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三层阅读引领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

一种基于三层阅读引领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

摘要

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阅读引领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包括:在第一交互页面上发布多条荐书文章推广词;其中,所述荐书文章推广词包括:荐书文章链接;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荐书文章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二交互页面;其中,第二交互页面包括:荐书文章内容、图书关联链接;若用户在第二交互页面点击所述图书关联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三交互页面;其中,第三交互页面包括:图书元数据、图书购买链接、图书借阅链接。本发明基于阅读推广词、荐书文章、推荐图书构成的三层阅读引领流程,能够适应碎片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阅读推广的覆盖范围,提高读者的图书阅读兴趣,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1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图书馆;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98114.7

  • 申请日2016-12-22

  • 分类号G06F17/30;

  • 代理机构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林潮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16/9535 专利号:ZL2016111981147 申请日:20161222 授权公告日:202002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2-21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30 申请日:2016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书推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层阅读引领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面临着重大挑战。第一,大众的阅读时间被互联网上的大量碎片化阅读内容所占据,导致用于图书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对面向知识学习的优秀图书的深度阅读造成很大冲击。第二,随着图书出版种类的增加,用户可选择的同一主题的图书越来越多。由于传统的图书推荐主要是通过图书书目信息以及图书发行者的宣传布告,用户很难通过这些简短的信息作出选择,无法起到很好的推荐效果。第三,书目信息形式单一,不足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图书发行宣传布告也往往只是单向宣传,缺少可信度、也不足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即便读者已进入图书阅读阶段,但是移动网络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各种交互也很容易使读者的注意力转移,极大地降低阅读效果。

目前,图书馆等图书推广机构主要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布荐书单、新书预告单等传统方式进行图书推荐。如果读者对荐书单中的图书感兴趣,就可以通过荐书单里的编目标识字段(比如ISBN编号,题名,或图书馆索书号)到图书馆或书店进行借阅或购买。但是,在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阅读环境下,以荐书单为主的阅读推荐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由于荐书单的发布限于特定的网站或特定场所,导致荐书单的传播途径与传播范围有限。第二,荐书单的内容表现形式单调,无法吸引读者。进一步的,即便读者有阅读欲望,由于不能很快获得图书,也会使这种阅读欲望随时间而降低。第三,与新闻八卦类阅读内容相比,荐书单太长,不具备传播优势,很容易被忽略。第四,荐书单中的图书介绍内容格式化,没有故事情节,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针对传统图书阅读推广方式存在的缺陷,亟需一种新的图书阅读推广方案,以提高图书阅读推广的覆盖范围,提高读者的图书阅读兴趣,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三层阅读引领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以适应碎片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阅读推广的覆盖范围,提高读者的图书阅读兴趣,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阅读引领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包括:

在第一交互页面上发布多条荐书文章推广词;其中,所述荐书文章推广词包括:荐书文章链接;

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荐书文章链接,则服务器向用户所用终端返回第二交互页面;其中,第二交互页面包括:荐书文章内容、图书关联链接;

若用户在第二交互页面点击所述图书关联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三交互页面;其中,第三交互页面包括:图书元数据、图书购买链接、图书借阅链接。

优选的,所述荐书文章链接包括:荐书文章标识、阅读推广机构标识。

优选的,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二交互页面,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荐书文章标识选取文章总库中的正文数据、机构文章分库中的文章元数据;根据所述阅读推广机构标识选取样式库中的文章展示模板;根据所述文章展示模板对正文数据、文章元数据进行动态组装,为组装后的荐书文章内容配置推荐图书链接,并将装配形成的第二交互页面返回至用户。

优选的,所述图书关联链接包括:推荐图书标识、阅读推广机构标识。

优选的,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三交互页面,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推荐图书标识选取机构图书库中的图书元数据;根据所述阅读推广机构标识选取样式库中的图书展示模板;根据所述图书展示模板对所述图书元数据进行组装,为组装后的图书信息配置图书购买链接、图书借阅链接,并将装配形成的第三交互页面返回至用户。

优选的,第一交互页面还包括:共读链接。

优选的,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共读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四交互页面;其中,第四交互页面包括:图书共读内容、图书关联链接。

优选的,第一交互页面还包括:线下活动链接。

优选的,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线下活动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五交互页面;其中,第五交互页面包括:线下活动内容、图书关联链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主要包括:在第一交互页面发布多条荐书文章推广词;所述荐书文章推广词包括:荐书文章链接;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荐书文章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二交互页面;第二交互页面包括:荐书文章内容、图书关联链接;若用户在第二交互页面点击所述图书关联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三交互页面;第三交互页面包括:图书元数据、图书购买链接、图书借阅链接。本发明基于阅读推广词、荐书文章、推荐图书构成的三层阅读引领流程,能够适应碎片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阅读推广的覆盖范围,提高读者的图书阅读兴趣,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生成第二交互页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生成第三交互页面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现有的以荐书单为主的图书推荐方法存在传播范围有限、内容表现形式单调、缺乏故事情节等问题,因此其图书推荐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图书阅读需要三个阶段的引导。首先要让读者注意到图书,然后通过故事性推介引起读者阅读图书的兴趣,最后在读者阅读图书过程中通过导读与互动辅助读者阅读。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以能够适应碎片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阅读推广的覆盖范围,提高读者的图书阅读兴趣,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从图1可见,该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至步骤S3。

在步骤S1中,在第一交互页面上发布多条荐书文章推广词。其中,所述荐书文章推广词包括:荐书文章链接。

具体地,系统可通过传播媒体发布荐书文章推广词,例如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站、APP等。一条荐书文章推广词可包括:一句话、一幅图、荐书文章链接等内容。

在步骤S2中,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荐书文章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二交互页面;其中,第二交互页面包括:荐书文章内容、图书关联链接。

具体地,在浏览第一交互页面时,如果用户对某一荐书文章推广词感兴趣,则可以点击该条文章推广词所包含的荐书文章链接。其中,荐书文章链接包括:荐书文章标识、阅读推广机构标识。之后,服务器生成第二交互页面,并向用户所用终端返回第二交互页面。如图2所示,服务器生成第二交互页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荐书文章标识选取文章总库中的正文数据、机构文章分库中的文章元数据。

其中,文章总库用于存储所有参与的阅读推广机构的荐书文章,包括:分别进行存储的正文数据与基础元数据。机构文章分库用于单独存储该阅读推广机构所拥有的荐书文章的个性化元数据。并且,荐书文章的正文数据与基础元数据、个性化元数据之间通过荐书文章标识进行关联。在用户点击某一荐书文章链接之后,服务器可通过其包含的荐书文章标识选取正文数据及文章元数据。

S22、根据所述阅读推广机构标识选取样式库中的文章展示模板。

其中,样式库用于存储各个机构的文章展示模板、图书展示模板等页面模板。在该步骤中,服务器可通过荐书文章链接中的阅读推广机构标识选取文章展示模板。

S23、根据所述文章展示模板对正文数据、文章元数据进行动态组装,为组装后的荐书文章内容配置推荐图书链接,并将装配形成的第二交互页面返回至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机构的荐书文章正文数据以统一的格式存储在文章总库中,便于对荐书资源进行统一、集中管理;通过在机构文章分库中存储个性化文章元数据,便于对文章元数据信息进行个性化管理、有助于文章版权保护的实现。进一步的,在生成某个机构的荐书文章展示页面时,通过选取该机构的页面样式模板对文章正文内容、元数据进行自动装配,使得荐书文章与该机构的页面呈现风格保持一致,无需机构工作人员的重新编辑工作,极大减少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步骤S3中,若用户在第二交互页面点击所述图书关联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三交互页面;其中,第三交互页面包括:图书元数据、图书购买链接、图书借阅链接。

具体地,在浏览第二交互页面时,如果用户对推荐的图书感兴趣,则可以点击图书关联链接。其中,图书关联链接包括:推荐图书标识、阅读推广机构标识。之后,服务器生成第三交互页面,并向用户所用终端返回第三交互页面。

如图3所示,服务器生成第三交互页面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推荐图书标识选取机构图书库中的图书元数据。

其中,机构图书库用于存储该阅读推广机构所有的图书的元数据信息。在用户点击某一图书关联链接之后,服务器可通过其包含的推荐图书标识选取图书元数据。

S32、根据所述阅读推广机构标识选取样式库中的图书展示模板。

其中,样式库中存储有各个机构的图书展示模板。在该步骤中,服务器可通过图书关联链接中的阅读推广机构标识选取图书展示模板。

S33、根据所述图书展示模板对所述图书元数据进行组装,为组装后的图书信息配置图书购买链接、图书借阅链接,并将装配形成的第三交互页面返回至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选取该机构的图书展示模板对图书元数据进行组装,使得图书展示与该机构的页面呈现风格保持一致,无需机构工作人员的重新编辑工作,极大减少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至步骤S3,实现了三层阅读引领。首先,利用阅读推广词在碎片化的阅读环境中传播荐书故事,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利用荐书文章进行图书推荐,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通过提供推荐图书借阅、购买链接,能够使读者快速获取图书。通过上述阅读引领,能够提高读者的图书阅读兴趣,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一交互页面,和/或,第三交互页面设置:共读链接。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共读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四交互页面。其中,第四交互页面包括:图书共读内容、图书关联链接。

在第四交互页面上,用户可在此页面上进行图书共读。图书共读是由领读者带领共读成员一起同步阅读图书的阅读形式。具体来说,可由领读者提供图文或声音的导读大纲,设定图书章节的阅读进度。通过领读者的导读大纲,使共读成员一起阅读。在共读过程中成员之间可进行感言分享、提问交流,以增进对阅读章节的理解掌握,约束成员自己的阅读进度,保证读书时间。若用户对与此共读相关的图书感兴趣,则可通过点击图书关联链接,进入第三交互页面。

另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图书阅读推荐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一交互页面,和/或,第三交互页面设置:线下活动链接。若用户在第一交互页面点击线下活动链接,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返回第五交互页面。其中,第五交互页面包括:线下活动内容、图书关联链接。

在第五交互页面上,用户可在此页面获得阅读活动(比如读书会、新书发布会)的在线支持,比如进行报名、缴费、签到等操作。若用户对与此活动相关的图书感兴趣,则可通过点击图书关联链接,进入第三交互页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书阅读推荐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使阅读推广适用于碎片化的阅读环境。通过把严谨的阅读推广内容分解为多个层次,使第一个层次的阅读内容极简化,便于利用各种社交网络和自媒体渠道进行快速传播,扩展阅读推广的范围。

(2)、各层阅读推广紧密连接。阅读推广词连接阅读推荐文章,阅读推荐文章连接推荐图书,使得对图书感兴趣的用户可快速获取图书的借阅购买渠道。

(3)、把线上共读与线下阅读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增加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阅读粘性,提高图书阅读推荐效果。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