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方法及先启机构

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方法及先启机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方法及先启机构,自动多扇门中门与门之间的铰接点依次按一前一后的顺序交替设置在门的前侧和后侧,在安装门的门框上设置先启机构,通过先启机构将自动多扇门同一侧的铰接点推开一定距离,使连接该铰接点的两扇门之间形成一个先启角,以方便后序的推门操作。本发明通过将连接两扇门的铰接点推动一定距离后形成一个先启角,方便了后序的推门操作,使门的开启动作快捷、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30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宁市繁星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84441.9

  • 发明设计人 黄佳锋;

    申请日2015-02-16

  • 分类号E05F17/00(20060101);E06B3/48(20060101);

  • 代理机构45104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刘小萍

  •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创新西路14号标准厂房第六层605、607、609、611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44: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5F17/00 授权公告日:20160824 终止日期:20190216 申请日:201502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1-2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5F17/00 登记生效日:201901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2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5F17/00 申请日:20150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的开启方法,具体是一种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所采用的先启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多扇折叠门在关闭状态时,由于各门面共面,在该平面内,或在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对多扇门进行推或拉操作,很难对此类折叠或滑移式多扇门进行开启动作,原因是此时的多扇门与执行件处于机构的死点位置,目前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推动第一门来启动,操作比较麻烦,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所采用的先启机构,通过将连接两扇门的铰接点推动一定距离后形成一个先启角,方便于后序的推门操作,从而使门的开启动作实现快捷、方便。

本发明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方法,其中门与门之间的铰接点依次按一前一后的顺序交替设置在门的前侧和后侧,在安装门的门框上设置先启机构,通过先启机构将自动多扇门同一侧的铰接点推开一定距离,使连接该铰接点的两扇门之间形成一个先启角,以方便后序的推门操作。

实施快速先启方法所采用的先启机构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的先启机构,由连接杆、中间杆以及两个平行排布的曲柄构成,两个曲柄与连接杆的两端形成铰接,其中一个曲柄的另一端与首门铰接,另一曲柄的另一端与门框相连;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数量与所需推动的铰接点数量相同的滑块,每个滑块上铰接有中间杆,每个中间件的另一端与所需推开的铰接点形成铰接,并与所需推开的门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曲柄中的一个曲柄通过动源驱动其绕与门的铰接点转动,通过曲柄带动连接杆摆动,再通过中间杆带动与需推开的铰接点移动,从而形成先启角。

所述中间杆通过转轴与所需推开的铰接点形成铰接,转轴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控制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在需推开的门上。

第二种的先启机构,由安装在门框上的弹簧构成,弹簧的安装位置与需推动的铰接点位置对应,需推动的铰接点上安装有固定轴,门在锁紧状态时,弹簧处于被固定轴压缩的状态,门在解锁状态时弹簧将所需推动的铰接点顶出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先启角。

第三种的先启机构,由两个平行排布的曲柄以及连接两个曲柄的连接杆构成,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曲柄形成铰接,两个曲柄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门框的两侧,其中一个曲柄由动源驱动其绕与门框的铰接点转动;所述连接杆在摆动时可推动与需推开的铰接点连接的固定轴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先启角。

第四种的先启机构,由链条、支撑块、坡形架和拉杆构成,所述链条安装在门框上并由动源驱动其运动,所述拉杆与需推开的铰接点以相互垂直排布形成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链条固定连接,另一端可顶压坡形架,坡形架的一端与链条铰接并通过安装在铰接点的扭力弹簧复位,坡形架的另一端设有可顶起拉杆的斜坡轨道,当拉杆被顶起,便带动与之相连的需推开的铰接点移动,从而形成先启角。

本发明通过将连接两扇门的铰接点推动一定距离后形成一个先启角,方便了后序的推门操作,从而使门的开启动作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第一种先启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曲柄2与第一门4连接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第二种先启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门33与第二门36连接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第三种先启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门41与第二门43连接的正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第四种先启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链条22与支撑块29及坡形架28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拉杆25与固定轴24连接的左视示意图。

图1及图2中:1-第一铰孔,2-第一曲柄,3-第二铰孔,4-第一门,5-连接杆,6-第三铰接点,7-第二门,8-第四铰接点,9-中间杆,10-第五铰孔,11-滑块,12-第三门,13-第n门,14-第六铰孔,15-第二曲柄,16-第七铰孔,17-合页,18-转轴,19-控制板,20-固定块。

图3及图4中:33-第一门,34-固定轴,35-弹簧,36-第二门。

图5及图6中:37-第一铰孔,38-第一曲柄,39-第二铰孔,40-连接杆,41-第一门,42-固定轴,43-第二门,44-第三铰孔,45-第二曲柄,46-第四铰孔。

图7、图8及图9中:21-门框,22-链条,23-第一门,24-固定轴,25-拉杆,26-销轴,27-扭力弹簧,28-坡形架,29-支撑块,30-第二门,31-第三门,32-第四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及先启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自动多扇门中,门与门之间的铰接点一般都是依次按一前一后的顺序交替设置在门的前侧和后侧,以便于折叠。

本发明方法对处于关闭状态的自动多扇门执行先启操作,具体操作是:在门框上设置先启机构,通过先启机构将自动多扇门同一侧的铰接点推开一定距离,使连接该铰接点的两扇门之间形成一个先启角,从而方便后序的推门操作,实现快速、便捷的开启门的操作。

为实施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先启机构可以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的先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由连接杆5、中间杆9以及两个平行排布的第一曲柄2和第二曲柄15构成,第一曲柄2和第二曲柄15分别通过第二铰孔3和第七铰孔16与连接杆5的两端形成铰接,第一曲柄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孔1与第一门5铰接,第二曲柄15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铰孔14与第n门13形成铰接,第一门4通过合页17与门框连接,用于连接第一门4和第二门7的第三铰接点6(也称合页,下同)、用于连接第二门7与第三门12的第四铰接点8则交替位于门的内侧和外侧,后接的门及铰接点排序一样。连接杆5上设有数量与需推动的铰接点数量相同的滑块11,每个滑块通过第五铰孔10与中间杆9形成铰接,每个中间杆9的另一端及第一曲柄2与需推开的铰接点(即合页)形成铰接,并且与需推开的门形成固定连接,具体连接结构见图2所示:图中以第一曲柄2与第一门4的连接结构为例说明,第一曲柄2与转轴18固定连接,转轴18与需推开的合页17形成铰接,转轴18与控制板19固定连接,控制板19与固定块20固定连接,固定块20固定在需推开的第一门4上,转轴18安装在合页17中。

中间件与需推开的门的连接结构与图2所示相同。

本发明先启机构通过动源带动其中一个曲柄转动,曲柄带动连接杆摆动,再通过中间杆9及第一曲柄2带动与需推开的铰接点移动,从而形成先启角,本发明可以控制门扇以一定角度(10°~20°)打开。

该先启机构的连接杆5长度视需控制的门扇数而定。

本发明先启机构的传动原理如下:

1、需要自动开启门时,为避开执行机构的死点,应先启动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机构,本发明可以通过动力机构以旋转的方式驱动两侧的任一曲柄(也可以是直接平行推或拉连接杆5的方式),使连接杆5平行上升,从而带动具有先启功能的中间杆9以及与门框铰接的第一曲柄2旋转,将所需控制的门扇绕合页形成“先启角”,从而实现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这时,不论是以执行机构推或拉纯铰接折叠自动多扇门(也可是铰接、滑块式滑移多扇门),都可轻而易举地将自动多扇门打开,并将多扇门折叠至门边框的极小位置上,此时连接杆5上的中间杆9可随着自动多扇门的折叠运动而旋转,并通过滑块11在连接杆随多扇门一起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多扇门的自动开启。

2、在门闭合时,先启机构不需启动,只需与门一起运动便可。

第二种的先启机构,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门33左侧铰接在门框上,所有门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固定轴34安装在第一门33和第二门36铰接的合页上并高于门的高度,弹簧35一端安装在门框上,另一端顶着固定轴34,弹簧35的安装位置与需推动的铰接点(即连接门的合页)位置对应,当门在锁紧状态时,弹簧35处于被固定轴34压缩的状态,当门在解锁状态时弹簧35可将固定轴34顶出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先启角。

本发明先启机构的传动原理如下:

1、需要自动开启门时,为避开执行机构的死点,应先启动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机构,用动力机构将门解锁后,弹簧35在弹力作用下推动固定轴34,固定轴34带动合页移动一定距离,使第一门33和第二门36绕合页形成“先启角”,从而实现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这时,不论是以执行机构推或拉纯铰接折叠自动多扇门(也可是铰接、滑块式滑移多扇门),都可轻而易举地将自动多扇门打开。

2、在门闭合时,先启机构不需启动,当固定轴34碰到弹簧35时将其压缩即可。

3、此机构可适用于任意多扇门。

第三种的先启机构,见图5和图6所示:第一门41左侧铰接在门框上,所有门之间通过合页铰接,第一曲柄38通过第二铰孔39铰接在门框上,第二曲柄45通过第四铰孔46铰接在门框上,第一曲柄38和第二曲柄45平行,连接杆40左端通过第一铰孔37铰接在第一曲柄38的另一端,连接杆40右端通过第三铰孔44铰接在第二曲柄45的另一端。需推动的铰接点如图6所示的第一门41和第二门43铰接的合页上安装有固定轴42,固定轴42高于门的高度。两个曲柄中的一个曲柄由动源驱动其绕与门框的铰接点转动,与之铰接的连接杆则作摆动,连接杆的摆动便推动固定轴42,并带动与固定轴42连接的合页推开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先启角。

本发明先启机构的传动原理如下:

1、需要自动开启门时,为避开执行机构的死点,应先启动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机构,可用动力机构以旋转的方式驱动任一曲柄(也可直接平行推或拉连接杆40的方式),使连接杆40平行向外,推动固定轴42,固定轴42带动合页移动一定距离,使第一门41和第二门43绕合页形成“先启角”,从而实现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这时,不论是以执行机构推或拉纯铰接折叠自动多扇门(也可是铰接、滑块式滑移多扇门),都可轻而易举地将自动多扇门打开。

2、在门闭合时,先启机构不需启动,当固定轴42碰到连接杆40时将其推回原位即可。

3、此机构可适用于任意多扇门,连接杆40的长度视需控制的门扇数而定。

4、该机构的控制动源,可与自动门的开启与关闭动源共享,这不但节省了动源,减少能耗,也使该自动门的控制更简单,也更安全。当然,如需要,该机构也可使用单独动源独立控制。

第四种的先启机构,见图7至图9所示:它由链条22、支撑块29、坡形架28和拉杆25构成,链条22安装在门框21上,并由动源驱动其作往返运动,拉杆25与固定轴24以相互垂直排布并形成固定连接,固定轴24安装在门与门铰接的合页上。第一门23通过合页铰接在门框21一侧,第一门23、第二门30、第三门31和第四门32之间通过合页铰接,门框21固定在墙体上。坡形架28的一端通过销轴26铰接在链条22上,另一端设有可顶起拉杆25的斜坡轨道,销轴26上安装有可使坡形架28复位的扭力弹簧27,坡形架28设在支撑块29的左侧,支撑块29固定在链条22上,支撑块29的左端顶着坡形架28,当拉杆25被坡形架28顶起时,便带动与之连接的合页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先启角。

本发明先启机构的传动原理如下:

1、需要自动开启门时,为避开执行机构的死点,应先启动自动多扇门的快速先启机构。如图7所示,启动链条22向左运动,链条22带动铰接在其上的坡形架28和固定在其上的支撑块29向左运动,由于支撑块29的支撑作用,拉杆25沿坡形架28的斜坡轨道上升,通过固定轴24带动合页移动,使连接该合页的门打开一个先启角,从而实现多扇门的快速先启。

2、当门闭合时,链条22向右运动,链条22带动铰接在其上的坡形架28和固定在其上的支撑块29向右运动,当到达拉杆25的位置时,由于坡形架28的左侧没有支撑物,拉杆25将坡形架28推倒,当坡形架28过了拉杆25时,坡形架28会在扭力弹簧27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3、此机构可适用于任意多扇门,此处仅以四扇门为例说明。

4、该机构的控制动源,可与自动门的开启与关闭动源共享,这不但节省了动源,减少能耗,也使该自动门的控制更简单,也更安全。当然,如需要,该机构也可使用单独动源独立控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