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应用规律

应用规律

应用规律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86379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湖南教育(上旬刊)、江西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讨会、第二届多模态与特殊人群话语多学科研究求索论坛等;应用规律的相关文献由327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曙光、吴以臣、吴焕淦等。

应用规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86379 占比:99.98%

总计:886533篇

应用规律—发文趋势图

应用规律

-研究学者

  • 余曙光
  • 吴以臣
  • 吴焕淦
  • 张珍珍
  • 李学麟
  • 杨旭光
  • 林国清
  • 赖长沙
  • 陈晓静
  • 陈绮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珍珍; 杨旭光; 陈晓静; 韩方正; 薛晶晶; 张卫星; 刘玫君
    • 摘要: 通过整理曲泉穴的古代文献探析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检索主要范围,对曲泉穴主要治疗范围、腧穴配伍、针灸方法等进行总结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共纳入文献26部涉及条文186条,曲泉穴单穴使用频次为59次,配伍后使用频次为114次,配伍腧穴共计160个,以膀胱经、肾经、肝经、脾经腧穴居多,其中配伍优势穴位为足三里穴。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妇科、儿科、眼科,其中单穴主治常见病证为妇科病证,配伍主治常见病证为内科肾系病证。结论:曲泉穴主治范围较广,涉及内科、妇科、儿科、眼科,单穴主治常见病证27种,配伍主治病证32种。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刺深度以六分为宜,灸法三壮为佳。
    • 吴挺超; 岳仁宋; 何茗苠; 吴绍祺
    • 摘要: 目的:探讨现代医家运用乌头汤治疗杂病的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应用乌头汤的医案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对医案数据进行挖掘。结果:共检索到乌头汤医案165个,疾病诊断涉及诸多慢性病种,其中绝大部分为经络肢体病证。证候诊断中寒湿阻滞证占比最多,四诊统计结果显示多数患者的主诉与疼痛相关,淡白舌、薄白苔和弦脉是出现频次最多的舌脉记录。乌头汤原方中最常被删减的药物是蜂蜜,高频辅助用药共有20种,聚类分析发现高频辅助药物中的6个潜在药对组合,相关分析发现川乌和白芍的剂量可能会影响川乌先煎时长。结论: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分析的乌头汤应用规律,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乌头汤提供方证对应和加减用药的参考。
    • 邓海云; 薛帅帅; 潘国豪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元函数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规律及应用原理,首先分析了一元函数相应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及"中间点",然后给出了其两大应用规律-构造函数法和构造(分)区间法,进而总结其应用原理。
    • 丁强; 壮健
    • 摘要: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分析金水六君煎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古今医案典籍和相关医学数据库,筛查出运用金水六君煎有效医案,分析临床症状、药物加减、证型、体征等。结果最终纳入医案82例。症状频数分析中,82个医案共记载了具体症状42个、375症次。中医证型分布以肺肾阴虚型最多见(51.2%),药物加减中前5位是五味子、杏仁、麦冬、紫菀、款冬花。痰液分布中,痰色以白痰为主(52.3%),痰质以黏稠为主(27.2%),痰味只有咸味唯一记载(24.6%)。舌象分类中,舌色以红舌为主(42.4%),舌形描述较少,舌质以腻苔为主(37.9%),苔色以白苔为主(43.9%)。脉象分布中,以细弦(15.1%)、沉细(13.2%)为主。结论金水六君煎应用指征是咳嗽、气喘、纳差、咳痰、白黏痰、痰咸、舌质红、苔薄白腻、脉沉细;主要应用证候为肺肾阴虚证,兼夹脾虚痰湿、阴虚燥热等。
    • 郭斐; 任青玲
    • 摘要: 丹皮在妇科临床应用广泛。傅青主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对丹皮的使用极具个人特色,将丹皮广泛应用于经、带、胎、产诸疾之中。本文通过整理汇总《傅青主女科》中应用丹皮的所有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对丹皮的具体应用,探析丹皮的配伍、炮制及用量特点,总结归纳傅青主应用丹皮之规律。丹皮在《傅青主女科》中不仅善治"血病",调和气血、凉血活血及益阴养血,还有清肝泻火之妙用;用以治疗妇科诸病,以月经病、不孕症及产后病为主;常与补血药、补气药、活血药、理气药相配伍,主以生制,取量巧妙,且改变其配伍、炮制及药量可发挥其不同功效。傅山之丹皮应用规律对深入了解丹皮药性,指导妇科临床组方配伍,明确炮制方法及药量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 曲圣元; 高德强; 崔炳南
    •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科疾病的应用规律,为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0年1月—2021年6月发表的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病的文献进行筛选、录入、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5篇,涉及10种疾病,频次最高的是荨麻疹、痤疮。选穴以远部取穴原则为主,两次埋线的间隔时间是14 d,治疗疗程为45 d。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总痊愈率为36.74%,总有效率为91.39%。结论:近10年穴位埋线疗法应用广泛,治疗荨麻疹、痤疮较多,有效率高且操作安全,但也存在纳入与排除标准不明确、未使用客观评价指标、高质量研究不足等共性问题。
    • 刘碧绒; 李蒙; 刘佳; 王碧晴; 王云潇; 王蓉燕齐; 张立晶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芳香类药物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索药智数据、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等数据库,筛选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处方,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结果:在140首中成药处方数据中,共由193味药物组成,药物频次共计1 024次,其中含芳香类药物的中成药处方有116首,占比82.9%,芳香类药物共计46味,出现总频次372次,占比36.3%,在出现频次≥10的药物中,总频次646次,芳香类药物12味共出现279次,占比43.2%,在药物组成中占有较高比例,主要以芳香活血类、芳香开窍类、芳香理气类为主。结论:芳香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广泛,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有明确可靠的疗效。
    • 晁艳玲
    • 摘要: 百数表中隐含着诸多规律,学生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设计以下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规律,还可以让练习更有趣。
    • 赖长沙; 林国清; 李学麟
    • 摘要: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李学麟运用小青龙汤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李学麟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应用小青龙汤为主方的医案,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构建数据库,挖掘数据,分析李学麟运用小青龙汤的规律.结果:李学麟运用小青龙汤治疗的病种中医主要为咳嗽、哮病、感冒等,西医主要为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证候多为表寒里饮证、风痰犯肺证、风寒犯肺证;用药以温热性药物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蜜麻黄-火单苦杏仁、蜜麻黄-射干、法半夏-茯苓等.结论: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可客观发掘李学麟临床运用小青龙汤的诊疗及用药规律.
    • 张璐; 范丹; 岳珊; 马界
    • 摘要: 胰俞穴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验穴,其定位在足太阳膀胱经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本文从胰俞穴的出处、定位、应用规律等三个方面从古到今的规律和变化介绍胰俞穴,以期对临证治疗选穴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