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常规放疗

常规放疗

常规放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465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七届江西省肿瘤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等;常规放疗的相关文献由9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钦华、李坊铭、张瑾熔等。

常规放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5 占比:4.5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7465 占比:95.41%

总计:7824篇

常规放疗—发文趋势图

常规放疗

-研究学者

  • 张钦华
  • 李坊铭
  • 张瑾熔
  • 任俊丽
  • 卫未
  • 张纬建
  • 曾自力
  • 李娜
  • 杨波
  • 洪金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彬; 陈明东; 王凯; 吴燕斌
    • 摘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试验组行SBR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缓解率(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低于放疗前,CD4^(+)、CD4^(+)/CD8^(+)均高于放疗前,且试验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NSCLC患者进行SBRT有利于提升抗肿瘤效果,降低其肿瘤标记物水平,减轻放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杜银萍; 贾雪梅
    • 摘要: 目的:分析选取常规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2例,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n=51)与治疗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n=51)。对比分析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血清指标,统计2组的远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在鳞状上皮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 A)、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以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CD44v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理想,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减小免疫功能损伤,调节血清指标,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延长存活时间,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宋云; 冷朝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在行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保乳术及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试验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年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癌细胞远处转移率。结果试验组1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更为有效地预防行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但两种放疗技术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癌细胞远处转移率方面的效果相当。
    • 宋锐; 王娅欣
    • 摘要: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常规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西黄胶囊联合常规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及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各领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常规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黄妙玲
    • 摘要: 目的:讨论鼻咽癌实施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鼻咽癌患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8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剩余38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2组放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实施调强放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黄妙玲
    • 摘要: 目的:讨论鼻咽癌实施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鼻咽癌患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8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剩余38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2组放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实施调强放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何淼; 杨桄权; 游红; 李超; 任涛
    • 摘要: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分别接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PF)化疗联合时辰放疗以及PF化疗联合常规放疗时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45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分别为22例和23例.两组均采用相同放射治疗方法和治疗剂量,同步给予PF方案化疗.时辰放疗组放疗时间在20:00-22:00,而常规放疗组在8:00-10:00.结果:两组患者在放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进行时比较发现,时辰放疗组患者的鼻咽部及颈部的肿瘤完全消退率(CR率)均比常规放疗组高(P<0.05).而时辰放疗组的各种急性副作用发生率较常规放疗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时辰组CD4/CD8升高,常规组CD4/CD8降低(P<0.05).结论:时辰放疗联合PF同步化疗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同时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 滕静
    • 摘要: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相关参数.方法 选取我院46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在术后实施常规放疗计划(CR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IMRT).比较两组患者的靶区均匀性(用"PTV剂量体积比"表示)以及正常组织受照量(用"肺脏、心脏照射剂量体积比"表示)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V95、V107、V110与V115时的PTV剂量体积比,V10、V20、V30、V40时的肺脏照射剂量体积比,以及左侧乳腺癌患者V5与V30时的心脏照射剂量体积比,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展开术后调强放疗,可优化计划靶区分布,靶区均匀性更高,肺脏及心脏的受照量更低.
    • 宫树林
    • 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患者88例,对术后放疗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11.36%,调强组发生率更低,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4.09%,调强放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调强放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低,值得广泛开展.
    • 白胜江; 刘玉涛; 赵红; 胡云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宫颈癌靶区、正常组织及肿瘤血管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野盒式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链抗原153(CA153)],靶区及正常器官受量,肿瘤血管形成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血管生成素-2(Ang-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后6个月、1年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V、PTV、CTV处方剂量覆盖体积、达100%处方剂量的体积(V100)、达90%处方剂量的体积(V9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骨髓中V30、V45、平均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头、骨髓中V10、V2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1个月CEA、SCCA、CA153、CD31、VEGF、Ang-2、HIF-1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1年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宫颈癌能提高靶区内放疗剂量,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促进病灶消退,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延长中位PFS,提高1年总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不能手术宫颈癌患者的一种有效疗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