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歌

古歌

古歌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专利文献2661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 古歌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荣、禹崇全、舒洁等。

古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6.80%

专利文献>

论文:2661 占比:93.20%

总计:2855篇

古歌—发文趋势图

古歌

-研究学者

  • 张荣
  • 禹崇全
  • 舒洁
  • 吴占杰
  • 尚艳
  • 张承志
  • 李一如
  • 李友华
  • 杨云燕
  • 杨晓燕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安强
    • 摘要: “妮莎”是羌语的音译,意思是“至善至美的话”。老百姓说是“话”,其实是大歌,以唱叙天地形成、山川来历、人类诞生、风俗来源、人群交往、生生亲和、美美与共之事。因所唱之歌,传唱己久,叙事生动,深富哲理,风趣活泼,感染力强,深得人们喜爱。目前,妮莎古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茂县和黑水县交界地带,在松潘县小姓乡、镇坪乡及茂县叠溪镇等地甚为流行。
    • 龚碧林
    • 摘要: 傣族的传统民间音乐以优美抒情见长,旋律悠扬舒缓,曲调缠绵委婉,充满乡野气息,表现内容从自然景观到田间劳作;从叙事咏物到传情达意十分广泛。千百年来,傣族民歌在人们的竞相传唱中不断发扬光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展现出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分别从傣族古歌、傣族原始文化信仰音乐和傣族叙事长歌三个方面对傣族传统民间音乐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及哲学思想逐一展开叙述。
    • 尚艳
    • 摘要: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布依族聚居地之一,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歌文化。布依族古歌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录着生活点滴,承载着布依族对民族历史、农业生产、生活习俗、道德教化的传递。探索黔西南布依族古歌产生因素,挖掘布依族古歌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对研究民族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 尚艳
    • 摘要: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布依族聚居地之一,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歌文化.布依族古歌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录着生活点滴,承载着布依族对民族历史、农业生产、生活习俗、道德教化的传递.探索黔西南布依族古歌产生因素,挖掘布依族古歌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对研究民族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 袁小菊
    • 摘要: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支系繁多的世界性民族,一说起源于我国环太湖流域,后因战争散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苗族独特的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及意义。本文将对小花苗传统古歌进行深入研究,描述小花苗的古歌主要体现了哪些内容、出现于哪些场合,让读者在了解小花苗古歌的音乐曲调、常用乐器时,也领会到苗族内部的文化差异性。
    • 郭笑天
    • 摘要: 在增强全民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布依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重要命题。而其着力点在于布依族古歌,因为它是布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内容广泛、主题多元、语言通俗、修辞丰富、旋律简单、曲调温婉、历史悠久、紧跟时代等基本特征。布依族古歌所反映出的自然之美、劳动之美、礼仪之美是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潮流的审美价值,有利于增强公众对于布依族文化的自信心。
    • 覃琮; 吴絮颖
    • 摘要: 《密洛陀》是瑶族的民族史诗,主要流传在桂西北的布努瑶支系,被誉为布努瑶的"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密洛陀》搜集整理以及相关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先后出版了五个版本的《密洛陀》,使《密洛陀》汇入中国民族史诗的长廊,在研究上则探讨了《密洛陀》的定位、创世特点、哲学思想、文化认同、传承规律、史诗比较等众多议题,但也存在着搜集整理成果形式单一、重文本轻田野的研究倾向等问题.今后《密洛陀》的研究,需要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搜集整理,在研究方面则要加大田野调查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实现与国内外史诗研究接轨.
    •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摘要: “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怕你们吃完用光。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首流传在景迈山芒景一带的古歌,据传是布朗族第一代首领帕哎冷留下的。然后,尽管帕哎冷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怎么喝也喝不完的茶树,在很长的历史时空里,却未能如愿地让他的子孙后代过上富足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景迈山的少数民族才开始真正拥抱大山外面的生活。近20年来的巨大变迁,更是让景迈山成了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
    • 周步
    • 摘要: 那首古歌,就是匈奴流传于世的两首古歌之一:《焉支古歌》。它成歌于汉武帝时期,首唱在焉支山下,所以后世命名《焉支古歌》。有时候我想,一个让大汉王朝"谈匈奴而变色"的民族,怎么突然间发出了这样黯淡的绝唱?匈奴流传于世的另一首古歌就是《敕勒川》。《敕勒川》比《焉支古歌》晚四百多年,成歌于南北朝时期。
    • 杨丽芬
    • 摘要: 苗族民间口头文学非常发达,数量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精湛。苗族民间口头文学又与音乐紧密相连,二者几乎并存。大量民间口头文学就是通过音乐形式口传心记,代代沿袭。古歌属苗族民间口头文学和歌乐主要部分,内容丰富,浩如烟海,系统叙述天地日月形成、万物起源以及苗族祖先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世立业的生动情景,号称“苗族古代百科全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