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头颅MRI

头颅MRI

头颅MRI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658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医用影像学、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三次中青年学术大会等;头颅MRI的相关文献由671位作者贡献,包括段超、王龙、刘卫国等。

头颅MRI—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8.3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658 占比:91.62%

总计:2901篇

头颅MRI—发文趋势图

头颅MRI

-研究学者

  • 段超
  • 王龙
  • 刘卫国
  • 刘峥
  • 周晓平
  • 唐海河
  • 商增全
  • 孙秀华
  • 崔建军
  • 廖芳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魏玉惠; 王娜; 袁江; 王钦; 刘彤宇; 武星星; 王云甫
    • 摘要: 目的:通过报道一例早期MRI阴性的伴小细胞肺癌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探讨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抗GABAB受体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作性意识障碍入院,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逐渐出现定向力、近期记忆力、计算力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颅脑MRI提示左侧海马异常信号(T2WI、FLAIR高信号),脑脊液抗GABAB受体抗体阳性,PET-CT及淋巴结穿刺明确非小细胞肺癌并淋巴结转移。经免疫调节、放化疗等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笔者通过查阅、分析文献发现既往抗GABAB受体脑炎134例,多数呈癫痫起病,伴有精神行为异常以及意识改变。颅脑MRI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叶内侧、海马区异常信号,常伴小细胞肺癌,早期免疫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结论:抗GABAB受体脑炎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
    • 胡玮玮; 黄光
    • 摘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19p13的Notch3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确诊是需在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表面发现嗜锇性颗粒状致密沉积物(GOM)或者Notch3基因检查发现突变。患者多在中年起病,以偏头痛、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为特点,晚期出现进行性皮质下痴呆。头颅MRI主要表现为皮质下和中央灰质的多发腔隙性梗死以及脑室周围白质的高信号。
    • 黄琳; 沙瑞娟; 葛剑青; 余传勇
    • 摘要: 目的探讨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性反应伴脑桥周围血管异常强化症(Chronic Lymphocytic Inflammation with Pontine Perivascular Enhancement Responsive to Steroids,CLIPPERS)临床表现、影像及诊疗经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CLIPPER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及诊疗经过。结果1例头颅MRI示脑干、基底节区、小脑等部位多发长T_(1)、稍长T_(2)病灶,DWI为稍高或等信号,1例头颅MRI示脑干、两侧小脑半球片状长T_(1)稍长T_(2)信号,DWI右侧病灶低信号,左侧稍高信号,两例增强扫描提示病灶呈典型的“胡椒粉”样点状及曲线状强化,头颅MRA或头颈部CTA检查均无异常。2例患者初次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症状及影像学均明显好转,1例后长期口服激素维持仍然有病情复发,第二次使用激素冲击后,长期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第三次复诊住院,仅口服硫唑嘌呤,目前症状及影像学明显好转,另外1例出院1 m后因肺部感染去世。结论CLIPPERS综合征在MRI上有典型部位和影像学表现,使用激素治疗有效也提示CLIPPERS综合征可能。CLIPPERS综合征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病因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 孙秀华; 詹庆芳; 郑润君; 陈埼
    • 摘要: 目的:研究头颅MRI诊断评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观察组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28例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分析影像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分数和MoCA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MMSE分数和MoCA分数,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内嗅皮层和海马结构体积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颅MRI诊断评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为诊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可靠的依据。
    • 李敏; 赵振国; 陆练军; 沈健; 白青科
    •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484例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明确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静脉溶栓后第7天,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样发病和高血压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组间高血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快速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 朱基财; 汤春辉; 宋佳颖
    • 摘要: 目的探讨在热性惊厥患儿中血清电解质浓度、脑电图及头颅MRI联合应用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热性惊厥患儿200例为观察组(单纯型热性惊厥127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73例)和93例仅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儿童血清电解质结果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者血清电解质水平、热性惊厥组脑电图及头颅MRI平扫结果。结果对照组血清Na^(+)水平高于单纯型热性惊厥组与复杂型热性惊厥组(P<0.05),而单纯型热性惊厥组Na^(+)水平高于复杂型热性惊厥组(P<0.05)。对照组K^(+)水平高于复杂型热性惊厥组(P<0.05)。单纯型热性惊厥组和对照组Ca^(2+)水平高于复杂型热性惊厥组(P<0.05)。复杂型热性惊厥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型热性惊厥组(P<0.05);复杂型热性惊厥组头颅MRI平扫结果异常(主要包括蛛网膜囊肿、发育性静脉畸形、脉络膜囊肿及髓鞘发育不良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型热性惊厥组(P<0.05)。结论血清电解质水平、脑电图及头颅MRI联合应用对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童宁宁
    • 摘要: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CT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行头颅MRI和CT检查,以脑脊液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结果、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检出轻度异常患儿比例低于CT检查,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病例的比例明显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基底节、额叶、顶叶、颞叶等单发病灶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临床诊断结果显示,阳性53例,阴性22例;MRI检查中,阳性51例,阴性24例;CT检查中,阳性49例,阴性26例;MRI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均P<0.05)。结论头颅MRI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价值更高,对软组织分辨效果更好,有利于区分病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好。
    • 孙秀华; 陈埼; 郑润君
    • 摘要: 目的:分析头颅MRI在急性脑干梗塞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作为调查对象,86例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急性脑干梗塞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明确梗死病灶有98个,MRI检查确定梗死病灶有94个。多发梗死、单发梗死、脑桥处梗死、延髓外梗死、中老处梗死、混合梗死等检查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MRI和病理学诊断基底节、额叶、脑干、顶叶、颞叶以及小脑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RI影像结果发现,在86例患者中,T_(2)WI信号较高的有41例,占比为57.67%。T_(1)WI信号相同,T_(2)WI信号凸显稍高为26例,所占比为30.23%。然而T_(1)WI信号和T_(2)WI信号混杂不匀为9例,占比为10.47%。结论:应用MRI诊断急性脑干梗塞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龙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头颅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8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CT检查以及头颅MRI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病灶检出情况、不同病情患儿预后效果。结果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头颅MRI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81%、98.72%、100.00%,与CT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86.90%、89.74%、5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MRI诊断结果单发病灶概率8.97%、多发病灶概率89.74%,与CT诊断结果单发病灶概率1.28%、多发病灶概率88.46%比较,单发病灶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MRI诊断结果显示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病例数分别为41例、31例、5例,病情越严重感染控制时间越长,且后遗症发生率越高。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应用头颅MRI,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病灶检出率高,同时可对感染控制时间及后遗症发生率进行预测,值得应用。
    • 张桐; 汤继宏; 张兵兵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9个月,于2018年5月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L1型、B-ALL),49种融合基因阴性、费城染色体样(Ph-like)ALL相关融合基因阴性,染色体核性46,XY。2018年12月23日,于CCLG-ALL 2008方案延迟强化治疗(VDLD)后期出现肛周脓肿,予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治疗,26日出现发热伴阵发性抽搐、意识不清,血压升高(135~147/80~96 mmHg),肛周脓肿伴肛周皮肤坏死、肠管外露,31日复查脑脊液常规未见异常、脑脊液病原学宏基因检测未见异常,头颅CT示左顶枕叶皮层下低密度灶,头颅MRI提示左侧顶枕叶局部皮层下白质内异常信号,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异常信号(图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