激励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重在保障耕地保护主体的权益,逐步确立市场机制主导地位.从传统的着眼对耕地数量和规模的关注,调整为对耕地质量的生态功能的建设和管护.淡化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加大生态保育型基本农田在美化景观、固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的湿地、旅游等功能.发挥优质土地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的价值.
  •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可以科学指导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以白城市为例,采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2009-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变化、程度变化,并借助SPSS平台采用主成分分析,寻找影响多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①未利用土地在各用地类型中所占比重下降最快,耕地所占比重增长最快;②白城市各类型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③自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上升.研究结论: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农业发展及人口变化.
  • 摘要:土地整治规划对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整和优化具有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等问题.本文根据本市《上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对规划的关键指标、规划内容实施情况和总体成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研究发现:本市各项土地整治项目有序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各区县积极挖掘潜力补充耕地,逐步探索和全面推进集建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预计到规划期末,补充耕地任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建设用地减量化目标均能实现.本文还梳理了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支撑保障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轮的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摘要:“三生”即“生态、生产、生活”平衡发展是未来国内土地整治一个新的基本目标.本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为载体,以景观生态学为设计理念,实践了生态、生产、生活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理念,是内蒙古首个生态土地整治示范区.其目的在于重点研究生态景观理念及技术方法在现实的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为今后生态土地整治的全面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指引下,站在区域视角重新审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应将城市内部的水生态景观系统及雨洪系统建设与城市外部的小流域国土综合整治有机结合.在城市规划方案的前期设计阶段,通过对规划城市建设区及周边的地表流域划分,分析城市内外原有河流水系在自然条件下的流向、流量及流域界线,在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保护河流水系的生态原貌,最大程度尊重生态,通过流域内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与城市内防洪排涝工程项目的实施,达到暴雨季节将城市防洪做在城市之外的相关小流域内,在枯水季节通过提升流域内径流持续性保障城市景观用水的目的.
  • 摘要:本文从“多规合一”的规划思想出发,重点对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等两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在规划编制中,主要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其他部门的行业规划在节约集约用地管控思想的统一.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酉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服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PRA方法、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1)酉阳县可划分为高丘平坝区、低山区和中山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来源存在差异.(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有3个来源:超标用地整理潜力;破旧危房、闲置废弃用地整理潜力;生态移民搬迁整理潜.(3)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有恢复生态环境、集镇新村建设和“地票”指标三种流向.研究结论:酉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2940.54hm2,其中超标用地可整理1362.09hm2,闲置废弃、破旧危房用地可整理1007.61hm2,生态移民搬迁可整理570.84hm2;以上整理潜力安排恢复生态环境570.84hm2,集镇新村建设1330.54hm2,“地票”交易1039.16hm2.
  • 摘要:结合建设用地复垦的相关资料,本文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筛选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建设用地复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实证区的复垦效益进行了评价.由评价可知,项目区复垦后的综合效益值为91.466.总体而言,吴起镇一铁边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 摘要:研究目的: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也是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年.在总结归纳两轮规划中土地整治的成效与本轮整治的目标基础上,将绿色矿区的提出与建设和土地整治相联系.研究方法:通过资料搜集法、文献分析法和对比法等,引入国内外绿色矿山的建设发展情况,对比土地整治原则与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从建设要求和地域交叉上建立两者间耦合交叉联系.研究结果:通过介绍典型绿色矿区的建设模式,说明绿色矿山建设能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助力土地整治.研究结论:探讨了土地复垦、土地整治、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层次关系,同时展望“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与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绿色矿山建设的完善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土地整治是解决包头市固阳县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中央提出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解决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的路子,大力开展土地整治.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以固阳县土地整理项目为背景,结合固阳县实际情况,选取17项效益评价指标对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析,通过土地整治获得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的选取、管理方面的问题,故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的选取等对策.研究结论:固阳县土地整治项目2005年至今总投资9296.63万元,总收益1632.68万元,新增耕地面积470.38hm2,单位面积产出总共增加36157.9lkg/hm2.通过土地整治的实施,有效耕地增加,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促进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201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的13个重要观点:深圳围填海损失巨大、利用土地整治的契机实现“确权确股不确地”、农户对宅基地整理的认识存在偏差、目前的生态补偿标准偏低、北京天津人口承载力已基本饱和、集对分析法可作为现有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有效补充、耕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统筹和协调、目前政府宜在农地流转中发挥中介的作用、制度不完善催化地方政府违规用地、美国用地役权制度保护耕地及生态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建设用地减量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边境贸易发展并非来自边境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张、应依据不同的绿地建设情况征收不同的房产税.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探索城市土地精明利用与城市规模的动态关系,旨在利用精明增长理论来指导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应对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状况.研究方法: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结论:(1)中国的35个主要城市土地精明利用程度都处在中下水平,且区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2)在动态关系方面,城市土地精明利用和城市规模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短期内根据区域不同存在差异;(3)对于东部地区域市,需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言,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同时,增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城市合作.
  • 摘要:村庄空间集约利用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研究村庄空间集约利用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整理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村庄空间集约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和理论模型,对其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测度集约度方法的存在问题,并对于村庄空间集约利用的规划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 摘要:近几年,国家通过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土地例行督察、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等工作的开展和推进,用地形势日渐好转:一是违法用地总量逐年下降;二是低小散违法用地逐年减少;三是政府领导干部及普通群众依法用地意识逐年增强.虽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呈下降趋势,但以政府为主导或推动的违法用地总量并未明显下降,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无论从当前违法用地总量上看,还是违法用地行为根治要求上看,有效的解决地方政府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守耕地红线,推进生态国土建设,已成了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重心和关键点.只有不断强化建设用地监管和保障,才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研究目的:以建设用地投入与产出为切入点,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现状,为促进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与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研究结果:①地均投入和产出显著提高,投入强度增速总体大于产出效率;②城市建设用地地均GDP持续提高,但区域及城市间差异明显;③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西部地区已超过中、东部地区;④单位GDP地耗持续下降,中部地区地耗高于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城市用地地均投入产出虽持续提高,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仍较低,仍存在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等问题.未来应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建设用地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等多个方面推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 摘要:研究目的:以重庆两江新区为研究区,以2009-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描述两江新区景观镶嵌体水平的格局特征,重点从两江新区建设用地景观水平及建设用地单一景观要素水平两个层面测算景观指数,分析建设用地扩展的景观效应.研究方法:GIS分析、景观格局指数法.研究结果:(1)两江新区成立以来,整体景观形状趋于规则,斑块连通度提高,景观聚集程度增加,并且由于建设用地的扩张,景观类型呈单一化的趋势,全区景观趋于大集中小分散;(2)全区建设用地景观形状变得规则,破碎度降低,连通度和优势度增加,聚集程度增强;(3)两江新区域镇景观聚集度减少,扩张呈现破碎和不规则状态,农村居民点破碎严重,形状不规则,连通性也较低.研究结论:两江新区的发展应体现出山城特色,重视山城特有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形式,充分发挥“组团式”布局的作用,利用科学的规划引导建设用地的开发,同时维护自然生态格局.
  • 摘要:研究目的:全面系统地总结与梳理国内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成果,找出有待完善之处,以期为后续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从研究尺度上来看,空间尺度研究明显丰富于时间尺度,宏、中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2)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集约利用评价、驱动因素、途径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等问题.研究结论:(1)未来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应更加注重尺度效应问题,对同一区域从不同尺度展开研究,尤其是微观尺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2)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应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新形势、新背景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使研究更具现势性;(3)通过计量分析,测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最优均衡下的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 摘要:土地价格市场化是中国要素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鲜有研究关注土地价格市场化改革对工业部门要素使用和技术选择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以价格诱致性技术进步假说为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了工业用地价格体制改革对中国工业部门要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东部地区工业用地相对价格上升抑制了工业用地需求,并且诱致工业部门加大其他要素的相对投入比例来减少工业用地投入量,但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这种要素相对价格变动的短期诱致替代效应并不成立;长期内,工业部门经历的价格诱致性技术进步证实了工业用地相对价格变动诱致的长期技术创新效应,但从要素投入偏向来看,价格诱致性技术进步表现出能源和物质资本节约型与知识资本使用型技术特征,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特征仅在东部地区则得到显著支持,在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尚不明显,这可能与中国工业用地价格扭曲仍未得到完全消除有关.因此,今后应该以完善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为契机,充分重视土地价格市场化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以此来撬动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变.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数据、互联网+等热点理念对不动产估价的影响,以及如何拓展房地产估价机构的业务范围,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述了未来房地产估价机构在业务拓展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目前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调业务结构、转收益方式的操作模式提出意见,并展望在政策指导下,未来不动产估价机构开展“一核多元”的业务结构改革前景.
  • 摘要:本文从北京市工业用地的起由、北京产业布局调整引出北京市国有企业用地现状,阐述企业土地利用的诉求与面临的困难,并对北京鼓励盘活存量工业土地的政策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在涉及企业搬迁、产业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需要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个方面,厘清思路。
  •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城市土地利用需要更多考虑生态要素影响.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探讨生态对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的影响,指出生态约束是未来建设用地增长和合理布局的主要制约之一,同时生态要素特别是水要素能够激励城市内部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研究建议在特大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更多考虑生态对建设用地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分析近年来分宜县建设用地情况的基础上,对分宜县建设用地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用地需求紧张、用地报批困难、征地拆迁困难、土地储备压力、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有效保障建设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以黄骅市为研究区,定量评估黄骅市区域空间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计算法、质心-椭圆模型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矩阵分析法.研究结果:城镇扩展对黄骅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显著.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特征来看,1990-2011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损失12.32亿元,变化较大的地区为城镇化发展较快的黄骅镇及齐家务乡,价值量损失分别占全市损失总量的41.88%与37.97%;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位移来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迁移方向与城镇化发展方向相反,价值重心向西南方向前移,21年间共迁移816.7m.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来看,城镇化造成的建设用地转入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较大,21年间共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4.65万元,即快速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占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总量的37.74%.
  • 摘要:本文从宏观调控、经济和个别因素三方面,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对天津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对个别因素的分析,选取2007-2015年天津市公开出让的119宗地块住宅用地出让价格作为样点,构建特征价格模型,运用计量分析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溢价、出让底价、面积、绿化率对住宅用地价格有显著影响,科学把握城市一级市场上住宅用地价格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对政府相关部门更加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及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评价腹地农村与近郊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满意度的异同,为改善宅基地置换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和象限分析法.研究结论:(1)腹地农村满意度排序为:公共设施>精神文化>房屋条件>成本费用:近郊农村:公共设施>成本费用>房屋条件>精神文化.(2)腹地农村总体满意度高于近郊农村.腹地农村总体满意度得分3.6734.处于“满意”等级,近郊农村3.2696,处于“一般”等级.(3)腹地农村和近郊农村在成本费用满意度差异较小,在精神文化满意度差异较大.(4)对腹地农村和近郊农村,改善房屋条件是提高总体满意度最有效的途径.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当前宅基地管理制度和未来农村社会的转型趋势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有效机制.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不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建立多途径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重要的措施.研究结论:宅基地退出必须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应地制宜,疏堵并举,引导适当流转,建立差别化的政策制度.
  • 摘要:研究目的: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研究方法: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结合现阶段什刹海地区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及规划布局调整的角度,提出“三海地区”实现“四海联动”的途径.研究结论:可以通过对什刹海地区进行“内部体系构建”、“外部交通构建”及“用地布局调整”,实现什刹海地区的“四海联动”发展模式.
  • 摘要:随着房价的攀升,土地财政以及与之关联的分税制、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学者、民众以及媒体经常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路径依赖、路径锁定、路径突破为思路对中国土地财政路径改革进行研究.从分税制与土地财政关系入手,分析了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以及土地财政路径锁定产生的负效应.而后提出了以完善分税制改、改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转变政绩考核指标等为方向的中国土地财政改革的路径突破.
  • 摘要:农地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为维持人类福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决策中往往忽略了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地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人类生态福祉损失得不到弥补.本文从农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福祉关系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现阶段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生态福祉损失的发生过程,并依此构建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生态负外部性使得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失地农民、毗邻区域居民乃至整个社会都要承担因农地城市流转带来的生态福祉损失;(2)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农地城市流转造成的生态福祉损失,导致农地过度流转,不利于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3)生态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利益相关主体的生态福祉损失,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构建以失地农民及周边区域居民为补偿对象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人类福祉的双赢局面.
  •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以不同方法测算农地非农化微观效率主体(农民)不同类型的成本和收益,估算武汉城市圈及各城市农地非农化微观效率.研究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结果:测算结果表明基于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标准计算的农地非农化微观效率值较低;而基于湖北省政府规定的统一年产值补偿标准和基于农民期望的补偿标准计算的农地非农化微观效率值较高.研究结论:在制定农地非农化补偿标准及相应地对农民生活和就业的安置政策过程中,尽可能全面考虑农民当前的和潜在的各方面损失,增加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净收益是提升基于农民角度的农地非农化微观效率的重要途径.
  • 摘要:研究目的:立足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背景,对耕地不同价值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中涉及的耕地经济价值指标、社会价值指标及生态价值指标,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度”进行探讨.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范式,基于耕地多重价值角度,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度”的内涵进行深化.研究结果:本文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规模选择及土地经营主体对耕地价值需求的判断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构建出了一个双重的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框架.研究结论:研究基于中国土地规模化经营条件不一这一现状,从空间微观尺度上探究区域在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土地经营主体对耕地价值的需求.研究构建的分析框架在符合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度”的前提条件下,满足了区域根据其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耕地种植结构.
  • 摘要:研究目的:回顾过去15年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发展历程,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当前资源约束的现实背景,提出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存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把关缺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和生态恶化等问题.研究结论:从创新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性规划、按耕地质量等级征收耕地占用税、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等四个方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 摘要: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全面开展,辽西地区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将新建梯田与改造既有梯田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农业.梯田的工程设计是在实测数据基础上将FastTFT与ArcGIS软件相结合,采用方格网法确定梯田断面设计的相关参考因素和计算方法,优化设计阶式梯田,为辽西地区发展梯田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量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参考.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经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国土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大幅提高,生产空间需求驱动增强,国土开发强度愈来愈大,生态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有些资源和环境要素甚至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负向变化.本研究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对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格局、优化区域绿色空间配置达到整合区域生态资源优势的目的。围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保障措施,保护和修复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以生态文化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三大系统为支持,构筑沈阳经济区优质可靠的环境保护系统。
  • 摘要:利用重庆荣昌区2009~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以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荣昌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不大,土地利用合理度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影响不同,草地、园地、村镇及工矿用地与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的相关性最高.控制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过快增长,保护林地、水域、牧草地面积,调整耕地比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适度增加园地建设,是荣昌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可行措施.
  • 摘要:研究目的:探寻甘肃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建议;研究方法: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估.研究结果:甘肃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受母城所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职能、主导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影响,与母城的综合经济实力并无直接关系.研究结论:甘肃省开发区应注重服务招商理念、增强园区管理等.
  • 摘要: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计算出城镇化发展中各个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和贡献率,意在通过城镇化发展中不同区域的城镇建设用地效率的差异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研究结果如下:(1)从要素弹性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对要素的依赖程度都是资本要素大于劳动力要素大于土地要素,西部地区是对土地要素依赖程度最高的;(2)从要素贡献率来看,东、中、西部地区资本要素的贡献率分别是77.69%、53.96%和46.47%,劳动力要素的差别则不大,土地要素的贡献率分别是5.81%、21.40%和36.26%,各区域对于城镇化发展贡献最大的均为资本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建设用地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尽量优先满足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土地要素投入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均高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对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通过盘活存量用地来新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作用宜通过调整用地结构来吸引投资和劳动力来间接发挥.
  • 摘要:随着北京市城市发展扩张,“城市病”问题逐步显现,城市摊大饼式发展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探索城市土地管理的新方法.作为全国14个试点之一,北京正在探索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空间管控.本文分析了城市开发边界这一概念的背景、划定方法、管控措施及实施成效,明确了城市开发边界的含义,并结合北京市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目前情况下,划定北京市城市开发边界的重点问题和相应建议,提出要建议依据建设用地的功能而不是权属划定城市区域,在明确城乡结合部地区各乡镇的具体城市化定位的基础上,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划出一条明确的城市开发边界,力图在将来形成城乡分明的景观特点,消除五环至六环之间的“城乡结合部”现象。
  • 摘要:研究目的:新城的开发和建设需要拥有高效的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合理的生态景观格局.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曲阜市新城核心片区建设为例,通过模糊评价法定量分析规划中核心片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剖析核心片区建设中景观布局结构的特点,探讨城市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与景观格局的优化协调问题.研究结果:(1)曲阜市新城核心片区规划土地处于高等集约利用状态,隶属度为0.78.其中,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可持续度均为高等集约利用,属度值分别为0.52和0.93.(2)核心片区生态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和距离指数最大的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斑块破碎度和分离度最大的是商服用地.规划中体现了居民住宅用地集中成片、社区规模化建设的特点,建议今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商服用地和行政办公、文教卫生用地的容积率,同时保护核心片区的生态安全.研究结论:土地集约利用与景观格局的优化是一致的,共同促进的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实施.
  • 摘要:西北黄土区窑洞的复垦与保护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文首先从概念、分类、复垦以及土地利用相关等方面总结了目前窑洞的研究现状.然后评述了今后窑洞复垦与保护研究的方向建议,包括: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窑洞复垦潜力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窑洞保护研究、基于窑洞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窑洞与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及窑洞的景观格局研究等.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西部地区耕地压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996-2008年间,中国西部地区除1996年耕地压力指数略小于1外,其他年份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2008年中国西部地区9个省份中有8个省的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研究结论:中国西部地区整体和各区域耕地压力都非常明显.
  • 摘要:本文在M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祉要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人类生态福祉”的概念,并构建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态福祉指标评价体系.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区域,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失地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生态福祉各要素发生的变化以及个体特征对生态福祉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城市流转导致失地农民总体生态福祉水平下降;其中,除维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基本物质条件有所改善外,失地农民的安全、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自由与选择等生态福祉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从转换因素看,失地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都是失地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生态福祉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
  • 摘要:2015年5月1日,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正式开始实施,新法将受案范围进一步拓宽,同时更加突出强调了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司法监督职责,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特别是行政诉讼工作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更大的考验和压力.本文旨在分析北京市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行政诉讼工作的基础上,总结行政败诉原因及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对国土资源行政诉讼工作的影响,最终提出行政诉讼工作的几点建议,指出《行政诉讼法》的贯彻实施,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关系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关系法治国土建设。当前国家已步入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新常态,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正处于改革内容逐步深化、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通过行政诉讼的监督、纠错和发现功能,能够有效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不断提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立足实际,以贯彻《行政诉讼法》为契机,推进国土资源行政诉讼、依法行政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 摘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耕地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白无误地告诫国人,耕地是这个人口大国的宝贵资源,必须像对待大熊猫一样.文章介绍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和形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未来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提出要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增强国人耕地危机意识,进一步提高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制度上要把握规律,抓紧修法完善顶层设计,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识上要规范管理,加强地方政府耕保责任,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行动上要严格把关,加大建设用地审查力度,开源节流并举节约集约保护耕地等建议。
  •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摆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管理学的角度,从管理的四个职能分析该项工作的流程,系统、科学地提出开展该项工作的内容和注意问题.
  • 摘要:应用熵值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对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由于分类体系的变化,1997~2013年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分为1997~2003年、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3个阶段.②自1997年以来,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1997~2003年阶段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2004~2008年为一个缓慢增长阶段,至2009~2013年达到一个高速增长的水平.③陇南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DP、单位土地面积GDP、非农产业与农业产业产值比、城镇化率呈现强关联.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除政策影响之外,社会经济发展是间接引起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主要的内在驱动力.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进行理论辨析,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大背景下与土地集约利用度之间的协调度计算模型,以期从土地集约利用度的角度出发,来推进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结论:郑州市土地利用集约度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等级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趋势显著:从2000年至2010年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度由极不耦合类上升为中度耦合发展类型,但是生态文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速度,属于中度耦合生态文明滞后类型.
  • 摘要:研究目的:对中国的生态补偿以及国外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s forecosystem services,PES)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对国内湿地生态补偿的内涵、利益相关者、标准、方法等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并对国际上PES定义、分析和完善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国内外生态补偿处于不同阶段、研究重点不同;目前,中国湿地生态补偿应从补偿三要素入手(补偿标准是关键),积极构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学习西方PES,在依托政府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构建生态文明.
  • 摘要:在R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踏勘,建立东营市湿地分类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数据(LANDSAT MSSTM5影像和HJ-02B影像)对东营市1983年、1999年和2011年三个时期的湿地信息提取,定量分析东营建市28年来湿地的面积变化以及空间变迁规律,并揭示湿地变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的湿地分类体系是可行的,符合东营市的湿地分布状况;(2)从1983年到2011年,自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共减少2591.56km2,其中,草本沼泽共减少1638.91km2;人工湿地的面积增加1349.31km2,其中,海水/淡水养殖增加840.49km2,盐田增加101.13km2;(3)在湿地变迁的空间分布上,河口水域和洪泛湿地的转移比例分别为95.33%和92.60%,这是1996年黄河尾闾改道以及黄河年径流量变化差异较大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4)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共同对东营市的湿地变迁产生影响.
  •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导致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利用1996年和2010年两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研究寿阳县15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6-2010年15年寿阳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园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减少,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增加;(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增加趋势,反映了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摘要:研究目的:明确耕地保护的难点,加强耕地保护认识,提高耕地保护的有效性,以期构建耕地保护的土地伦理测度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研究结果:耕地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难以度量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起构成了耕地保护的难点,环境伦理与土地伦理观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良好的视角.研究结论:从土地伦理的视角,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提高耕地保护的认识,将人类当作大地共同体的一员平等对待,尊重土地,尊重大自然.从伦理的角度认识到并且贯穿于耕地保护的行为之中,耕地资源才不会被盲目、违规占用,具体还需要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耕地保护的伦理进行定量分析,为提高耕地保护的有效性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 摘要:研究目的:为生态红线管控提供法律依据与参考,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常态化、制度化.研究结果: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完善,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激励性机制可以化解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管制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研究结论:中国应当建立生态补偿专门机构、确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以及健全财政金融法律.
  • 摘要:研究目的: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新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新理念,以便土地利用规划适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形势,达到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并在“多规合一”竞争中胜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利用规划改革的要求包括:规划综合性、目标多样性、集约高效性和管理差异化等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创新理念包括构建综合性规划理念、多目标空间规划理念、资源集约利用规划理念、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理念和差异化土地利用管理理念等.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规划竞争中胜出必须依据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改革,规划理念改革是整个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优先制订.
  • 摘要: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与合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实际角度着手,根据济宁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对济宁市居民点用地开发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2002年~2013年重庆市农用地整治项目的时空分异特征,探寻农用地整治项目的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重庆市农用地整治政策制定和项目布局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数理统计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①重庆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市发展新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项目平均规模受地形影响较大.②项目数量、项目规模及项目投资额的重心移动均在经度和纬度方向呈现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基本集中在全市的中部位置,项目重心整体呈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重心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受到政策指引影响.③根据项目数量、项目规模和项目投资额的重心点及其移动轨迹可以将重庆市12年间农用地整治项目大体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四个阶段.研究结论:全市农用地整治项目的空间分布受区位条件、地形条件、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域均衡性,不同地区应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并应适当加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投入力度.
  • 摘要:耕地保护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优质的耕地资源,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的主要对象.土地整理,尤其农用地的整理是以调整土地状态、保护耕地为主要特征的国土整治措施.作为农用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农田整理区别于一般的农用地整理,主要体现在对耕地的保护效益上.本文旨在从耕地保护的角度,建立基本农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为土地整理规划的制定和项目验收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同时为衡量中国的耕地状况,制定耕地保护策略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构建并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湖北省已实施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资料计算得到指标的标准模型库,最后根据模糊识别方法对耕地保护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项目的耕地保护效益非常显著,广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的耕地保护效益评价十分必要.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2001-2012年广西陆地边境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呈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总体波动下降态势,说明土地利用系统向着相对有序方向发展;(3)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整体生态效益持续提高.研究结论: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大,土地利用系统及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优化.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推动国土综合整治的进程中,国家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当前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布局主要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来实现,而在土地综合整治中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本文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关系以及共同发展进行了论述,以宁远县为例阐述国土综合整治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从可持续发展层面出发,更加深刻认识国土综合整治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国土综合整治,更好地开展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促使土地生态功能、生产性能的有效提升和保持,从而达到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的目的,对土地利用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风险进行控制。在实施国土综合整治期间,应同时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从而在质量、数量、生态三个层面上实现对国土的综合整治。不管是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还是从实际应用层面来说,都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国土综合整治充分结合。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国土综合整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还较为落后,为此,正确认识、理解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刻内涵、相关性对实现两者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同时,只有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对两者战略目标的统一,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两者和谐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为围填海生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参考,并引导围填海向着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地降低围填海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沿海地区海陆协调发展.研究方法:遥感影像解译与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围填海生态环境损害效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结果:(1)1995-2013年,深圳市围填海总面积为48.49km2,呈现相对集中,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2)深圳市围填海活动在整体上主要集中在南山区蛇口半岛的两侧和宝安区沿岸,其利用类型主要是围海养殖、交通运输和城镇建设;(3)通过模型计算,2003-2013年围填海活动对深圳市造成的生态环境效益损益值约136779万元.研究结论:注重围填海对海岸带生态效益的影响,避免盲目无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 摘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武汉市山水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武汉市在生态空间保护压力下,通过创建适应特大城市多目标、多层次、全覆盖评价制度,盘清家底,有的放矢盘活存量土地,积极引导城市内涵式发展;制定依托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的规划引导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空间用地;构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全域一体化基准地价调控体系,实现土地生态价值,用市场机制加强生态保护,武汉市的探索为全国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
  • 摘要:建设淇澳生态岛是珠海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淇澳生态岛建设是自然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生态建设,在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价值、创建生态品牌、实现生态领先的同时,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创建生态社区,建设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岛屿生态系统.
  • 摘要:如何量化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引导村域居民点空间重构,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村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其主要聚居点进行参与式研究,从农户视角选取表征村域主要聚居点发展能力的复合型诊断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算村域主要聚居点发展能力水平及其限制性因素,提出村域主要聚居点调控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户分化及其居民点新旧程度(迁并现实程度),进一步指明村域散居农户居民点调控方向和迁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丘陵地区传统农业型村域的主要聚居点发展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一般和较强等级,整体发展能力仍有待提高;将村域主要聚居点划分为适度扩张型、适度限制型、内部挖潜型、重点整治型等4类调控模式,将散居农户划分为保留型、村社迁并型、村内迁并型3类调控模式;构建了村域聚居、散居两种不同居住形态农村居民点分类调控策略及其迁并方向,在空间上形成“村域优势型聚居点—村社优势型聚居点—村社一般型聚居点—散居点”的村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格局.
  • 摘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改善农村环境的关键途径,是中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中出现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和忽视生态的问题,导致农村环境变化并产生一系列的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具体工程措施对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结合实际,针对性提出改善乡域生态文明建议,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朝着既有利于经济又有利于生态的方向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能够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 摘要:本文结合GIS技术采用特征价格模型,计算得到了2014年2-5月重庆市主城区的住宅特征价格指数.通过模型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收集、模型的构建、函数形式的选择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详细介绍了特征价格模型在住宅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过程,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开展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工作提供了参考.
  • 摘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分区需注重土地生态敏感性.本文以鹤壁市为研究单元,借鉴鹤壁市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因子研究,利用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进行了鹤壁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从而为确定鹤壁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分区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根据中国采矿区用地现状的三个切实情况:矿产资源及采矿企业情况,各省产矿区用地情况和采矿区用地法律制度现状,依据中国采矿用地的六大特点:占地规模大,用地需求持续不减;用地事先难预测和唯一性;用地在偏远山区、山林等,且占用耕地少等.指出中国采矿用地存在的具体问题,总结近年来采矿生态环境和土地整治主要进展及经验模式,提出推进采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和矿区土地整治的建议.
  • 摘要:本文以“坚持绿色发展引领、节约整治与保护并重,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莫定坚实基础”为题,提出要认真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以绿色发展引领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绿色发展引领,不断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高效和综合整治水平,以服务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学会平台作用。
  • 摘要:研究目的:国土资源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研究方法:从国土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实地调查法、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重点要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下功夫.研究结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 摘要:研究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目标,是“十二五”国家实施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刚性指标.将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县,对小城镇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十分重要.研究方法:以辽源市为例,从基础数据数理分析入手,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和土地利用发展趋势等因素影响,采用等率法和指标加权法相结合将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县,提出年均净增量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落实下降目标,实施下降指标国家-省-市-县逐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是完成30%国家目标,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境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不仅得到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尤其是建设用地也将发生深刻演变.通过辨析边境贸易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有助于为边境地区制定供地政策、优化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主要利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东兴市1997-2012年的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东兴市边境贸易发展与建设用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建设用地面积每增加1%,边境贸易发展水平则提高3.47%;②东兴市边境贸易发展与建设用地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明显,说明边境贸易的发展与建设用地间的直接拉动效应不明显;③东兴市边境贸易发展带来的冲击能够解释建设用地变化为34%以上,而建设用地变化对边境贸易发展的解释水平仅保持在1%左右,表明建设用地的变化对边境贸易的发展影响不显著,边境贸易发展会引起建设用地变化,但建设用地扩张不一定会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通过研究,认为当前应改变建设用地增长的模式,转变边境贸易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促进城镇用地扩张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研究方法: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研究结果:(1)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分别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1.3%、2.3%、8.2%;(2)生态用地分布与高程关系密切;(3)肃州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由山地生态涵养区、绿洲生态农业区和荒漠风沙防治区组成;研究结论: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城镇用地扩张较为合理,可以为当地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 摘要:进入“十二五”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城市工业用地增速趋缓,工业用地节约集约水平较“十五”、“十一五”有所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地耗”持续下降.但资源型行业用地效率普遍较低.从总体上看,工业用地利用低效,资源闲置浪费问题突出,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议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和使用制度,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中西部地区应更加注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防止走东部地区老路。目前东部地区已经步入集约型的发展阶段,在用地上已经从数量扩张开始向内涵挖潜发展。在接纳的项目类型上,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走经济转型升级之路。但中、西部地区目前还处于快速扩张时期,不断承接了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类型,因此应更加注意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避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老路,应从一开始就应注意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以谋求更持续的发展。
  • 摘要:这篇文章研究区域为山东省临沂市三区城市用地以及九个县的县城建制镇,调查了三个指标:城市常住人口(P)、建成区面积(L)、经济总量(E),构建Zipf-PLE模型,结果表明兰山区城区为区域内绝对首位型分布.其他所有县区城镇规模分布相对集中,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的城镇较多.城镇规模体系沂水县和兰陵县为高合理区,河东区与沂南县为较合理区,费县和蒙阴县为中等合理区,郯城县、平邑县、莒南县、临沭县为低合理区,罗庄区为不合理区.并就下一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给出了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2001-2013辽宁省14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研究期内,辽宁省建设用地扩张指数(CLI)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效率呈下降态势,且城市间建设用地扩张效率差异显著;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效率是经济发展、城市人口、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在辽宁省14市、辽中南城市群、辽宁沿海城市带、沈阳经济区4个维度均与CLI呈同方向变化,城市人口的弹性系数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对CLI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度在4个维度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中应考虑地区经济水平、城市人口、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与其相匹配,促使城市规模理性扩张,达到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质量的高效统一.
  • 摘要:自2013开始,在宏观性政策的影响下,调控相对敏感的滨海新区因其充足的土地供应和广阔的区域发展空间使其保持为天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区域.受宏观性政策、经济、人口等因素影响,2013年滨海新区土地供应量开始出现稳步提高,土地供应节奏出现明显变化,成为天津滨海新区房地产市场及土地市场的拐点.这一年的滨海新区土地市场的动态及走向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及研究意义.通过对2013年滨海新区土地市场的研究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对滨海新区土地市场应在京津冀一体化及新一轮城镇化开发的大背景下,协调土地供应类型,土地供应方式和供应量的相互关系,形成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的土地供应体系,实现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具有功能内核的区域扩张和升级。实时动态监测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状况、房地产市场变化,紧跟国家政策形势对土地供应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制定明确的战略级和战术级发展目标。
  •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出发,结合北京市存量用地实际,分析北京市存量用地发展体育产业的必要性,梳理体育产业的发展政策,探究北京市存量用地发展体育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探寻区域发展异质性和非均衡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组合的总体特征和作用机制,为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系统与城市整体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区位熵—灰色关联模型.研究结果:①从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现状构成来看,武汉城市圈各地市各类用地占比接近且主导用地雷同;②从区位熵—灰色关联模型运算结果来看,各地区域市建设用地结构趋同程度较高,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之间建设用地结构的相似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充分考虑不同等级、不同规模、不同职能定位和不同地区城市的异质性,合理安排用地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 摘要: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土地资源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建设用地中存在着大量“撂荒闲置”、“少批多用”、“批废占耕”等现象,大量自然森林和农耕用地遭受破坏,土地利用变化更新速度快,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化提取变化建设用地信息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重点探讨了面向对象图像分割技术中最优尺度确定问题,提出了基于纹理信息熵和对比度的优度函数法来评价最优分割尺度;在最优分割的基础上,提取高分辨率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形状特征,采用分离阈值法(SEath),以J-M距离作为地物可分离评价准则来搜索最优特征,并顾及特征相关性,以类内距离优化J-M距离准则,构成新的特征距离筛选指标.最后,利用最优特征分离阈值法建立决策树分类,并进行分类后变化检测,自动检测出了变化的位置和类别,达到了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的效果.
  • 摘要:城市住宅地价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形因素的制约,而且还与城市生态环境等无形因素密切相关;而城市绿地建设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住宅地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城市绿地建设对住宅地价的溢出效应:前者采用消费者效用函数,并以其效应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推导;后者基于理论分析,以“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中51个绿地建设优等区域市为研究对象,以特征价格模型为基础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测算城市绿地建设对住宅地价的溢出系数和溢出价值.结果表明:(1)城市绿地建设对住宅地价的溢出效应在理论上是存在的;(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城市森林工程造林面积的溢出系数分别为0.0509、0.0090、0.0013、0.0060、0.0041、0.0049;在住宅地价为5000元/m2的条件下,上述指标每增加1个单位,住宅单位地价就会分别增加254.41、45.14、6.64、30.06、20.25、24.67元.可见,城市绿地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住宅地价水平,研究其溢出效应,可为中国土地出让、转让等价格的完善提供依据,也为开发商的合理投资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宅基地利用形态的演变与边际化的问题.在剖析宅基地边际化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宅基地边际化的类型及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提出相应的诊断标准.宅基地边际化是一种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农村宅基地原有居住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衰退或被其他用途取代的现象.农户对宅基地边际化的行为响应,将会导致区域土地利用在(集约度、用途转移与土地经营制度)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宅基地的“利用率诊断”、“自住面积比例诊断”与“边际成本诊断”是诊断宅基地边际化类型、测度宅基地边际化趋势的三个主要步骤.一般而言,该宅基地利用的率明显下降是显性边际化的重要标志;而在宅基地多功能利用过程中,自住面积比例的不断降低,预示着宅基地隐性边际化的存在;最后,宅基地现有居住用途的边际成本增加,是宅基地边际化趋势预测的重要依据.对宅基地边际化表现特征的认识和诊断方法的探讨,将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差别化整治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研究目的:借助耦合协调度对江津区土地生态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其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土地生态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运用ArcGIS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1)江津区整体上土地生态状况良好,但中部地区略低于北部和南部地区;(2)江津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整体上表现由北部城镇区向南部农村地区递减;江津区土地生态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4-0.6之间,并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整体上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步递减,城镇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地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区域耦合协调程度的重要因素,区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很高的空间对应关系.研究结论:本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土地的生态化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以外在行政强制手段强化对耕地、生态保护的调控和监管,因对土地发展权、土地增值利益配置的不公平,难以抑制集体、农民乃至地方政府牺牲环境以谋求发展之冲动.且因为其系以“施舍”的方式补助土地权利人,而非以权利义务法治化治理方式明确权利义务,无论如何提高补偿标准,均难以对土地权利人形成“道德优势”,难以实施有效强制.以地役权制度推进耕地、生态保护的法治化,通过公平配置土地发展权、土地增值收益,使农民由“被强制”转向“自觉”,通过权利义务明确化赋予追责正当性,有助于提高耕地、生态保护效率,亦系具体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 摘要:农地制度处于国家权力的控制之下,导致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研究政府对农地流转规模的作用.本文利用Tobit模型和得分倾向匹配法(PSM)分别研究了农地流转规模的影响因素和政府组织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以下结论:(1)村委会介入、流转期限、流转租金、流转协议耗时和是否发生纠纷显著正向影响着流转规模;(2)流转范围对土地流转规模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且“人格化”倾向对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并不显著;(3)考虑农户异质性,政府组织农地流转均显著负向农地流转规模.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充分尊重农户的流转意愿和主体地位;(2)转变自身职能定位,积极扮演中介组织的角色;(3)发挥村委会作用,强化自治功能.
  •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归纳“确权确股不确地”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践,为其推广应用价值的评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确权确股不确地”不仅实现了耕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耕地的规模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实现了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保值增值,农村土地管理从被动转为主动;但存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尚未构建、耕地的非粮化潜在威胁增强、农户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实现难度增大、现有的农业补偿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等问题.研究结论:“确权确股不确地”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必须具备“村集体组织建设是核心、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是保障、培育多种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前提、实施土地整治是重要条件”的运行环境.
  •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对农地城市流转的国内外已有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农地城市流转相关研究并未将地块间的空间联系纳入考虑,割裂了其地理空间上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空间计量中空间相关性分析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分析,侧重近年来空间计量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的运用及发展情况,并提出应将空间计量应用于土地利用管理研究中,考虑各区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空间关联,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路径对农地城市流转驱动机制进行研究.
  • 摘要:研究目的:对山西省阳城县耕地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方法:运用选择试验法,确定耕地非市场价值各属性及其属性值,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和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研究结果:①城乡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受其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家庭人口数的影响;②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153.02元/(人*年),农村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121.97元/(人*年);⑧阳城县耕地非市场价值为93444.62万元,单位面积非市场价值约为2.4万元.研究结论:选择试验法是评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 摘要:研究目的:对山西省耕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分析,揭示集约度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研究方法:采用单指标研究方法、重心分析方法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山西省耕地集约度逐年提高,2003年至2005年耕地集约度迎来爆发性增长.耕地集约度发展形成较高的四大分布区域:阳泉市、山西中部偏左吕梁太原交界区域、晋城市和运城市.(2)重心偏离方向是南微偏东方向.(3)自相关高—高分布集中在以太原为中心的区域和阳泉市全部,范围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低—低分布集中在临汾市西部靠近黄河区域.(4)坡度对耕地集约度影响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耕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有力地揭示了山西省耕地集约度分布和变化情况,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耕地集约度的内涵.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土地承载力视角,分析京津冀首都国土地资源形势,探讨耕地利用与保护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单项指标评测法而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研究结果:京津冀首都圈水资源及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土地资源开发,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应实施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保护耕地;破除行政壁垒,建立京津冀耕地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强化京津冀发展规划性,加强建设用地统筹力度,合理规划耕地资源保护区,确保耕地质量与总量.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物元模型在大比例尺、以图斑为评价单元的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GIS、物元分析、Hakanson生态指数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大部分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综合指数均处于(-1,0)之间,研究区很健康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0.03%,而临界状态及以下耕地则占耕地总面积的57.72%,耕地利用系统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荔城区和同安区的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相对较好,而闽侯县和新罗区的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较差;研究区耕作赤红壤利用健康状况较差,而水稻土和耕作红壤利用健康状况稍好;研究区旱地利用类型的健康状况更差.研究结论:基于综合关联度内涵丰富的物元模型在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中,既可反映耕地利用系统不同健康等级耕地差异情况,也可反映同一健康等级的耕地差异情况并反馈其差异的原因.
  • 摘要: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通过分析上海市建设用地现状与问题,阐述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目标、做法与进展,探讨其对上海市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分析减量化仍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相似城市提供经验借鉴.研究结果:(1)减量化实践有着比较完备的政策配置,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2)减量化的主要目标集中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四方面;(3)减量化的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手段以、郊野单元(公园)规划建设为载体、以长效增收机制和“引逼结合”为保障:(4)减量化在整体上已初现成效,郊野公园即将落成.研究结论:(5)减量化还存在区域不平衡、部分村集体和企业不够配合等难题,下一步需加大宣传,强化执法,加强减量化项目监督指导、建立信息系统等.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科学评价,对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研究方法:针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程度的不确定性,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引入能够体现系统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同异反联系度计算公式,建立了城市土地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结果: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临界健康和亚健康,呈现出好转态势,但仍需进一步改善;研究结论:采用集对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信息,是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特征及一般规律.研究方法:DEA模型,正态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区域范围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测算能更好耦合实际情况,同时相关性分析可以有效解释生态效率变化源泉.研究结论:长江中游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空间上具有显著正相关空间集聚性.同时在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小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非负相关,而生态效率与城市特征因子具有明显数值特征.
  • 摘要:研究目的:以北京市14个土地储备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征购-一级开发-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这一过程土地增值收益的产生过程并测算增值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总比例中,原住民所得比例最低,原住民、政府、开发商三者的平均分配比例分别为20%、27%、53%;不同项目土地增值收益在三方主体中的分配比例无明显规律;在区域上,表现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增值则越高”的分配格局特点.研究结论:三大环节土地增值收益获得主体所得土地增值收益规模差距较大,反映不同环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差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缺乏固定机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制度安排和衔接中内藏一种“争抢”机制.
  • 摘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国土资源是稀缺性资源,国土资源问题是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需要全社会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保护好耕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是13亿中国人民的必读之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