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儿感染

小儿感染

小儿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8122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宜春学院学报、东方食疗与保健、健康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全国深部真菌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杭州)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国儿科热点研讨会等;小儿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2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艳丽、关雪峰、刘悦等。

小儿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8122 占比:99.76%

总计:28191篇

小儿感染—发文趋势图

小儿感染

-研究学者

  • 任艳丽
  • 关雪峰
  • 刘悦
  • 唐李梅
  • 张秀英
  • 潘敏仪
  • 王雪峰
  • 闵冬雨
  • 阮婉芬
  • 陆海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瑛莹
    • 摘要: 目的研究在小儿感染类型的区分中应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菌感染的35例患儿及病毒感染的3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A组及B组,所有患儿均单独实施血常规检测及C反应蛋白检测,A组患儿同时实施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相关检查指标及A组患儿各项检查结果的阳性率。结果A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B组患儿高,P<0.05;A组患儿组内对比,联合检测阳性率(94.29%)高于单一血常规检测(62.86%)及C反应蛋白检测(65.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感染的区分,应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对于诊断准确率及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意义重大。
    • 李伟清; 黄玉林; 周玉航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小儿感染类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儿科感染患儿,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行CRP检验、血常规检验以及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对比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和CRP水平,WBC和CRP异常率;对比细菌组患儿不同检验方式的检测阳性率.结果 细菌组患儿的WBC及CRP水平分别为(15.63±1.24)×109/L、(36.43±1.15)mg/L,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6.92±1.05)×109/L、(4.57±1.1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WBC和CRP检验异常率分别为60.00%、73.33%,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0、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的血常规联合CRP检验阳性率为93.33%,明显高于CRP检验的73.33%及血常规检验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应用于儿科感染检验中能够有效鉴别小儿感染类型,值得临床采纳.
    • 尹显蓉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10~2019.10本院收治的MDROS感染的83例患儿为样本.对83例患者体液进行检测,并对医院感染进行护理控制.分析MDROS构成、MDROS耐药率、感染情况.格兰阳性菌包含S.Aureus与Sap,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耐受性100%,其中Sap对苯唑西林与头孢唑啉的耐药率100%.革兰阴性菌包括E.coli、Pae,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受性100%,其中Pae对哌拉西林耐受性100%.83例患儿经过感染控制并无传染任何患儿,控制率100%.结果:格兰阳性菌24株(28.91%),格兰阴性菌24株(71.08%).结论:做好感染控制对于保障医院、患儿安全至关重要.
    • 陈超
    •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后咳嗽应用雾化吸入与孟鲁斯特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68例,以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以口服孟鲁斯特治疗,观察组34例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小儿感染后咳嗽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口服孟鲁斯特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降低咳嗽复发.
    • 赵锐
    • 摘要: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孟鲁斯特对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8.1-2020.1选取的100例小儿感染后咳嗽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以孟鲁斯特为主治疗(对照组,n=50),另一组为50例,以雾化吸入+孟鲁斯特为主治疗(观察组,n=50).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程度评分、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感染后咳嗽应用雾化吸入+孟鲁斯特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 牛鹏娜
    • 摘要: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疗法干预后,患儿病情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共13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疗法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静滴琥珀酰氢化考的松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7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疗法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故方案值得推广.
    • 李遐
    • 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索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之间收治的60例患有小儿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且临床症状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产生其他副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育斌
    •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30名,应用随机数表法分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发热、咳嗽、浓痰.对照组65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治疗,实验组65例,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退烧时间为(2.43±0.91)天,咳嗽好转时间为(4.38±0.75)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3.57±0.61)天,对照组退烧时间为(4.56±1.22)天,咳嗽好转时间为(7.98±1.06)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94±0.75)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