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唐诗

唐诗

唐诗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56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常用外国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8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2123种,包括文史知识、咬文嚼字、古典文学知识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第三届CCF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中国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唐诗的相关文献由4792位作者贡献,包括六神磊磊、蔡志忠、茹喜斌等。

唐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89 占比:99.6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0.14%

总计:5610篇

唐诗—发文趋势图

唐诗

-研究学者

  • 六神磊磊
  • 蔡志忠
  • 茹喜斌
  • 段曹林
  • 李金坤
  • 王维
  • 何如(译)
  • 王世立
  • 石云涛
  • 蒙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辛晓娟
    • 摘要: 游侠是都城多元文化的产物,唐代诗歌中的游侠形象,最典型地体现出人与都城空间的互动关系。游侠通过“游”的行为,不仅从物理上意义上打破了空间阻隔,也勾连起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社会意义上打破不同阶层的壁垒。游侠不仅是都城景观的观察者,也是景观的构成者,丰富了都城景观的美学层次。文学作品中的游侠形象,更是世俗欲望与理想光辉的集合体,他们有重利轻义、扶危济困的一面;亦有铺张浪费、肆意陈欲的一面。“以武犯禁”时,他们是秩序的破坏者;为王前驱时,他们又是特权的维护者和享有者。这种矛盾背后,正折射出游侠形象与都城间复杂而独特的关系。唐诗中的游侠形象,从地域及心理两个层面拓展了都城空间,并完成了对都城的人格化塑造。
    • 孙祥; 张铭
    • 摘要: 西域乐舞在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祖国边陲或中原地区,西域乐舞与各地文化的交流交融均呈现出空前绝后之势,尤以唐代为盛。除了现存的壁画与文物古籍外,唐诗也是西域乐舞在中原地区传播与东渐的重要考证。本文从唐诗入手,选择部分描绘西域乐舞的代表性诗作,试图从艺术传播发展的角度来说明西域乐舞东渐对唐代中原诗歌创作的影响与走向,也借西域乐舞反哺中原文化的案例阐明唐代诗人笔下的西域乐舞形态与艺术特征。
    • 章帅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美术创作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融入唐诗的相关内容,确保唐诗的内容和绘画创作等更有效地融合,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在唐诗的引导之下,更加有效地融入到美术创作过程中来,进而体现出事半功倍的创作效果。同时,为幼儿唐诗的有效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增强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应用唐诗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 石云涛
    • 摘要: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代诗人用诗歌歌颂这一伟大的时代。安史之乱后盛世不在,但当时的繁荣景象却令后人眷恋,开元盛世时期社会安定、万国来朝的局面,令唐后期的诗人深情追忆而形诸笔端。在唐朝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上,姚崇具有独特的贡献,他也成为后世人们热情赞颂的政治家。
    • 刘昌宇
    • 摘要: 沿着唐诗的缕缕馨香,我们能感受到古人欢度春节的热闹场面,从中还可以了解到渐行渐远的一些春节习俗。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当时,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喝花椒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儿放入杯中。
    • 吴春怡
    • 摘要: 白帝城历史悠久,《后汉书》第一次提及白帝城,《水经注》最早书写白帝城形胜。白帝城素有“诗城”的美称,陈子昂、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曾到白帝城游览,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唐人主要从白帝城的形胜和历史两个方面进行咏叹抒情,并影响了唐以后白帝城诗歌的书写。因白帝城景观蕴含了巨大的文学价值,白帝城承载了唐人的人文情怀、人格理想等多重文化内涵。具有作为文学景观的白帝城,具有崇高美和生态美,利于我们深挖白帝城背后的文学与人文价值,重新发现白帝城诗歌的魅力。从文学景观的角度分析白帝城,不仅为白帝城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还利于弘扬巴蜀文化。
    • 海滨
    • 摘要: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唐代文人,既固守着诗歌讽喻以言志的立场,又抱定了诗歌任性以娱情的主张,在唐诗表现西域器乐悲绝激越的审美意味方面,这两种态度形成明显的文化矛盾。
    • 刘炬胜
    • 摘要: 唐诗是一种饱含情绪的历史资料,它独特的史料价值能够帮助人们重新塑造历史时期人们心目中的“观念”。就唐诗中的南诏形象而言,遥遥万里是唐朝时人对南诏的最初印象,炎热荒芜是接踵而来的又一深刻记忆。天宝战争使得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唐人开始塑造一种“地恶人丑”的南诏形象以抒发自身对南诏的厌弃之情。但贞元会盟又将双方的关系缓和,唐朝开始憧憬着以王道使南诏臣服。最终,唐诗中构建了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南诏形象。
    • 于嘉豪
    • 摘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艺术都空前繁盛的时期。唐诗不仅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典音乐在经历了长久的历史积淀后也在大唐盛世呈现出别样的辉煌。唐代的音乐与文学相辅相成,相生相长。唐代的文人往往以其诗作入乐进行传播,以显示其创作水平之高。唐代丰富的乐器种类常常以独有的音色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与诗人在文字中实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共鸣。
    • 谢琰
    • 摘要: 《春晓》:题目错了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春晓》,绝大多数版本的《孟浩然集》都没区别,但偏偏现存最早的南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题目作《春晚绝句》。“春晚”这个词,在唐诗中出现得很多,有将近100处,而“春晓”出现大约20处。“春晓”和“春晚”傻傻分不清楚,不止孟浩然此首诗一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