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市民化

市民化

市民化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25篇;相关期刊1292种,包括法制与社会、人民论坛、产业与科技论坛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转型期的城市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国际研讨会、2012年山东社科论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等;市民化的相关文献由336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静、徐占春、王慧博等。

市民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0 占比:95.69%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125 占比:3.85%

总计:3250篇

市民化—发文趋势图

市民化

-研究学者

  • 丁静
  • 徐占春
  • 王慧博
  • 张铁军
  • 郑爱翔
  • 高君
  • 赵洪波
  • 张广胜
  • 张超
  • 王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诗琪; 陈国庆
    •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凉山彝族地区生计相关情况、农业转移人口转移的相关动力机制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相关的解决策略,最终降低农村转移人口的生计脆弱性。
    • 刘瑶
    • 摘要: 一方面,中国城镇化需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成为重点,什么样的农民愿意、适合进城成为新市民,什么样的农民愿意、适合留在农村进行乡村建设值得思考。首先,从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两方面政策角度出发,学习整理国内外研究及相关理论,阐述了农民工回流和城镇化质量问题。其次,从农户自身意愿出发,构建人力资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四维度分析框架。再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 沈水生
    • 摘要: 本文描述了我国乡村人口和县域产业现状,并对照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对现状进行评价。本文认为,总体上看,我国不存在乡村人口“空心化”问题,而是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问题;不存在缺乏劳动力问题,而是存在年轻劳动力不愿务农问题;农业发展成绩斐然,但是与现代化目标还差距很大;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多数地方产业支撑力不强。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分布乡村人口和推进县域产业振兴的路径建议,即:确立城市人口综合承载能力与就业吸纳能力相匹配原则,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县域二三产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县域一二三融合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传统手工业发展;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农业的三重就业功能;在确保乡村人口当前利益不受损、长期利益能增加的前提下,科学实施迁村并点;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以应对乡村常住人口老龄化。
    • 许岩
    • 摘要: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间巨大的工资差距是关乎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在农业转移人口大规模市民化的背景下,获得城市户口的“农转非”居民能够实现与城市居民在工资收入上的经济同化吗?以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形成与弥合为线索,搭建了一个分析和讨论“农转非”居民能否实现工资同化的理论框架,并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的城市居民数据,通过Oaxaca-Blinder工资分解、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种实证工具考察了“农转非”居民工资同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过程,以及这种动态过程在不同所有制部门、不同“农转非”亚群体中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完成工资同化的制度诱因;在市民化之后,随着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逐步消除,“农转非”居民能够逐步实现与城市原住居民的工资同化,但大约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在异质性分析当中,公有制部门“农转非”居民以及由于土地被征用而实现“农转非”的居民完成工资同化所需的时间更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保障工资收入公平方面具有巨大的社会福利效应,市民化应该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 靳卫东; 房芳
    • 摘要: 当前我国“逆城市化”和“反向户籍歧视”等现象明显有悖于已有的市民化理论认知,也很难为现有的户籍歧视和劳动者特征分析所完全解释。为此,采用反事实分析、Brown分解和工具变量等方法,论证农民工市民化方式影响其行业选择进而作用于城乡工资差距的基本逻辑,结果发现:城乡劳动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就业差异,包括行业隔离和“反向户籍歧视”。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受制于二元体制和城乡发展变化,很多农民工产生了对城镇户籍的“排斥”,偏好于选择特殊的市民化方式,即“半市民化”或“逆城市化”;而特殊的市民化方式促使农民工以经济收入为目标、自愿选择工作条件较差的行业,由此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补偿性工资,甚至形成对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反超”,造成了“反向户籍歧视”。在改变研究方法和替换农民工市民化的衡量指标以后结果依然稳健。因此,公平配置城镇资源、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创新农地制度改革、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城镇生计,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而缩小城乡就业差异的有效途径。
    • 林梓元
    • 摘要: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包括外在社会保障和内在综合素质的市民化,让农业转移人口更有能力和条件完成市民化这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任务,存在需要满足、政策制度和矛盾衍化等方面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集成改革的系统工程,要从收入分配出发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新格局中有序引导就近市民化
    • 李广艳; 卢俊平
    • 摘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从人类历史的发展逻辑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逻辑看,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在长期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表现出退出动力不足、进入制度抑制、融入主体能力缺乏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多渠道增加资金收益、多层次突破制度阻力、多方面提高主体素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合理退出、有序进入、高效融入。
    • 张锦华; 龚钰涵
    • 摘要: 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现阶段推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讨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通过Vensim PLE软件构建成本分担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各地区相关主体的因果反馈关系和未来发展走向。研究发现:(1)在保持各项成本和收益增长率不变情况下,社会和政府每年至多负担4%-6%新增流动人口市民化;(2)为减轻个人、企业等社会主体压力,各项经济成本应一定程度向政府部门倾斜;中央需通过增加财政事权比例,鼓励地方政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3)各区域因自身条件和国家政策等异质性面临不同程度财政压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可依靠自身财力实施高市民化率,财政缺口较大地区需借助中央支持推行就近城镇化,但中部地区陷入地方自身财力缺乏和中央财政支持不足的两难困境。文章建议从财政开源、财政分担、财政转移等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并由此缩小城乡差距。
    • 王凯; 张莉; 夏令军
    • 摘要: 以331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和非户籍人口两个视角系统测度全国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空间格局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市民化水平不高,存在中部塌陷和规模断层现象;城市市民化潜力与市民化门槛区域差异和等级差异悬殊;(2)全国非户籍人口落户意愿整体不强,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和能力都具有明显的城市等级规模指向性;(3)城市市民化潜力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是城市市民化便利度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能力耦合协调度最低的地区;(4)非户籍人口市民化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现象,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国家政策导向和城市政府开放意愿相冲突。最后,提出“空间匹配、定居导向”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空间优化政策建议。
    • 戴红宇
    • 摘要: 农民的离村进城成为推动城乡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迁移的家庭化带来子女教育问题。“市民化”强调关注未完成市民化的家庭在城市生活的融入状态。在农民工家庭、流动家庭、新市民家庭的概念视域下,群体内部差异明显,教育支持难以聚焦。乡城迁移家庭的“不完全市民化”主要以家庭教育空间和家庭教育观念为表征。从乡城、迁移、家庭的内涵出发,其在子女教育上面临教育资源差距的制度障碍、家庭城市融入的文化壁垒和家庭教育功能的阶层分化等现实困境。乡城迁移家庭在子女教育上面临的困境其实是如何获得有效率、有质量的教育的困境,需要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