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托邦

异托邦

异托邦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3969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中国青年、北方论丛、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异托邦的相关文献由337位作者贡献,包括汤明洁、詹作琼、丁礼明等。

异托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969 占比:99.48%

总计:64302篇

异托邦—发文趋势图

异托邦

-研究学者

  • 汤明洁
  • 詹作琼
  • 丁礼明
  • 孙婷婷
  • 孙祥飞
  • 杨大春
  • 王勇
  • 于诚
  • 于锦江
  • 刘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泽龙
    • 摘要: 《白蛇2:青蛇劫起》中建构的修罗城空间与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不谋而合。本文以影片文本分析为基础,通过比对福柯为异托邦描述的六大特点,展示修罗城空间是如何被建构成为异托邦的,同时从身体空间、镜像空间与空间隐喻三个角度,展现异托邦空间理论对影片中女性话语空间建构的作用。异托邦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拓展了国产知识产权电影探讨的边界,赋予了传统故事以新的内涵。
    • 陆扬
    • 摘要: 福柯的空间理论起步于他的早期讲演《他种空间》,后来在《规训与惩罚》等一系列著作中,亦多阐发。福柯认为伽利略开启的世俗空间传统,今天依然有待开拓。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文化空间与实用空间等的对立,依然没有破除。故他推崇巴什拉,即揭示了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同质的空洞的空间里。在《他种空间》里,福柯提出的“异托邦”是他空间思想的一个核心。异托邦是真实的地方,不是虚构空间。异托邦在又不在,历时与共时并存,将同一文化中的所有其他真实场景同时呈现出来,又同时彼此冲突和反转。但诚如乌托邦可以走向它的反面——反乌托邦,异托邦同样也走向它的真实存在过的反异托邦。因此,规训空间当是一个重要的例子。
    • 王一凡
    • 摘要: 韩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韩国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过去以“浪漫爱情”为主要表现内核的韩剧,近年来逐渐下沉,转而奔向现实题材中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刻画,从过去空中花园般的“异托邦”,走下梦幻的旋转阶梯,转而投向现实题材的刻画中。在这个过程里,自恋主义、韩剧中表象符号的改变、女性地位上升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皆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以韩剧《浪漫的体质》为样本,试描绘传统韩剧转型中发生的变化。
    • 于锦江
    • 摘要: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其学术生涯的晚期将思考的重心转向“关注自我”的伦理问题,通过将历史谱系学、权力理论等引入主体自我塑造的历史脉络中,形成具有生存美学意味的伦理道路。而斯洛文尼亚学者齐泽克以完全不同的主体观和理论思路对福柯晚期的伦理观持强烈批判态度,将福柯的伦理学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幻象。这在齐泽克的主体视角中有其道理,但因忽视了福柯理论自身的发展线索,这种批评又有失公允。
    • 王方; 顾鉴予
    • 摘要: 马来西亚自身复杂的种族和文化背景赋予了作为华语语系电影之一的马来西亚华语电影“离散”的属性。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生成了马来西亚文化场域的混杂特征,其文化场域正如福柯提到的“异托邦”的特质——华巫文化的交汇使其出现一种模糊的嬗变过程,其中伴随着人文习惯、民族风俗、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迁移与改变,却又能达到一种真实的平衡。梳理马来西亚华人历史脉络能发现,家族、种族、国族等群体在不同语境下不断重组,从20世纪到21世纪,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隔阂性种族到边缘性族群,在马华人对华人身份的族群认同正处于异托邦下多重认同的复杂状态中。
    • 彭泳愉
    • 摘要: 作为后现代主义和空间转向的关键人物,福柯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了与古典哲学或经典物理学不同的空间概念——“异托邦”。近年来,在文学批评方面,“异托邦”成了空间诗学一种时兴的批评范式。然而,由于福柯提到“异托邦”的文本十分有限,对“异托邦”的界定亦过于笼统,因此,“异托邦”理论实质与批判性本质普遍被忽略或误读,造成了滥用“异托邦”理论的现象。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将梳理“异托邦”理论的发展历程,探讨“异托邦”理论的本质和意义。
    • 陈诗洁
    • 摘要: 末日题材科幻电影对异质空间的呈现,使电影故事不再局限于某一主体,而能将视野拓展到主体之外。异质空间在末日电影中的呈现分化为跨域书写与生态反思两种路径,使单一时间叙事无法兼顾的异质空间得到表达。末日影片的异质空间消解了二元对立意识,为普遍生命力建立了一种更为平等的多重话语叙事秩序。
    • 周子涵
    • 摘要: 文艺复兴以来直至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颠覆了人们对于时空的认知,这种事恐人知显著体现在人类的艺术作品中,并在后现代主义以前展现着每个时代人类独特的空间深度。然而,这些时空深度在后现代艺术作品中被无限削平,“超空间”理论提出者詹姆逊甚至认为,后现代社会的“拼凑”艺术使时空的深度模式式微,是没有情感内涵的艺术。然而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笔者将会围绕詹姆逊的观点,从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管论证后现代艺术的空间深度创新表达,再从罗兰·巴尔特的“互文性”逻辑结合柏格森的“绵延”理论来论证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时间深度创新表达。
    • 李瑞雪
    • 摘要: 随着中国科幻文学界更多作家作品的出现,乌托邦思想与中国科幻的联系不再独树一帜,恶托邦、异托邦思想后来居上,郝景芳的科幻作品便是转向了不同的视角——异托邦,用异托邦来建立科幻世界,促使中国科幻的革新,也使科幻界看到了与中国科幻更关联的异托邦世界。本文针对郝景芳作品中的异托邦空间建构进行研究,通过对郝景芳小说中异托邦空间的分析,发现异托邦视野下中国科幻独具的民族精神和特色。
    • 郝丽洁
    • 摘要: 网络文学初露头角之时,因其写作方式过于类型化与通俗化,并未受到学界的认真对待。但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更迭,新一轮媒介革命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与以往相比,人们的阅读行为与阅读方式也大相径庭,网络文学因此得以快速发展。纵观网络文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其快速发展不仅打破了学术界之前被主流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也迫使学术界开始正视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壮大。因此本文从“精英文学”之转变、异托邦里的“新现实主义”“学者粉丝”的诞生以及新型作者-读者四个方面入手梳理新时代下网络文学发展的方向与脉络,同时探究如何创建新媒介形式下的“新文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