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态混凝土

变态混凝土

变态混凝土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10578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城市建设、企业科技与发展、红水河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2015年水利水电混凝土坝信息网技术交流会议、第四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等;变态混凝土的相关文献由456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卫平、吴旭、颜曦等。

变态混凝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0578 占比:99.92%

总计:210748篇

变态混凝土—发文趋势图

变态混凝土

-研究学者

  • 彭卫平
  • 吴旭
  • 颜曦
  • 刘翔
  • 张宏武
  • 徐绍波
  • 莫世远
  • 郑鹏鹏
  • 王婷
  • 刘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饶力
    • 摘要: 为了探索变态混凝土注浆在软弱围岩地层加固应用的可行性,从其扩撒机理的研究入手,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借助于模型试验对变态混凝土浆液注浆扩散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然后以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新建隧道为例,对变态混凝土在软弱围岩地层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最后采用开挖取样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成果表明:首先,实际施工中可将注浆压力、注浆量、浆液的水胶比和颗粒直径作为主控因素,并借助于模型试验得到各影响因素与注浆扩散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基于COMSOL 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变态混凝土在孔隙率为0.34的软弱围岩中的有效扩散半径能达到1 700~1 900 mm;最后,变态混凝土在某新建隧道软弱围岩地层加固中的应用情况表明,变态混凝土浆液能很好地在软弱围岩中流动,填充围岩孔隙的同时,能沿着围岩裂隙渗入到土体结构深层中去,进一步起到加固软弱围岩的作用,同时还具备良好的防渗效果;可见,软弱围岩地层加固中采用变态混凝土注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 熊涛; 李佳宾
    • 摘要: 大古水电站地处高海拔地区,为更好地保证坝体防渗效果、加快施工进度,在大坝上下游模板、横缝模板、靠岸坡部位、止水埋设处、廊道周边和其他孔口周边以及碾压不到的施工部位采取变态(机拌+造孔加浆)混凝土、辅以振捣台车进行施工,增强了坝体防渗性能与结构强度。从开工至2020年11月,在不到20个月的工期内,大坝碾压全线到顶,创造了雅江流域筑坝新纪录,充分验证变态混凝土对简化施工工艺、解决异种混凝土之间结合不良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了碾压混凝土筑坝快速施工的特点,在雅江流域乃至整个西藏地区等高海拔区域更具指导与借鉴意义。
    • 李建平; 向尚君
    • 摘要: 以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Ⅱ标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前期混凝土原材料比选基础上,主要通过基准用水量和最佳砂率试验、外加剂掺量试验、混凝土拌和VC值及含气量损失试验、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水胶比与碾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接缝砂浆试验、变态混凝土试验等试验,初步推荐用于现场施工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经极限拉伸试验、抗冻抗渗试验、干缩与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热学性能试验及混凝土总碱含量等试验复核,最终确定用于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Ⅱ标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
    • 李荣果; 唐杰伟; 郑祥
    • 摘要: 现有碾压混凝土坝变态混凝土采用人工挖沟槽、框量加浆的施工方式,其作业效率低、浆液浪费多且加浆均匀性差,始终是变态混凝土施工控制的薄弱环节.介绍了一种搅拌式可调控数字流量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注浆新工艺;运用EDEM离散元软件仿真分析了变态区拌合料中搅拌加浆方式的拌合均匀性,并进行了搅拌工艺参数优化;研发出了一套变态混凝土搅拌加浆全自动设备,分析了其性能特点.乌弄龙水电站现场运用实践表明:该装备及工艺显著提高了变态混凝土的作业工效,改善了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井绪东
    • 摘要: 某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边缘、钢预埋件、与岸坡等结构的接缝等狭窄、狭小区域的影响范围不能得到有效碾压。通过采用变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现了变态型碾压与同步快速浇筑,保证了碾压混凝土的快速施工。同时,通过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少量胶的变态混凝土也能满足同等级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提高碾压混凝土建筑的防渗性能和结构强度,节约工程投资。
    • 左鹏杰
    • 摘要: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中,传统方面注浆技术具有局限性,而融合自动化系统实施变态混凝土自动化搅拌加浆,注浆更加均匀、精准,有利于提高变态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提升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效率和质量。文章对具体的设备研发和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 邵国辉; 李仲钰; 吴强
    • 摘要: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碾压混凝土坝在建、拟建项目最多的国家,同样施工技术领域也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作为碾压混凝土的关键施工技术(即:变态混凝土加浆技术),仍长期延用了人工插孔、挖槽加浆等传统工艺.为改善解决传统加浆工艺中的质量控制难、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此次研发重点是围绕利用机械方式将成孔、注浆工艺集成为一体,以提升成孔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并对注浆量进行精准控制.
    • 任喜平; 张乐; 杨军超
    • 摘要: 在秦岭腹地南北气候分界线区域确定大坝建设中变态混凝土配合比,以往研究经验较少.本文通过三河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大坝中变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特殊地区碾压混凝土大坝中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可对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中黄金峡碾压混凝土坝体的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起到参考作用,也为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案在秦岭南北气候分界线区域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在三河口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该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成果已得到成功应用,其物理、化学性能及各强度等级等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 任勇
    • 摘要: 变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核心为加浆和振捣工序.某碾压混凝土高拱坝施工期间,借助变态混凝土加浆振捣智能监控管理手段,实现了浆液比重数据实时采集和振捣人员工作轨迹动态的远程监控,进一步保证变态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
    • 田福文; 周利
    • 摘要: 为探析变态混凝土对碾压混凝土坝防渗的影响,以某碾压混凝土坝为例,设定上游防渗区宽度,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了变态混凝土不同宽度和渗透系数条件下的大坝渗透机理,并计算讨论了坝体单宽的渗流流量变化规律等.计算结果表明,变态混凝土宽度对坝体防渗影响不大,加浆工艺和加浆量对坝体防渗影响较大.变态混凝土施工宜采用垂直加浆工艺,并严格控制加浆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