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实测研究

实测研究

实测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068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建井技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等;实测研究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先锋、朱佳音、王旭等。

实测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068 占比:99.32%

总计:13158篇

实测研究—发文趋势图

实测研究

-研究学者

  • 余先锋
  • 朱佳音
  • 王旭
  • 郭世永
  • 郭增伟
  • 丁勇
  • 于英娜
  • 何正军
  • 俞丹波
  • 史珂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以通; 魏文罡; 张忠林; 贾卫涛; 王丽微; 魏庆芃
    • 摘要: 机场航站楼中,冷机是空调系统实现热量从低温环境传向高温环境的核心设备。以我国寒冷地区某大型机场航站楼为例,介绍了其冷水冷源系统实际运行性能,重点针对冷水机组及水系统运行特性开展了实测研究,总结出其重点设备和系统调控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调试方法,在保证实际供冷效果的基础上,提升系统运行性能和经济效益,以期对未来不同阶段、不同使用场景下冷源侧运行进行指导。通过研究认识到,冷水机组节能运行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精准,要按照末端需求供应与之“量”和“质”相匹配的冷量;二是高效,要在精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消耗能源。
    • 梁向辉
    • 摘要: 金辛达煤业11105工作面开采11(9+10+11)^(#)煤层,采用综放开采工艺,相邻工作面之间留设宽度30 m的保护煤柱,造成了煤炭资源浪费。通过在煤柱中设置钻孔应力计,进行综放面煤柱应力演化特征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综放面采动影响下煤柱应力演化特征以及顶板垮落后采空区的稳定时间,为相邻工作面间护巷煤柱留设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吕杲洋; 罗晓予; 葛坚; 周煜
    • 摘要: 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近年来卧室室内环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40名受试者进行了3个月的实测,对卧室环境参数进行记录,同时以问卷方式调查受试者对睡眠环境的满意度。研究旨在了解夏热冬冷地区居民睡眠环境现状,探讨居民睡眠环境满意度及其与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营造健康的室内睡眠环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睡眠环境满意度最低的是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42.9%),其次是热环境(45.2%)。除IAQ满意度外,男性对环境的满意度高于女性。当室内平均气温在16.0°C~18.0°C时,睡眠热环境满意度最高;睡眠声环境、光环境、IAQ满意度分别随着室内平均声压级、平均照度、平均CO_(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 苑敏; 费瑞振; 俞佳
    • 摘要: 当隧道埋深达到超浅埋隧道标准时,围岩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内力状态会变得极其复杂,严重降低隧道施工安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超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变形特征开展研究。以胡营西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净空收敛、拱顶沉降、地表沉降、钢拱架应变及二次衬砌应变进行全程监测及实测数据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超浅埋隧道地表沉降均呈沉降槽分布,最大值在隧道顶部;2)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均随时间递增,且前期增速较大,后期趋于平稳;3)钢拱架初期应变值增长较快,每一台阶开挖都会对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应变发生重分布;4)因为混凝土凝结过程放热,二次衬砌的初期应变值都由拉应变转变为压应变,前期拉应变快速增长。
    • 蒋诗宁; 徐鸿; 马友才; 李斌; 李玲玲; 丛旭日; 冯婷婷
    • 摘要: 以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为实例,阐述了项目设计中对毛细管空调系统采取的一系列优化措施。这些措施既能确保空调系统运行稳定、节能,又能有效防止毛细管系统供冷时发生结露。探讨了毛细管地板辐射系统在有无太阳直射情况下的供冷能力。实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室内热湿环境达到Ⅰ级。
    • 于淼; 贾美微; 李方慧
    • 摘要: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对大跨度平屋盖表面和地面积雪密度进行实测,详细考察太阳辐射、温度、屋面热传递、积雪深度及沉积时间等因素对积雪密度的影响规律。对比发现,在测量期间积雪密度随着太阳辐射呈规律性变化,太阳辐射增强积雪密度增大。由于屋面热传递效应,屋面下层积雪密度大于地面下层积雪密度。不同深度的积雪密度不同,其中上层雪密度最小,下层雪密度最大。随着沉积时间增加雪密度也随之增大。为大跨度平屋盖积雪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 石悦含; 黄鹭红
    • 摘要: 骑楼是我国南方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近代骑楼历经百年沧桑,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日常生活需求,大进深小面宽的骑楼住宅室内通风不畅,空气质量恶劣。本研究以厦门营平片区开元路骑楼为例,在典型风力条件下,实测了单侧通风和对流通风两种工况下的室内风速,对比不同工况下各测点的风速比值,发现利用骑楼公共楼梯的空间界面加强各户住宅间的对流通风可以有效提升室内通风效果。此研究可以为近代骑楼低成本微改造提供技术参考,也可以为住户的建筑使用行为提供科学建议,有利于近代骑楼的可持续更新与保护。
    • 徐青松
    • 摘要: 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将导致地表发生严重的沉降和大规模的裂缝.为掌握工作面对应地表的移动变形规律,阜生煤业对1106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阜生煤业1106综放工作面为走向充分而倾向非充分采动工作面,地表下沉系数为0.82,而水平移动系数为0.31,地表最大下沉速度为141.9 mm/d,工作面对应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为205 d,其中地表移动活跃期达总时间的68%,活跃期时间相对较长,表明综放开采地表沉降极为活跃.
    • 魏文罡; 魏庆芃; 梁媚; 邓杰文
    • 摘要: 多通道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具有体量巨大、内含高大中庭、出入口众多且难以长时间封闭的特点,同时建筑内部不同空间使用需求复杂,包括需要大量局部排风的各种餐饮店、卫生间等,如典型的机场航站楼、高铁车站、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这类建筑室内发热量较大,自由热较多,理应实现"近零能耗采暖",但由于室内外通道多、建筑内部垂直方向通过高大中庭连通,导致冬季大量冷风从外门和各种围护结构的缝隙渗入,一方面降低室内环境舒适度,一方面导致了采暖能耗上升.控制围护结构无组织渗风是这类多通道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冬季节能以及逐步实现"近零能耗采暖"的重点.基于我国寒冷地区某具有高大中庭、多出入口的商场建筑冬季环境场进行连续实测,归纳影响冬季渗透风量的6个主要因素,并指出平衡建筑机械排补风量是减少这类多通道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无组织渗风的最有效的措施,对商场、机场航站楼、高铁车站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 许暮迪; 袁葵; 花雨萌; 谢伟平
    • 摘要: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区段的列车夜间运行车速较快,且行驶于上部建筑的立柱之间,振动由道床直接传递到建筑中,导致振动舒适度超标。以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为背景,建立基于舒适度评价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结合实测数据核验模型准确性,分析楼板的振动规律。研究表明:楼板车致振动频率集中于楼板基频附近,最大振动出现在楼层中部;增大楼板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使Z振级减小,设计时可适当加厚楼板;振动预测计算时需考虑隔墙和活荷载的影响,应禁止将隔墙拆除进行改装,拆除隔墙后楼板约束减少,自振频率降低,Z振级增大1~4dB。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