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儿静脉输液

小儿静脉输液

小儿静脉输液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6305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母婴世界、吉林医学、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学术年会、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大连)论坛等;小儿静脉输液的相关文献由58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静、张静、李丹等。

小儿静脉输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6305 占比:99.46%

总计:76720篇

小儿静脉输液—发文趋势图

小儿静脉输液

-研究学者

  • 孙静
  • 张静
  • 李丹
  • 李冬梅
  • 王颖
  • 赵小凤
  • 邢篝
  • 黄雪辉
  • 冶星
  • 刘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苏海洁
    • 摘要: 目的关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分析。方法本文行分组对照试验,选取到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法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研究,分别计算两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输液控制速度合理97例,占97.00%,对照组输液速度控制合理62例,占62.00%,P<0.05;观察组输液巡回单记录规范94例,占94.00%,对照组输液巡回单记录规范68例,占68.00%,P<0.05;观察组输液处理及时99例,占99.00%,对照组输液处理及时72例,占72.00%,P<0.05;观察组输液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占4.00%,对照组输液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5例,占15.0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2.15±4.55)分,对照组为(78.45±6.15)分,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小儿静脉输液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对患儿产生的干扰,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 陈爽
    • 摘要: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时,护理质量的实际提升效果。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随机等比例分组,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个性化护理。收集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情况,治疗期间哭闹发生情况;通过询问患儿及家长的方式,评价针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分为健康知识普及、沟通质量、环境满意度共三项具体内容。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比率达到92.31%,哭闹发生率为19.23%;对照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比率为46.15%,哭闹情况发生率为76.92%。对比之下,观察组均明显占优;在针对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中,健康知识普及、沟通质量、环境满意度三项指标分别得(9.25±0.14)分、(8.97±0.33)分、(9.64±0.03)分,总分为(27.86±0.50)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64±0.22)分、(6.85±0.31)分、(8.24±0.17)分、(22.73±0.70)分,均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FLACC评分以及Wang-Baker评分比较,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58±0.42)分、(2.13±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时,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 高红艳
    •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提升小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收治的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化的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输液干预,研究组患儿在传统化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静脉输液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儿输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输液配合度,缩短患儿静脉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
    • 尹瑞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60例输液治疗患儿,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用心理护理,统计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干预后的配合度、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相比,研究组更低,且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配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婴儿和儿童疼痛评估的FLACC量表评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法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较常规组高,且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意义(P<0.05);家属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操作、护理态度以及工作责任心方面的评分均更高,且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治疗心态,同时缓解了患儿的疼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儿的配合度,可以更好地满足患儿家属护理需求,值得推广。
    • 潘迪
    • 摘要: 目的 评价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穿刺成功率等方面的影响,以提高小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小儿输液质量、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儿科输液治疗的200例小儿,进行护理随机分组。试验1组100例输液小儿、试验2组100例输液小儿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干预。比较试验1组与试验2组输液治疗小儿哭闹率、主动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家属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2组小儿主动配合度明显高于试验1组(91%vs. 80%),小儿哭闹率明显低于试验1组(3%vs. 12%),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试验1组(100%vs. 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2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试验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舒适护理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输液治疗小儿的配合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满足了家属护理需求。
    • 邢珺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优质护理对于输液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控制门诊输液大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54例,以中心原则的形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27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之上加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儿静脉输液风险概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发生静脉输液风险的概率低于参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2组护理方式对比可看出,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控制小儿静脉输液中的风险,提高治疗的效果.
    • 孙艳艳
    • 摘要: 目的 分析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共50例于2016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干预组和常例组,常例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依从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儿穿刺总依从率(88.00%)显著高于常例组(60.00%)(X2=5.0936,P=0.0240);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例组(60.00%)(X2=9.4406,P=0.0021).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有所提升,家长也更愿意接受综合护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甘沈娟; 钱华俊; 朋玲龙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有关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3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所有质量评价均由2名研究者进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并运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品管圈活动组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更低[OR=0.32,95%CI(0.26,0.39),P<0.01],小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OR=5.85,95%CI(4.50,7.59),P<0.01)],小儿患者家属满意度更高[OR=4.07,95%CI(3.23,5.12),P<0.01],小儿静脉输液其他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OR=0.24,95%CI(0.20,0.3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和输液其他缺陷事件发生率.
    • 何润; 罗荣琼; 尹凤
    •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依从性与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价值.方法:在儿科收治的患儿中选取出300例行对比调查,参考随机抽样原则分组,对其中150例给予常规干预,另外150例给予针对性干预,分析不同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次穿刺成功率为70.00%,大于对照组的55.33%;3次或以上穿刺率2.67%,小于对照组的8.00%,不同组别患儿穿刺次数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中穿刺依从率为95.67%,对照组穿刺依从率为82.00%,不同组别患儿穿刺依从性对比有差异性.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基于对环境与穿刺行为的恐惧,多会用哭闹等抗拒穿刺,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经由强化穿刺技能以及安抚患儿情绪等获取到其配合,提升穿刺成功率.
    • 周广云
    •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实施小儿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2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2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实施综合护理后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儿在输液中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因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配合度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小儿静脉输液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对策,不仅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对患儿机体的刺激,也能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儿在穿刺中的配合程度,保证静脉输液顺利开展,提高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