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豆秸秆

大豆秸秆

大豆秸秆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4767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化农业、食用菌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研讨会、湖北省2012纸浆造纸新技术研讨会暨湖北省造纸协会、学会2012年年会、第一届青贮及牧草保存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大豆秸秆的相关文献由41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忠、姜兆华、杨雪欣等。

大豆秸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767 占比:99.81%

总计:44854篇

大豆秸秆—发文趋势图

大豆秸秆

-研究学者

  • 徐忠
  • 姜兆华
  • 杨雪欣
  • 周建军
  • 周思军
  • 姚兰
  • 曹玉凤
  • 李秋凤
  • 杨海涛
  • 陈宏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2年6月13日,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大湾村成钢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甘蔗林里,记者竟发现每行甘蔗行间均间作了大豆,大豆豆荚饱满,即将采摘上市。“这两年,我的120亩甘蔗地都间作了大豆。我并不是为了什么补助,主要是为增加一些收入。”成钢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刚说,“一般在3月播大豆,6月中下旬就可收获,每亩可收鲜大豆250千克,每千克鲜大豆可卖3.2~3.4元。”在陈刚看来,在甘蔗行间间作大豆不光能增加收入,还有几大好处。他说:“种大豆相当于为甘蔗除草,在点豆子的时候就可除1次草,之后长起来的豆子可以抑制行间杂草的生长。收获大豆后,将大豆秸秆铺在行间,再在上面覆盖1层土,从而起到增肥地力的作用。”
    • 白长胜; 尹珺伊; 王欢; 田秋丰; 刘秋瑾
    • 摘要: 大豆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之一,长期未得到合理利用,大部分被焚烧掉,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豆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已经开发了许多利用大豆秸秆的技术,可以应用在较多领域,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述大豆秸秆的营养价值、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提高大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提供参考。
    • 白长胜
    • 摘要: 为研究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微贮发酵大豆秸秆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试验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乳酸菌和纤维素酶不同组合、不同发酵时间的微贮饲料发酵试验,对发酵饲料pH和乳酸菌、一般细菌、霉菌、酵母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发酵大豆秸秆过程中,pH和微生物数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有利于大豆秸秆的微贮,同时添加2种乳酸菌和纤维素酶试验组变化最大,效果最好。
    • 燕翔; 张少飞; 王都留; 裴平; 王文健; 李娟; 李菲; 赵艳霞
    • 摘要: 以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大豆秸秆活性炭(soybean straw activated carbon,记作SSA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研究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等条件对SSAC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SSAC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并考察了溶液pH、温度和时间对SSAC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SAC的优化工艺条件是:ZnCl2活化浓度3 mol/L,炭化温度700°C,炭化时间40 min,该条件下SSAC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4 mL/0.1 g.当Cu2+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SSAC投加量为0.2 g,在pH5.0、温度50 °C、时间50 min时,SSAC对于Cu2+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4.589 mg/g,脱除率为91.77%.SEM和FT-IR观察发现,大豆秸秆活性炭具有丰富发达的基于多层石墨状的裂隙结构,表面含有丰富的C=0、0-H、C=C和C-0含氧官能团.大豆秸秆活性炭对于Cu2+离子吸附性能较好,适用于含Cu2+废水处理及金属离子吸附.
    • 吕志文; 陈艳琦; 徐敏慧; 刘之润; 杨蕾蕾; 王媚; 李萌; 宋冰
    • 摘要: 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cv.Yu Muer)是毛木耳的白色变异新品种,其抗杂能力强,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且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设计13个不同比例的大豆秸秆栽培配方,以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投入产出比为考察指标,筛选和优化玉木耳大豆秸秆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5(大豆秸秆16.2%、粗木屑32.4%、细木屑32.4%、麦麸15%、大豆粉2%、石灰1%、石膏1%)和配方4(大豆秸秆32.4%、粗木屑24.3%、细木屑24.3%、麦麸15%、大豆粉2%、石灰1%、石膏1%)可作为玉木耳的木屑替代配方,其中配方5较对照配方产量提高了6%,配方4与对照配方产量相近.配方4和配方5的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且这2个配方的粗蛋白、总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本次试验为改良玉木耳基质及大豆秸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邹松岩; 李妍; 孙晓玉; 李建国; 沈宜钊; 高艳霞; 李秋凤; 曹玉凤; 王美美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秸秆对西门塔尔母牛产后失重、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6头体重、配种日期、胎次相近、妊娠4~6个月的西门塔尔母牛,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12头,将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0:100、50:50、100:0)组成3种组合粗饲料,加上2种单独的粗饲料,分别进行饲喂,试验期为11个月.结果表明:1)各组间产前重、产后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Ⅰ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较Ⅱ组、Ⅲ组提高了3.59%(P0.05),Ⅲ组比Ⅱ组提高了2.76%(P0.05).大豆秸秆对西门塔尔牛产后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3)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产前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产后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和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随饲粮中大豆秸秆比例升高,西门塔尔母牛的饲养成本降低,饲粮DM、CP、EE、NDF、ADF、Ca、P表观消化率不受影响,但血清部分生化指标下降.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大豆秸秆替代玉米秸秆的比例为50%.
    • 韩建东; 宫志远; 高霞; 赵淑芳
    • 摘要: 目前,果木屑、大豆秸秆、花生秧、菌渣等新型基质成为食用菌原料选择的新方向,食用菌种植走向菌棒专业化生产与农户分散出菇模式的新阶段。菌棒的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出口量持续增加。新型基质栽培食用菌菌棒标准化制备关键技术,集成了新型基质处理技术、食用菌菌棒标准化制备技术,对于丰富基质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标准化制棒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曹燕篆; 张海波; 苏婉; 程红艳; 闫双堆; 卜玉山; 崔宗均; 李佳佳
    • 摘要: 为提高大豆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性能,本文利用复合菌系MC1对灭菌秸秆(SS)及未灭菌秸秆(NSS)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时间对秸秆水解特性及产甲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C1能有效降解大豆秸秆,SS经12 d预处理,其纤维素及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41.71%和29.92%,显著高于NSS(P<0.05).SS预处理体系中VFAs含量显著高于NSS(P<0.05),且两者分别在预处理3 d及7 d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2.18 g·L-1(SS)和1.52 g·L-1(NSS),预示杂菌减缓了MC1对秸秆的降解速率.乙酸是预处理体系中最主要的VFAs产物,整个预处理期间SS和NSS水解液乙酸含量分别高于72.41%和56.23%.与未处理大豆秸秆相比,经过3 d预处理,SS和NSS预处理体系的甲烷累积产量分别提高了36.86%和34.27%,其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为21.69 mL·d-1·g-1 VS和17.44 mL·d-1·g-1 VS,表明MC1预处理能有效提高大豆秸秆厌氧发酵性能.
    • 张轶洋; 池艳辉; 张云凤; 陈立煌; 李雯静; 荆肇乾
    • 摘要: 实验探索不同酸碱度预处理、pH值、温度和振荡频率四种不同因素对大豆秸秆释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NaOH预处理2 h的情况下,释碳效果较好,前10个小时释放迅速,释碳量高达470.256 mg/L;不同pH条件下对比试验表明,pH=7时,经过2 h释碳量达到最大值,为168.872 mg/L;温度为35°C时,经过2 h COD释放量达到峰值226.240 mg/L;当振荡频率为80 r/min时,经过2 h秸秆释碳最多,为172.800 mg/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