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八宝丹用于制备延缓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药物的用途

八宝丹用于制备延缓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药物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八宝丹用于制备延缓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药物的用途。实验结果表明,八宝丹可有效减缓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通过对肝脏和脾脏的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长期服用八宝丹,并不会对肝脏和脾脏造成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长期服用八宝丹对小鼠并无明显毒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699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62698.7

  • 申请日2021-02-05

  • 分类号A61K35/618(2015.01);A61P35/00(2006.01);A61K31/045(2006.01);A61K33/28(2006.01);A61K33/30(2006.01);A61K35/02(2015.01);A61K35/10(2015.01);A61K35/36(2015.01);A61K35/413(2015.01);

  • 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李维盈;徐琳

  • 地址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白云大道9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7: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5/618 专利申请号:2021101626987 申请日:20210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八宝丹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八宝丹用于制备延缓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八宝丹源自中药古方,具有清利湿热、活血解毒、去黄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肋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以及传染性病毒性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八宝丹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保肝、利胆、去黄等功效。临床实验显示,八宝丹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总有效率高于胆舒胶囊。八宝丹胶囊辅助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具有较好的退黄效果,疗效和苦黄胶囊相似;可有效地改善病毒性肝炎所致的难治性黄疸;对慢性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八宝丹还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八宝丹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结肠癌LoVo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八宝丹抑制骨肉瘤U-20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药效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关系。八宝丹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在临床上能够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八宝丹可促进正常及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降低荷瘤小鼠外周血、脾脏和骨髓细胞中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比例,改善肿瘤免疫。

吴皓等人(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2月第29卷第2期,568-570页)研究表明,八宝丹对结肠癌荷瘤小鼠外周血、脾脏和骨髓细胞中MDSC比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肿瘤,改善肿瘤免疫的机制之一。

但是,目前还没有八宝丹用于结肠炎的报道,也没有八宝丹延缓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报道。

发明内容

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olitis associated cancer,CAC)的发生、发展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密切相关,表现为UC患者患CAC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目前这种关联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即当结肠组织在溃疡性慢性炎性反应条件持续刺激下,结肠上皮细胞可能发生癌变,最终导致CAC的发生。

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实验表明,八宝丹(BBD)可有效减缓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通过对肝脏和脾脏的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长期服用BBD,并不会对肝脏和脾脏造成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长期服用BBD对小鼠并无明显毒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八宝丹用于制备延缓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剂型,例如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可以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混悬液、锭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和散剂等。所述药物的给药途径可以为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所述注射给药可以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等途径。

基于质量百分比,所述药物可以包括0.01~100%的八宝丹或其提取物,以及99.99%~0的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可以选自赋形剂、填充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抗氧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风味剂、香精、吸附剂、润滑剂、包衣剂、缓释剂、促进剂、推进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

本发明中,术语“延缓”、“减缓”和“缓解”可以互换使用,表示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改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各组小鼠肠组织初始全肠长度比较。

图2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结肠组织比较,其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AOM/DSS组比较,#P<0.05;箭头所示处为瘤体。

图3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结肠解剖照片,其中,箭头所示处为瘤体。

图4显示AOM/DSS和AOM/DSS+BBD组瘤体数量,其中,与AOM/DSS组比较,#P<0.05。

图5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结肠HE染色照片(50x),其中,箭头所示处为瘤体。

图6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脾脏指数比较,其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AOM/DSS组比较,#P<0.05。

图7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脾脏HE染色结果比较(200x)。

图8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肝脏指数比较。

图9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肝脏HE染色结果比较(200x)。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药品及配制方法

八宝丹胶囊性状:胶囊内容物为黄褐色或灰棕褐色的内容物,提供单位: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贮存方法:阴凉、干燥、室温保存。

灌胃用药物配制方法:称取胶囊内容物,加适量MiliQ水溶解至所需浓度(40mg/mL),冰浴超声30分钟后4℃保存,2小时内使用。

1.研究方法

1.1造模(CAC模型构建)

36只Balb/C小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18只)、对照组(18只),造模组单次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12.5mg/kg),一周后给予含有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的饮用水6天,之后换为正常饮用水2周(此为一个循环),共重复3个循环;对照组单次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所有饮水均为正常用水。

根据小鼠疾病指数(DAI),在第一次给予DSS结束后第二天将造模组随机分为单纯造模组(AOM/DSS)和八宝丹(BBD)治疗组(AOM/DSS+BBD),各9只;将对照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灌胃生理盐水)组和BBD对照组,各9只。BBD治疗组和BBD对照组分别给予小鼠BBD灌胃处理(200mg/kg),给药6天停1天。

1.2观察检测指标

实验过程每2天测量一次小鼠体重、便血和稀便情况,计算小鼠疾病指数DAI(DAI=体重下降评分+便血评分+稀便评分);取小鼠肠组织,测量全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结肠长度,解剖结肠区段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取小鼠肝脏、脾脏组织,测量重量,并进行HE染色。

1.3评分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如果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如果两组不全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将P<0.05定义为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实验过程小鼠体重和DAI疾病指数变化

2.1.1体重变化

第一次给予DSS后,造模组小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第二次给予DSS后,AOM/DSS组和AOM/DSS+BBD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较轻,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体重上升趋势减缓;第三次给予DSS后,AOM/DSS+BBD组小鼠体重虽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较轻,但该组小鼠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AOM/DSS组(#P<0.05)。

BBD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体重相比无显著差异,长期服用BBD对正常小鼠体重未造成影响。

表1各组间小鼠体重比较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AOM/DSS组比较,#P<0.05。

2.1.2小鼠疾病指数DAI变化

第1次给予DSS后,造模组小鼠出现了一定程度便血情况,此时小鼠发生结肠炎症,提示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在第2次给予DSS后,AOM/DSS组和AOM/DSS+BBD组DAI情况出现显著差异(#P<0.05);给予第3次DSS后,AOM/DSS+BBD组与AOM/DSS组的小鼠相比,便血程度减弱、稀便程度减轻、DAI值减小(#P<0.05),说明在持续给予BBD后,对AOM/DSS所导致的小鼠结肠炎、结肠损伤有明显的减轻作用。根据解剖实验显示,BBD干预后结肠癌性病变被减缓。

BBD对照组的小鼠DAI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BBD对正常小鼠便血、稀便、DAI情况未造成影响。

表2各组间小鼠DAI程度比较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AOM/DSS组比较,#P<0.05。

2.2小鼠结肠组织取材结果

2.2.1 BBD对AOM/DSS诱导的小鼠全肠长度的影响

图1显示空白对照组,AOM/DSS组,AOM/DSS+BBD组和BBD对照组的各组小鼠肠组织初始全肠长度比较。由图可见,4组间小鼠全肠(空肠+回肠+结肠)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BBD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图2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结肠组织比较,图3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结肠解剖照片。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AOM/DSS组结肠长度明显变短(P<0.01),结肠尾部变粗,可明显从肠壁外看到内部实体瘤的存在(图2箭头所示);与AOM/DSS组小鼠比较,AOM/DSS+BBD组小鼠结肠长度更长(P<0.05),但结肠远端仍有少量瘤体形成(图3箭头)。

图4显示AOM/DSS和AOM/DSS+BBD组瘤体数量,图5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结肠HE染色照片(50x)。根据结肠解剖结果和HE染色结果显示,AOM/DSS组的结肠远端已形成明显瘤体,瘤体数量较多(图4,解剖结果;图5,HE染色结果,箭头所示),并有向结肠中段蔓延的现象;AOM/DSS+BBD组在相同的结肠炎、结肠癌诱导剂的作用下,其瘤体数量远少于AOM/DSS组,结肠远端癌性病变程度较低,提示BBD可有效缓解结肠炎向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BBD对照组的结肠长度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壁内壁组织结构清晰完整。

3.小鼠脾脏、肝脏指数结果

3.1小鼠脾脏指数结果

图6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脾脏指数比较。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AOM/DSS组脾脏明显变大,脾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AOM/DSS组小鼠比较,AOM/DSS+BBD组小鼠脾脏变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脾脏指数是评价癌症恶性程度高低的间接指标之一,指数越大,提示癌症恶性程度越高。实验结果显示,AOM/DSS+BBD组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AOM/DSS组,提示BBD可延缓AOM/DSS所致的结肠炎向结肠癌发生发展及结肠癌的癌症恶性程度。

BBD对照组的小鼠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长期服用BBD对小鼠的免疫系统并不造成影响。

图7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脾脏HE染色结果比较(200x)。4组间脾脏组织HE染色,未见明显组织病理学变化。

3.2小鼠肝脏指数结果

图8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肝脏指数比较。空白对照组,AOM/DSS组,AOM/DSS+BBD组和BBD对照组,四组间小鼠肝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图9显示各组小鼠处理后的肝脏HE染色结果比较(200x)。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OM/DSS组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箭头所示),AOM/DSS+BBD组和BBD对照组炎症细胞未见明显增多。

4.小结

4.1结果显示,在结肠炎结肠癌诱导剂AOM/DSS的作用下,Balb/C小鼠出现稀便、便血、体重减轻的现象。BBD治疗组(AOM/DSS+BBD)的DAI疾病指数更低、体重较重,与AOM/DSS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4.2结果显示,AOM/DS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肠长度变短、变粗,结肠远端出现大量瘤体。与AOM/DSS组相比,BBD治疗组的小鼠结肠长度更长,并且瘤体数量明显减少;同时,通过脾脏指数检测发现,BBD治疗组的小鼠脾脏显著小于AOM/DSS组。

综上所述,BBD可有效减缓AOM/DSS诱导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通过对肝脏和脾脏的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长期服用BBD,并不会对肝脏和脾脏造成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长期服用BBD对小鼠并无明显毒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