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
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

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湖北十堰市
  • 出版时间: 2013-09

主办单位: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

会议文集: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通过对胰头癌患者行胰周血管结扎并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区域化疗并观察临床疗效.rn 方法:观察对象13例,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至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分支处,固定,术中一并结扎胰周血管.术后经化疗泵输入化疗药,并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17例,行常规静脉化疗.观察指标:肿瘤反应率、CA-199变化、腹痛情况、生存时间.rn 结果:实验组MRI或CT提示6例患者胰腺肿瘤缩小,3例肿瘤体积无进展且肿瘤坏死明显,4例肿瘤进展或再出现肝内外转移灶.对照组17例中,2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余肿瘤均进展或出现肝内外转移灶.CA-199变化:实验组CA-199下降5例.对照组CA-199下降1例(P<0.05).生存期比较:实验组中位随访21个月,6、12、1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6%、45%、32%,6、12、18个月总生存期(OS)分别为:80%、40%、35%.对照组中位随访16月,6、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46%、37%,6、12个月总生存期(OS)分别为:58%、23%,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比较:实验组及治疗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实验组伤口感染延迟愈合2人,化疗相关性腹痛3人,Ⅰ°~Ⅱ°骨髓抑制9人,整个过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化疗相关性腹痛0人,Ⅰ°~Ⅱ°骨髓抑制13人(P<0.01).rn 结论:不可切除晚期胰头癌患者行区域灌注化疗联合胰周血管结扎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小,用药更安全.
  •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奈达铂单药联合调强放疗,治疗食管鳞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rn 方法:67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组( RT)32例,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奈达铂单药增敏组(Concurrent RT)35例.RT组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Concurrent RT组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和同步小剂量奈达铂单药化疗.两组放疗剂量60~70Gy,2.0Gy/fraction,5/week.,奈达铂单药化疗采用每周奈达铂30mg/m2,静脉滴注,连续6周.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每周方案分别评价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rn 结果:RT组:CR8例,PR11例,SD12例,PD1例,有效率为59.3%(19/32);Concurrent RT 组:CR 12例,PR 17例,SD 4例,PD 2例,有效率为82.8%( 29/3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T组和Concurrent RT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和13个月,比较无差异( 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明显胃肠道反应.rn 结论:与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相比,食管癌术后仅纵隔淋巴结转移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采取小剂量奈达铂增敏联合调强放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未明显增加毒副作用.但奈达铂单药增敏未能提高患者生存期.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一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区段切除后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成型病例,本例病人在病程急性期通过脓肿引流、应用广谱抗生素较好地控制住感染症状,后期结合确定性扩大肿块切除,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如切除范围较大,可能导致手术后乳房严重塌陷变形,不能满足患者审美要求,则在手术中采用背阔肌带蒂肌瓣乳房填充术,能在保证足够安全的切除范围下,又能满足患者乳房美观度的要求,使临床医生更灵活的把握PCM手术适应征,使用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Latissimus Dorsi Flap)是白体组织瓣乳房重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一例D2远端胃癌根治术鞘内淋巴结清扫并转移病例,本例病人在行脾动脉血管鞘清扫时发现鞘内罕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检亦证实该枚淋巴结有淋巴转移,这类淋巴结的清除必须在打开血管鞘后才能一并移除。在日益规范的胃癌淋巴结清扫的今天,应加强对于进展期胃癌血管鞘和鞘内淋巴结转移的认识,随着对胃癌胃周血管鞘转移认识的不断深入,VLND可能成为将来胃癌根治手术中的重点,手术中不仅要达到D2胃癌根治术淋巴结廓清范围,还要注重手术中认识和学习怎样完整的清扫相关动脉血管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RO切除,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率。
  • 摘要:目的:观察顺铂胸腔灌注(75mg/m2)联合静脉吉西他滨(1250mg/m2,d1,8)或培美曲塞(500mg/m2,d1)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rn 方法:41例非小细胞肺癌并中等量以上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穿刺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水引流干净后,顺铂按75mg/m2胸腔灌注,同时对鳞癌患者行吉西他滨(1250mg/m2,d1,8)化疗,非鳞癌患者行培美曲塞(500mg/m2,d1)化疗,评价肺部肿瘤和胸水的控制情况、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患者的生活质量.rn 结果:41例患者共完成164次化疗,平均每例患者完成4次治疗.17例肺鳞癌患者中,胸水达CR者4例(23.6%),PR者9例(52.9%),SD者3例(17.6%),PD者1例(5.9%),治疗总有效率(RR=CR+PR)为76.5%;肺部肿瘤CR者0例,PR者5例(29.4%),SD者8例(47.1%),PD者4例(23.6%),肺部肿瘤总控制率(DCR=CR+PR+SD)为76.5%.24例肺非鳞癌患者中,胸水达CR者6例(25%),PR者12例(50%),SD者4例(16.7%),PD者2例(8.3%),RR为76.5%;肺部肿瘤CR者0例,PR者9例(37.5%),SD者11例(45.8%),PD者4例(16.7%),肺部肿瘤DCR为83.3%.胸水治疗RR与肺部肿瘤DCR有相关性,X2=13.81,P=0.001.化疗毒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末梢神经炎等,均为Ⅰ--Ⅱ级,无Ⅲ、Ⅳ级毒副反应及治疗相关死亡.患者生活质量方面:25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稳定4例,90.2%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改善.rn 结论:顺铂胸腔灌注联合静脉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摘要:目的:体内实验检测21天C57/BL6小鼠大脑照射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形成,并探究小胶质细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rn 方法:21天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Gy或12Gy的照射,对照组置于放射机房不照射。然后在照射后0.5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1周、2周、4周分别处死小鼠,分离大脑组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中DSB的发生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将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标志物(Iba-1)与炎症因子如IL-1, TNF-α及PIDD共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激活与炎症因子共表达的现象。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 TNF-α及PIDD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照射后小鼠脑组织中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如MEMO、IκB的表达。最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问定位能力及记忆能力差异。rn 结果:发现小鼠在接受2Gy照射后,大脑中前脑室管膜下层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中的小胶质细胞即被激活,脑组织中反映放射损伤的DSB显著增加。Western-blot进一步显示小鼠脑组织在接受12Gy照射后,脑组织中MEMO蛋白表达上调,伴随IκB蛋白下降。且p65胞浆表达减少,p65胞核表达增加。提示照射后脑组织内NF-κB通路被激活。实时定量PCR发现照射后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 TNF-κ及PIDD表达明显增加,时问点检测发现以上炎症因子在照射后3小时开始表达增加,在照射后6小时达到表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至正常水平。并在照射后1月再次表达增加,照射后2月达到第2次表达高峰。将脑组织实施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标志物Iba-1与炎症因子IL-1及TNF-α的免疫荧光双表达共定位进一步证实了脑组织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并可释放炎症因子IL-1, TNF-α。最后,水迷宫实验证实幼年鼠脑组织在接受12Gy照射后成年后空问定位能力及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未照射组。rn 结论:本研究提示脑组织在受到照射后激活NF-κB通路,并释放炎症因子IL-1, TNF-α及PIDD,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也参与其中。以上结果说明,使用抗炎治疗或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是防治放射性的脑损伤的新方法。
  • 摘要:三阴乳腺癌侵袭性高,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生命,单纯从免疫组化的角度来定义三阴乳腺癌显得不够全面,临床上有必要从分子学角度对三阴乳腺癌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目前三阴乳腺癌生物靶向治疗正在进行广泛研究,有望从根本上提高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rn 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原发性乳腺癌251例患者的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等因素相结合进行比较.rn 结果:组织学分级Ⅰ/Ⅱ级与Ⅲ级之间Ki-67表达存在差异(P=0.038);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Ki-67的表达较高(P=0.028);ER/PR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0),Her-2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含有危险因素的乳腺癌患者中Ki-67的表达较高(P<0.001).rn 结论:Ki-67的表达情况结合其他的病理学特征可提示乳腺癌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28例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71.4%),次全切除7例(25.0%),部分切除1例(3.6%).术后临床症状好转19例,维持术前水平4例,症状加重5例,暂时性失语和记忆功能减退6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胼胝体前部胶质瘤位置特殊,正确的手术入路和策略可降低致残率并取得良好疗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