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建设

家庭建设

家庭建设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6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工业经济、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6107篇;相关期刊291种,包括兵团工运、中国妇运、人口与计划生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暨中法健康教育论坛、中国老年学学会2005年“家庭、健康、和谐”学术研讨会、2016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等;家庭建设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李平、王磊、夏邦新等。

家庭建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4 占比:1.2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107 占比:98.74%

总计:36566篇

家庭建设—发文趋势图

家庭建设

-研究学者

  • 朱李平
  • 王磊
  • 夏邦新
  • 方戈
  • 杨咏梅
  • 王翠云
  • 胡一峰
  • 陆士桢
  • 何林
  • 余永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湛; 袁晶
    • 摘要: 妥善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是我国进一步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核心要务之一。华东地区的实地调研表明,当前“一老”群体存在身心健康管理服务不足、养老服务资源错配、居住环境脱节于居住模式变迁等问题;“一小”群体面临托育服务短缺、教育资源不均衡、特定群体的监管缺失及心理健康困境,以家庭视角来看,这些问题映射出当前青壮年中坚群体普遍身处个人发展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压力博弈,凸显了当代家庭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型带来的冲击,也反衬了中国家庭政策及服务系统的相对缺位。亟须在全人口生命周期发展框架下,以强化家庭建设为支点完善“一老一小”支持体系,具体回应新时代人口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新诉求。
    • 刘启超; 戴国斌; 张君贤
    • 摘要: 门户是武术人的群体聚合单元,是武术共同体的意义生成空间,也是把握武术文化传承的具体单位。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田野调查等方法,从群体行为角度对武术门户内、外两方面实践进行考察,揭示武术文化传承逻辑,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反思。认为:中国武术的传承是以门户为单位进行的群体继承活动,武术人的群体实践映射出武术文化传承逻辑。门户是武术文化传承的群体单位,群体认同与区分的行为规律是门户形成与运作的根本原因。“非亲而亲”的建家实践与“相异相生”的群体互动是门户发展的基本策略,结构化为武术人群体传承的文化(行为)模式,也是实现武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具体途径。武术门户在“传承主体”与“传承内容”两方面维系了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门户内部以社会关系“家族化”整合群体,建立“关系型情感认同”,保障门户人力资源持续发展;门户外部建构群体边界“相异”又“相生”,形成“互生型区分技术”保持门户技术创新发展活力。武术人以门户创造性地处理坚守文化家园与开放吸收外来的现实矛盾,展现出文化传承过程中理性的群体实践意象。武术门户实践还对文化传承研究“普世价值”悖论问题具有理论反思的意义。
    • 侯彦杰; 魏莹
    • 摘要: 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尤其是在文化传承、政治属性、价值共识、国际视野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时代特点。然而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衍生出文明趋同现象,使我国的家国情怀培育被动地陷入由西方个人主义、家庭教育边缘化、多元价值观排他斥异引发的培育困境。中国是“家本位”社会,家庭是培育家国情怀的第一课堂。因此,本文从家庭建设的视角出发,通过文史结合、善用全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培育与时代融通的新型家风三条实践路径破解家国情怀培育困局,揭示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 胡湛; 李婧
    • 摘要: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宽松化进程接近边界,生育政策面临包容性转型升级。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强调配套支持措施,尝试整合“多生”与“善养”,对包容性进行了初步诠释并确立了政策转型起点,然而存在政策缝隙并可能对女性发展和家庭格局形成误伤。应以性别和家庭为视角充实包容性,正视生育多元化的同时重视治理扩容,赋权赋能于家庭并推进女性全面发展,在强化性别平等和家庭建设的基础上重新诠释“生育”,进而有效落实包容性生育政策。
    • 蒙曼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视家庭价值的特性,也因此形成了悠久的家教传统和优良的家风,传承有序的家教、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重视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筑牢德育本色、重塑健康家庭等方式弘扬悠久的家教传统,探索出一种既关照文化传统,又富于现代精神,解决中国当代家庭问题、丰富中国当代家庭价值的家教理论至关重要;塑造与个人、社会、国家良性互动的当代家庭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陆士桢; 王志伟
    • 摘要: 家庭作为社会结构中最小的单元,是个体与社会的重要联结点,因而对家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家庭建设摆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理顺我国家庭建设、家庭教育思想,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新时代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本文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置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全球背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审视,致力于探讨和回答我国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定位与方向,目标与功能,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如何建立家庭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问题.
    • 冯爱红
    • 摘要: 习近平将家庭、家教、家风与治国理政结合起来提出"三个注重"的家庭建设观点,揭示了家庭自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并促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及家庭教育的立法,创新传统家风文化价值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抓手,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为新时期党风政风建设提出新举措.
    • 罗爽; 王东
    • 摘要: 2019年全国13省区市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综合家庭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我国家庭建设既呈现出总体状况较好的特点,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据此,建议在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这一家庭建设政策的过程中,应将促进夫妻和睦、提升二孩生育意愿作为家庭文明建设和家庭服务工作的重要目标;明确家庭教育工作在家庭建设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将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家规家训的传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作为家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家庭建设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和人群予以重点关注、精准施策.
    • 韦亮节
    • 摘要: 壮族家训的研究几近空白.以广西忻城县壮族家训歌《传家宝》《传家教》《传家训》为例,可探知壮族家训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壮族家训有三大特点:风格的"歌"化,内容的生活化,文献的共享性.另外,壮族家训有劝孝、劝耕读、劝惜时、劝为人处事、劝安分等功能.在新时代家庭建设的语境下,弘扬壮族家训具有时代与民族的双重意义.
    • 王磊; 何林
    • 摘要: 2016年我国迈入全面两孩时代.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子女处于婴幼儿阶段的青年幸福感最高,与父母或配偶父母同住的青年幸福感高于青年夫妻单独居住的情况,与父母同住显著提升了青年幸福感.在子女处于婴幼儿期和幼儿期,与父母或配偶父母同住的青年获得了更多的育儿帮助和生活支持,生养子女与工作就业的矛盾与压力得到缓解,幸福感得以提升.建议国家加快完善家庭建设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家庭建设支持力度,从而有效促进青年幸福感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